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大师(马来西亚佛教徒)

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全)
如果对威胁的来临没有预先的心理准备,突然而至的危机可能会将恐惧转变为惊惶失措。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部份原因是用词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目的在揭示生命的真相,不仅以佛教的观点,更是融入其他宗教及伟大思想家合情合理的观点,给予那些陷入纷乱复杂的文明世界中的彷徨迷惑者,适度的安慰和建议。 有些人甚至来信表示他们是如何藉由此书,及时了断自杀的念头。有人则说他们每天晚上会阅读上几页,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以确信世上的种种问题,总有简单及实际的方法可以解决。 作者介绍 达摩难陀,一九一九年生于斯里兰卡,原名马丁(Martin),十二岁出家,法名达摩难陀(Dhammananta),意为“通过达摩生活体验幸福快乐”。 达摩难陀青年时代曾于多所著名佛教学府研修梵文、佛学、巴利文等经典,后又获印度兴都大学奖学金,于此继续深造梵文、兴都文和哲学,获印度哲学硕士学位。 一九五三年,达摩难陀前往马来西亚宣扬佛法,数十年来接引无数人深入法海。一九六二年,创立大马佛教弘法会,被誉为马来西亚南传佛教之父。 达摩难陀法师一生广开佛教教育,培养信众对佛教的认识与信心,进而将佛学信仰转化成为佛学教育,以多层次的修行实践,来达到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开启和人生感悟。 在马来西亚佛教界,并行着汉语系的北传和英语系的南传,达摩难陀法师始终致力于圆融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与星云大师一致积极倡导无论哪一派系,都是不存分别心地光大佛法,教导众生。 达摩难陀法师宣教弘法的英文著述计有七十余本,其中《佛教徒的信仰》、《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等广为流传,并被译成多种语言,深受世界佛教信众的推崇。一名追随其多年的信徒说:“达摩难陀法师十分慈悲,常在弘法时以幽默话语启发我们思考真理,这些生动的开示经常盘旋在我的脑海中,带领我亲近佛陀的本怀。” 达摩难陀法师还拥有印度那兰陀大学、斯里兰卡东方研究大学、兴都大学颁发的荣誉哲学博士、文学博士等学位,其一生曾到过许多东西方国家弘法,担任多所大学的佛学会的宗教导师。 达摩难陀法师在二零零六圆寂前,任吉隆坡十五碑南传佛寺住持,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南传佛教首座。十五碑佛寺是吉隆坡第一座以及最大的南传佛寺,在仔和每年著名的卫塞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聚集礼佛,参加游行。第四章 精神虐待与健康的心灵第五章 抑制怒气第六章 自私的隐忧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第八章 应付敌手及批评第九章 控制不稳定的情绪第十章 养儿育女的重担及喜悦第十一章 对死亡的恐惧第十二章 何必为未来忧心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幸福第十四章 在斗争和冲突间找寻平和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圣和尊严第态戚笑十六章 你创造了自身的运气和命运第十七章 为他人的福祉牺牲自我第十八章 有礼貌的言谈第十九章 慈爱的帆含价值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满足第廿一章 为爱所挫第廿二章 愉快的婚姻生活第廿三章 你的美貌第廿四章 累积自身的福祉第廿五章 与他人和谐相处第廿六章 人们可以改善周遭环境第廿七章 人性的尊严 相关链接:无忧无惧过生活-蓝慧读诵MP3下载无忧无惧过生活图书下载无忧无惧过生活在线阅读
桑吉平措上师是谁
桑吉平耐册措上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位高僧,被尊称为“噶玛巴的老师”,同时也是“双轮寺”的寺主。他的全名是桑吉.平措.纳木觉鲁.仁波切(Sangye Pema Norbu Rimpoche),是身系“纳木觉鲁寺”的灵童转世,具有高度的行者修持成就。他对于藏传佛教和西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弊物突出的贡献。延伸扩展:桑吉平措上师并不仅仅是藏传佛教界内的重要人物,他还积极参与跨宗教、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世界范围昌卜宏内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欣赏。他以深邃的智慧、温和的态度和高度的包容性,成为全球和平交流与人文交流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的“四种无等同”、“八位正能量”等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和宣扬。
杨紫琼:佛教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杨紫琼,国际电影巨逗银做星。她担任女主角的《卧虎藏龙》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风头一时无两。在世俗的眼光中,杨紫琼名成利就,令人羡慕。然而在她的心底,外在的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永远保持会心的微笑。
她含着银匙羹出生,诞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律师、成功商人,母亲相夫教子。童年的世界,一切来得容易、开心、美丽,享尽万千宠爱,快乐得如童话中的小公主。
小公主从小情系舞蹈,未懂得走路已经喜欢跳舞,四岁开始学习芭蕾舞,经常登台表演。小公主的世界只有舞蹈,希望有一天成为玛歌芳婷。
美梦破灭
十五岁那年,顺理成章的,她远赴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留山衡学,前景一片灿烂。
两年后,因为放假疏于练舞,回校上课时便加倍苦练,不理会身体的疼痛。一位慈祥的老医生为她详细检查后,与她天南地北的闲聊,问她除了舞蹈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志愿?她初时不明所以,后来看见医生一脸严肃,她一下子领悟过来。霎时间,整个世界崩溃了,她狂哭不止。原来一直以来苦心追求的理想,不断的努力付出,都突然幻灭了,彻底粉碎了她当舞蹈家的美梦。
教授、监护人都不断安慰她。初时她听不进任何说话,幸好激动过后,她慢慢消化其它人的劝说、分析。校长说,受伤不能再跳舞,不表示就此与舞蹈绝缘。虽然当不成舞蹈家,还有很多与舞蹈有关的事业可以发挥,如研究舞蹈、教授舞蹈、设计舞蹈等。杨紫琼抹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经此一劫,她此后再没有任何梦想,「因为知道无常,环境因素不受控制的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最终必须面对、处理自己的问题者,只有自己。」
学成回国后,有一天,有人问她有没有兴趣到香港拍广告片。「我没有发过明星梦,但倒想玩玩看。」广告片的拍挡是个面善的大鼻子,原来是成龙,从此开始,与电影结缘。
杨紫琼的处女作电影是《猫头鹰与小飞象》,洪金宝导演。拍电影令她着迷的地方,就是动作的设计,就好像舞蹈编排一样。她对表达肢体动作的热情,竟然在电影中找到投射。
顺利成章,她走上动作女星的道路,「除了因为我喜欢动作外,我的广东话不灵光,看不懂中文剧本,念对白只靠死记,如何发音都不清楚,很困难,所以我宁愿动手不动口。」
珍惜当下
「我从小到大都懂得从珍惜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用不着依靠胜负来分高下。尽了全力就已经很满足,毋须由结果来定断。我很珍惜每一刻,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刻是甚么回事。如果不懂珍惜当下这刻就是极大的浪费。」
她认为生命好像是一块布,每个人每日都在织不同的图案,每日加不同的颜色、图案。某些针线不对劲,不要紧,用不着拆掉它。不完美才是完美,不完美才是活生生的自己,最重要是这幅布对自己有意义。「生命的每秒钟都是学习的过程。我就是拿得搏唯起,放得低。没有能力就不要拿,如果尽了力也不成功,就要放得低。不要后悔。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如果不能,不断在内心斗争,那就很辛苦。」
后来,杨紫琼在圣一大和尚座下皈依三宝,成为佛教徒。「我对佛教一向有兴趣,那是发自内心的呼唤。缘分到了就皈依。佛教给我很大的安慰,在恶劣的地方我会念阿弥陀佛,佛在心中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05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