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修心把心修好后就身口意三门清净了吗(修心到底修什么)

学佛百科2023-03-14199

修口与修心

做人,应拙于言而敏于行。修口德,即是修心德。

欲修口德,先要远离高谈阔论,不要动辄对他人评头论足,随意臧否。多言人善,少言人过。

言为心声,修口之前先修心。心修好了,满眼皆是菩萨。心不修,口中全是恶人。

佛经里讲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是什么意思啊?

佛经里讲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是指:净三业真言指的是清净身口意三业的咒语,即唵,娑嚩婆嚩,秫驮,萨里嚩,达里摩, 娑嚩婆嚩,秫度,啊憾。

三业清净具体的意思如下:

1.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

2.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

3.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扩展资料:

净三业真言中的:唵,娑嚩婆嚩,秫驮,萨里嚩,达里摩, 娑嚩婆嚩,秫度,啊憾的读法是: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li wá ,dá li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ó a hàn。

唵:读(ōng嗡)或读(ǎn俺)。(ōng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字无此音,一般注近似音读作(wēng嗡)。汉语系佛教读(ǎn俺)。

斛:读音为(hōng轰)同“吽”,也有的地区读本音(hú胡)。

嚩:读(wá娃)。经考究:《密宗秘法》读(wá娃),也有的人读(wā蛙)。一般,“萨嚩诃”“莎嚩诃”等类似译音词中,我们才读作(pó婆)。

驮:读音为(tuó陀)。

婆嚩秫度憾:秫读作(shú熟);度:读作古音(duó夺);憾:读音(hàn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三业真言

佛经里讲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是什么意思

三净业  增福慧

一个人的能干实际上称为才干。“哎呀,这个人很能做啊,这个人很有一套方法”,这是才干,是人间的东西,不稀奇的,是练得出来、学得到的,那叫才干。而学佛之人的“才”,是菩萨的智慧。学佛人的“才”是什么?就是用妙法去救人,它是有智慧的。所以,在人间你越有才干,如果自己心不正的话,你会越走越偏差、越远,就是那些聪明的、自以为很精的人,精得不得了,最后越走越偏差。他们有才干吗?有。你们去看一看,在监狱里的人,很多人很有才干的,你们能有本事偷银行的保险柜吗?他们都会算数码、都会掐时间,他们都会用计算机,但是他们走偏差了。所以挤人、搞人的人,有没有才干?有,但是最后又被人家打压下去了,所有这些都是人间的才干,那不是智慧。

人要多检点自己,要知忏悔啊,今天我又做错了,明天,我怎么又做错了,我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我的嘴巴怎么又没有封住啊?我的胃不好,我怎么又嘴馋了?要多检点,要多忏悔,要勤对照,对照什么?让你们找谁去对照啊?要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菩萨,你自己的行为像不像菩萨?这样的话,你才能真心实修躲灾难。经常忏悔自己的人,可以躲掉很多灾难啊。刚刚要被人家骂了,要被人家打了,马上说“对不起”——忏悔了吧?好了,人家不打你了,对不对?刚刚要跟人家打官司,要花钱了,跟人家说一声“对不起”,人家就不跟你打官司了,你是不是躲掉一个劫难了?

你想见佛性,见到菩萨的本性,先要与佛相应,就是跟菩萨要心心相应啊。菩萨想什么,你也想什么;菩萨现在要救人,你也救人;菩萨要你做好事情,你就做好事,那才叫心心相应啊,那你求菩萨当然就灵了。与佛相应,才能清净,你跟菩萨心心相应了,你的心才会清净,你才会得佛加持,甘露入心,佛菩萨的甘露才会进入到你的心里啊。

要记住,要让自己清净,菩萨的心才会进入你的心。自己不净,求菩萨,菩萨不会来的,听得懂吗?太自私的心,求菩萨,菩萨也不会来,因为菩萨的心不会自私啊。很多人什么都要,一个人在人间追求啊,这个要,那个也要,师父把它打个对联:追求,这个追,那个求,追求不息;烦恼,这个烦,那个恼,烦恼不断。你一直在追求,你的烦恼就不会了断。所以,佛陀说:无所得,得也是不得。我们在人间,无所得,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得到的;无所不得,实际上,无所得,你不想得到,你什么东西都得到了。你拼命地去追求、想得到,你什么东西都得不到,难道不是这样吗?就像一句话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就去做好事,最后你就是雷锋,你拼命地想去追求某件东西,你不一定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要修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为什么身口意都要清净呢?身体首当其冲,身体是最容易清净的,你们穿得干干净净,样子很虔诚,人家一看,这个人是学佛人,身很快就清净了,对不对?口是第二位的,嘴巴管不住的人多啊,身体还管得住。很多人的嘴巴管不住的,明白吗?但最难的是要管住意念,没有人能够看得到意念,所以,意念更要管住。我今天看见钱了,我不贪,我是菩萨,我要管住意念;我今天看见这个女孩子很漂亮,我要管住自己的意念,我不去想;今天人家说有利可图的事情,我不要,我在学佛,这些都是靠着意念在管啊。实际上,身口意,意念管住了,就管住了你的口和你的身啊。你连意念都不动坏脑筋,你的嘴巴怎么会讲坏话?你的行为怎么会做坏事呢?所以,要修身口意三业清净,将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入、住、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干净啊,你要让好的东西首先进入你的心田,然后住在里面,不让它出来,最后才能消化掉。这跟吃东西很相像,你看见这个东西好吃,首先东西要进入你的嘴巴,然后进住在你的肠胃里,最后在肠胃里消化、融化掉,这就叫“入住化”。

接下来告诉你们,修身口意三业清净会有什么好处。首先,如果你修好了身口意三清净业,你可以灭罪除灾。举个简单例子,你嘴巴犯罪了,开始修心了,嘴巴从此以后不讲坏话了,是不是不犯罪了,是不是灭罪了?做一个很不好的动作,知道以后,从此不做了,是不是灾没了?在澳大利亚开车的时候,跟人家抢道路,你做个下流动作,人家跑上来就是一拳,你以后把自己的身口意改了,不再做这种下流动作,你是不是消掉灾了?所以,学佛不是这么容易的,要好好地学到心里,要除病患。身口意是除病患的,你们知道吗?你把身口意修修好,都不会生病了。比方说,心脏病是气出来的,高血压是气出来的,如果你身体上没有做坏事,意念上不去恨人家,不去贪瞋痴,你的嘴巴不去说人家不好,人家也不会说你不好,你一定不会生气,你是不是除病灾了?

要懂啊,修三业可以增福慧。因为当一个人没有病灾的时候,他的福就来了,经常生病的人会有福吗?如果你三业清净的话,你会增敬爱,就是大家都喜欢你这个人,都爱戴你,为什么?因为你这个人从来不做下流动作,你这个人嘴巴里从来不说人家不好,你这个人意念当中都是干干净净的,你说人家会不会敬爱你啊?就算是你的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嘴巴里一口一个下流话,一口一句这个不好,那个混蛋,你会敬爱他们吗?你们去看看,有很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嘴巴里一口一句下流话,孩子都不要这样的父母亲去学校开家长会了。所以,修好身口意的话,你会得到尊敬啊。

修三清净业,还会少争斗,而且退一切怨敌,没有冤家。因为我嘴巴不讲人家不好,我脑子里不想人家不好,我行为上从来不打人,我是不是就没有冤家了?学佛人都会讲,身口意,贪瞋痴,把它细小的分开来讲给你们听,把它用在人间生活中,你们做得到吗?差得远呢。所以,苦无量之不可思议。实际上,如果你们能够把贪瞋痴、身口意修好,你们就不会受苦了,你们会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

吾佛即应,身是佛身。应就是应身佛,就是在你身上的佛啊,身是佛身。吾言即经,我的语言就是经文,你们不懂这句话,你们天天念经,你们现在嘴巴里讲出来的就是经文啊,你怎么还能骂人、挑拨离间,还能撒谎呢?因为你念经念出来的是菩萨的语言,到了你嘴巴里讲出来,就是经文啊。念经的人必须要干净。你就算对他有意见,你就算对他不好,你就算有什么想法,你可以不讲啊,不讲死不了的。你讲出来了,成气场了,天地鬼神都知道,你又造孽了。

吾念即观。我的意念就是看到的,你们的意念看得到吗?看得到。你自己会看到你自己的意念在想什么,我看到自己今天是个好人,我的意念就转得好,我今天是个坏人,我的意念就转得坏。观是观照一切平等,你今天要看到的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一念即观本,念就是照心,就是佛菩萨的佛光照到了你的本性,明白了吗?一个念头就可以看到你们的本性啊。今天你们脑子里会想:这个人啊,我可以占他点便宜。你这是不是本性啊?看得到吗?你今天讲话挑拨离间,人家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人啊,这就叫一念观本。好人会讲这种话吗?好人会随随便便挑拨离间吗?会说妄语吗?英语中有句谚语叫“说谎要有好记性”,自己说过的妄语,过一段时间自己忘记了,又拿出来讲,露馅了。如果你不妄语,你就等于永远不会忘记。

心烦为什么是由心造成的

由于你的逐渐成长,你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你需要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所以你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阅历和经验,你才能处理好你所经历的事情!而这些都不是你想要的,你心里想的还是童年时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烦恼就自然而然地由心而生啦!其实放平心态就好了,因为这都是我们人生必须经历的事情。记住:只要努力了,就别问结果。这样你不管干什么事情都不会患得患失,做事只要对得起自己,做到问心无愧;我想成功已经离你不远了!努力吧,朋友!

经常有人说修行是修心,那么修的是哪颗心呢

修行:“修”是调服的意思,“行”是行为的意思!修行是调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以修行就是调服我们的身口意三业!熄灭贪、嗔、痴三毒,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

所谓的“心”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贪嗔痴皆由心生,身口意三业由贪嗔痴而造!心若调服,则贪嗔痴灭,则身口意三业自调服

恶口两舌主要讲的是什么

1、恶口

佛教以恶口为十恶行之一。

《佛说华手经》卷九:“恶口而两舌,好出他人过。”

注:恶口和两舌者,好说他人过失,这种不善之人,什么坏事都可能做,所以,修行人当远离恶口两舌。清净自心,从清净口业开始。

2、两舌

两舌,读音liang she,汉语词汇,指的是搬弄是非,离间他人。

【两舌】 十恶业之一,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

如:背后说其他人坏话,导致其他人对被议论的人产生负面认识,厌恶被议论的人。背后毁坏他人形象,诋毁他人名誉。

扩展资料

十恶业——身业有三,杀生,盗窃,邪淫 语业有四:妄语,恶口(骂人),两舌(挑是非),绮语(花言巧语) 意业有三:贪心,嗔恨,愚痴。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感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由于身造者三: 

一、杀 杀谓杀害生命。 

二、盗 盗谓盗取财物。 

三、淫 淫谓淫狎行动。 

由于口造者四: 

四、妄语 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 

五、绮语 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 

六、恶口 恶口,谓骂詈恼人之语。 

七、两舌 两舌,谓离间两方之语。 

由于意造者三: 

八、悭贪 悭吝贪着。 

九、嗔恚 嗔恚忿怒。 

十、邪见 暗昧迷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恶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恶业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164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