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念暇满难得的意义(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

学佛百科2023-04-03333

暇瞒难得什么意思?

暇满难得

意指具备能修学佛法的八有暇、十圆满等条件,极为难得

佛经中多处感叹: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法句经》云:得生人道难,生寿亦难得,世间有佛难,佛法难得闻

如何理解"暇满难得,人身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暇满,我们经常讲的十种圆满和八种无暇——远离闲暇的无暇,十八种暇满难得的人身就像优昙花一样。优昙花不是一般的昙花一现的那种昙花,一般佛出现的时候它才会展现于世间,佛涅槃了,这个花也不在了。在《涅槃经》等很多经里面都提到优昙花的一些情况。我们的这个人身,就像是优昙花出现于世间一样,非常非常难得。

有些人可能想:人身有什么难得,现在有这么多人。好像再过几年印度人口就要超过中国了,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应该是印度了。然后大概是2050年的时候,全球人口达到98亿。所以好像人身不是那么难得嘛,那么多人。其实很多的人可以说是相似的人身,也许这样说的话,很多人都不高兴。但不管怎么样,从修行解脱的层面来讲,大家都是忙着一些世间八法,真正对来世、对人身的价值方面,修行妙法的人非常非常少。

所以,真正具有珍宝人身的人,这样的人身就像优昙花一样的,很难得到。既然已经得到了,它的意义是非凡的,远远超过特别珍贵的摩尼宝珠。摩尼宝珠可以满足每个众生的一切所需,但是我们的人身是远远超过它的,为什么呢?因为摩尼宝珠不能让我们从轮回中解脱,这个它是没办法的;而我们依靠这个人身,不管修什么法,完全有今生当中了脱生死的能力。如果没有得到人身,包括天人的身体和其他三恶趣的身体等等,根本没办法的。

因此我们自己要想:啊!这次我是真正得到了像优昙花一般的人身……现在有些人觉得:人身没有意义,很悲观、想自杀、看不起自己,包括有些修行人也有这样的——这说明修行很不成功的!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我修不好,哎,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呀……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话,这种人真的很可怜,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这样。

学佛修行中,思维人身暇满难得义大有什么意义?暇满难得义大什么意思?如何去思维?

甲初 有暇资圆之信乐

那么,第一科“有暇资圆之信乐”分两科,八有暇,十圆满。“有暇资圆”,有暇就是八有暇,资圆就是十圆满。这个心要生起来,信乐心要生起来。

乙一 得八有暇

第一科是八有暇。八个有暇就是反过来,离开这个八个有暇,就是八个无暇。八个无暇也叫做八难,我们显教里边三涂八难这个八难就是这个东西。八难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所以叫难。那么,我们再反过来那就有暇。哪里八个有暇呢?

丙一 非三恶道

丙二 非盲聋喑哑

丙三 非世智邪辩

丙四 非正法灭尽时

丙五 非北洲

丙六 非无想天等

初开为三即成八

前面三恶道分三个,后边二三四五六,一共八个。这八个,就是没有办法修行的,叫无暇,也叫八难。反过来,离开八难的,叫有暇。那么,我们要修行的话,一定要先把八有暇的条件拿到,才能说修行。所以说,这是最先决的条件,要不落于八难之中。

颂 地狱鬼畜生 盲聋喑哑等 世智邪辩才 正法灭尽时

北洲无想天 是名为八难 难闻佛法故 无此称有暇

乙二 得十圆满

丙一 依内五种

丁一 众同分圆满——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等。

丁二 处所圆满——生在人中,得四众处等。

丁三 依正圆满——生处中国,不缺根支,性不顽嚣,解善恶语,堪能受法。

有了这个条件之后,还要“依正圆满”。你做了个男子身,也生在中国。这个中国就是说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都叫中国。

丁四 无业障圆满——于现生中,不自教他,曾作五无间罪。

丁五 无信解障圆满——于现生中,必不成就五无间罪,不于恶处而作信解。

颂 众同处所依正圆 现生不作五无间 无诸邪见信业果 如是五种内圆满

丙二 依外五种

内边五个圆满了,外边的环境不好,也修不起。那么,外边的环境也要五种圆满,这对修行才有办法。

丁一 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

丁二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值大师教法。

丁三 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值大师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增上功德。

丁四 正行不灭圆满——世俗正法犹在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

丁五 随顺资缘圆满——即衣食、卧具、汤药等缘。

颂 大师世俗胜义法 教犹住世证未隐 四种资缘悉具足 如是名为外圆满

注明:

暇满,义大,难得,在广论中处于亲近善知识之后面一节如下:

乙二 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前面是如何依止,这个下面第二科接下去,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怎么说。分两科,“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对暇满的身体要把它抓住。“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怎样子摄取心要,把它当作一个重点来摄取,这个道理。

暇满

丙一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满,二思其义大,三思惟难得。

丁一 正明暇满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第一科明暇满的时候又分两个:什么叫“暇”,什么叫“满”。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一执邪倒见二生傍生,三饿鬼四地狱五无佛教,及六生边地懱戾车,七性为騃哑八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此复若无四众游行,是谓一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二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三邪见者。无佛出世名四无佛教。

戊二 圆满

第二圆满。分二: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言生中者,谓能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诸根具者,谓非騃哑,支节眼耳皆悉圆具。业未倒者,谓未自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信依处者,谓信毗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处,毗奈耶者,此通三藏。此五属于自身所摄,是修法缘,故名自满。

丁二 思惟义大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 《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着,深阱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丁三 思惟难得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若作是念,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脱离,谓正受彼时,复起诸余恶。”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t/495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