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信佛怎么做功课的(信佛教要怎么做)

学佛百科2023-05-03136

信奉佛教要怎么做?

需要在房间放佛像吗?

可以但不是必须,很多事情需要通理,供养佛像可以增长很多助缘,但没供养佛像不代表没有供佛,只要心中有佛,身口意都学习佛效仿佛就是最大的供养。

需要佩戴佛珠吗?

佛珠是修行念佛法门或持咒法门用来计算数量的,不是首饰,不是标志佩戴物,如果你修念佛法门或持咒法门需要计数那就买一条,这是需要,不修这个就没有必要买,而且即便修这个在平时的时候也不是戴在身上的。

可以佩戴貔貅吗?

可以

可以观看含血腥或含打斗的影片吗?

可以

可以玩打斗类网络游戏吗?

可以者缺孝

如何面对带有无信仰者(如同龄者说我迷信)?

佛教讲和光同尘,按照南怀瑾大扮漏德的说法,就是不要一脸佛气一口佛话,人都是平凡的,藏传佛教的某位大德也总结了三个待人接物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不要对无信者说信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要表现的另类,而是要表现的和别人一样,如果别人不问,也不要谈论相关于信仰的问题,即便问了也不要太深入,因为你自己还是个半瓶子,如果对方真的有这方面的兴趣,那他会自己找渠道去了解的,这话你能听懂不?

除了念心经还需要念何经文?

第一,你应该找一个寺庙做三皈依,第二,选择一个喜欢的法门,例如净土法门,选好了就不要改变,第三,了解该法门的早晚课,研学课诵该法门的经文仪轨戒律等,第四深入深入深入,一门深入,就是这样。首稿

本人想信佛 但不知如何做!求指点!

信佛,在家居士根据戒律的不同分差乎衡几个阶段:

1.信仰佛教、常常烧香礼拜佛菩萨,学习简单的经文,念佛,听高僧讲经碟学习佛经,积德行善,孝亲尊师。这是佛教的基础。

2受三皈依。对佛教有了解后,就可以到寺院登记,受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表示成为正式佛教居士。

3受五戒。深入虚做学习佛教知识之后,如果能做到,就到寺院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受菩萨戒。如果持五戒没有问顷历题,进一步修行,可以到寺院受菩萨戒。遵守菩萨戒的戒律,更利于修行。

请问信佛的人每天要做哪些功课?

这就要看你选择什么样的法门进行修行

固定的课程就是念佛 念咒 念经 在行为上依教奉行就是真修行

烧香 拜佛 香花供果都是形式。

修中脊察心才是根本。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野衫,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

剃发出家,於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选自六祖坛经 六祖为你讲解如何在家修行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多看经书或者祖师大德的经典 是真皈依法

看破放下 依法修行 领悟佛陀的智慧------是真卖茄皈依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真皈依僧

这是一本很好的著作 推荐看看 内容非常丰富

信佛要做些什么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增一阿含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3.所散乱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乎卜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岁掘穗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我想信佛,应该从何开始? 步骤怎样? 看什么佛经?

师兄,想信佛,这是师兄的大善前因,因缘成熟显现为当下的果报。首先,师兄要明白,信佛,信的是什么佛?佛到底是什么?这个非常重要!其次,才开始进入信佛学佛的基础。

佛,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在寺院里见到的光明庄严的佛像吗?我们将来成的是哪样的佛?也是这样脚踩莲花,头顶放光的佛的身相吗?佛,是指我们人人本有、个个不无的佛性本心,如来藏、真如、最根本、最究竟洞侍指的本体,这才是我们要成的佛,是指佛性、本体、自性。这个明白了,我们再来说从哪里入手。首先,第一步,入解脱道的第一步就是按照佛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是检验所学的法正邪的标准。第二步,观无常,从因果入,观诸法无我,缘起无自性、如来藏性相不二。第三步,深入细致的体悟诸行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任何纳配一个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因果谈带的几个基本规律要掌握。1.如是因、如是果,多大的因,多大的果。2.当下即因、当下即果、当下即缘。因、缘、果三者缺一不可。3.八识田的种因,因缘成熟,显现为当下的果报。现在所有的事都是果报,现在每一个果报在进行的同时,都在消耗这个相应的前因。无论什么样的果报,前因消耗完了,这个果报一定就不会存在了。所有的一切因,要成为果报,必须要因缘具足。4.因果是无始无明的产物,没有逻辑上的结束和开始。它来自无明、梦幻、错觉、颠倒。用我们三维时空知见思维的因果状态,是不可能明白其他因果因缘的时空、逻辑的。5.一切皆为因果,五蕴十八界离不开因缘的范畴。6.你的因缘不是别人的因缘,别人的因缘不是你的因缘。7.念头无我,念头也是因果,它是因果的戏。法界所有的一切全在因缘流转当中。所有的一切,统统不是任何的逻辑、观念、知见、思维、现象状态,一切都不成立。8.涅槃寂静,直下根本。一切汝意不可信,法法不相到。

掌握了以上这些,就可以直接入佛法的真解脱道。否则,只在圈子里纠缠,没完没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92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