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有声书在线播放)

学佛百科2023-05-09156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序言

序    言

佛教是让世人觉悟的宗教、是让世人明白宇宙人生真理的宗教。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其故乡在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毘罗卫城。公元前535年,30岁时于中印度——今比哈尔省的菩提伽耶成道,是即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经49年说法度众生。于公元前486年入灭,寿80岁。佛灭后百年左右,由于遗教流传地域风情生活型州习俗等原因,分化为部派。又经百年左右,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御世,佛教已有二十余部派,这时,佛教由印度本土走向国际,时当我国秦代。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卷34记秦始皇时曾有印度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朝,终因秦始皇不接纳而作罢。降至公元前后之际——西汉末,东察闷汉初时,佛教由西域或云从海路传入我国汉地。

印度大德东来传译佛经,我国大德西往求取佛经。为了人生真谛,甘冒艰险,付出了无数牺牲。所以说,吾人今日得读佛经,听闻佛法,实为“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因缘。由于佛教的传来,使华夏同袍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对于宇宙人生真理的体认,得到了具有究竟性质的升华。历代精英,古今俊杰,皈佛者不可胜数。

佛字这一名称,为印度语言——梵文或巴利语的音译,具称“佛陀”,汉魏之时曾被音写作“浮图”、“复豆”等;义译为汉语,便是“觉悟的圣者”。觉悟者系对不觉者而言,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觉,即迷。譬如睡眠,睡醒了,谓之醒觉。佛陀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如同醒觉了的人;众生迷而未觉,如同尚在睡眠的人。因此,仅从“佛陀”的意义为“觉悟”这一点,人们就应该明白佛教的实质是什么、佛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宗教了。

正如近世名人梁启超(1873—1929)所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中国社科院1995年版《梁启超集》第17页)。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依然视佛教为迷信,而不知道事实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是自己深陷在“漫漫长夜不知晓” 的迷梦状态之中,不能自拔,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归何去;俯仰天地间,最大遗憾的事情,难道还有过于此的么?!

印光法师(1861—1940)行状,如本书《行业记》已有介绍,乃是近代绝无仅有的一位彻悟自心、圆悟藏性而为我国佛教界所公认奉为净土宗第十三祖。作如来使,代佛宣扬;其所行者,如佛所行;其所说着,如佛所说。实为近世乃至未来人天导师,为令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作舟航。遗著辑为卜没蔽《印光法师文钞》,字字珠玑,语语见谛,为正法眼藏,作人天眼目;诸佛度生,无越乎此。吾人何幸,得觏斯法;倘遇而不信,则失之须臾,沉沦永劫矣!

今北京大方广华严书局诸位同仁,深悉此法之殊胜更无复加,又深虑诸有缘人于此善利失之交臂,不畏繁琐,不殚辛劳,将印祖文钞分门别类,钩玄提要,集为问答形式,不唯便于阅读,亦且利于释疑。如是便利读者,犹如乘舟渡海,毫不费力,直达彼岸。如蕅益大师诗曰:

已信弥陀大愿舟    共修(念佛)三昧度迷流

六时行道无余想    一句洪名似救头

应痛盲龟常在溺    独欣孔木只今浮

殷勤拶入无生理    七宝池边握手游

传印

2010年3月22日于中国佛学院

有谁知道《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内容?

然而《印光法师文钞》洋洋多达150万言,(此塌则指北京大方广华严书局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实为一部浓缩的藏经。虽无疑不释,有问皆答,但大师的宝贵开示大都分散在各篇书信和文章之中,今让衫雀人欲遍览全文而得其要旨者,实非易事。特别是初机学佛者更是难得其绪,难窥全豹。故华严书局同仁们,为方便念佛人断疑生信,坦早解决念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如此神妙难思、有大便宜之殊胜法门不至与诸有缘人失之交臂,在师父传印法师亲自关心和指导下,组织教内外部分大德及专家学者,在反复通读《文钞》原文的基础上,精心梳理、拣别印祖对于净土念佛种种问题的开示,细心分类编次为十二章,荟萃问答600余问。并在每问前后面加了要点提示和详尽的注释,题名为《一书在手,如师相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净业行人如果在念佛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印光法师也一定会给你满意的回答。你也一定会在修学中体会到“一书在手,如师相随”的妙用。(摘600问后记)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之为什么不敢流通《无量寿经》会集本

一者,真正的通家太难得,少不了会集的不圆满,前有王龙舒居士把李茄三辈对应九品的错误之鉴。

二者,怕后人误解佛经都是后人伪造的,造成诽谤断人祥蠢家慧命。

所以印光大师绝不提倡会集本谨扰陪,也亲自楷定了净土五经的版本。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973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