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问:弟子一接触到,就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不感兴趣,不是拒绝收看,就是说没时间看。弟子应该怎样做呢? 大安法师答:你接触净土法门,通过念佛,得到身心上的益处...
居士: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法师: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恶业是吾人虚妄心识鼓动身口意三业造作出来的,故知恶业乃缘生法,无有自性。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流现的法性土,阿弥陀佛曾发“国中无三恶道...
问: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百行孝为先,孝为成就道德人格的先决前提。母子天性相关,孝顺报恩乃人之天赋,如果对父母的孝心都丧失殆尽,可谓哀莫大于心死。要激活孝心,首先要想到没有父母,便没有自己的生命。母亲十月怀胎,饱受苦恼...
三迦叶,三迦叶就是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这三迦叶是事火婆罗门。当时佛成道之后,怎么样去降伏外道,建立僧团?也就是擒贼先擒王。佛陀观察优楼频螺迦叶年纪很大——有一百多岁,当时是频婆娑罗王的国师,所以先要降伏住优楼频...
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七觉支分告诉我们的第一条,叫择法觉支。选择法门非常重要,你第一步选择得不正确,你步步皆错啊!我们难得的人身——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净土难信就看你能不能信。在这个世间,我们讲是一代时教...
据中国古代典籍记载,西周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时,就是释迦牟尼佛降诞的那一天,在我们中国也有瑞相出现。 当时太阳出现重影,有五色的祥光(佛光一般有五种颜色,五色代表契证五分法身之香所放出的光明,是非常吉祥的)。 大吉祥光明就贯穿...
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 我们对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 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产生信心的,很难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如果没有深刻把握苦、空、无常、的本...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 曹魏康僧铠 译《佛说无量寿经》 “升道无穷极”,我们的神识,我们的精神世界超升了。这个“道”就是大之道。大涅槃,就用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