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佛门看什么书好(初入佛门看什么书好看)

初入佛门读哪些书籍比较好?
我学佛有两三年了。现在还算是初学。
本人建议您看看智敏上师讲的〈菩提道次第科颂〉,里面讲到学佛得有次第。就如人求学得先从打基础开始,由小学到中学再上升到大学。学佛也一样,由三世前导开始了解,然后进入下世道,依次到中世道,再到上世道。
〈菩提道次第科颂〉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精华。若您有兴趣,也可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由被称为第二法王的宗咯巴大师所造。宗咯巴大师,出生在元朝时期的青海西宁,一生多在西藏弘法,后人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一生的成就,最突出的就是造了这部不朽的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三世道的修法为其中的内容:下世道指菩提道的基础,即晓得了无常、恶趣苦,为了得到下世人天身的修行而修行;中世道指当明了轮回苦而求出离的修行;上世道,在出离心、颂团念正知正见的基础上见一切父母众生都在六道中受苦,不忍见其苦而发起的无上菩提心,基于这个发心而修行。由此,依戒依或者法精进修行,就可得到成佛的果。
学佛有个关键,就是要野困找到指引自己上路的明师,这位师父不仅仅是教你入佛门,他还是你将来在学佛道路上的依靠。有师父为你说正法,有师父为你做开示;当你迷惘、烦恼时,有师父为你解决;师父会应你的机而为你说适合你的法,正如“对症下药”;你成佛的菩提心,师父也会教你发……
愿三宝加持你,能够遇上自己的依止师。
哪些佛学的书适合初学者看?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
《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地藏经》: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其实,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法门,上面这句《大集经》的意思,是说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如果您如果对这句经文信得过,可以了解一下净宗。
首先,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 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认识佛教」;web_rel_index=207
「三皈传授」;web_rel_index=204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观无量寿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亏老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学习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础,不然肯定会花了时间精力,然后觉得功夫不得力,到时候怀疑佛,毁谤佛,就不好了。
其实佛对我们说得很清楚了。
《百喻经》里面有个故事,有一个愚人,看到他人烂尘富家三层楼很漂亮,于是叫来木匠,要造第三层楼,木匠说,不建第一层饥空禅,不建第二层,哪儿能建第三层?愚人说,我不用建第一层第二层,我只要第三层。众人听了,都笑那个愚人。
我们四众弟子也是一样,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修学,和那个愚人就没有分别。
大乘是起高楼大厦,建高楼必须有地基,地基扎实,高楼才稳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没有小乘基础,高楼是用几支竹竿撑起来的,或者开始挺好看,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纵观历史,中国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说的不对呢?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其实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为基础,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辉煌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
【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阿弥陀佛名号其实就可以含摄无量佛的名号,其实能老实念佛,不生怀疑,从因地到如来果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可以了。
老实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但的确是难信之法。
上面说的,是给一些不能老实念佛,还心存不解,半信半疑的人看的,毕竟一般人初学都有怀疑,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学习,解开疑惑,产生真实坚定的信心,才会踏踏实实老实念。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南无阿弥陀佛。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经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
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
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
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
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佛教入门看哪些书?
学佛入门,念的经书是有指定的。先从《劝发菩提心文》开始入门,再从《心经》打造基础知识,心经只有260字,言简意赅而又博大精深,然后是《册链十善业道经》、《八大人觉经》、《佛说优婆塞含凳戒相经》、《吉祥经》,谈姿旅这些是基础,然后再去念《大悲咒》、《杂阿含经》、《金刚经》、《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观音普门品》、《楞严经》等等
想对佛教一个进行初步全面的了解,需要读的书有哪些?
01
要了解佛教,必须要读《金刚经》,它全名为《金刚经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归于般若部。是对佛教精神的一种最重要的阐释,南环瑾先生就评论这本书说,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要了解佛教内涵必读的一本书。小编本人便是因为这本书而对佛教产生的兴趣。
02
任继愈先生的《中国佛教史》,本套丛书,详尽的介绍了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了大的视角和统筹,很适合对历史也感兴趣的书友。
03
季羡林先生的《佛教十五题》。季老的研究十分驳杂,其中他对于佛教的研究却是长时间的,虽然他本人不是佛教徒,但他在本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出发点,运用了辩证的方法,来阐述对于佛教的态度。
04
太虚法师的《佛学指南》。这是近代第一本由出家法师所撰写的佛学入门书。作者太虚法师云游西洋,传播中国佛教文化。而这本书的本身,则是对于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所阐述。
05
比尘数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要透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同一件事物才能发现其本真。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汉学家,佛学学者的比尔·波特所写,是一本对于一本重要佛教经典《心经》的深度解读,态度新奇,观点明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读英文原版。
06
星云大师等人所著书的《如来如愿》。这是一套编辑的丛书,收纳了近现代几乎所有佛派陆首教泰斗的《金刚经》讲演,对《金刚经》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尽情的发掘出《金刚经》本身的魅力,使我们能对《金刚经》有更深入的理解。十分推荐有一定基础的入门者阅读。
07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本书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详细描写了阎浮提世界(地狱)的景象,以恶为胁,劝人为善。但其实真正懂佛教的人会知道,这只是一种方便法门。推荐阅读,好让读者能对“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08
杨卓的《悉磨佛学次第统编》(现又称《佛学基础》)这本书,十分庞杂,基本上囊括了一切佛教的名词、术语等。粗读此书,可以对佛教的学问和宗教仪轨有基本了解。综上便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八本佛学入门书籍了。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初学佛者,看什么书合适
妙祥法师开示:虽然根基不一样,年龄不同,但是,还是从戒律先开始,从三皈五戒开始,这个散仿是主要的。有的说岁数已经大了,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为冲弯纤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所以,从戒律开始,再选择适当的书。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有的先从《地藏经》学,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闹首由于知见、理解,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
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像学密,它有个要求,学密先学显,所以这个很主要。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946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