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十大菩萨名字的译文妙吉祥意译(全部菩萨名称大全及作用)

学佛百科2023-03-1398

Manjusri是什么意思 《西语助手》西汉

文殊菩萨 Manjushri

文殊菩萨(梵文: Mañjuśrī),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曼殊室利菩萨,亦称妙吉祥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能。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ñju,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śrī,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文殊菩萨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

文殊菩萨,全称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又称曼殊室利菩萨、闻随师离菩萨、妙吉祥菩萨,因【智慧】、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为四大菩萨之一,

代表「大智(慧)」,道场为五台山。

又因其发利益众生成佛广大誓愿,故为「三世觉母」;亦为「七佛之师」。

并且已於三世中成佛,现今「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相度化众生。

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妙乐」(英文:Gentle Glory);Mañju,音译为「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śrī,音译为「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摘要

文殊师利菩萨,能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所有境界,如实知故。

舍利子!色不异邪,邪不异音;色即是邪,邪即是音,非观诸法空相者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如如,不异不二,不在不离,非垢非净。

是故,诸法不异相离一切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

无在方离方,乃至无三世非无三世;无二相,亦无不二相,非种种相乃至非相具足,一切相皆离,亦如实空相;

无苦集灭道;无得无往;无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无生亦无灭

以无所疑故,十方众生。依文殊师利菩萨故,心无惊布;无惊怖故,无有没悔,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即见如来。

三世诸佛,依文殊师利菩萨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文殊师利菩萨是大智咒,是大觉咒,是无上菩提咒,是共不共咒,能除一切无明,真实不虚。

文殊菩萨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

请问妙吉祥是哪位佛菩萨?

妙吉祥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也可以简称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1]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2] 。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

十大菩萨的名号都有什么含义

十大菩萨名号和含义

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钵经》)。文殊菩萨在过去世曾身为七佛之师,连释迦牟尼佛也曾得到过他的教诲,其智慧的深广锐利,可知矣。在诸大菩萨中,文殊更被冠以“大智”的尊号,他作为辅佐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上首,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大慧,虚空藏菩萨:依《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所载,世尊对虚空藏菩萨极为赞叹,世尊云:“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盘之大导师,其身即是诸佛法器,……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诸佛密藏,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胜者。”

大慈,弥勒菩萨: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一生补处菩萨。先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

大悲,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大勇,金刚手菩萨:因手执金刚杵,常侍卫于佛,故称之为金刚手菩萨,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

大定,不动尊菩萨:意为不动尊或无动尊,教界称为“不动明王”,亦谓之不动使者。“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不动明王是奉大日如来教令,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之大威势明王。他的身相是对那些顽固不化、执迷不误、受魔障遮蔽的众生而变化的,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

大愿,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曾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虽没有成佛,却已达到了佛的境界。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

大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辅助释迦佛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释迦牟尼、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故普贤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大威,大势至菩萨:根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量,威势自在,因此,大势至菩萨被认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大爱,无尽意菩萨:又译作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关于无尽意的名称,《大方等大集经》说:一切诸法之因缘果报名为无尽意。一切诸法不可尽,意即发菩提心不可尽乃至方便亦无尽。

《观音义疏》卷上则说:凡八十无尽,八十无尽悉能含受一切佛法,由此得名无尽意也。这位大菩萨,运用其智慧,观察世界时,发现有无尽世界。在无尽世界中,有无尽众生活动。真是到一处有一处世界,到一世界有一世界众生。且诸众生,为烦恼的驱使,飘堕在业海,沉沦在轮回,受众苦的逼迫,永无解脱之期!

无尽意菩萨不忍见无穷尽的众生,长期受诸苦恼,就从内心深处,发起无尽悲愿,愿度无尽世界中的无尽众生,令无尽众生成佛,而后自己方成佛,所以称为无尽意。

有关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简介

文殊菩萨,梵名Manjusri ,音译作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文殊师利表智、慧、证,普贤表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

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是过现未三世之佛,过去称“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称“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称“普见佛”。文殊菩萨有时手握莲华,象征智慧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文殊菩萨为一切菩萨之首,诸菩萨中智慧第一,被誉为三世诸佛智慧之总集化身,称作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菩萨皆号为法王子,而独称文殊者,以示其特德。汉传佛教一般称其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dra,音译作三曼多跋陀罗,意为普贤、遍吉。骑乘大象表示踏实笃行,是实践菩萨道的行为典范,也是大乘佛教菩萨行愿的象征。《华严经》中亦云:普贤菩萨是过去普贤王如来为利益众生之慈悲化现。因其发十大愿,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在密教之中视之与金刚手、金刚萨埵、一切义成就菩萨同体。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121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