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命终助念(临终助念实操)

临终助念
‘助念’,就是当病人,医药无效,寿命已尽,临命终时,请别人帮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后的一程。让他安安乐乐,自由自在,往生佛国。这样无论对生者、对死者,两者皆得安乐。
果真一向专念的人,决定往生!不用助念。对于那些信心不坚固、念佛不专一,一直没有登上大愿船的人,临终的时候,就要帮他一把忙。
我们若是帮助人,或是为自己的父母助念往生极乐世界,依照经上说:'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有无量的光明、歼磨无腊改孝量的寿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无量的慈悲;到了那里就得住三不退转、一生补处、终究成佛。'因为寿命无量无边,故能当生成就。所以我们助人往生极乐世界,等于助人成佛,轮稿保证此人百分之百绝对成佛。
如何帮助亲人临终最后一念往生极乐,佛教网
可以临终助念,请人或者亲属不停轮班念“阿弥陀佛”
从其他网站复制了印光法师的临终助念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化。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既人,天。恶道,既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住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住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住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柰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既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和伍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颂则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野棚棚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基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公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布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刹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徵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世间的临终关怀只停留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佛教净土宗特别注重临终助念,这是佛教的一种临终关怀,是一种究竟的超脱,不仅要解决生理和心理问题,更是灵魂的解脱。
佛教里面讲临终助念,因为我们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一念对于一个念佛人来讲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因为种种的因缘,可能最终靠他自力难以提起正念,所谓的正念就是要有正信切愿之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情况之下,如果有善知识给他开示,在他身边给他开示,给他提起念佛的正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到了临命终时很无助,如果说念佛的愿力不强他会很恐惧,很恐慌,忘记他当初曾经发的愿,忘记阿弥陀佛这句正念。所以在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曾经对临终助念有一段开示,叫临终三大要:
第一,要善巧开导安慰令临终人产生正信。我们知道一个人临命终时能否遇到有人给他助念,这个是要有福报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到了寺院里面跟师父讲,说师父将来以后我临终的时候拜托你帮我送往生,这不是拜托不拜托的事,到了临命终时身不由己,万一在你临命终时这个师父不在你身边就没有办法了。就是你有福报能否感召有人给你来助念,还有你对佛号有没有信心?有些人贪生怕死还放不下自己的子女、财产,还留恋这个世间这个就是没有善根。在临命终时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有人给你善巧开导,善巧就是要握乎有智慧,有人给你开导之后你能够生起信心这是有智慧,所以《弥陀经》里面讲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开宴誉导后有信心,这个是有善根有因缘。
第二,大众要换班念佛,大家几个人一班,轮流给你助念。
第三,家人要配合,怎么配合呢?不要切记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误什么事?误往生的大事。世界的人情执很重,到了临命终时爱别离苦,让往生的人也动了情念了,这个时候就影响往生了,所以家属要配合。能够做到印光大师所讲的临终三大要,这个人是要福报和善根、福德、因缘,能够做到肯定蒙阿弥陀佛接引。
来参加助念的这些同修,如果能依印光大师所开示的三法去做的话,自己也可以因此因缘而消除业障,增长将来往生晌皮段净土的资粮。你帮人家助念,将来以后人家也帮你助念,所以要多发心参与到助念的事业当中。
请问临终助念都念些什么?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为主,往生后可以念阿弥陀经,往生咒。业障现前轮咐时可以念地藏经,地藏菩萨名和桐兆号回向。
多参加助念团的助念,几次就唤租会了,而且助念功德十分显著,也为自己结下殊胜的法缘,将来会有很多人为自己助念的。
阿弥陀佛!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因寿数有定,若寿限已到,求病好,也不能好,又因不求往生,命终只有轮回。求往生,若命不当终,也不会即死,反而因为心无罣碍,称顺佛心,感应神效,故能业障速消,疾病速愈;若寿命当终,即顺利往生成佛,正是快事。
2、病重不可治,当善巧令知病情,使有心理准备,一心念佛求愿往生。若一味隐瞒,说:你没事,会好起来,等于强求病人,为了其他健康人坚持活下去,不允许他离开,而病人此时,绝不可能做到,故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情感拉扯。
往往到最后,病者与家人,虽都心知肚明,但谁都没有勇气,也都不愿意捅开这最后一层窗户纸,便一直拖延,最后任病者在慌乱和惊恐中,糊里糊涂地死去,失去往生成佛的大好机会。
这对病者极为不利,也是不负责任、缺乏爱心的行为。此时若以勇气、爱心说出真相,并介绍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病者必然如释重负,前途充满光明。
3、医药无治,或病人自知临终,要求回家,不愿再治时;当速回家,不可勉强在哗棚医院。因医院环境令病者身心不安,而家中温馨安稳。若碍于条件,不能即回家中,只宜人性化保守护理,不可强行施治,尤其不可于临终时刻打强心针、急救、使用复苏器等,此令病人极度痛苦,等于推其下地狱。
4、命终不可哭泣,以免牵动亡者情爱,障碍往生。当一心念佛,助其往生。若悲不能忍,当离开至远处小声哭泣,情绪稳定后,再来念佛。
5、命终不可立即更衣、搬动等,因亡者此时神识尚未离体,任何触动皆令受大苦恼。更不可立即送冰库,令亡者如入寒冰地狱。如有条件,最好念佛至八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再为换衣等。若体僵,用热毛巾捂关节,即能曲动。
6、助念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阿弥陀经》也不用念,《地藏经》、其他佛菩萨名号、咒语等,一概不念。因为,此时唯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神效立即,其他皆缓不济急。
7、助念者唯一心念佛,视情况适当开示,不可频频掀看亡者头面、探试体温等。
8、开示可参考《临终助念开示》(下文),据情加减。开示与念佛可反复交叉,然以念佛为主。不可长篇大论,长时间开示,而少念佛。因病者精神不足,亡者神识迷闷,若长时间开示,则神情涣散;须靠佛号摄持,方能安定心神。
9、病者临终,一切皆赖余人相助,家亲眷属之善解助成尤为重要,以上诸条能做到几分即做几分,行有不及,当一心念佛,为病亡者祈愿,消除业苦,速生极乐。
10、临终助念,乃是为平生不念佛的人,或虽念佛而只求世间福报、不求往生的人,以及杂行杂修、一生担心往生不定的人,为他们所开之特别补救的方法。令其于人生最后关头,通身放下、彻底靠倒阿弥陀佛,乘佛愿力,安然往生。并非平时不念佛,只等临终助念,更非平时念佛无用,必须经过临终助念才能往生。
当知,平生念佛,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念念不舍,愿生极乐,其平生之时,往生已定;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必定现前,有无助念、自己能否念出佛,皆不妨往生。善导大师说,专修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故为成就自己往生,应当致力于平时信愿专修念佛,以成决定之业;为成全他人,当于临终之时善加护念乱差则,以为万全之策。南无阿弥陀佛!
如何帮助临终或刚去世者念佛?
先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数十百声,或数分钟。
若病重昏迷,或神识不清,最先数声,当边喊其名,边念佛。因人皆执著自己的名字,如此边喊边念,能达识心之底,能破鬼门迷关,最有奇效。
念佛宜随口直称,清楚稳定,整齐和谐,不急不缓,不高不低;不宜唱念。因为病者此时心力极弱,唱念拖腔很长,高低起伏,难以相应。且助念者也累,难以持久。
念佛宜顺病者习惯,可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也可称「阿弥陀佛」四字。若病者无特别习惯,即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若有人善用法器,可用引磬带领,不宜用木鱼。因引磬音清,而木鱼音浊。若不方便,引磬、木鱼皆不用,只齐声称念。
念佛少时之后,现场清净祥和,大众心绪统一,病者神情安定,即转为病者开示。
如何对临终者开示?庆蚂
XXX,我是XXX,我们来看您。您现在一定觉得很病苦了。您的家人,还有我们大家都很爱您,盼望您能早日病愈,康复起来。(稍停顿)
但俗话说:人各有命。医生医病不医命。以您目前的病情,能不能立即好起来,还很难说。自您生病以来,大小医院也都去过,远近名医也都访过,想来您自己是知道病情的,对未来心里也有所预断吧。(稍停顿)
既然儿女、家人、医生都尽力了,也都无能为力,现在唯一有力量救我们的就是阿弥陀佛。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念会儿佛吧。佛晓得您的病、您的苦,佛会给我们安慰,给我们依靠,给我们光明。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有一句话说:「人生的尽头,是佛恩的开始。」这一句话,最适合您目前的状况。因为在我们人生的尽头,有阿弥陀佛站在这里迎接我们,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一完永完了,反而是新生命的开始,而且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新生命。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害怕,反而要欢喜。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他知道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苦,所以修成极乐世界,要救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成佛。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救我们?因为他是佛!他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救我们有什么条件吗?一点也没有!他要有条件的话,那他就不是佛,也不慈悲了。阿弥陀佛说:「你只要念我的名,我就来救你。你只要念我的名,你就能得救。」好,我们一起来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阿弥陀佛会嫌我们的罪吗?一点也不会!他要是嫌我们的罪,跟我们计较,就是跟众生一般知见,不能称为佛。阿弥陀佛待我们,胜过父母待子女千万亿倍,他不仅不嫌我们的罪,还要洗清我们的罪。阿弥陀佛本来就是要救度罪苦的众生,他知道我们有罪,有苦,有伤,有痛,所以他要灭我们的罪,救我们的苦,疗治我们的伤,护惜我们的痛。只要我们念佛,就能感受到佛的慈悲大爱。XXX,请跟我们一起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这个世界是苦的。老是苦,病是苦,死更是苦。相爱的人要离开,可爱的一切都要抛舍,连这个身体也留不住,世界的一切都要永别。只有一生所造的业,推动我们独自前行。父母妻儿不相顾,独自一人向黄泉。人生真是孤独啊。如果一死百了,也就算了,但死后还有更大的轮回之苦在等着我们,下地狱、成饿鬼、变畜生,百千万劫,不能出离。即使生天,仍然要堕落轮回。所以人生是苦,苦海无边。现在阿弥陀佛要救您出苦海,为您作依作靠,不仅伴您度过鬼门关,离开阎王掌,而且接迎到西方极乐世界做佛,是多么幸运啊!让我们一起念佛,归投阿弥陀佛的救度。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住的地方,集中了一切佛国世界的精华。七宝池中,充满八功德水,盛开四色莲花。七宝林中,杂色宝鸟翻飞,无量妙音俱作。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老,不病,不死。人民永远青春貌美,相好庄严,身体比日月还光明,心量比虚空还广大,神通自在,来去自如,没有任何的苦,纯享无量的乐,断灭一切烦恼,具足无量智慧,念念开悟,自然成佛,分身百亿,广度众生。现在阿弥陀佛要救您到极乐世界,只求你答应,只要你愿意就好。
XXX,相信您一定有智慧把握这百千亿劫难遇的好机缘,一定愿意到极乐世界,不愿在此轮回。那让我们一齐来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世间的一切,可以安然放下,轻轻说一声再见了。两眼一闭,双脚一伸,再怎么放不下也要放下,再怎么不舍得也不是您的了。感恩家人、亲友、一切有缘人的爱,让我们相约在极乐世界相会吧。您的子女亲眷都不忍看您受苦,都愿意您能安然顺利,身无病苦,随同阿弥陀佛光明接引,登上宝莲花,前往极乐。他们也都发愿,将来同生极乐,与您在一起。所以,您不过随阿弥陀佛先行一步,可爱的家人随后就来。到了极乐世界,您就有了神通智慧,能看到这里的亲友,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他们。如果不到极乐,那才真的是一别永别了。XXX,为了未来永远的团聚,现在就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您念佛,愿意到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人了。这个世界一切的人我是非,恩爱情仇,都请轻轻放下。看在阿弥陀佛的份上,请原谅一切曾伤害过我们的人,并向一切我们曾伤害过的众生至诚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一切曾遭XXX伤害的众生,以及XXX的怨亲债主,XXX虽然伤害过您,他已经真诚忏悔了,也请您看在阿弥陀佛的份上,彼此化解怨结,所谓:怨家宜解不宜结,怨怨相报何时了。何况根据因果的道理,你们今生的怨结,也是互相的业力,绝不是哪一方的错。应该放下怨恨,把握难得因缘,一同念佛,请求阿弥陀佛接引,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XXX,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听到,佛光就会照到您,佛就会来到您身边。现在念佛,阿弥陀佛已经在这里了,之所以还没有看到佛,是因为时间还没到。时间一到,自然看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等许多大菩萨,显现目前,安慰引导,天乐盈空,迎往极乐。XXX,除了阿弥陀佛、净土菩萨,不论见到什么景象,都不可跟他走,只管念佛,一切境界自然消灭。如果您念不出来,只耳朵听着我们念,安心静候就好,阿弥陀佛自会现前的。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如何对刚去世者开示?
念佛同前。开示如下。
XXX,南无阿弥陀佛。XXX,南无阿弥陀佛。XXX,南无阿弥陀佛。
我是XXX,来为您念佛,助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XXX,您现在已经命终,离开人世了。您所见到的一切景象,都是幻而不实的,请不必害怕,不要受迷惑。请您跟我一齐念佛,您就会看到阿弥陀佛,放金色光明来照耀您,安慰您,接引您。南无阿弥陀佛。(若干声)
(此下,接上面临终开示4至8点。)
愿将一切功德都至心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74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