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大安法师

手机学佛网,弘扬大安法师正信佛教智慧,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佛教,感受佛法无边,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开示-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开示

学佛网阅读(11)评论(0)

居士:我们是刚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对什么是,我们还不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 法师:净土法门就是要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首先,对净土法门要有信心,要相信是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发了大愿要来救度我们,让我...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学佛网阅读(13)评论(0)

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法师对净土研习班网络学员的开示 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碰撞。身处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宁。在纷扰的红尘和躁动的内心夹攻下,人们急需一个能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净土念佛法门惠予九法界离生死...

大安法师:竭诚尽敬精中求博-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竭诚尽敬精中求博

学佛网阅读(10)评论(0)

 修学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德。诚明互彰,便可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有真诚心,自然会找到实现目标的良佳方法。   《观经》开示,九品往生者要发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发愿心。三心圆发即得往生。三心即是佛性实相的表达,即纯净的信心...

大安法师: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学佛网阅读(12)评论(0)

     一、厌离心来自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关照。   一切都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人自己意识不到这个苦,他就堪忍(意为“堪忍”)...

大安法师:印祖一生狮吼镇邪见之一斑-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印祖一生狮吼镇邪见之一斑

学佛网阅读(10)评论(0)

  ——《拣魔辨异录》背后的故事(二)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我)   印祖非常重视《拣魔辨异录》这本书,他早年就读过这本书。在民国三年,就是狄楚青到普陀山去拜访印祖的时候,印祖就说你流通那么多法宝,为什么不流通《拣魔辨异录》呢?   ...

大安法师: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学佛网阅读(12)评论(0)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再三叮咛我们要信愿称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因为了解到我们如果不念佛求生极乐,就会继续轮回不休,会非常苦。   如果我们不了解本怀所在,还存有求来生人天福报的心,那简直就是违背佛的教敕...

大安法师:法供养的内涵意义-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学佛网阅读(15)评论(0)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这里提出了七种来表述法供养的内涵。   第一种是如说供养。在佛法当中,是特别讲究实践修行,心地上用功,不是去口头三昧的。一定是如说而行,不能口头上说得很漂亮,行为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大安法师:略谈永明、省常、莲池大师行迹-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略谈永明、省常、莲池大师行迹

学佛网阅读(19)评论(0)

  第六祖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延寿大师是在禅门下开悟的,是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以后他专修净土,是抓阄抓出来的(当然,主要是宿世的)。当时他做了一个“一心”的阄,一个“万善庄严净土”的阄,他就抓阄看看自己以后走哪条道路。结果在佛前抓了七次...

大安法师:菩提心是万善中之王,是诸佛之本源-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菩提心是万善中之王,是诸佛之本源

学佛网阅读(12)评论(0)

是万善中王,是诸佛之本源,之慧命。大事,莫过于发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法,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会归本源,则是密严净土。不起于座,能成办一切佛事。   此菩提心,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例列十种因缘:   一者念佛重...

大安法师: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学佛网阅读(20)评论(0)

  原文:   欲明一切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