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法中的受持是什么意思(受持读诵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5-04509

请问妙印法师,佛经里经常读到“受持此经”,那什么叫受持啊?

【妙印法师】什么叫“受持”

2013-07-13 15:11。

妙印法师答

阿弥陀佛此渣:

不断听闻思维,或读诵思维,信解其义,依教奉行——才闷盯是完整的受持。

烧香供养蚂扒和,播放经典,是在不断听闻思维解义的阶段,离依教奉行,还有一段距离。勉强算受持吧。不要中断啊,加油!阿弥陀佛。

读诵受持什么意思吉藏大师解释?

“受持”指:持戒修仪轨。受持读诵就是持戒律,以规定的方式读诵。

以佛或祖师定的仪轨来读诵经典。如读《佛说阿弥陀经》,应先修清净戒律,沐浴全身。再焚香恭请诸圣。

唱香赞,迎请,颂宝号,开经偈,诵经文咒语,回向。

吉藏前明(549~623)隋唐僧人,生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卒于唐高祖物悔山武德六年,佛教三论宗(亦称法性宗)的创始人。俗姓安,安息(今伊朗一带)人,先世因避仇家移居南海(今广州)后迁金陵(今南京),吉藏即生于此处。吉藏家历代虔奉佛法,其父后亦出家,法名道谅;谅常带年幼的吉藏至金陵兴皇寺听法朗法师讲述佛经,随闻即能领解,七岁那年,依法朗出家,学经论,十四岁时受学〔百论〕,十九岁开始禀师命覆述经义,精辩无碍,美誉渐扬。

吉藏学问赅博,陈末隋兵进攻,社罩中会混乱期间,吉藏与其他僧生蒐集佛教文疏,藏于间堂,战事停止后加以整理。隋平定江浙后,吉藏移住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弘法,前后约十五年之久,世称「嘉祥大师」。隋炀帝时,召其至京师(今陕西西安)日严寺,讲授三论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阐扬「诸法性空」妙理,道俗自四方云集而至,盛况空前。时有沙门僧粲,自号为三国(齐、陈、周)论师,雄辩罕匹,闻吉藏高名,颇不以为然,乃前来问难;二人往复凡四十余回,吉藏获胜,此后吉藏美名远播。唐武德元年(618),高祖亲自召见并向其问道;次年入选十大德之一,命其管理佛教事务。吉藏在长安讲经不辍,畅论中道妙谛,并先后任实际、定水、延兴诸寺住持;三论教义从此扬名长安佛学界。

佛经中,“受持”是什么意思?云何受持?

受持,历租指领受于心,持守而不忘失。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尘隐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肢兄兆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着。

如何才是“受持读诵”《金刚经》

若不明受持读诵之义,即使念经千万部,也不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既然如此,何是“受持读诵”呢? 契合实相谓之受,无有间断谓之持,悉心体察谓之读,体用不二谓之诵。如《法华经》云:“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一心合掌,即泯诸妄念。瞻仰尊颜,即契合实相。目不暂舍,即无有间断。详释如下: 所谓受,就是契合实相,就是与这部金刚经契合,就像我们见到一个人,我们与他有缘,我们顿时就接受了他,好像不用什么时间,见到与接受是同时的。我们看到这部金刚经,听到这部金刚经,顿时就接受了,特别地相应,甚至会流泪。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受”,凳扰是与金刚经相应了。 所谓持,就是无有间断,就是喜欢上了,时时相应了,就像见到一个人有缘,不仅接受了且喜欢上了,把金刚经的道理落实到生活,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持”,生活与金刚经融合了。 所谓读,就是悉心体察。最初用功的时候,静中比动中更为得力,需要在静处,仔细向自心上体察,这个闻声即响的是什么?这个见色即形的是什么?这个起心动念的是什么?这举首投足的又是谁?反数粗拦复体会即是“读”。 所谓诵,就是体用不二,动静一如,也没有什么动中与静中之别,所谓妙用恒沙而实无一法,实无一法而妙用恒沙。若能在这里见得,一切日用,无非诵经,风声鸟语,悉皆念佛。 所谓“受”“持”此经,即受持这部无字真经。这部经,无字而妙语连珠,妙语连珠而一字亦无。要与这部经相应,与这部经融合,这部经,即妙明真心。所谓“读”“诵”此经,也不局限于用嘴巴念诵经文,而是反闻闻自性,反观观自心,乃至于契合,乃至于融合,这时,见闻觉知、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皆是读诵此经,皆是演说此经。此经——这部无字真经,是诸佛教典之指归处,是一切诸佛之所出处,所谓“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薯胡

佛经中有过开示,受持读诵的“受持”是什么意思?

佛教语,领受在心,持弊旁久不忘。

汉字读音:[ shòu chí ]

相关引证:清敬 《金书》: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线正遭受持续泄漏的原油的荼毒。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接纳、领受

一、接纳[ jiē nà ]

释义: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

引证:邹鲁 《广西光复》:“他必然是较多地察纤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二、领受[ lǐng shòu ]

释义: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引证:叶圣陶 《城中》:“想常常到先租没橡生那边去讨教,领受先生的宝贵的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07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