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宁玛派二十一度母赞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3-16506

至尊圣母度母一百零八名号——天界也难听到,有缘见到福德无量

至尊圣母度母一百零八名号——天界也难听到,有缘见到福德无量

本《至尊圣母度母一百零八名号》出自《圣文殊师利、观自在、救度佛母之百八名经》及《赞颂合集》,此合集耗时年馀,由直贡派译师刘哲安居士主持翻译,承蒙宁玛派乌金扎西堪布及藏传佛典协会廖本圣教授负责校对,四众善信真心善愿谛力所聚。为求圣法完整保存无误,法本一并收录梵文及各版本对照,虽说融归一册,实为一般常用仪轨的十数种合集,甫一印刷问世,重量厚度即令见闻者却步,然圣法殊胜功德不可思议,细阅者无不欢喜信受奉行,为使大众能快速了解此合集种种功德利益,略做整理以飨读者。

《圣文殊师利、观自在、救度佛母之百八名经》及《赞颂合集》行者可自行挑选适合的篇章仪轨或咒语修诵,短则数十字,长不过一般仪轨三、四十页份量,法门均为大藏经典所出,无教派门户之分,欲修习者可就近请具大藏经传承的各派具德上师口传教授,以蒙法益。

各仪轨经典功德利益如下:

《圣文殊师利名号》,每日念诵圣文殊名号二十一次,能净一切五无间业障。

《圣文殊师利百八名赞》,每日三时,受持读诵,心无疑惑,净一切业,亲见勇猛文殊,决证佛果。

《圣文殊童子百八名号陀罗尼》,定心持诵能增长一切福德,尽除一切苦,或以正等听闻心听闻受持,也能获得相同功德利益,成就菩萨十地、如来果位;每日清晨於文殊圣像前恭敬合掌念诵,能得诸佛菩萨、八部善神拥护,一切恶心魔众亦不伤害,於不远处顶礼护持;念诵一遍,功德量等大梵天王,具大光明及声誉。

《圣观自在百八名赞》,称诵赞叹观自在百八名号,能除一切五无间罪,能入一切坛城,亦能成就一切咒,千劫之中不堕恶趣、不堕无间地狱;清晨念诵或教他人念诵或请人日诵经忏,身上麻疯、脓疮、肺炎、呼吸不畅等皆会消失,能得宿命智、忆念前生,死时往生极乐净土,无论生於何时何处,与圣观自在永不分离,恒常念诵者能心胸宽广、成就勇气、音声悦耳,念诵功德等同供养六十二恒河沙微尘数如来。

《圣观自在百八名号陀罗尼》,仅只听闻便能令有情得清净,持诵忆念能得广大功德,不令罪恶生起,一切所求当下获得。

《圣母救度母自起誓陀罗尼》,心中稍微忆念即可消除一切恐惧,将得一切成就,统御一切有情,念诵此咒直至亲见度母,能得圣母赐一切所求、一切殊胜。

《圣母度母救八怖畏经》,若恭敬念诵,能除三大阿僧祇劫所犯罪业,清净一切障碍、恶趣轮回。

《天女救度母百八名号陀罗尼》,依定念诵、听闻,成办一切义利、解缚一切烦恼,统御一切有情。(一切事业皆得成就,一切烦恼皆得解脱,一切众生所愿成满。)

《至尊圣母度母百八名赞》,宣说赞叹者,能得正等财自在,解脱一切病痛,具足一切自在,消除非时死、往生极乐国。能消一切毒,定心念诵三次,安住平等清净,能得王权、转苦为乐、转贫为富、转愚为智,心生聪颖,化敌为友,度一切恐惧、灭非时死;晨起念诵能得长寿、众人爱敬,鬼神精怪悉不能害;恭敬供养礼拜,除嗔恨心、身无病痛,富裕受用具足功德,子嗣增长,具智慧与威严,通达一切经论,常得善知识,生有佛法之处。

《圣救度母二十一礼赞与功德》,早晚念诵礼拜,忆念能除一切怖畏,销一切罪业,超诸恶趣,现世富贵、长寿,除一切毒害,遣除他人所遇鬼怪,消灭病苦,求子得子、求财得富,圆满诸愿,除一切障。

译者::刘哲安

出版发行:觉囊了义如愿成就林佛学会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初版)

页数::447

------------------------------------------------------------------------------------------------------------------------------

至尊圣母度母一百零八名号

梵语:阿勒雅达惹巴札日噶那玛阿斯札夏达罔

顶礼至尊圣母度母。

具德悦意普陀山,各种界所普庄严,

铺陈各种之林木,二生发出诸多声,

各种降水声吵杂,各种山鹿交错貌,

各种鲜花各种类,一切为香所遍满,

具足各种悦意果,六足蜜蜂歌之声,

人非人唱悦耳歌,疯狂大象正等慢,

持明成就众等等,乾达婆众亦歌唱,

能仁离欲众以及,其余菩提萨埵众,

十地自在众以及,圣母度母等天女,

明觉胜女千余众,恒常妙善做依止。

其余忿怒胜女众,马头明王等围绕,

精进利益有情众,薄迦梵尊观世音,

安住是故具吉祥,莲花心要能仁垫,

具足难忍大苦行,具足慈心与悲心,

对于广大天神眷,为说正法正等住,

於彼近处正起身,金刚手尊大势至,

具足最胜之悲心,请问观世音自在,

小偷蛇与狮子火,大象虎与水怖畏

能做寂静故有情,沉沦轮回海等众,

轮回绳索系缚众,贪瞋痴之垢染中,

谁能度脱有情众,说此我具大力势,

世间怙主如是说,彼具德者观世音,

金刚手尊能上悟,说此悦耳之词语,

谛听秘密王之主,救主阿弥陀佛之,

发愿力势而出生,我知世间为生母,

具足大悲心圣尊,救度众生精进母,

犹如太阳升起般,如满月般面貌光,

天神人与阿修罗,彼等一切令光明,

能令三世间撼动,夜叉罗刹生恐惧,

手持蓝色邬陀罗,勿惧勿惧口说女,

飞向上方天空际,正等守护众生故,

兵器劫中所出生,消除各种恐惧故,

由诸佛令我出生,即以忆念此名号,

由我守护有情众,各种恐惧海之中,

由我度脱有情众,因此我于世间中,

诸佛称我为度母,如是合掌而恭敬,

观自在前做禀告,具足恭敬正等住,

一切如来过去说,所说一百零八名,

十地自在怙主众,菩提萨埵极欢喜,

罪障能断福德与,吉祥名声能增长,

宝藏财富能增长,一切病痛令粉碎,

能立具德与吉祥,无病长寿能增长,

于诸有情修慈已,宣扬彼等大力势,

告此语已薄迦梵,观音自在开怀笑,

观照十方诸处已,如是慈心为庄严,

双臂右手方便印,具足福德性相之,

此说智慧极殊胜,善哉善哉大苦行,

一心爱悯有情众,大缘众人当谛听,

若人宣说此法要,将得正等财自在,

一切病痛将解脱,具足一切之自在,

决定消除非时死,死后往生极乐土,

此等为我亲自说,天神僧众当听我,

于此法要心随喜,妥善约束而礼赞,

嗡具善之尊大威严,抚育世间大名誉,

是妙音女广目女,智慧德与智增女。

抚育女与广丰女,梭哈嗡之表相欲色女,

精进利益有情众,度脱战场胜利女,

天女智慧达彼岸,圣母度母悦意女,

敲腰鼓貌丰满女,明觉王女妙词女,

月亮之容大洁白,慈世衣著黄衣女,

大幻术女洁白女,具大力势达究竟,

大猛厉女大切女,粉碎瞋恨有情女,

极为平和平和身,普得胜利炽燃光,

雷电之鬘具胜幢,利剑轮弓霹雳器,

颠倒僵硬大黑暗,夜女黑女夜行女,

能守令昏寂静女,美女善女璎珞翔,

梵天女与作明女,肃杀女于岩窟住,

吉祥作义寂静女,生处作明意速女,

具足颅器大力女,梵女乐女他不胜,

大信主女住悲心,小食道善宣示女,

胜施能示宣示女,女子总持无量伏,

山居女与瑜伽女,成女怒女甘露女,

彼无误施福德女,大缘善缘妙示女,

令边令恐令惧女,威猛大尽行之女,

唯一精进利众生,能依恭敬肃杀女,

语之自在寂微女,恒常普行随行女,

成就众义贤善女,能闻能育赐宝女,

无惧福德瞿昙女,观音自在依自性,

此等一百零八名,以能利益而闻名,

殊胜稀有秘密女,即使天界亦难得,

有缘具足缘分者,能消一切之剧毒,

一切病痛息止女,赐予有情安乐女,

具足心念诵三次,清净平等作安住,

以此无须长久时,王政吉祥亦将得,

恒常能转苦为乐,能令贫困转为富,

愚痴转为大智慧,心得聪颖无疑虑,

能令系缚得解脱,虽是片语亦成胜,

敌人亦将成亲友,具角以及具獠牙,

狭隘争斗难获胜,各种恐惧交错中,

即以忆念此名号,能度一切之恐惧,

能度脱离非时死,善士亦将得美名,

名与善士义相符,以此唯一之功德,

若人晨间起床时,该人念诵此名号,

能得长久之身寿,为众德者所欢喜,

天神与龙与夜叉,乾达婆与腐身者,

部多阎罗与罗刹,鬼女等具粗暴心,

夜叉女与恶鬼者,令狂者与作怪众,

制影者与令忘者,食肉等等一切众,

起尸各种妖魔怪,敌视准提女等众,

于彼影亦不能踏,复而恭敬做供养,

瞋恨心者得系缚,病痛等等不可得,

富裕受用具功德,能令子嗣得增长,

具足智慧见而喜,具足威严语清晰,

具智善士能忆念,一切经典能通达,

具足正等善知识,菩萨正等为庄严,

无论生于各地方,诸佛恒常不舍弃,

至尊圣母度母一百零八名号,为圣观世音自在所宣说完毕。

「读走西藏」——萨迦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寺

杨辉麟/游记

西藏的萨迦寺 (sa-skya-dgon), 分为南、北两寺。北寺位于日喀则萨迦县 (sa-skya-rdzong) 境内的仲曲河北岸本波山,由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波于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创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掉了。如今,森康林巴(高3层)已恢复原貌。

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平坝,建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是大元帝师八思巴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授意萨迦本钦释迦桑布集西藏13万户之人力物力修建而成。平面呈方形,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集汉、印、藏建筑风格之精华,独具一格。南寺属典型的元代城堡式建筑,外形严整,有极为厚实伟岸的围墙和护城河,围城四角分设角楼和高耸的碉楼,壁垒森严,沉稳坚实。

萨迦派曾以该寺为中心,代表元朝中央统领西藏地方达70余年,其声誉之高、文物之丰、瓷器之珍、经书之浩、壁画之丽、木刻之精、造像之众,被人们称为“第二敦煌”。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藏重要的 旅游 景点之一。萨迦寺藏有数十尊高达10米的合金、鎏金铜质或银质的大宗造像,还藏有石刻、陶塑、合金、银、铜、铁质等各类造像万余尊,丰富多彩,塑造精湛。

拉康钦莫大殿的门廊厅堂,主供不动金刚和马头金刚泥塑像,高5.5米,神态凶悍。大经堂主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文殊菩萨和金刚佛母等佛造像12尊。其中8尊佛像为合金质,1尊佛像为银质,3尊佛像为鎏金铜质;10尊佛像通高8米 9.7米,2尊佛像通高5.64米,如此高大的合金造像实属罕见。

普巴拉康殿内南侧主供文殊菩萨合金像(高3.75米),系尼泊尔工匠制作,工艺精湛。其左侧供奉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高4.6米),右侧供奉无量寿佛鎏金像(高1.4米)。殿内西壁和南壁置有木格佛龛,直达殿顶,龛内造像密布,主要有佛祖、观音、金刚、法王等合金、鎏金铜像4137尊(高4毫米 45厘米),甚为壮观。

次久拉康主供莲花生大师和二空行母等银质像3尊,高1.6 2.85米,环目忿口,手持法器,显示出无边的法力。格尼拉康主供无量寿佛、文殊菩萨、尊胜佛母、金刚勇识佛母、贡觉杰布等银质或鎏金铜质佛像9尊,高2.7 4米,装饰端丽,仪表泰然;佛像后有精美的背光,饰有大鹏、龙女、摩羯鱼、孔雀、宝马、瑞象、力士等,风格独特,铸造精湛。

拉康孜贡康(护法神殿)主供怙露依怙(高1.6米)和般衮谢、吉祥天母泥塑像(高1.2米),头戴骷髅冠,环目欲裂,忿口卷舌,颈系青索璎珞,手托鲜血外溢的人骨碗,阴森恐怖。

喇嘛拉康主供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高1.4米)和俄强·贡噶仁钦、强白多杰等泥塑像8尊(高80厘米),造像风格写实,神态各异。

薛札拉康主供释迦牟尼佛像,其两侧列塑强巴佛、金刚持、金刚佛母、萨班·贡噶坚赞等塑像,高70 135厘米;殿内东西两壁及北壁两端置有木制佛龛,龛内供有大日如来等合金、鎏金铜佛像37尊,高68 75厘米。

拉康拉章(八思巴殿)主供银质毗卢遮那佛像(高2米)、合金质普贤大日如来37尊(高60厘米)、泥塑十六罗汉(高40厘米),形象逼真。

绘画是萨迦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广泛,涉及宗教、 历史 、文化及 社会 生活诸方面,分为壁画和唐卡两大类。壁画共有3000多幅。以佛经教义、神话传说、 历史 故事、昆氏史、萨迦史、山水花卉、瑞兽装饰等为主,场面宏大,内容丰富。著名的有《坛城壁画》(130多幅),绘于13世纪末,绘有坛城63座,是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珍贵的文化遗产。

《昆氏世袭史画》绘有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俨然一幅昆氏世系生动的连环画。

《莲花生传记画》描绘了大师降生、学经、弘法、入蕃、降魔、建寺等情节,富有传奇色彩。

《释迦牟尼传记画》描述了佛祖一生的经历,整幅壁画长66米,如此宏篇巨幅的壁画在中外绘画史上实属罕见。

《山水鸟兽画》主要绘狮、虎、象、鹿、猴、鹤等鸟兽,山重水复,行云缭绕,宛若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唐卡共有280轴,已有近700年的 历史 ,但色泽仍很鲜艳,其中《八思巴画传》和《萨班·贡噶坚赞》唐卡最为珍贵,萨班唐卡记录了他与印度学者辩论的全过程,八思巴唐卡记载了他的主要功绩,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此外,还有历代法王、高僧、佛陀、菩萨、度母和各类护法神唐卡,工艺精美。桑结东厦唐卡画有“三十五佛”,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绘画极为相似,据说是吐蕃时期的作品,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物。

萨迦寺珍藏文物颇丰,门类齐全,有大量经卷和珍宝贝叶经,有精细的瓷器,有元帝御赐的海螺、盔甲、盔帽、马鞍及明清两代敕封的印章、封诰,数量之巨,在藏地寺院中名列榜首。

大殿后部及左右三面靠墙处为直顶殿梁的木质书架,内藏经书45000余部,主要有《甘珠尔》《丹珠尔》《帕巴杰东巴》(金环经)《萨迦历任法王传记》《释迦传记》等,涉及文学、医学、哲学、 历史 、历算等藏文经卷达2000余部,形成一道经墙,故有“天成神妙殿,倒墙不覆经”之说。

经卷多以金粉、银粉和珍珠粉研磨书写,为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藏学界所瞩目。寺内藏有8部贝叶经,为稀世之宝,尤以《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为最。呈长方形,最大的长61厘米,宽6厘米;最小者长19.3厘米,宽5.5厘米,异常珍贵。

瓷器共有1100余件。形制有碗、瓶、壶、盒、人像、颅器、觥、狮等,时代为元朝至民国。图案有白瓷素面压印纹,朴素典雅;彩绘有宗教题材的八宝、摩尼宝、双龙、双凤、松鹤、莲纹、金刚杵、“六字真言”等图案,以及具世俗特色的采青、狩猎、仕女出行、八童习武、群贤集等图案,还有生动活泼的山水、花卉等图案,琳琅满目。

此外,昆氏家族有10余人担任过元明两朝的帝师,并有数人与皇室通婚,其两代皇帝曾敕封萨迦寺和昆氏后裔大量的印章和封诰,主要有元代诏书、白兰王印、大元国师印等,这些珍贵文物对于研究元明两代对西藏的施行政策、铸造工艺、汉藏关系等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贴士: 昆·贡却杰波 (vkhon-dkon-mchog-rgyal-po,1034—1102):意译“宝王”。萨迦寺的创建者,萨迦派的创始人。后藏萨迦地方人。自称是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幼时从父兄学习宁玛派教法和显教经典,后改从卓弥·释迦益西、玛译师、瓦日译师、布尚译师等上师学习新译密法,而以卓弥所传“道果教授”为主。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在萨迦地方兴建萨迦寺弘法,后以此寺为祖寺,开创了萨迦派。创建萨迦派后,实行“政教合一”,寺主、家族宗主、教派大师集于一人之身,世袭相传。

提示: ①以前收门票,50元/人(供参考)。②观光时间为9:00 18:30。③日喀则每天有车开往萨迦寺,亦可包车或自驾车。④萨迦寺周围有最好的酒店萨迦宾馆,可接待外宾,有西餐有标准间和多人间;还有家庭旅馆,环境和住宿条件都不错。⑤黄昏是拍摄萨迦寺的最佳时间。也可以清晨上山,在曙光初露时拍摄萨迦寺全景。

⑥萨迦神舞法会规模较大,独具特色。每年举行春季和冬季神舞时,朝拜和观赏的僧俗信众成千上万,这时可拍摄到丰富的民俗风情。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关注@读走西藏 。希望大家点赞、评论、收藏和转发。谢谢!

西藏佛教都有哪些佛

藏语“桑结巴窝顿洞”,佛教神话传说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有六佛,加上释迦如来则共为七佛:即毗婆

佛(胜观佛)、尸弃佛(宝髻佛)、毗舍浮佛(一切胜佛)、拘留孙佛(灭累佛)、拘那舍牟尼佛(金寂佛)、

迦叶佛(燃灯佛或饮光佛)和释迦牟尼佛(能仁)。其中拘留孙佛又称贤劫第一佛,拘那舍牟尼佛又称贤劫

第二佛,迦叶佛又称贤劫第三佛,释迦佛又称贤劫第四佛。

五种姓佛

藏语称“该哇惹阿”或“德银协巴惹阿”,称五部佛或五方如来,常作为佛教密宗本尊佛,即中央毗卢

佛(大日如来)、东方不动佛(不动如来)、南方宝生佛(宝生如来)、西方无量光佛(无量光如来或阿弥

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来)。藏传佛教密宗进行灌顶时所戴五佛冠上的佛像即指此五佛。

六种姓佛

简称“六佛”,指五种姓佛以外再加金刚持佛而言。参见“五种姓佛”。

多杰羌

意为“金刚持佛”,为释迦牟尼鹪谏�烤固熳�艹朔�质背坪牛�嗉次�湾确鹪谘萁裁芊ㄊ彼�稚硐?

,故为密宗之秘密主。其形象为身呈青金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执金刚铃,表示金刚部菩萨摧毁敌魔

之坚毅智力。

八大菩萨

随侍如来的八大随佛子。指文殊菩萨(江白央)、金刚手菩萨(恰那多吉)、观世音菩萨(坚热叟)、地

藏王菩萨(塞宁保)、除盖障菩萨(知巴南木赛)、虚空藏菩萨(南喀宁保)、弥勒菩萨(强巴)、普贤菩萨

(贡都桑布)。其中文殊为智慧第一,观音为慈悲第一,普贤为大行第一,地藏为大愿第一。金刚手汉语

中又称大势至菩萨。

冈金贡保

藏语意为“雪域怙主”,指观音菩萨。藏传佛教以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最能救渡苦难,普渡众生,

故以之作为西藏的救世怙主。同时许多神话传说都和观音菩萨联在一起,如说西藏的族源是由观音菩萨

点化一个神猴和岩洞魔女结合而来;著名的藏王松赞干布和嘉瓦仁波切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等。值得注

意的一点是藏传佛教在塑造观音像时都是男身。

三怙主

又称密宗事部三怙主,指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和莲花部观世音,此三尊为藏传佛教各派所共同信奉

四臂观音

大悲观音化身像之一。一般造型为一面四臂,第一双手在胸前合掌,右下手持水晶念珠,左下手持八瓣

莲花。在作为密宗本尊时的形象为:有四头,为蓝、红、白、灰四色;有四臂,身为蓝色,脚踏仰卧男

身像。

十一面观音

大悲观音化身像之一。一般造型为前方三面为静相,右方三面为半静半猛相,左方三面为猛相,后一面

为笑相,顶上有无量光佛(阿弥陀)相,共为十一个头面。

文殊怙主

藏语称“绛贡”,为藏族佛教徒称赞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如某法王或上师活佛)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时所用

尊称。还可进一步称作“绛贡喇嘛”(文殊怙主上师)或绛贡却吉杰保(文殊怙主法王)。

怙主

藏语称“贡保”,含义有二:一为保护者,佛书译作怙主,如众生怙主、怙主观世音;二为一类护法神

,如六臂护法、四臂护法。藏传佛教密宗中还有五种护法神,藏语叫“贡保柔阿”,即身怙主(古依贡

保)、语怙主(桑格贡保)、意怙主(吐及贡保)、德怙主(云丹贡保)、业怙主(成烈及贡保)。藏传佛教各

寺院皆有依怙殿,名叫贡康,内供本寺怙主和护法神像。

文殊菩萨

佛教八大菩萨之一,为藏传佛教主要信奉对象之一,也为密宗三怙主之一,被视为智慧之神。在藏文重

要译著之中(《甘珠尔》除外),开首都有“顶礼文殊妙音”一句,以示崇敬。文殊在藏语中称为“江白

样”,意为“妙音”或“妙吉祥”。据传文殊的“体相集诸佛菩萨之色,表相现十地菩萨之形,言辞无

粗恶之过,语言有美德之妙,具此自性,故称妙音”。塑像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坐

骑青狮,表示智慧威猛。又有黑、白、红黄之别,呈白色身形者为白文殊,呈黑色身形者为黑文殊,呈

红黄色者称为五字文殊。另外呈威猛形象者叫忿怒文殊。

五字文殊

为红黄身色的文殊菩萨,以“啊、喏、吧、扎、呐”五字为其心咒。

红、黑二护法神

红色护法神即乃琼寺护法神,这是格鲁派(黄教)特有的护法神。该神有多种名称,如:乃琼响寺大法王

、颇拉那木帖嘎布、白哈尔王、多吉昌丹等。解放板前格鲁派握有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所以原西藏地

方政府遇到大事难以决断时,都要请求该护法神给予预示。此护法神供于拉萨市西郊的乃琼寺内,所以

平时被称为“乃琼护法”。原西藏地方政府举行重大仪式时,由骑士举着一个红色牛毛法幢,作为该神

的依止物,故亦被称为红色护法神。

黑色护法神,即吉祥天母,藏传佛教各个派别都以其为护法神。因法力高深,且有威猛、慈善多种形相

,所以也有多种称呼,例如:玛吉.三界胜母、玛吉.欲界主母、百名母、千名母等。原西藏地方政府

主要奉其威猛相的吉祥退胜母为护法神。吉祥天母像及其所依止的牛毛法幢皆为兰黑色,故被称为黑色

护法神。以上二护法神的依止牛毛法幢现放置于布达拉宫的立体坛城殿内。

色拉寺的马头明王像

该像位于色拉寺切扎仓内,是一怀拥明妃的双身像。该像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及门弟子贡钦洛

追仁钦僧格于公元15世纪塑造,色拉寺僧众将其称为“本尊白玛旺”。此外,根据马头明王像的不同颜

色和所执法器,还被称为“莲花黑鲁伽”、“铁鬃马头明王”、“金刚药叉身”、“白莲马头明王”等

。色拉寺切扎仓内的马头明王是双身大密马头明王。藏族群众对该神十分信仰,凡去色拉寺进香拜佛之

人,皆去叩拜该神。

忿怒文殊

藏语称“坚白戳卧”,据传大威德(作怖金刚)、红阎摩敌,大黑阎摩敌,六面童子等都是文殊菩萨所

现的威猛之相。

文殊三化身

藏族佛教僧徒除一致称中国皇帝为文殊菩萨化身之外,还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隆钦

饶绛智美沃色(1308-1363)和宗喀巴.洛桑札巴(1357-1419)等三位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大著作家并称

为“文殊三化身”。萨班为萨迦派祖师,隆钦为宁玛派祖师,宗喀巴为格鲁派祖师,都有大量著作传世

三世佛

藏语称“兑松桑杰”,指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过去佛指迦叶等过去六佛,塑像中一般以迦叶

佛(燃灯佛)为代表,现在佛指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指弥勒佛。藏传佛教寺院一般都建有三世佛殿,藏语

称兑松桑杰拉康。有条件的寺院还单独建有十分高大的弥勒佛殿。

燃灯佛

即迦叶佛,藏语称“玛尔美宰”,为佛教所谓三世佛中之过去佛。在过去佛中为第六佛。据传此佛出生

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传说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其塑像往往骑一狮子。

药师佛

藏语称“桑杰曼拉”,简称“曼拉”。佛书说是救度众生疾苦的如来,居东方净琉璃世界,故称药师琉

璃光如来,为藏传佛寺中曼巴扎仓(医明学院)的主要供养对象。

妙音天女

藏语为“央尖玛”,或译为妙音佛母,被藏族奉为赐予智慧的女神。据传说,远古时南海被微风吹拂,

海中的水草鱼虾都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大梵天王谛听多年,十分欢愉而心醉,后来这美妙的众多声音

合成一体,化为仙女是为妙音天女。妙音天女在塑像中作弹奏琵琶状。

救度佛母

藏语为“卓玛”,简称度母,佛教为救度众生脱离轮回灾难而立的一本尊佛母。传说为观音化身,在藏

民女性中依此命名者颇多。度母依身色不同有白度母(藏语称“卓噶尔”)和绿度母(藏语称“卓姜”),

依姿态和职能不同,又分为二十一度母。

救八难度母

为度母之别称,意为能救狮子、大象、蟒蛇、水害、火灾、盗贼、非人、镣铐等所造成的八种灾难的救

度佛母。藏语称作卓玛吉巴该觉。

二十一度母

藏传佛教密宗依身色、姿态、职能所分立的二十一尊救度佛母名。她们是:奋迅度母、威猛白度母、金

颜度母、顶髻尊胜度母、吽音叱咤度母、胜三界度母、破敌度母、摧破魔军度母、供奉三宝度母、伏魔

度母、解厄度母、烈焰度母、颦眉度母、救饥度母、大寂静度母、消疫度母、赐成就度母、消毒度母、

消苦度母、明心吽音度母、震撼三界度母。

披甲六佛和六佛母

藏传佛教密宗中作为守护密宗行者根门的神,像现威猛状。披甲六佛藏语称郭恰拉雅初,指金刚萨埵、

遍照佛、莲花妙舞自在王佛、黑上乐金刚、金刚日佛、马胜佛;披甲六佛母在藏语中称为郭恰拉雍姆初

,指金刚亥母、阎罗王母、愚蔽母、守护母、威慑母和簪芝噶佛母。

吉祥天母

藏语称“班旦拉莫”,为藏传佛教密宗中妙音天女化现忿怒形像的一尊女护法神名。旧日西藏拉萨市居

民于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举行天母节,人们从大昭寺抬出吉祥天母像绕行八廓街。

金刚亥母

藏语称“多杰帕莫”,为藏传佛教密宗一本尊神。头现猪形,女身,属上乐金刚明妃,其像呈与上乐金

刚拥抱之形。据说为噶举派修习密乘时的主要本尊。也称光明天女。

手印母

藏语称“恰加玛”,藏传佛教中指活佛之妻及瑜伽咒师所依止的明妃。

明妃

藏语称“柔玛”(日玛),为佛教密宗本尊明王的阴体。一般也称活佛之妻为。

护门四天母

藏语称“郭玛希”,指佛教密宗中守护坛场的九举玛、秀巴玛、九捉玛、直五玛四天母。

外供四天女

据藏文记载,在佛教密宗所修坛场外层有四位供养本尊娱乐的美女称外供四天女,其名称是:苟巴玛(

娇姿天女)、昌娃玛(花鬘天女)、鲁玛(歌咏天女)、呷日玛(舞蹈天女)。

密宗十六供养天女

藏语称“却白拉姆居周”,为藏传佛教密宗所修坛场四周专供本尊神佛娱乐和奉献供品的十六美女。按

其所居方位和所司职能来分,东方有琵琶天女、横笛天女、扁鼓天女、腰鼓天女;南方有笑谑天女、嬉

戏天女、歌咏天女、舞蹈天女;西方有供花天女、烧香天女、涂香天女、燃灯天女;北方有色金刚天女

、味金刚天女、触金刚天女,法界金刚天女。

珠穆朗玛五仙女

藏语称“策仁切阿”,意为长寿五姊妹。藏族神话传说在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上居有长寿五仙女,

名叫札喜策仁玛(祥寿仙女)、廷及协桑玛(翠颜仙女)、米尧罗桑玛(贞慧仙女)决班珍桑玛(冠咏仙女)和

代嘎尔卓桑玛(施仁仙女)。她们依次为执掌福寿、先知、农田、财宝和牲畜之神,其中翠颜仙女为珠穆

朗玛峰的主神,故此峰又名“翠妃雪峰”(藏语称岗童婷该莫),居五仙女之首。据传这五仙女还是藏

传佛教噶举派(白教)所供奉之五尊护法女神。

长寿三尊

藏语称“策拉南松”,指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为佛教密宗中之三位长寿本尊。

喜金刚

又称“呼金刚”,为佛教密宗无上部一本尊名。喜金刚造型有二十四只手臂,其具双身者为双身喜金刚

大威德

又称“怖畏金刚”,或作怖金刚,藏语称“久谢”,为佛教密乘无上瑜伽宝生部之本尊佛。据传为文殊

菩萨化身,以凶暴威猛的姿态慑伏一切魔障。其形象为单身者,称独雄大威德金刚,又称独勇能怖金刚

。其形象为双身者为双身大威德。其造型为九头,代表九种镇压阎魔王的经咒,三十四臂左右各十七手

,代表菩萨成佛三十四路,十六足,压阎王十六城,裸体,拥抱明妃罗浪杂哇,像下踩一牛,牛下仰卧

一男人体。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所修本尊之一。又因大威德多系双身裸体,也被一般人误称为欢喜佛。

十一忿怒明王

佛教称密乘坛场中现示威猛形相的护法神为忿怒明王,有十和十一之说。所谓十一忿怒明王包括:妙损

、阎魔敌、无敌、马头、甘露漩、欲帝、蓝杖、大力、不动、顶髻转轮和地下金刚。其中马头明王(又

称“马头金刚”),据传为观音菩萨之化身,故多有所见。

大密九尊马头明王

藏语称“当增央桑拉”,为藏传佛教宁玛派一本尊。

一切九尊诸神

指不动佛九尊、大密马头明王九尊和长寿佛九尊。

噶当四本尊

藏传佛教噶当派所修习的四位主要本尊佛,即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不动佛和圣救度佛母,藏语合

称“噶当拉希”。

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护世四天王”,佛书称为“四王天”、“四天王天”或“四大王众天”,是镇守

四方的药叉大将。藏语称作该钦日希,凡藏传佛寺皆将四神像绘于大经堂门外两侧。东方持国天王(藏

语称“玉科松”)脸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藏语称“帕吉布”),脸蓝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

王(藏语称“剑米桑”)脸赤色,持蛇绳套及宝塔;北方多闻天王(藏语称“南推色”)脸黄色,持宝幢及

吐宝兽(犹鼬)。

八护方神

保护四面八方之神。佛教神话传说无量宫外之八塔中居有八护方神,保护着四面八方。他们的名称及形

象是:东方帝释天(大自在天),白面,手持金刚,坐骑大象;南方焰摩天(阎罗),青面,手持颅杖,坐

骑水牛;西方水天(水神),手握蛇绳,坐骑水怪;北方夜叉(药叉),黄面,持杖骑红马;东南方为火天

(红火神),手持净瓶念珠,坐骑白山羊;西南黑罗刹,手持宝剑,坐骑起尸;西北青风神,手持飞幡,

坐骑鹿;东北白自在天(小自在天),手持三尖剑,坐骑大鹏。并说以上各神均饰有各种庄严,居于塔之

左方,明妃从左侧拥抱。

十护方神

即:帝释天、焰摩天、水天、药叉、火天、罗刹、风天、部多、梵天、地母。

十五护方神

十护方神之外另加近释天、象鼻天、日天、月天、净心天。

八大天

藏语称作“拉钦杰”,系指大自在天、帝释天、梵天、遍入天、欲自在(他化自在天)、象鼻天(毗那夜

加)、卜加哩帝和六面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及印度教所信奉的天神,后作为佛教之护法神。其中梵

天、自在天和遍入天又被尊为三天王,为诸天神之首。

誓愿法王

藏语称“丹金却杰”,佛教一护法神名。也称“辛杰却杰”,故又名“阎罗护法神”。

丹金多杰勒化

藏传佛教宁玛派开派祖师莲花生收伏的一护法神名,因坐骑青狮,故又名骑狮护法。

护法五主

藏语称“该保古阿”,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和格鲁派寺院所供的五种护法神。据说是由五种姓佛所变化成

的五本尊化身。即身本尊门乌布扎,功德本尊木乌罗刹,语本尊无二战神,事业本尊白哈尔,意本尊帝

释天。其中事业本尊白哈尔则是格鲁派著名寺院青海塔尔寺和甘肃拉卜楞寺的主要护法神。

十二永宁地母

藏族宗教信仰及神话中的地祗女神名。藏语为“十二丹玛”,简称十二地母,或十二女护法。据传原是

本教神祗,被莲花生大师收伏后,曾立誓要永远保佑藏土,不受异教侵扰。即:金刚遍称地母,金刚岩

佑地母,金刚普贤地母,金刚魔后地母(以上合称四魔女神);金刚独眼地母,贤德明妃地母,刚烈尊胜

地母,白衣龙后地母(以上合称四药叉女神);护佑藏土地母,太一济世地母,丽质冰心地母,翠璁绿炬

地母(以上合称四女医神或四助益母)。

五守舍神

藏族宗教信仰及神话中的神类名,藏语意为“郭维拉阿”,据传经常守护人体而形影不离的神或非人,

共有五种,即乡土神、父族神、母族神、战神、生命神。

护教八部鬼神

藏族宗教信仰及神话中的神鬼名,又称“八部鬼众”、“冥部八众”、“天龙八部”,藏语称“拉森德

杰”,简称“德杰”(八部)。据《舍利弗问经》载为:天众、龙众、药叉、寻香、非天、金翅鸟、人

尽相同。

我记得好像有一本画册,上面有藏传佛教的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图片以及介绍

佛台上面放地藏菩萨桌子下面再放一张比较矮的写字桌,这个会有什么不好,我每天早上盘腿念早课?

你好!佛台上面放地藏菩萨桌子下面再放一张比较矮的写字桌,这个没有不好啊!你有规定时间做早课了,很好啊!安心修禅定。阿弥陀佛!

藏语名字怎么起?藏语吉祥的名字大全

虽然说在中国汉族人数众多,在取名字的方面也是汉族人的困难更多,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取名也需要有所技巧,例如藏语的名字应该怎么起才好呢?如果说你也有需要的话可以跟随我来看看其中的方法,这里有藏语吉祥的名字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一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藏语名字怎么起?

1.根据性别取藏语名字

其实相对来说藏语名字不像汉语名那样复杂,没有特殊的限定规矩,甚至于早期都是没有姓氏的,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就会请喇嘛来取名,根据宝宝的性别特征即可,所以男孩子多有代表威武高大阳刚之气的名字,而女孩则是取温柔美好寓意的事物作为名字,他们遵循自然规律。

2.根据信仰取藏语名字

对于藏族人来说基本上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都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常见用所系教派的创始人或此派继承者名字的一部分给孩子取名,例如"噶玛",宁玛派多赐"白玛",萨迦派为"贡噶",格鲁派则多为"洛桑"等。这样孩子就能得到祝福和庇佑,也是父母的美好愿望。

3.根据家族名号取藏族名字

鲜为人知的是在藏族母系社会的时候,这个民族是没有姓氏可言的,基本上都是根据母亲的名字取单字然后取名,像母亲的名字叫“朗·莫莫”,儿子的名字便叫“莫赤”。现如今的话则是根据家族系统的称号来取名,所以藏族人的名字简单但是姓氏却是冗长复杂。

藏语吉祥的名字大全

伦珠=天成

洛桑(罗桑)=心地善良

诺布(罗布)=宝贝

索朗(索娜)=福德

贡布=护法神,祜主

德吉=平安幸福

央金=妙音天女

拉姆=天女,女天神

平措=吉祥圆满 格桑=善劫,好运

梅朵=花

朗噶=藏历30日生人

尼玛=日曜日(星期日)生人,太阳

达哇=月曜日(星期一)生人,月亮

米玛=火曜日(星期二)生人,火星

拉巴=水曜日(星期三)生人,水星

普布=木曜日(星期四)生人,木星

巴桑=金曜日(星期五)生人,金星

边巴=土曜日(星期六)生人,土星

占堆=降妖除魔,克敌制胜

曲礼=传法

顿珠(丹珠)=事业有成

单增(丹增)=持法

卓嘎=白度母

白玛=莲花

旺母=自在女

仁增=持明

伦珠=天成

洛桑(罗桑)=心地善良

诺布(罗布)=宝贝

索朗(索娜)=福德

贡布=护法神,祜主

德吉=平安幸福

央金=妙音天女

拉姆=天女,女天神

平措=吉祥圆满格桑=善劫,好运

梅朵=花

边巴=土曜日(星期六)出生的人,

土登=佛教

丹巴=教法

益西=智慧

嘉措(江措)=大海

德勒(德琴)=大吉大利

欧珠=事随人愿,如意成就

杰布(加布)=王

群培(曲培)=弘法,兴教

占堆=降妖除魔,克敌制胜

曲礼=传法

格勒(格列)=吉祥美妙

阿旺=语自在

坚村(吉村坚赞坚参)=胜幢

东嘎寺的历代活佛

第一世至尊仁波切桑桑邬金

第一世至尊仁波切桑桑邬金,生于1628年。其幼年即具超人慧力,对于梵藏文字稍学即通,令见闻者无不赞叹。而后,依止持明根桑希饶祖师和班玛伦珠嘉措等善知识,广事修学了显密明处,尤其于希岗巴帝仁波切座前圆满听受宁玛派共同经论和伏藏,特别是胜者白玉派无垢的灌顶、传承、窍决及备补法类。

第二世桑智列敦·却吉尼玛

第二世桑智列敦·却吉尼玛或称为班玛才旺丹增,1733年降生于桑桑阿贡家中。六岁时被确认为桑桑邬金的化身,取名为列敦·却吉尼玛。曾经依止多珠·晋美成列俄热仁波切、喜刚·释迦降村等八十多位善知识,学习显密经纶,并全部通达。那时候,回忆起莲花生大士的密嘱,一切显现都变成标相文字和经书,抉择成《意藏·持明总集》、《大吉祥马头金刚》、《金刚亥母》、《一切护法之供赞》、《甚深断摩法》、《般若释论·不败尊之言教》、《自传金珠一部》、《自传金珠下部》等八部甚深伏藏,并迎请出具有标相文字的黄纸,和一肘高的松赞干布圣像等许多物质宝藏。当时,尼泊尔、不丹等许多国家也听到了他的美名,所以派人专程前来迎请。在那里普澍成熟和解脱的甘露法雨,成为举国上下的无上供养处。呈献了具有极大加持的无比释迦能仁圣像,以及蛇心檀香木质的莲师八大化身像、十六尊者、十一面观音、八大菩萨像、红檀香木的贤劫千佛像、龙王摩尼宝、吉祥右旋法螺等许多稀有的珍品作为曼札供养。其教授的最胜弟子遍及雪域和不丹、尼泊尔,有住持法位的大士和宣说三藏的法师,栖身山岩的修士,舍弃今生一切的瑜珈行者,以及具备学识渊博、德行谨严、俱利他人等功德的无数弟子,使圣教之......常转不息。

第三世桑智·列敦嘉措

第三世桑智·列敦嘉措,父名贾哲·噶玛旺修,母名洛萨·丽措,生于1899年。仁小波切幼年跟随父亲学习文字,稍学即通。八岁时,由瓦须索南洛吾仁波切认定为列敦·却吉尼玛的转世,并迎请至东方胜者东噶寺坐床。依止法王却吉达瓦等众多善知识后,渐臻于大智成就的顶巅,并解开了喉间受用轮的脉结,能以最胜语密六变音在八天内将大藏经圆满传授。当因缘成熟,觉醒邬金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师的密嘱时,抉择出《上师修法·寂静莲师》、《本尊修法·大悲观世音》、《怙主玛哈嘎拉修法》、《各种甚深引导文》等五种函伏藏法卷。在色达杂热扎吉祥圣地——增福湖畔,由雅西堪布洛珠等数百有缘弟子陪同开取伏藏时,活佛手持一盏油灯,从湖面上行走到湖心,降入湖底,迎请出一尊稀有的绿度母宝像,油灯依然明亮如初,并且周身毫无水迹,令众弟子惊叹不已。

桑智·列敦嘉措与班玛德钦仁波切,修建了由八十根长短不同的柱子所组成的大经堂,里面供有四十二寂静本尊、五十忿怒本尊等众多的雕像及各种供品,成为一切众生的福田。在卫藏的拉萨到东方的贾绒(今马尔康一带)等地区,共传授了二十五遍大藏经的传承,以及《虚空法藏》、《珍法宝藏》、《彩虹法藏》、《捷道极乐修法》等许多成熟和解脱的甘露教言,并将桑桑温波·戈登嘉措和秋卓化身班玛多吉、多喜活佛·晋美旺波等安置于法座。他对圣教和众生的事业等同虚空,于1959年将色身融归法界。

第四世列敦·却吉嘉措

第四世列敦·却吉嘉措,生于1965年。出生之时,出现了众多瑞相,如密咒护法漾吉杰姆,化为神鸟右绕帐篷,为作守护等。七岁时,由根登嘉措仁波切确认为三世东嘎活佛列敦嘉措之转世,因当时环境未作公开,其后渐由法王敦珠·吉札益希多杰、喜刚·玛珠、法尊贡曲洛珠等仁波切先后认定。与雪域福德再现、圣教丽日重辉的同时,住昔所修之善根成熟,他观察到于轮回中,不论生在何处,皆是无尽痛苦之根源,心中生起坚定的誓愿,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由具足戒腊、精通律藏等功德的堪布宗尊札巴剃度出家,听闻修学了《摩诃律海》等律藏经论,并先后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及玛珠·却吉尼玛、堪布秋恰、堪布晋美旺波等众多大善知识,于其座前广泛修学显密教理及多种成熟之灌顶和解脱之讲义,闻思光明大圆满的本净立断、任运超越之究竟讲义及甚深窍决,并如理修持。二十岁时,由大堪布次成嘉措任传戒阿舍黎,阿旺仁卓嘉措任羯磨阿舍黎,于足数之清净僧众前受具足戒,并被迎请至胜者东嘎寺,坐无畏狮子宝座,接受切教法主者之权。二十五岁时,赴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深造,依止众多萨迦格鲁、噶举、宁玛的大善知识,听闻各大教派的无偏教理,并且接受了部分成熟解脱的法诀。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12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