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大安法师

手机学佛网,弘扬大安法师正信佛教智慧,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佛教,感受佛法无边,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学佛网阅读(23)评论(0)

  问: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求得明心见性?   大安法师答:在这个时代,了生脱死的捷径、圆顿之法是念佛一法。以末法的根机,想修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很难。   如果说晋唐之际还有一些大善根之人的话,那现在就很难找到了。   我们要了...

大安法师: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学佛网阅读(14)评论(0)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心是恶源】   心是什么?就是妄心。色、...

大安法师:当下承担,愿生则生-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当下承担,愿生则生

学佛网阅读(14)评论(0)

  很多信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庄严,也确实有信心,也想去。但是自己很重,身为业力凡夫,冤亲债主也很多,福薄慧浅。怎么才能够保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   好,对这桩事情,就是有了“愿生西方”的愿,能不能使我们稳妥往生这...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08-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08

学佛网阅读(13)评论(0)

  第五章 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7》   2.思想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有特色,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怀;在理论上,继承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净土思想,并丰富发展为一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理论体系,澄清了诸多净土理论上的迷误,为...

大安法师: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

学佛网阅读(13)评论(0)

  通过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截断十二因缘这样环环相扣的循环、对治、灭除苦果、证悟本具的佛性,该从哪里下手?   从根源之“无明”上下手。无明灭,就变成光明、无量光、,就不会有“行”——起惑造业了;不造业就不会有神识去借助父...

大安法师:减劫中人的福报越来越薄-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减劫中人的福报越来越薄

学佛网阅读(20)评论(0)

  大安法师   随着减劫的次第,人的寿命越来越减。以这个作为标志,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在衰减。总的原理,就是随着道德越来越淡薄,他的福报就越来越衰减。这是基本的原理。具体来说体现在十五个方面:   第一这个金银、琉璃、玛瑙这些七宝,这些...

大安法师:立德、立功、立言-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立德、立功、立言

学佛网阅读(12)评论(0)

立德、立功、立言 有人就问:忠臣孝子这些历史上有大忠大孝的人,他们的德业自然可以不朽了,千古不磨失。那么文昌帝君十七次的变化——化身,也是不需要去怀疑的;但是现在谈到一般的人——凡夫俗子,他一死之后,他的魂魄就散掉了,怎么可以说他长劫永存呢...

大安法师: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

学佛网阅读(16)评论(0)

  文/大安法师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这种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同体的。当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现量见证的一切都是佛。所以佛在跟一切众生同体的心性当中,圆成了他的佛果的时候...

大安法师:阎王殿里有个功过簿-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阎王殿里有个功过簿

学佛网阅读(16)评论(0)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当我们能深信因果的自然造化,行事才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举个例子,阎王殿里有一个功过簿。某些阳间的人被阴间指派差事,过去办案,发现阴间的簿子无需刻意记录,阳间人的所作所为,已自然地以文字方式显现其上。所犯过错如能及时...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