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正见佛陀的证悟

正见佛陀的证悟-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修持祥和-学佛网
佛法无边

修持祥和

学佛网阅读(884)评论(0)

修持祥和 不用说深奥的真理,在这个年代。甚至最实际,最明显的真理也被忽视。每天我们都听到人们在谈论经济的状况,却不了解萧条和贪婪的关联。由于贪婪、嫉妒和骄慢,经济永远不会强大到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之所需。我们好似住在森林中的猴子,在吊...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学佛网
佛法无边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学佛网阅读(752)评论(0)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四真谛好比茶叶,而所有其它用来实践这些真谛的方法,诸如修行、仪式、传统以及文化装饰物,就好比杯子一般。技巧和方法是能见而有形的,但真谛却不是。我们的挑战。是在于不要被杯子迷住。人们通常都比较喜欢在安静的地方在坐垫上...

出离中的丰富-学佛网
学佛成佛

出离中的丰富

学佛网阅读(658)评论(0)

出离中的丰富 然而,作为悉达多的追随者,不必要模仿他的每个行为----你不需要趁太太熟睡时出走。很多人认为佛教和抛家弃子,离开工作,隐遁山林是同义字。导致这种禁欲生活形象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佛教徒都崇敬经典和教法中的苦行僧(Mendica...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学佛网
学佛成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学佛网阅读(860)评论(0)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在佛教中,任何建立或强化这四种见地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道路。即使状似仪式性的修行,例如焚香或修持神秘禅定及咒语,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专注于这四种真谛而设计的。 而任何与这四种见地矛盾,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为,都不是佛教道路...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学佛网
佛法无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学佛网阅读(693)评论(0)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另一个例子,大家来想布施。当我们开始了解第一个真谛,就会视一切事物为短暂而无价值,把它们看成像救世主军捐献袋里的东西一般。我们并不一定要将一切都给光,但我们对它们不会有执着,当我们了解所有的财物就是无常的和合现象,无法永远...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学佛网
佛法无边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学佛网阅读(778)评论(0)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见地,是任何宗教的核心。在跨越宗教(interfaith)的会议场上,我们可能不得不以外交辞令同意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一样。但事实上,它们有非常不同的见地,而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判断哪一个见地比较好。只有你自己,作为一...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学佛网
佛法无边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学佛网阅读(724)评论(0)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如果认真的想要达到证悟,我们需要有力量放弃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物,而且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独自步向这条道路。不追求赞誉和收获,不逃避批判和损失的人,可能会被烙上不正常或疯子的头衔。用世俗的观点去看,证悟者可能看似不正常,因为他...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学佛网
佛法无边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学佛网阅读(769)评论(0)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除了一般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之外,佛陀也抛弃了一切细微情绪的二元分别。他不视誉胜于毁,得胜于失,乐胜于苦,名胜于贱。他不受乐观或悲观所影响。没有一件事比另一件事更吸引人,或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想象我们不再受无谓的...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学佛网
佛法无边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学佛网阅读(1.38K)评论(0)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陀。他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二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经由在菩提树下的了悟,佛陀从困于主客概念的二元状态...

什么样的感觉?-学佛网
佛法无边

什么样的感觉?

学佛网阅读(610)评论(0)

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可能还会怀疑,如果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那么这证悟到底是什么东西?证悟者如何显现,如何作用?发觉我们的佛性,是什么感受? 在佛教的曲籍上,对这引起问题的回答,通常都说这是超越我们的概念,无法又言语表达的。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规...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