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的基础是什么如何以智慧而信仰(皈依的意义和方法)

皈依的意义是什么
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解脱众苦的意思。
世间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三宝就像我们的父母,当一个小孩被人欺侮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只要他叫一声"妈妈",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因为他有母亲。同样的,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
三宝就像我们的指南针,可以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每个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租锋,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真实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所以皈依三宝可以让我们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让我们未来有家可归!
四、皈依三宝的利益
三宝是黑夜里的灯烛,苦海内的舟航,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不但能使我们得到究竟解脱,并能获得许多现世的利益。以下综合经典所说,将皈依三宝的利益归纳为十点:
(一)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的人,是以宇宙间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
(二)不堕恶趣。皈依三宝的人,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皈依三宝,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三)庄严人格。皈依三宝以后,信仰层次提升,如带档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华服、宝冠,人格因此庄严起来。
(四)善蠢型乱神拥护。佛陀曾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皈依三宝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宝可以得到天龙八部、护法善神的拥护。
那什么是皈依的基础
皈依的基础就是你要有愿力,要有发心。皈依说到底就是表示认佛为老师,正式是佛弟子了。
皈依好比到学校注册登记做学生,如仿橡氏果你没读书的愿望,你备散就不会去注册登记。发心就是理想,如果理想就是做贪官做毒贩赚大钱,那比没文化的流氓还可怕。如果无论你的理想高低,你都是带着对社会有益的初心,那就不容易走邪路。
所以,愿力和发心是皈依的如锋基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什么事皈依?皈依的好处是什么?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的好处简言之: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迅旅可以由此而得到究竟乐(涅槃寂静)。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扩展资料:
在三皈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
1、敷座请师──由受皈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皈依师升座。
2、开导────开示三皈依的意义。
3、请圣────指培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皈,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4、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後,纳授无杂无染的三皈戒体。
5、受皈────三皈三结,并发三誓。
6、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7、显益劝嘱──说明三皈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
8、回向────将此受亩逗凳皈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沉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皈依
皈依的意义是什么?想到广州光孝寺皈依,皈依有哪些步骤?有哪些事情是皈依后一定要做的?
皈依三宝,即: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所谓三宝,有自性三宝及住持三宝二种。佛是觉悟的意思。所谓自性佛,是指自心本具离念灵知的真如佛性。法是指法轨和模范。所谓自性法,是指自心本具的道德仁义等懿范。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自性僧,是指自心本具的清净无染的净行。这是自性三宝。所谓住持三宝。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佛宝,佛灭度后,所有泥金合土、木雕、彩印的佛像,都应恭敬如佛。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凡三藏十二部诸经典,都是法宝,出家受具桐橡足戒,修持净行,都是僧宝。灶宴“归”是归投的意思。如水归海,如客归家。“依”是依托的意思,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中,若不依归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就无隐轮银法出此大苦。若肯发志诚恳切心,归依三宝,如法修行,就可出生死苦海,了生脱死。譬如我们失足堕海,狂涛汹涌,有灭顶之忧。在这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登。这就是归投的意义。由于了解自性三宝,从此克己修身,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便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回。譬如遇险登船,安坐到岸。过去的凶险已脱,现在得重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这就是依托的意义。世事纷扰,烦恼万端,处此生死大海,众生当都以三宝为船。既得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能径登彼岸,永臻安乐。
既归依佛,当以佛为师,自今开始,直至命终,虔诚敬礼,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典籍。既归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可再归依外道徒众。如果既归依三宝,而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则虽日常念佛修持,也难得真实利益。因邪正不分,决无了生死的希望。愿大家引起警惕。
另外,要知道所谓归依者,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不是归依个人,例如今日各位来归我,“我”不过代表三宝,授证三归,也就是授皈依师,并非归依我一个人(不是拜一个师父)。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的,在家人则说“我归依某法师”,出家人则说“某人是我归依弟子”。这是遗大取小,废公为私,可悲可叹,因此顺便说明,免再贻误,望大家注意。
皈依的过程不在此详述,去了寺院便知!皈依时带一张免冠相片用于皈依证。
皈依之后要做的事:随师父精进修行!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宝」,就能得到精神升华的安稳。
《成佛之道》一书说:「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一生又一世的时间推移过程中,流转升沉于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但众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却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等,殊不知财产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或生了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崇高的权位也将落空。
如《顶生王经》记载: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爱的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国家、社会,也总在治乱之中,流转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有「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之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道:「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悉团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的身心归属于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扒兆,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睁此橘依止」的皈依真义。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5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