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口业是什么意思(口业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5-03794

佛经里讲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是什么意思啊?

佛经里讲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是指:净三业真言指的是清净身口意三业的咒语,即唵,娑嚩婆嚩,秫驮,萨里李缺嚩,达里摩, 娑嚩婆嚩,秫度,啊憾。

三业清净具体的意思如下:

1.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

2.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

3.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扩展资料:

净三业真言中的:唵,娑嚩婆嚩,秫驮,萨里嚩,达里摩, 娑嚩婆嚩,秫度,啊憾的读法是: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li wá ,dá li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ó a hàn。

唵:读(ōng嗡)或读(ǎn俺)。(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字无此音,一般注近似音读作(wēng嗡)。汉语系佛教读(ǎn俺)。

斛:读音为(hōng轰)同“吽”,也有的地区读本音(hú胡)。

嚩:读(wá娃)。经考究:《密宗秘法》读(wá娃),也有的人读(wā蛙)。一般,“萨嚩诃”“莎嚩诃”等类似译音词中,我们才读作(pó婆)。

驮:读音为(tuó陀)。

婆嚩秫度憾:秫读作(shú熟);度:读作古音(duó夺);绝基憾:哪宏辩读音(hàn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三业真言

口业是什么意思

是嘴犯的错误,造了口业,说了不好的语言叫口业,祸从口出,讲闲话,事非,之类的

口业是什么

口业是恶业的一种,恶业还包括身业、意业。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缺渗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口业之最重者为诽谤以如来藏为根本的大乘法。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中云: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兆慧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丶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族扮答莫谤如来正法轮。”

口业是什么?

“造口业”是什么意思?

其实“造业”这个词语没汉语语境中那么可怕。“业”这个词在梵文中是karma,就是“行为”。按作用方式分身、口、意三种,按伦理性质则可分为善、恶与无记三种。人说话,不管说什么话,都可以说是在“造业”,只不过造的有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不善不恶业)三种。

您的体问,其实意思应该是“算不算造恶口业”。依据唐朝华严宗大德法藏法师的《梵网疏》:

“离于恶口。所有语言,侵恼语、粗横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不断语、鄙恶语、不喜闻语、不悦语、嗔恼语、心火能烧语、心热恼语、不爱语、不乐语、不善自坏身亦坏他人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所有语言美妙悦耳,所谓润益语、软语、妙语、喜闻语、乐闻语、入心语、顺理语、多人爱念语、多人喜乐语、和悦语、心遍喜语、能生自心他心欢喜敬信语,常说如是种种美妙语。”(T40.624.3)

据此,在开玩笑的情况下,如果对方不会因玩笑而生起“烦恼”、“痛苦”、“嗔恨”、“不喜”等,说“小笨蛋”,不算作恶口业,当然更不算善口业,而是“无记口业”;倘若是引起了对方的烦恼等,则仍然算恶口业。

如果从戒律学的角度说,五戒和菩萨戒贰要求是不同的。这稍有点复杂。

在中国,五戒的基本行法类似于四分律,即一个罪的完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罪想、兴方便、事遂。所谓“罪想”就是说它必须有主观故意,无意不算;所谓“兴方便”就是采取种种达到目的手段;所谓“事遂”就是这个罪的效果达到,比如杀罪中的命亡、盗戒中的物离地等。这样的话,既然话已经说了,那么第二条是具备的;关键是要看第一条和第三条,即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恶意,以及对方有没有因你说的话而生起烦恼、嗔恨。如果两条之中任意一个不具备,也分情况。若是你有恶意而他不生烦恼,应该属无犯;如果你无恶意而他生烦恼,则属可悔罪。这个可参照《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关于妄语的规定。是类似的。

而菩萨戒则要严格得多。菩萨戒中有一条是“故起犯戒心戒”,因此中国的菩萨戒行法向来认为“只要起了犯戒心,都是犯”。因此,只要有恶意,不论如何,哪怕连话都没说,都是犯。

综上所述,关键有两条:一是看对方有没有因玩笑而生烦恼或嗔恨;二是对自己的要求是一般人的要求、五戒优婆塞的要求,还是菩萨戒的要求。

造口业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造孽的意思,为了防止被和谐,中间加一个字符隔开。网络上这种现象很普遍,如经常有碰到两个字之间加上“垩”的,还是按没加之前的意思理解。

口业是什么意思

我理解为靠嘴吃饭的人,或者是能说会道,或用嘴品尝什么,是一种职业

口业是什么,,,

口业里有妄语、绮搜升扰语、两舌、恶口。

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笑卖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口业是什么意思

是嘴犯的错误,造了口业,说了不好的语言叫口业,祸从口出,讲闲话,事非,之类的

何为四种口业

四种口业就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这四种口业应当予以纠正,佛教徒应当远离这四种口业。

尤其不要发恶愿,比如有的人说“我骗你的话我不得好死”,这些人如果真的骗了别人反而说出这种话,可能真的不得好死,因此类似这样的话不可以说,就算你说的话是真话,也不要发这种恶愿,应该发好的愿望,比如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度众生,这个是好愿望。

有时候,为了打比方,佛陀也会说一些比喻,不过这些比喻是为了众生解脱,这一方面的说法,则不可以视为恶口,因为佛本着菩提心而说法,进行了一个类比,比方说《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中,佛说妄语者,“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诸灭”,不是说不恶口就是只说好话,而是如实说真话,如果别人本来考了零分,你为了不恶口而说这个分数已经及格了,则是脱离实际的说法,零分是不及格的,说出零分不及格只是实话实说,并不属于恶口,但是如果说成了“真蠢!考零分”,这样的话就是属于恶口了。

说话是一门学问,在你而言你没有恶口,没有绮语,可是别人可能听到后认为你骂他了,那不是你的过错,而是这个人的见地有问题,你应该如实地问自己,我有没有本着夸赞别人,或者贬低别人的心说话?

本着趋炎附势去称赞别人,即是绮语。

本着恶劣的心态去诅咒别人,或者嘲笑,讽刺,以一切害人之世旦心说别人坏话,都属于恶口。

即使你如实说话,人们不喜欢,也不要因此说绮语,不过你说话应该对别人有益,这就是在你口业清净和菩萨道中找到一个谋和点,即“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好好念佛,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

守口业是什么意思

身、口、意三业都是佛门说法,都是守口业是佛门的一种修行,即积口德

言语不当很容易坏事,很容易教别人起误会,甚至于与一些人结了冤仇都不知道,所以说无意当中说话得罪人。所以过去老师教学生,处大众之中或者陌生人里面,我们如何相处?多听少说,以免口过,多听少说。

佛门口业:

口业(梵语vak-karman)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 *** 的,其果报美好难思议,略提五点:

一、口业守得好,在大众人群,能让大众信赖,一言九鼎,真诚故。

二、口业清净,讲话口齿伶俐,辩才无碍。

三、口业清净,成佛道之后,32相中牙齿可饱满40颗,是三大阿僧只劫修来的。

四、口业清净,口内之唾液,呈现甘美,清爽自得。

五、口业清净,演说佛法,梵音嘹亮,远近无碍,众生喜悦。

身业、口业、意业,都是哪些具体含义?

”口业可以不说,身业可以不做”.这种解释.不正确.

佛经的说法是:

身业不是不做.而是:不杀.不盗.不吟.

口业不是不说.而是:不妄.不两.不歧.不恶.

意业不是不想.而是:不贪婪.不嗔恚.不邪见.

这是佛教的十善业道.是修行佛法的基础.

同时也是.佛教所规定的.去天堂的条件.

佛教与基督教不同.佛教不认为:”信佛的去天堂.不信佛的去地狱”.

佛教认为:十善业道者.去天堂.十恶业道者.去地狱.

口业和意业哪个严重?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口业,什么是意业。

口业: 又名语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但通常用来指妄言、恶口等四类不好的话语。

意业: 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之动念是。

《忏悔偈》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由此可知人之所以会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皆是由于贪、嗔、痴造成的。由于此三毒的缘故,人说妄言、绮语……也就是说造了口业,而三毒属于意业,故知由意业而造口业,所以我认为意业重于口业。希望你能采纳。

口业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 vāk-karman。贺兄又作语业。三业之一轿缺。指依言语宣示内心之意乐,及由此而引起之无禅帆袭表业。关于口业之表与无表,大小二乘有异说,说一切有部主张语表业以实之音声为体,立无表业亦为实色。成实论谓语表业为假之名声,无表业为非色非心。经部与唯识大乘则主张语表业为假之音声,以语业能发之思为体,无表业亦为假立,以思种子上之善或发不善之功能,及不善或遮善之功能为体。〔众事分阿毘昙论卷五、俱舍论卷一、卷十三、杂阿毘昙心论卷三、大毘婆沙论卷一一三、成实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大乘义章卷七〕(参阅「三业」638、「业」5494) p745

佛家的三业指的是什么

三业指的是身业、口业、意业。

1、身业:身不履档枝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坦乎、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

2、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

3、意业:不贪、不嗔、不让蠢悉痴,则意业清静。

佛家的三业指的是:身、口、意三业。佛家的三业中的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88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