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六道轮回之苦(三界和六道轮回的关系)

"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各有什么区别?
六道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1、天人道:
天人道为佛教六道中三善道之首,亦名为天神道,然也未能脱离三界之外。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虽然能免于与阿修罗道征战之苦,然而,其由于同样避免不了死亡与轮回及其了知下世堕落于何道中受苦而落于恶苦之业报。
道教轮回观点则把天人和阿修罗划归为神道,神上天为天神(神道),仙佛可以跳出三界,不受轮回。
2、人道:
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乘道(即印度诸天)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3、畜牲道:
相对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
畜牲道的众生,居住在陆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为多。从最小的昆虫到鲸鱼及大象等,都属于畜牲道的众生。此外,还有例如龙族及大鹏金翅鸟等我们并不常见到的动物,也都属于畜牲类别。有些畜牲寿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可以寿命长达多劫。
地狱道及饿鬼道的生命,因为大苦而无暇修持佛法。畜牲道的众生,则愚昧无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无从修善。这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畜类是例外。故此,一旦跌入畜牲道,便要痛苦地捱至业力消尽而另一过往小善因成熟,方有望再度为人。
4、阿修罗道: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众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
说它是鬼蜮,可它具销贺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拆段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介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男的极丑女的极美,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双方相互嫉妒,因而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
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所以阿修罗道又称非天界,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
5、饿鬼道:
又作饿鬼趣。按鬼类中有夜叉、罗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译单称鬼,而不加‘饿’字。然旧译之经论则多称饿鬼,盖鬼类中以饿鬼最多之故。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
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亏御派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佛教中著名的布施方法“施食”,对象即是饿鬼道众生。盂兰盆会也和饿鬼道众生有关。
6、地狱道:
地狱道是六道轮回中其中一道。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
“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佛教中的地狱道是真的吗?
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众生会互相砍杀,但却不死去,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完全无法出离。
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狱中,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
其他地狱的各苦,衲就不在此详述了。总之,地狱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
扩展资料: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参考资料:
六道轮回 百度百科
三界轮回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您好:
三界是橡迹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六道轮回是指凡夫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中,由于自我心念的内因而造作的善业、恶业以及无记业。而后由于三种业的偏重而形成现行的果报,往复轮转与以上梁键并六道。这就叫做亮尺六道轮回。
希望可以帮到你,再会。
很多佛教弟子求生各方净土,那么求生后属于六道中的哪道?三界和六道是什么关系?
佛教弟子往生各方净土,已出三界,超越六道轮回。
一、三界
(一)欲界(梵ka^ma -dha^tu ),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二)色界(梵ru^pa -dha^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粗迹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三)无色界(梵a^ru^pya -dha^tu ),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 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岩差并、宫殿、国土,唯以庆烂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二、六道
六道属于三界,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阿弥陀佛!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三世轮回,其实可以分开理宏如解,三世和轮回。一般什么事情不能单凭现在的发生的事情来管开,要结合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并来审视,也就是说要结合时间和空间来看待目前发生的事情。打个比方,一束玫瑰,过去是一粒种子,现在是一束漂亮的玫瑰花,未来就会成一堆灰尘。人们往往只看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不去看过去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产生的结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种什么种子便会产出什么果实。其实六道轮回也只是因为人们的内心的原因所导致产生的。这种事情不是说不能证明,有的人可能具备了一些神通就能看见就能知道,有些得道高僧修行的好也看的见。毕竟派绝枝这个世界充满了很尘敏多用科学手段解决不了,人们无法理解,但却有真实存在的事情。如果非要证明的话,网上可以搜到很多的例子。六道当中唯有人道最好修成正果。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以上的一些话不知道是否能帮到您。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继续交流。
三界和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所谓三界,那就是无色界、色界、欲界
,也就是俗称的天上、地上、地下。三界很特殊,三界外的生命不准进来,除搏慧非掉进来,三界内的生命也不准出去,除非修出去。凡三界内的生命都要进六道轮回。三界处在宇宙的最中心,被认为是宇宙的垃圾场和高层生命的粪便场,修行就是要修出三界而了脱生死。
这是佛教中讲的,释迦佛当年也详细的讲述了六道的问题,其实还不止六道。
所谓基陵答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牲畜道、地狱道和饿鬼道。
真正的你是你的“元神”,他在很微观的空间中所以肉眼看不到,元神是不灭的,除非十恶不赦而至形神全灭,人的轮回就是人的元神在轮回,元神披汪困上人皮就当人,披上兽皮就当兽。。。,具体进哪一道是根据这个人的业力轮报而定,人死只是脱掉人皮而已。
人的产生过程就是元神披上人皮的过程。母体中的孕育和出世后吃五谷杂粮长大成人其实就是用这个空间的物质充实这张人皮,人的肉身正是因为有了元神的主宰才有了脾气、秉性和特性而成为活生生的人,到寿后,高层生命把这张人皮一抽走元神一离开,后天形成的肉身就表现为死亡而腐烂归于无。
传奇的秘密:三界六道及六道轮回是何?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当这一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下一世又会变成怎么样的自己呢?六道轮回下一世的你也不一定生活在现在的人世间。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解析三界六道及六道轮回是何。
还想了解》》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图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动物、人、阿修罗、天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道,称为“六道”。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本的原陵游察动力就是情欲所牵缠,众生要上升与堕落,都被情欲所束缚而不得自在;鸠摩罗什旧译的译为众生,玄奘大师新译的译为有情。
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为伴侣,以情欲为归宿,以情欲为生活的资粮,以情欲为精神的寄托处,以情欲为人生的规范,所以众生又翻译为有情,因此可见有情不能没有情欲,没有情欲不是有情,那么有情一旦没有情欲的话,生死当下就解脱啦!轮回就消除啦!
无奈的就是有情都是以情欲过活,如胶如漆,越粘越深,难以自拔,有情假使一旦失去了情欲,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样,生活没有方向,失去了依靠,茫然失措,身心觉得乏昧,失去了情欲比死更痛苦,真是要他的老命,可见有情就是以情磨差欲为生活,以情欲为命。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引发,是永远要受情欲的支配而带来轮回的。
三界和六道所指的范围是相同的,三界是按照境界的不同区分的,六道是按照众生种类或者说叫业力或者叫果报的不同区分的。佛教还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尺茄为三界。
界有轨持、差别之义,此三界为处于生死流转中的有情众生生存的场所。由于此三界都是沉溺于生死轮回的迷妄众生的生存处,故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08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