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离幸福很近9课法师辅导笔录(离幸福很近怎么样学佛思考题)

学佛百科2023-05-08180

离幸福很近佛教的临终关怀和世间的临终关怀有何不同答案

差液仿老别极大!

1、世间的临终关怀,重在人文的关心,以心理安慰的方式,令病者安然辞世。

2、佛教的临终关大陵怀,则重在帮助病者能够解脱生死,轻者能够进入三善道,获得人天福报;重者令其能够超升佛国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佛教临终关怀强调:

1)逝者去世后,8-24小时不可触摸身体,确保神识(灵魂)离体不受干扰;

2)家属不得哭泣悲伤,以免让逝者烦恼而进入三恶道;

3)24小时念佛不止,谓之“助闹升念”,以佛菩萨加持之力护送逝者佛国净土,不受外道天魔诱惑。

《离幸福很近》佛教如何看待感情

佛法追求真实,永恒不变的安乐,佛性,涅槃的常乐我净,不生不灭。而人世间的感情是无常顷培的,凡夫的感情都是摇摆不雀宴唯定的,人生是苦,祥散无常是苦,莫执着,知苦离苦,佛教先说苦,其实最后是离苦得真乐 。

我念佛,佛念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无病无忧,身心安乐只是方便小利,佛是要给我们真实大利——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究竟离苦得乐!学佛网站:佛要救你,微信关注:学佛有问必答、弘愿视听。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2018-11-20《离幸福很近》

在当今这个时代,物质生活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多人内心的痛苦、压力、焦虑……却比以前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欲望膨胀,伦理道德的丧失,精神生活越来越匮乏。三界六道中,痛苦的分类比较多。人类而言,有苦苦、坏苦、行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人人都想寻求幸福,如果没有找到方法,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修行是要有次第的,先把人做真,《大学》里面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基打稳,来学习大乘佛法。

释迦摩尼佛的佛法归纳起来:就是教法和证法,教法是学习经律论三藏,证法是修持戒定慧三学。

佛教的教义归纳起来,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佛法修学的三个要诀:“一、依止善知识;二、发菩提心、三、次第闻思修”。

有福报有缘依止善知识修,要好好珍惜,要有信心历猛,对善知识有肢绝桥坚定不移的正见,长期精进,稳固有序地向前迈步,有了健康的身心、有人格、有智慧、有利他心。知行合一力行在生活中,遇到宏团什么都能心平气和的面对,这就是幸福,这就是美好!学会分享,影响身边的人生起正知正见,弘扬善知识,利益众生!

67《离幸福很近》第13课“怎么样学佛”

首先学佛不能学的苦,一定要学的快乐,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叫你开悟,叫你离苦得乐的,如果一边学佛一边叫苦那学的是魔,而不是佛,成佛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但塌冲只有专精,一门深入才有成就,所以一定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团敏歼法,三皈五戒十善是最基本的,最不到就不能拿禅进佛门。

我是初学者串讲,离幸福很近,226页第三十课,怎样学佛/最善巧的讲岀法意

题主你好!佛教不讲幸福,佛教讲放下。

但也隐判可以以因果报应来阐述幸福,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好,是前世欠他的债,要还。发善心对一个人好,他也会对你好;对他人好,不分善恶美丑好坏,那么,因为善带含对一切人,所以一切人也善对与你,这是因果,善对一切众生,则一切众生也会善对你,善对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也会善对你;

幸福其蠢携笑实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因自己业障太多没消,又积累种种不良习气,所以难以看清事实,幸福其实很简单,一日三善,心善面善言善,三年必降大福。

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64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