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建议修什么法门(传喜法师2020)

本文导航:
传喜法师:佛法这么好,应该从哪个法门入手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最好选楞严法华圆顿了义法门,自古“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从来没说开悟的别的什么经,成佛的别的什么经。
佛法是戒定慧三学,持戒得定因定发慧。所以根本就是持戒,没有受戒前只能算是兴趣爱好,不能算入门。没有持戒的行为,那只能算研究佛学,算不上佛弟子。戒并不是常人认为的五戒、八戒、九戒、十戒。其实戒也包括三皈依。
我认为佛法的基本要素有五个,五大要素。第一是皈依,第二是发心,第三是戒律,第四是正见,第五是止观。佛法起码有这么五个要素。第一点要做到,我学佛法,我究竟要抓住什么,抓住哪一些要领我就等于抓住佛法了。
建议诚心学佛的人最好3,4天写一写,读一读。你父母亲友,有病病好,没钱吃喝也自来,就是因为这个咒福德太大了。
这个明白了,我们再来说从哪里入手。首先,第一步,入解脱道的第一步就是按照佛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是检验所学的法正邪的标准。
传喜法师:三宝功德从恭敬中求
1、法更是这样,哪怕那个经书烂得只剩一条纸了,上面只有几个字了,也要恭敬地收起来,化掉;还有佛像,哪怕残破得不成形,我们看见了都要有恭敬心。
2、“恭敬三宝”可以使我们的身语意都朝向善法,增长福慧,减少烦恼。所以,印光大师说:“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3、所以,各位居士,对三宝要生起绝对的恭敬心,没有恭敬心,想从中获得福报是不可能的。印光大师曾说,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4、僧宝,指的是和合僧团。一般指三人以上的出家人团体。但密宗还认为,成就者本身也可称为僧宝。恭敬三宝,就是要对佛、法、僧三宝从心里尊重、行为上恭敬。
传喜法师:念佛有哪些方法,如何念才有功德
早晨起床的时候念一次,十念,两分钟,不浪费你的时间;晚上睡觉之前念一次,这是早晚,每一次就三分钟,你决定能找出这个时间。
比如,如果你具有禅宗的宗见。那么在念佛的时候,你就会想到:自性清净,本自具足。一念佛号开显无量功德庄严。再比如说,如果是唯识法相宗的宗见。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於佛名号,即摄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於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
那么,怎样念佛呢?请看念西法师的开示: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有许多的方便,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些理论、方法,念佛就有点盲目了。
我们要对治烦恼有两个方法,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第二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实相念佛 所谓的实相念佛,事实上并不是念有相佛,更不是念无相佛,而是努力的对照自己当下的心来念佛,制心一处,不让心被外境所转,即不跟着色尘境界跑,否则,就着相了。
传喜法师:如何念佛修行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以修戒定慧为宗,以念佛为本。不修戒定慧的念不是真念。
传喜法师开示:分分钟钟抓得很紧。所谓“修净土的”念佛的人。对三宝要有恭敬心,对自己要有惭愧心,对众生要有慈悲心。如果一点惭愧、正觉也没有,就不配称是一个念佛的人。
‘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这一条做到了,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
所以真正修行,要从心入手,注重心境状态和心性转变,才是正道。所以念佛,不能靠想像见佛或进入极乐世界,因为靠想像日久会产生幻觉。就如一个人,经常思念某个人,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个人的形象,如果信以为真,就会被吸引而进入幻境。
传喜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四
不要说一本书一个法,唯识或者法相,中观乃至小乘声闻缘觉乘,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要永远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
“精勤于示正道善知识,意乐加行如理而依止”,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心里面要用什么信念,还有外表上面举止恭敬应该怎么做,都要如理的去依止,所有的善根功德都是从上师而来的,如果我们如理去依止善知识,才有办法生起修持上面的量。
凡夫心是充满主观的,以这样的心观察世界,所见自然难以清净圆满。若不善于发现善知识功德,很可能会顺着凡夫习气寻其过失。如是,便无法对依止师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相应的,善知识所授教法也就无法对我们产生应有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1791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