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欢喜丸喻(五百欢喜丸喻的寓意)的简单介绍

昔有雌雄二鸽文言文答案
1. 昔有雌雄二鸽文言文
昔有雌雄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
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嗔雌曰:“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嘴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之。”
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译文曾有雌雄两只鸽子,同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时,叨取了满满一巢。
后来,果子干缩,只成半巢了。雄鸽训责雌鸽道:“叨来果子,辛勤劳苦,你独自偷吃,只剩一半。”
雌鸽答道:“我没偷吃,果子自己减少下去的。”雄鸽不信,怒道:“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就啄杀了雌鸽。
没过几日,天降大雨,果子受了湿润,又恢复到原先的一巢。雄鸽见了,方悔恨起来:"她的确没吃,我错杀了她。
“便悲鸣着叫唤雌鸽:”你哪儿去了?“寓意做事冲动盲目,不明事理就妄下结论,往往会铸成大错,日后即使悔悟,却也无法弥补。出处《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百喻经》,旧题《百句譬喻经》,四卷(或作五卷),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
本书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六颂。
颂后记云:“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当是本书的原名。
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余字,说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为异学梵志五百人说此经,与僧伽斯那跋颂不符,显然是后人所加。本书的写成正是印度寓言拍宴春文学的盛时,也是有名的《五卷书》(婆罗门学者所撰用来教授贵族子弟的一部梵文寓言集)流行的时代,可谓应时之作,但在印度,直到现在没有发现它的梵本。
本书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
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他于南齐建元初(479)祥者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
本书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
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也可以作笑话看。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
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
但本经各篇所述的寓言,可能都是从前民间所流传,后为佛教学者采取应用。在汉文大藏经中现存的譬喻经,除本书外,还有道略集《杂譬喻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道略集《众经撰杂譬喻》二卷等。
本书的治鞭疮喻、蛇头尾共争在前喻、蹋长者口喻、劫盗分财喻,就和《杂譬喻经》的第二十三、二十五、十四、十六四喻相当。又愚人集牛乳喻、见水底金影喻,又和《众经撰杂譬喻》的第六、四十两喻相当。
它们在源流上可能有些关系。但从结构上看,其余的譬喻经,都不如本书所述的齐整。
本书的内容,四卷本中,第一卷二十一喻,第二卷二十喻,第三卷二十四喻,第四卷三十三喻,共九十八喻。以百喻为名,当系举其大数而言。
再归纳各喻的意趣,可为三类:一、其中对治烦恼的,有十种:(一)对治贪的,有第十六灌甘蔗喻、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二)对治嗔的,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第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等四喻,(三)对治袭耐痴的,有第八山羌偷官库喻、第九叹父德行喻等十九喻,(四)对治慢的,有第二十八为妇贸鼻喻、第四十三磨大石喻等四喻,(五)对治疑的,有第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第七十尝庵婆罗果喻两喻,(六)对治身见的,有第三十牧羊人喻、第三十五宝箧镜喻等四喻,(七)对治边见的,有第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第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两喻,(八)对治邪见的,有第五十八两子分财喻、第九十四摩尼水窦喻两喻,(九)对治见取的,有第四妇诈称死喻、第五渴见水喻等三喻,(十)对治戒禁取的,有第一愚人食盐喻、第十二煮黑石蜜浆喻等八喻。二、其中对治恶行的,有四种:(一)对治悭吝的,有第二愚人集牛乳喻、第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等四喻,(二)对治犯戒的,有第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第十四杀商主祀天喻等十八喻,(三)对治邪命的,有第三以梨打头破喻、第七认人为兄喻等七喻,(四)对治懈怠的,有第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第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等五喻。
三、其中开示法义的,有二种:(一)开示空义的,有第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第五十二伎儿作乐喻等。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雄哥)不做防备,过了不久,终于被狸吃掉。(2)这就是兵法上说的诱惑他,是他骄傲。(3)狸的做法完全符合兵法,雄哥却陷进他的全套而不觉悟。
小题1:
试题分析:薄:迫近。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可用套用成语法辨析,“日薄西山”中“薄”就是“迫近”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D均为连词,表原因;A 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哪个;B 语气助词/代词,他;C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用法主要是词性和语法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顺序为“穷寇勿追,强而避之”“诱之骄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选项顺序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要词语:(1)居无何——过了不久,竟——终于,为——被(被动句)。(2)骄——使他骄傲(判断句)。(3)悉——完全,乃——却,游——陷进。
【参考译文】
叶侯的家里得到了两只鸽子,绑着它们的翅膀,然后畜养 在郊野。狸知道它们不能反抗,于是抓住雌鸽,把它吃掉了。雄鸽非常愤怒,奋起用嘴去啄狸,狸嗥叫着离去。不几天,(叶侯)又得到一只雌鸽,狸来又把它吃 了,但是因为之前被啄的缘故,好像怕了雄鸽,不敢接近它。因此雄鸽自以为强大,不作任何防备。过了不久,最后也被狸吃掉了。
我读狸与鸽的故事,感受很深。当狸刚刚来到的时候,大概想把雌雄两鸽抓住一并吃掉。可是抓雌鸽时已精疲力竭,又猜想雄鸽一定会拼死抵抗,姑且嗥叫离去,避 开雄鸽的锋芒: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穷寇莫追”“强而避之”的道理。等到后来狸又到来,它并非不想先吃雄鸽,但是知道雄鸽必定已有所防备,而雌鸽却没有, 所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而且又以此向雄鸽表示(它)只吃雌鸽,令雄鸽不再害怕: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诱之”“骄之”的理论。到了这个时候,雄鸽已经 开始懈怠了,狸就乘着它懈怠之时而突袭,真是万无一失了: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道理。
啊!狸的行为完全合乎兵法,雄鸽上了它的圈套仍然不自知。
我想鸽并非真的不敌狸;而且雄鸽啄狸,狸最初不是没有丝毫畏惧的。假如雌雄两鸽彼此互相帮助,与狸相抗,狸虽强,又何至于都被它吃掉呢!(一些人)自恃个人的强大,而不知道援助同类;(若)同类(都)死亡了,自己也随之而灭亡,真是可叹啊!
3. 【鸽子“检验师”阅读答案】
1,普通 呆滞2,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极其:形容特别;非常;极点的去做某事3,争辩,分辨4,A5,川流不息,铁面无私,一丝不苟鸽子有一双分辨能力很强的眼睛,它能识别外界极其细微的变化.在一家新西兰的集成电路制造厂里,一些受过特殊训练的鸽子,精神饱满地站在川流不息的流水作业线旁巡视,一旦出现次品,它便铁面无私地剔出来.在药厂里,鸽子同样担负着检验师的重任,监视着药品颗粒的大小和色泽的深浅,毫无保留地炼出药品.在炼钢厂里,鸽子能检测煤气的外泄,必要时发出警报.在机械厂里,鸽子也担负着检验机器质量的工作.鸽子之所以能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检验师”的任务,就是因为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意词.特殊( ) 敏锐( )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川流不息_________ 铁面无私_________ 极其__________ 3、选词填空.争辨 分辩(1)小立不想再与他()什么了.(2)他有很强的()是非的能力.4、这段文章主要讲的是:()A.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B.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它能识别外界极其细微的变化,在工厂里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检验师”的任务.C.鸽子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它能在机器旁巡视,铁面无私地检查着产品的质量.5、请在文中找出若干个成语抄写下来.。
4. 揠苗助长 文言文 阅读答案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古文译文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寡:少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舍:不去管
匪徒无益
益:益处,好处。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A 助词 其它代词
《经籍、寓言故事·五百欢喜丸喻》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五百欢喜丸喻》原文与赏析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并及财宝,驱向彼国。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共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及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逾越旧臣?”远人闻已,而作是言:“谁有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得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作是议已,便白于王。王闻是已,给赐刀仗,寻即遣之。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狮子张口仰头向树。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狮子寻死。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白于王。王倍宠遇。时彼国人,率尔敬伏,咸皆赞叹。
如果说“听其言而观其行”是一句古老格言的话,那么个中道理经过千百年来的口头传播和社会实践是早已深入人心的了。然而,由于言与行两者之间有差距,竟使得各种各样投机取巧、专事钻营的苟且之徒乘虚而入盅惑视听,坑蒙拐骗以诈谋私。
这篇《五百欢喜丸喻》中的“远人”就是上述一类人物。从他的背景看,原本是一个极不中用的“熊主”,如果联系他日后欺世盗名的劣迹看,甚至可以说即便他一开始就被自己那位“母夜叉”一毒致死,倒也不为大过。当然,读罢全文之后,最让人纳闷的还是 “国王芹拿”那班人的易于欺骗。试想,一个人就算是 “武功卓绝”“英名盖世”,也是绝难将五百个对手一齐杀死的。可是在那位“远人”大言不惭的“吹嘘”之下,“国王”竟然“厚加爵赏”、坚信不移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位 “舌辩之士” 的 “运气”异常之好。先有那位 “贤内助” 的 “歪打正着”,后有 “刀落虎口” 的 “机缘巧合”。而经过了这两次的重大考验,一个 “窃国大盗” 的外在条件也就基本具备了。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条至今升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训: 所谓 “观其行”者,必须是亲眼所见,万万不可道听途说,误信传言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再者说,对于一个人的考验也必须是长期的和多方面的。绝不可以一好百好,以偏盖全。总而言之,如有自诩具 “屠龙之技” 的人,是万万不可信任的。古人讲: 凡举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可见斯言不谬,堪称千古明训。
作为佛道寓言故事的《百喻经》,为什么要用嫌笑搭洋洋千言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呢? 因为佛教 “五戒。”是坚决反对 “妄语”之行的。“妄语戒”,是皈依佛祖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基本法则,而所谓 “妄语”者,即 “远人”之流虚妄不实之语也。佛教理论认为: 如果自身并未精神错乱,纯粹出于欺诳他人的目的而背离事实的胡说八道,那就是一种触犯“妄语戒”的罪过了。而在诸般“妄语”之行中,又以 “有欺诳心”为 “不可悔”之重罪。由此,“讲实话”这三个字不仅是立身处世的本分,更是诚心信佛者的基本教条之一。
古往今来,诚实笃信之人多矣,但以欺诳之心随意 “妄语”者也不乏其人。对于这种现实情况佛道又做何解呢?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在论述 “十不善业果报” 时指出: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其言颇不谬也!欺人者必自欺,诳人者必自诳。这正是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自然逻辑。或曰: 某人一贯奸诈,至今尚未果报。答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随身,公理自在。
百喻经全集《小儿得欢喜丸喻》译文赏析
小儿得欢喜丸喻
【原文】
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眠睡不觉。时有一人,持欢喜丸[1]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此人即时解其钳锁[2]、璎珞[3]、衣物,都尽持去。
比丘亦尔。乐在众务愦闹之处,贪少利养,为烦恼贼夺其功德、戒宝[4]、璎珞。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
【注释】
[1] 欢喜丸:一种用面粉和果脯混合的甜食。
[2] 钳锁:小孩颈中所戴贵重金属饰物。
[3] 璎珞:以珠玉等编织而成的装饰品,是有身份者的象征。
[4] 戒宝:指持戒为修学佛法的珍宝。
【译文】
从前有一奶妈,抱着主人家的孩子赶路,走得累极了,就倒在路边睡着了。当时有一个人,拿着一个欢喜丸送给小孩。小孩拿到了欢喜丸,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连身上戴的东西就不管了。那人便立即把小孩身上所挂的项圈、璎珞、衣物,全都拿走了。
有些比丘僧也是这样。他们喜欢在熙攘热闹的地方贪得一点利养,却在不知不觉间,被各种烦恼夺走了以往的功德、戒宝、璎珞。就如那个小孩,贪吃几粒美味丸子,却被贼拿走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一样。
【评析】
身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免不了会遇到诸多的诱惑。倘若我们没有一定的控制力,一味地贪多,就会像寓言中的那个小孩贪吃欢喜丸,却丢掉了身上值钱的饰品。由此可见,修炼自己的定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在生活中,一些自以为聪明的成年人,他们也犯同样的错误,干出孩子般的蠢事来,让自己丢掉判橡了原本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
故事征引
贪小便宜,会迷失自己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心地善良,每天都吃斋念佛。
一天,她跟往常一样在诵读经文,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卖香,于是婆婆决定出去买香,以备日后敬佛用。
到了街上,她看到卖香的竟然是一个出家人,婆婆心里感到很高兴,她心想:能买到出家僧人的香烛,那也是上等的缘分。于是立刻上前施礼道:“请称香料二斤。”出家人闻得,便随手在香袋中抓出一把,说:“二斤也。”
婆婆见僧人并未过秤,疑其信口胡言,于是要求拿回家称一称,然后再付钱。出家人说道:“请施主自便好了。”
婆婆回家一称香料,足足有三斤。婆婆心中暗想:他既说二斤,我就给二斤香钱,反正他也不知道有多少。随即出得屋来,告诉僧人道:“师父好眼力。”
出家人道:“我说二斤你不信,非要称一称,真是麻烦!”说完便收了婆婆二斤香料钱,自东向西扬长而去。
离此不远有一酒家,出家僧人到此歇脚,坐下后,买了一壶酒、一只猪腿,自饮自吃。
那位买香的婆婆,香收好后,心中为得一时的便宜而十分高兴,给佛上了香后想到邻居家串门,恰经过酒家门前,抬眼看见出家僧人在独自吃肉喝酒,心中顿生烦恼,想此僧六根不净,那自己方才多买的香烛岂非亦是不洁之物,拿去敬佛,恐怕不妥。于是上前施礼道:“出家僧人应唤冲颤谨守清规戒律,一心向佛修行,你既是出家人,为何吃肉喝酒?你难道是假冒出家人?”
出家僧人听得此言,非但不恼,反而一笑,说道:“施主只修口来不修心,错把我三斤当二斤,老僧是修心不修口,既吃肉来又喝酒。”
当下说得这婆婆满面通红、深感惭愧,沉思良久,欲再问以求指点,抬头望之,已经空无一人,方知乃神佛降临,指点迷津,于是跪地便拜。
自此以后,婆婆幡然醒悟,整理心境,踏实修行,数年后,修成正果。
冷静下来就是禅定
宋朝学者苏东坡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得道高僧,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打坐,后来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苏东坡突然在学禅上有所领悟了,便写了一首诗:“和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后,便差遣他的书童送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佛印看完后,随即在上头批了字,然后交待书童务必要带回去。
苏东坡收到回信,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想:这回佛印一定会大大地赞美我那首好诗。于是急忙拆开阅读,可是没想到佛印竟然在信中批了“放屁”二字。
他看完,不禁火冒三丈,风风火火来到金山寺,要找佛印理论。
佛印呢,据说很有神通,早已经算好时间在江边码头等着他。两人刚一见面,苏东坡便责问佛印:“我那首诗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候,佛印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吗?怎么会一下子就被‘放屁’二字吹过江来呢?”苏东坡听后,哑然无语。
文言文形容性格好
1. 古文中形容人性格品质好的成语
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陆迹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闭悉陆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2. 形容男生长得好看性格好的文言文有哪些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注释:
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奥(yù):水边弯曲的地方。
绿竹: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猗(ē)猗:长而美貌。猗,通“阿”。
匪:通“斐”,有文采貌。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瑟:仪容庄重。僩(xiàn):神态威严。
赫:显赫。咺(xuān):有威仪貌。
谖(xuān):忘记。
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琇(xiù)莹:似玉的美石,宝石。
会(guì)弁(biàn):鹿皮帽。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轿顷。
箦(zé):积的假借,堆积。
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和锡,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
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品德高雅。
绰:旷达。一说柔和貌。
猗(yǐ):通“倚”。较:古时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重(chóng)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
戏谑:开玩笑,言谈风趣。
虐:粗暴。一说过分。
赏析:
《淇奥》反复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一、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3. 形容男生长得好看性格好的文言文
《淇奥(yù)》是《诗经·卫风》的一首诗。《淇奥》赞美德才兼备、宽和幽默的君子,充分展示了男子真正的美在于气质品格,才华修养,表达永远难以忘怀的情感。
正文: 瞻彼淇奥,绿竹猗( yĪ)猗( yĪ)。
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jīng)青(jīng)。
有匪君子,充耳璓莹,会(kuài)弁(biàn)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jī)。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chóng jué)兮,[1] ?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4. 古文中形容人物性格的字词.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百伶百俐 冰雪聪明 聪明伶俐 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 大巧若拙 精明强干 冥顽不灵 足智多谋 夜郎自大 大智若愚 桀骜不驯 刚肠嫉恶 落拓不羁 心直口快 心浮气躁 傲骨嶙嶙 不劣方头 沉静寡言 动心忍性 刚中柔外 乖僻邪谬 蕙心兰质 姜桂之性 文如其人 习与性成 严气正性 外强中干 元龙豪气 外圆内方 秀外慧中 直内方外 色厉内荏 奴颜媚骨 不拘小节 老成持重 跋扈自恣 刚愎自用 高傲自大 孤芳自赏 固步自封 骄傲自满 妄自菲薄 两面三刀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自轻自贱 自以为是 斤斤计较 优柔寡断 虚怀若谷 心口如一 好为人师 矜才使气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天真烂漫 老奸巨滑 刁滑奸诈 刁钻古怪 刁钻刻薄 口蜜腹剑 赤胆忠心 胆大心细 心灵手巧 心直口快 谨小慎微 豪放不羁 表里如一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口是心非 词语褒义的有: 朴素 憨厚 大方 诚实 忠诚 诚恳 谦虚 虚心 果断 天真 幼稚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0353534 活泼 聪明等等 贬义的有: 圆滑 狡猾 虚伪 自私 任性 骄傲 贪婪 愚蠢 奸诈等等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歌颂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不屈不挠、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克己奉公、贪生怕死、厚颜 *** 、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张牙舞爪、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5. 古文中形容人物性格的字词.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百伶百俐 冰雪聪明 聪明伶俐 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 大巧若拙 精明强干 冥顽不灵
足智多谋 夜郎自大 大智若愚 桀骜不驯
刚肠嫉恶 落拓不羁 心直口快 心浮气躁
傲骨嶙嶙 不劣方头 沉静寡言 动心忍性
刚中柔外 乖僻邪谬 蕙心兰质 姜桂之性
文如其人 习与性成 严气正性 外强中干
元龙豪气 外圆内方 秀外慧中 直内方外
色厉内荏 奴颜媚骨 不拘小节 老成持重
跋扈自恣 刚愎自用 高傲自大 孤芳自赏
固步自封 骄傲自满 妄自菲薄 两面三刀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自轻自贱 自以为是
斤斤计较 优柔寡断 虚怀若谷 心口如一
好为人师 矜才使气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天真烂漫 老奸巨滑 刁滑奸诈 刁钻古怪
刁钻刻薄 口蜜腹剑 赤胆忠心 胆大心细
心灵手巧 心直口快 谨小慎微 豪放不羁
表里如一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口是心非
词语褒义的有:
朴素 憨厚 大方 诚实 忠诚 诚恳 谦虚 虚心 果断 天真 幼稚 活泼 聪明等等
贬义的有:
圆滑 狡猾 虚伪 自私 任性 骄傲 贪婪 愚蠢 奸诈等等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歌颂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不屈不挠、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克己奉公、贪生怕死、厚颜 *** 、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张牙舞爪、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
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手舞足蹈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6. 有哪些形容人相貌性格的文言文短语或者成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弱不禁风 一身正气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襟怀坦白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头角峥嵘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豁达大度 目不邪视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正义凛然 不耻下问 不矜不伐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移樽就教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蹈节死义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扪心无愧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7. 形容性格好的词语
稳重
【解释】:沉静庄重;沉着而有分寸。
【出自】:宋 韩琦 《柳絮》诗:“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坚强
【解释】:使坚强。
【出自】:《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时远人既受勅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
成熟
【解释】:比喻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出自】:汉 王充 《论衡·量知》:“学士简练於学,成熟於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真诚
【解释】:真实诚恳。
【出自】:《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
独立
【解释】:超凡拔俗,与众不同。
【出自】:《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豪爽
【解释】:犹言豪放爽直。
【出自】:《晋书·桓温传》:“ 温 豪爽有气概,姿貌甚伟。”
乐观
【解释】: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与“悲观”相对。
【出自】:苏曼殊 《碎簪记》:“念天地之悠悠,惟有强颜欢笑,情郁于中,而外貌矫为乐观。”
耿直
【解释】:坚贞正直;倔强直爽。
【出自】:宋 王禹偁 《送进士郝太冲序》:“洎求名进身,则默而处,讷而言,盖恶趋附而好耿直也。”
老实
【解释】:忠厚诚实。
【出自】: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
果断
【解释】:果敢决断,不迟疑。
【出自】:《书·周官》:“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热情
【解释】:谓感情热烈。
【出自】:郭沫若 《乒乓球开友谊花》诗:“外来的友人,我们自然要热情地招待,希望你们如在自己的家中,精神愉快。”
可亲
【解释】:可以亲近。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忠必有可亲之色。”
开朗
【解释】:爽朗、乐观,不阴郁低沉。
【出自】:《晋书·长沙王乂传》:“ 乂 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
豁达
【解释】:通脱。
【出自】:唐 李颀 《赠张旭》诗:“ 张公 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谨慎
【解释】:言行慎重小心,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
【出自】:《谷梁传·桓公三年》:“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
忠诚
【解释】:真心诚意,无二心。
【出自】:《荀子·尧问》:“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
友善
【解释】:亲密友好。
【出自】:《汉书·息夫躬传》:“皇后父特进 孔乡侯 傅晏 与 躬 同郡,相友善。”
健谈
【解释】:善于谈话,经久不倦。
【出自】:《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薄老儿 ﹞一路上问长问短,十分健谈。”
不拘小节
【解释】: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出自】:《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敢做敢当
【解释】: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担责任
【出自】: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热,敢做敢当报不平。”
助人为乐
【解释】:帮助人就是快乐。
【出自】: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豪放不羁
【解释】:羁:马笼头,引伸为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出自】:《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分页 12下一页
8. 形容“性格淡定”的古词或古文有哪些
陶渊明(魏晋)《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1、杨慎《临江仙》上下阕的最后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陈继儒(唐)《小窗幽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3、赵师秀(南宋)《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蛙鸣声声也如此悦耳。他时时在捕捉着客人到来的脚步声,听到的却是一片蛙鸣,因此印象极为深刻。
如果不是在等待客人,而是急于入眠,那么对这扰人清睡的鼓噪,恐怕早就烦躁了。4、白居易(唐)《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5、李商隐 (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9. 文言文中形容脾气秉性的字词
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庄重)、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正直)、鲠(直,梗直)、骨鲠(正直,刚强,如“骨鲠之臣”)、鲠切、聪、慧、(敏捷;聪慧)、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至性:性情淳朴
冲虚:淡泊虚静
慨然:
(1)感慨叹息的样子。
(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
言行举动适度得体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9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