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出家当和尚的功德(出家当和尚的功德有哪些)

学佛百科2023-03-19419

和尚出家人有功德吗?

和尚是亲教师的含义,就是说亲自指导教育您的那一位老师。

至于出家,是出烦恼之家,出染污诱惑之家,出贪嗔痴慢疑之家,这是真出家,真功德,关键是心,不在穿上袈裟的形式。

修十善业道这是福德,修集福德,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福德。福德是功德的基础和大地。有福报而不染污追求感官的享受,不去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这是功德。谚语财大气粗,财大了可以为人民布施,可以投资教育,而一气粗,功德就没有了,就变成了有漏的福德。

正当的享受是法喜充满,心障消除,身心轻安,智慧增长。经典是释迦牟尼佛经验和智慧的总结精华,是从我们自己性德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是我们的本能。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做和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满意请采纳)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但后世确把比丘都称为和尚了,也许是因为释迦涅磐之后,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吧。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勤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中国人误传为「德比孔丘,故称比丘」,那也是笑话)。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师,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称为耆宿长老。 出家人的功德是难以计量的,,《难陀出家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寂静地迈一步所获功德。”不用说自身出家,即使劝人出家、支持别人出家所获功德亦是无量。《出家功德经》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无量。”不用说终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涂苦。”《万善同归集》中永明延寿大师云:“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1、夏天特别凉快,头脑倍清爽! 2、省却梳头理发的烦脑 3、走在街上回头率高 高学历者才能出家(最起码佛经上的文字要看得懂),没学历的话除非你做武僧!头脑灵活,记忆力强,背上万字的经文不在话下。出家还有一个好处,不吃油腻,每天运动,可以减肥!

记得采纳啊

出家的功德是不是非常大??

佛教有《出家功德经》,详说出家功德。

经中说一王子,七日后将亡,本应堕地狱。后听阿难尊者之言,出家一日一夜严守净戒后亡。死后,因“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天王天。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恣zì心受于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寿五百岁。五百岁已。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婇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香味触。快心欲乐。受天二千岁已。命终生于兜率天王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目视相欲。心自厌足。常谈法语解脱智慧。寿天中寿。满四千岁已。命终往生自在天上。为天王子。受种种五欲妙乐。于婇女中。化应恣意八千岁。八千岁已。命终生他化自在天。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乐。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乐众乐之藏。受此乐时。心极迷醉。具足受于诸妙胜乐。万六千岁。如是受乐。于六欲天。往来七反。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饥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于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毗流帝。于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于善根。令诸群生种于三乘解脱因缘。”

出家的好处是什么

出家以后就超脱了爱与物质的烦恼,升华为无我的慈悲,圆满的智慧,意志更加坚强,生命拥有自在与喜悦,一切的善法也因之增长。作如来之弟子,具有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作用,出家为僧,身份是很尊贵的,受人礼 敬,得解脱果位。

当和尚有什么好处?

出家身是非常殊胜的。如《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说:“佛法二宝,赖僧而住;僧义既失,佛法岂存?”《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佛法二宝,并假僧弘。”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的法师是同佛陀最亲近的人,天天追随佛陀出家、学法、修道、成就。佛陀灭度以后,佛法都是要靠出家法师住持、传续,一代又一代,从印度到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也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发心出家,佛法才能够得到传承。尤其在末法时代,三宝形像对于佛法的住持很重要,如寺庙、佛塔、佛像、佛经、僧众等等,都是佛教的代表,称为住持三宝。《归戒要集》说:“言住持三宝者:佛在世时,树下成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绘画丹青为佛宝;纸书、贝叶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持不绝,故曰住持三宝。”有出家人,三宝才算具足。所以传持和延续佛法,出家至关重要。

个人修行也是如此,出家人是专业的学佛者,可以用所有的时间和全部的生命去学习、实践和体验佛法,而在家学佛则很难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有很多局限和障碍。出家人弃舍世俗安乐,追求自利利他的深广佛法,容易成就殊胜的戒定慧功德,所以称为僧宝。如《释氏要览》说:“法苑珠林云: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官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称为僧宝。”

据2015年统计,佛教僧人平均月收入397元,五大宗教平均506元,佛教最少。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57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