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依止力(依止力破恶力)

学佛百科2023-03-1783

我把香上面的观世音像给撕了了仍在了垃圾箱里应该怎么忏悔求答案

你好,你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内心已经在开始忏悔了。

因为这个行为确实是很大的过失,会给自身带来不好的业障。

但所有不善的业行都是可以忏悔的,只要具足四力,就都可忏悔掉的。

那么什么是具足四力的忏悔呢?

第一是:拔除力

要对自己所造的种种罪业,从内心中发露,痛加忏悔,一定要决心改过。这个心就如同我们得了绝症,急求能够病好一样的心。

第二是:依止力

要以上师和佛法僧三宝为依靠,以上师三宝作为真实的依祜处;同时要生起菩提心,要发愿学习诸菩萨的广大心行,要为众生的解脱而修行,发愿替众生承担他们所犯的罪障。如同我们生病就需要找到良医,根据我们的情况对症下药一样。

第三是对治力:

要想除去罪障,还需要依靠各种方法:

① 依止甚深经典,胜解空义,了知众生本来就有清净的心,和罪性本空的道理,并相信只要如法痛加忏悔,罪障绝对可以清净。

② 依照仪轨如法持诵百字明咒,或其他殊胜陀罗尼,并深信本尊有清除罪障的力量。

③ 供养诸佛、造立佛像,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众生一切痛苦罪障永远枯竭。

④ 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以及念佛之身口意功德,深心向往,一意向学。

这些方法就如同我们要去除自己疾病的痛苦,就要通过吃药、打针等等治疗的手段让疾病痊愈一样。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根据经论的开示,只要能够真正生起这四力,累生累世的所有业障都可以忏悔干净的。至于你问题中说的业障,也是一样可以忏悔清除的。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为判别。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果还没有得不必愁,明天还有机会,明天没有机会,后天还有机会,这次没有机会,下次还有机会。所以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家一次做到,我做十次;人家十次做到,我做一百次;人家一百次做到,我做一千次、一万次,做不到我不罢休!我们晓得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不去做的话,轮回六道啊!

二、皈依是戒律的根本。经论上告诉我们,没有得皈依的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佛弟子的事情,你很能干做很多事情,虽有功德,可是这个功德是很可惜的。

三、能够灭业障,先前所集的业障慢慢地减轻,乃至于彻底的消灭。为什么?皈依了以后,自然而然觉得我已是皈依三宝的弟子,我要如法去行。一方面皈依有极大的功德可以对治它,一方面起心动念不会作非法行。《广论》上讲的四力忏悔,前二力破坏现行和对治现行,实际上皈依法门就在这上头。其中的依止力,不是依止三宝就是依止发菩提心。换句话说,我对一切众生都是要救他成佛,起心动念都是这样的心,不但可得到很大的福,也可以把以前的罪障消除。这次皈依大家能体会到,要好好把握,以后遇到杂染会消失,这就是我建议大家戒行持犯的理由。

四、积大福。皈依有无量的大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了解皈依的福这幺大,自然能恳切的皈依。

五、不堕恶道。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真正皈依生起时很肯定非人不能干扰你,经论上有风索外道的故事为证。真正的至心皈依,能解脱众苦。

晓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只有一念皈依心,然后集合很多同学共同的力量,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

七、随做什么事都能够有成就。这有一个原因:不管做什么事情,若先供养启白三宝,如法而行就能成功,做坏事是不成功的。

八、速能成佛。因为获得殊胜闲暇,又能皈依、学殊胜道,不久当可成佛。所以特别提出这一项是因为便于各位同学能够好好的皈依,而这样去随念皈依的胜利。如果皈依没有生起,任做何事不能算内道弟子,也不能生起大福。

为了增进各位的信心,不妨告诉你们当初我师长告诉我的道理,原则上你们记牢一个特点,当你至诚恳切的皈依,这一念就是了。或因为我们力量不足,或因为潜意识里仍旧存有以前的习气,但你只要继续下去,这个念头能够专注不移的话,慢慢的就会生起皈依的心。有两位同学的描述很得体,有一位同学说:就是使这个皈依的心,达到极致。另有一位同学说:把丹田之力全部使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把吃奶的力气全部使出来,实际上不是用力气而是用心力。

我最早的时候,听印光大师说“至诚精进”时就生起这样的觉受。当时我不认识,只觉得拜时很欢喜,一直等到接触藏系的师长告诉我皈依的特点,我才恍然大悟。后来因为有很多因缘,我自己没有深学下去,今天我并不后悔,总是知道净罪集资的重要,也晓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所以诸位不要怕,你只要能够如法去做,很恳切很至诚去皈投的时候,就是当下的这一念!你不要想觉受好像是一道光呀!一个什么呀!

至于已经生起觉受的同学,总的原则要说明一下,刚开始的时候,要使它具备个样子,实际上真正的坚固,不仅是这样,有它深厚的内涵的。就是说你至少能够一口气一拜二十分钟,绕二十分钟,虽然杂念仍会侵袭,但没有关系,到了那个时候,你要放缓,一定要放缓。如果我们有了这一层认识,再去研读《广论》,才真正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体认。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为判别。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果还没有得不必愁,明天还有机会,明天没有机会,后天还有机会,这次没有机会,下次还有机会。所以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家一次做到,我做十次;人家十次做到,我做一百次;人家一百次做到,我做一千次、一万次,做不到我不罢休!我们晓得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不去做的话,轮回六道啊!二、皈依是戒律的根本。经论上告诉我们,没有得皈依的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佛弟子的事情,你很能干做很多事情,虽有功德,可是这个功德是很可惜的。三、能够灭业障,先前所集的业障慢慢地减轻,乃至于彻底的消灭。为什么?皈依了以后,自然而然觉得我已是皈依三宝的弟子,我要如法去行。一方面皈依有极大的功德可以对治它,一方面起心动念不会作非法行。《广论》上讲的四力忏悔,前二力破坏现行和对治现行,实际上皈依法门就在这上头。其中的依止力,不是依止三宝就是依止发菩提心。换句话说,我对一切众生都是要救他成佛,起心动念都是这样的心,不但可得到很大的福,也可以把以前的罪障消除。这次皈依大家能体会到,要好好把握,以后遇到杂染会消失,这就是我建议大家戒行持犯的理由。四、积大福。皈依有无量的大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了解皈依的福这幺大,自然能恳切的皈依。五、不堕恶道。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真正皈依生起时很肯定非人不能干扰你,经论上有风索外道的故事为证。真正的至心皈依,能解脱众苦。晓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只有一念皈依心,然后集合很多同学共同的力量,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七、随做什么事都能够有成就。这有一个原因:不管做什么事情,若先供养启白三宝,如法而行就能成功,做坏事是不成功的。八、速能成佛。因为获得殊胜闲暇,又能皈依、学殊胜道,不久当可成佛。所以特别提出这一项是因为便于各位同学能够好好的皈依,而这样去随念皈依的胜利。如果皈依没有生起,任做何事不能算内道弟子,也不能生起大福。为了增进各位的信心,不妨告诉你们当初我师长告诉我的道理,原则上你们记牢一个特点,当你至诚恳切的皈依,这一念就是了。或因为我们力量不足,或因为潜意识里仍旧存有以前的习气,但你只要继续下去,这个念头能够专注不移的话,慢慢的就会生起皈依的心。有两位同学的描述很得体,有一位同学说:就是使这个皈依的心,达到极致。另有一位同学说:把丹田之力全部使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把吃奶的力气全部使出来,实际上不是用力气而是用心力。我最早的时候,听印光大师说“至诚精进”时就生起这样的觉受。当时我不认识,只觉得拜时很欢喜,一直等到接触藏系的师长告诉我皈依的特点,我才恍然大悟。后来因为有很多因缘,我自己没有深学下去,今天我并不后悔,总是知道净罪集资的重要,也晓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所以诸位不要怕,你只要能够如法去做,很恳切很至诚去皈投的时候,就是当下的这一念!你不要想觉受好像是一道光呀!一个什么呀!至于已经生起觉受的同学,总的原则要说明一下,刚开始的时候,要使它具备个样子,实际上真正的坚固,不仅是这样,有它深厚的内涵的。就是说你至少能够一口气一拜二十分钟,绕二十分钟,虽然杂念仍会侵袭,但没有关系,到了那个时候,你要放缓,一定要放缓。如果我们有了这一层认识,再去研读《广论》,才真正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体认。

佛学名词阐述:什么是“四种对治”

一、依止力分外依止力和内依止力,外依止力即如理观想诸佛菩萨,内依止力指归依和发心。总之,依止力是归依三宝、忆念三宝功德,诚心祈祷三宝以清净罪障。忏悔时当为一切众生清净业障成就正等觉果位发起无伪的菩提心,从而将往昔的一切罪障彻底清净。如《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依靠何者速解脱,彼者善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二、破恶力:应对自己所造的罪业生起后悔心,发露忏悔,不覆不藏。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悔心,单单口头上改悔,罪业不能得以清净。

《弥勒狮吼论》云:“无知所造罪,一切当忏悔,智者若忏悔,不与业同住。”

三、恢复力:发誓今后不再造罪业,指静息十种不善业等。

《毗奈耶广释》云:“若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

《入行论》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所以防护自心后不再作恶业至为重要。

四、对治现行力:指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所依善法分六:

(一)依止甚深经典,指受持读诵大乘般若波罗密多等契经(如《金刚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以及持诵有消罪力的真言、密咒;

(二)依胜解空性,指趣入无我空性,安住本来清净的空性,依空性见可灭除种种罪障,此即为理忏。如是观想可以消尽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三)依形象,指对佛、菩萨具足信心,

(四)以虔敬心造立佛经佛像;

(五)依供养,指对佛像及佛塔作种种供养;

(六)依名号,指听闻受持念诵诸佛名号、诸大菩萨名号。此类修行能消罪灭障。

脑子里出现不好的画面佛祖会原谅吗

会的。

有句俗语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意思是看一个人是不是恶人,并不是看他内心是怎么想的,而是要看他所做的事情是怎样的,所以说只是想想,佛祖是不会怪罪的。

依止力是什么意思

1依止力分外依止力和内依止力,外依止力即如理观想诸佛菩萨,内依止力指皈依和发心.总之,依止力是皈依三宝、忆念三宝功德,诚心祈祷三宝以清净罪障.

出离心和依止的关系

相连。根据查询道客巴巴所知,出离心和依止的关系是相连一起,依止力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以及对三宝的信心。出离心的基础是厌世,就是讨厌世间法,实际上,厌恶厌烦的心态是一种烦恼。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25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