什么叫法相唯识(法相唯识)

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说
法相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而得名,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
“唯识说”是法相唯识宗理论的核心基础,意思是万法皆唯识所现,识外无真实之境。该宗所立八识、四分、种子、三能变等学说概念都是为唯识无境思想作论证。“三性三无性说”是法相唯识宗解释一派悔切现象本来面目的理论依腔枯据。三性亦名三自性、三相、三自相等,即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该宗认为,要理解一切现象的实相在尘圆正于详细区分三性,也就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执性的谬误,去掉虚妄分别,由此获得对一切现象的最完备最真实的认识。法相唯识宗在三性的基础上又总结出“三无性”,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是说一切遍计所执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实有;生无性是说一切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生则无有实性;胜义无性是说诸法胜义原无生灭,本不可说,故无有实性。
佛学中的唯识是什么意思?
梵语 Vijnapti-matrata、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识者心之别名,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衡余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咐基滚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达摩付与禅宗二祖印证心传的楞伽经中就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语
2013-09-21 5
其他回答
心中有法,心外诸法,唯理性
2013-09-21 4
唯识貌似是相的分析……这还是不推荐的……相是无量无边……对性而言没任何意义……锋冲劝你两条路一是禅宗二是净土宗……禅宗见性有很多公案等等参考……而唯识分析很繁琐!!!名词也多……而且也没有具体的经典……凡说世相都就是唯识……经典就数不胜数……但是有很多是佛亲证的实相……你知道的只是佛说的名相……你没法知道他为什么是那样……譬如听别人形容一颗糖味道形状颜色等……你却从未看过嗅过和吃过……那是不一样的究竟的!!!
性是无相……没有层次悟了就得……不过凡夫都是以种种相过活……要脱离相悟得无相实在难你慢慢体会研究把……坛经和金刚经……能看懂一切经典你就都知道他在说什么了……祝福你好运…
什么是唯识法相?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
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清举雀别的。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②根本智摄后得答早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法相广泛,唯识精纯。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答祥。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法相是什么意思?
法相是佛教术语,指诸法之相状,包含体相(本质)与义相(意义)二者。从全体佛教的立场,说明一点,即是︰凡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却不必是唯识。
如来说法,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的,从因缘所生的诸法,开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理性。此一切法,如推论观察它以何为体性,这才有的从链野法相而归向唯识了。唯识有其深刻的哲学意义,是在心识为体的立场以说明诸法的因果染净的。
法相
从法相而深入,略有两大类︰(1)唯识说,(2)境依心有不即是心说。不但中观者从一一法相看出它的体性本空,而同时,即空而棚模喊有的心色相依相成的缘起说如此。
如中国天台学者中,山外派主张以理心为本而建立诸法,山家派主张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法具足三千诸法,也还是这个唯心说与心色平等说的差别。
所以,单从无著、世亲的论典来谈,法相与唯识,欧阳氏的分宗,能看出它的差别,虚大师的法相必宗唯识,能看出它的一致,都有相对的正确。但若从整个佛码厅法来说,那应该︰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
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法相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56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