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禅定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禅定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对吗)

学佛百科2023-03-15124

佛学中第六意识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第六感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东西。站在佛教的观点也有许多看法。南怀谨先生认为它就是第六识而已:“现代心理学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叫‘第六感’,实际上也不过是唯识学第六意识的一部分的作用,西方心理学将之抽出谓之‘第六感’。”(《宗镜录略讲》)。“在特别心理学的范围,有时提到‘灵感’、‘第六感’等的名词。严格说,那也都是‘意识’的一种特别功能而已。”南先生认为第六感是独影意识,即是第六意识的一个功能的显现。”“唯识学把‘第六意识’的这种潜在功能,命名为‘独影意识’,又叫做‘独头意识’。这种‘独影意识’的作用,可以脱离‘前五识’而单独活动。它活动的最显著的范围,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作梦时。(二)神经病、精神病,乃至因其他的病症而进入昏迷的情况时。(三)禅定中某种境界时。所以从唯识学的立场来看,现代心理学所了解的‘潜意识’,又名‘下意识’,以及‘第六感’等,仅是知道了‘独影意识’的作用。”。(《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学佛, 关于第六识意识:独头意识是怎么现起的? 请用缘起性空的角度说明.

问题1:看到花后,想起某人送花给你,然后又联想很多东西出来。这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它背后的推动力是第七意识的习气惯性,第七意识缘的是八识里面的种子。你看到花是一个外缘,这个外缘激活了你第七识里的习气,习气又刺激助缘了第八识里面种子的成熟、变现、释放。

2:浮想时,如果没有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接收外界的刺激信息,而是头脑里突然出现的,那么这个突然出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独头的,通过这个独头信息又衍生出很多其他信息,后面的就算不上完全意义的独头了,有点类似联想了。前面说的出现的第一个信息,它也是有所缘的,它缘的是第七意识的惯性习气,还有第八识里的种子。

前五识接收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现量,后来因为现量而不断衍生出来的信息,就是比量和非量。浮想连篇的内容,多是非量和比量,但是它的开始往往是现量,现量助缘后衍生非量比量。这个过程的背后,是第七意识习气惯性推动的,缘的资源多是八识里的种子。

另外要说的,在没有经过前五识刺激助缘时,头脑里无缘无故突然出现的第一个信息是不是现量?对这个问题我也是存在争议,有的资料上说是,有的资料上说不是,我目前暂时先把它当现量去看待,当然了这种认识肯定是存在争议的。

(仅供参考)

《长阿含经》所讲的“禅定”是第八识的禅,还是第六识的四禅八定

我学的是法相唯识宗,按照我们的理论:

前6个识,都可以有禅定。

第7和第8,没有禅定。

当然,长阿含经不是我宗的,他们没有第7和第8识。

那么,为什么第7和第8识,没有禅定呢?

这是因为:

第7识,是执着,相应于:我见,我痴,我爱,我慢。

第8识,是藏的功能,具体包括:能藏,所藏,执藏。

那么,为什么只有我宗,有第7和第8识呢,其他宗都没有,

究竟是我宗错了,还是他宗错了呢?

回答:都没错。

诸法有许许多多种,只能进行归纳,而不能逐个罗列。

法相唯识宗,概括为100种。(其中,心王8种)。

俱舍宗,概括为75种。(其中,心王6种,没有第7和第8)。

其他宗派,还有其他的概括方式,

只要能说明问题,怎么概括都可以。

如果误认为:

宇宙中只有固定的100种法,1个不能多,1个不能少,

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太执着了。

对于第8识,外界人士有的理解为:灵魂。也有的理解为:深度的潜意识。

这些各式各样的错解,与唯识宗毫无任何关系。

(唯识宗的第8识,是“藏的功能”)。

佛教的基本法印是:诸法无我。

那种把第8识,当做“灵魂”,当做“深度意识”,都是异想天开,实际是附佛外道。

那不但不是唯识宗,甚至连佛教都不是。(唯识宗是否认灵魂的)。

所说的第六感是什么

第六感是标准名称“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ESP)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或是其它现今科学熟悉的感官。由于感官的定义很模糊,故“超感官”的定义也很模糊,可通常认为“超感官”是指现今科学还不熟悉的讯息,这些能力与现代研究的神通有相似之处。

2019年3月19日,加州理工学院的团队发表研究,证实人脑能感应到磁场,会对磁场变化作出强烈反应,这是人类“第六感”磁感首次被证实。研究表明,受试者只有在实验磁场和环境磁场方向一致时大脑才会作出反应。

/iknow-pic.cdn.bcebos.com/d833c895d143ad4bae7a2c1e8c025aafa50f069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833c895d143ad4bae7a2c1e8c025aafa50f069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纵观世人“第六感”的争论,无非是:直觉、“内感觉”(五脏六腑的痛感、饥饿感等)、磁感觉、电流感觉、预感、心灵感应、信息素(费洛蒙)感觉等,前六个“感觉”目前都没有具体的“接受器”(感觉器官)与之对应,只有列在最后一个感觉令人可信——人体信息素已被科学界确认无疑,接受人体信息素并把它带着的讯号传递进人脑的器官——犁鼻器也已找到,人人都有。

因此,这个目前唯一被科学家确认的“五大感觉”之外的感觉被称为“第六感觉”是当之无愧的。只是现在还没有给这个感觉“命名”,有人根据这个感觉的特征提出是否可以把它叫做“类嗅觉”或者“情觉”——直接影响人们感情、情绪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AC%AC%E5%85%AD%E6%84%9F/397?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第六感"百度百科-第六感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AC%AC%E5%85%AD%E6%84%9F%E5%AE%98/10447885"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第六感官"百度百科-第六感官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196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