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死期无定心得分享(思维死因无定而修无常)

2017-02-18
34、在闻法和修行时,应当如何断除三世分别念?如果实在无法断除,如何才能转为道用?请引用无著菩萨的教证进行说明。你今后会怎么做?
答无论听法、传法还是修行,都应该断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分别念——不要对过去的经历浮想联翩,不要对现在的事情以贪嗔痴扰乱自相续,不要对未来的事情妄想不断。
答如果实在无法断除,无著菩萨给我们一些很好的窍诀:也就是我们如何把它转为道用,并引用教证来加以说明。
1/断除过去
尊者说:
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
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乐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纹,已经消失无迹、无踪无影了,没有必要再去回忆
转为道用引用教证/如果你非要追忆过去,就应该思维盛衰与离合。比如,过去人声鼎沸的繁华之地,现在沦为一片萧条;过去腰缠万贯之人,现在落魄潦倒、变成乞丐;过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如今飞黄腾达、富甲一方;过去一家人共处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各奔东西、音信全无……这些无常之理若仔细去想,对修行会有极大的助益。思维以后你会明白,除了佛法以外,没什么可信赖的,也没什么可靠的。
2/断除未来
尊者说:“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
对未来的百般筹划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网想捕鱼一样,是不现实的黄粱美梦。藏地有句俗话说:“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
转为道用引用教证/如果你非要忆念未来,则应思维死期不定。每个众生必定会死,但死亡往往不期而至,因此一想到无常,你便有种强烈的紧迫感,进而精进地积资净障,没有空闲行持非法,不会随随便便散乱放逸。
3/如何断除分别现在:
尊者说:“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
对于现在的事情也不能太执著,要把它看作如梦如幻、现而无实,任自己如何精勤,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从而应当舍弃一切贪执。
转为道用引用教证/如果你非要想现在不可,那么无论做任何事情,吃饭、走路、说话、睡觉,都不要特别去执著,否则就会产生烦恼。现在很多人不懂如梦如幻,把什么都看得特别实有,因实执而造各种各样的业,若能以无贪、无执著、空性、如幻如梦的见解印持,就会知道世俗中的所作所为皆无实义,唯一行持佛法才有意义,此外对来世不利的非法恶业更要抛弃。
总结
尊者说:“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
后得(出定)时一定要调伏三世分别念。平时听法或者修行,不要忆念过去的种种,想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不要随念现在,以种种分别念扰乱自己;不要妄想未来,应舍弃一切虚幻的梦想。若是非想不可,就要依靠正知正念将这些念头转为道用,对治方法始终不可缺少,不要随妄念而奔驰,否则,听法和修法肯定无法成功。
我今后应当尽量多多闻思法义,不要将经历用于世俗的红尘中,对于五欲六尘全力赴予消除。心如果外散的话,务必要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将其转入善法,这是非常甚深的窍诀。
为什么死期不定是真理,死亡是不确定的但是发出过预警
因为没有谁能掌控人的死期。
《圣经》传道书 8:8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
观修无常,是由有入无,由相入性,由事见理,由烦恼见菩提,不只是指生死无常,不怕死,只是开始,不是终点。凡夫身念念生灭,凡夫心念念生灭,当下不了生死根本,菩提心了无生日。所以那样想是不够的。
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来日并不方长
早起看于丹老师的发文《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很是感慨。佛说,死亡一定,死期不定,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只是一念间的选择。
朋友圈也总是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所以后话一直说,却没人能真正做到珍惜拥有。
01
Apple是我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她属于干练型女孩,不像我心思比较敏感,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思虑较多。也正因为这样,我的工作一直都是朝九晚五稳稳当当,而她却东跑西颠折腾颇多。
我们在一起时,她负责说,我负责听,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互补才能使我们成为好友。而我也喜欢听她讲那些我未曾体验的所见所闻。她说年轻就一定要走出去闯一闯,世界各地都要走一走,也不罔年轻二字,即便老了,回忆也是美好的。不能像我一样,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周末也要全部拿来陪伴父母,毫无乐趣所言。
每次出差回来,她都会第一个给我电话,约我见面。虽然她外向,朋友比我很多,但我知道我也要算是她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
从这次的电话中我没有听到她一如既往地欢快,反而低沉了许多,我们约在了常去泡的咖啡馆。
每次都是我等她,早已习惯了她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向我再三解释那些亘古不变的迟到原由,我也只是笑笑的了然于胸。这次,她早已坐在我们固定的位置等我。虽然,我已预想到了有事情发生,却没有想到如此的严重。
她红肿着双眼,没有化妆,一脸的憔悴。
“发生了什么事?” 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
虽然她抬头看着我,可我却找不到她眼中的焦距,仿佛透过我看去了别处。
“我的爸妈走了,现在这世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以后我爱怎样就怎样,再也没人管我了。”
这个意外来的太突然,四五年前我和她一起回的她的老家,叔叔阿姨很是年轻健朗。背地里还让我劝她,让她尽早回老家,回到她们身边,早点找个男朋友成家等等……这一下子人就没了。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找不出合适的言语来安慰,只是慢慢的坐到了她的旁边,一边搂着她瘦弱的肩膀,一边紧紧的攥着她的手。
整个下午,还是像往常一样,她在说,我在听。我知道,此时的她只想找个人好好宣泄下后悔与压抑的心。
“我爸一直说让我带他来北京爬爬长城,看看天安门,而我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即使是休假也只顾自己玩。”
“我妈一直想让我回老家找一份稳定工作陪在她们身边,可是我却总是以年轻应该多闯闯为借口,不但找借口不回家,还总是嫌她唠叨。”
“我爸说他这辈子没坐过飞机,想让我带他坐下,跟我念叨了很多次,我却总说以后有的是时间,等我不忙了。”
“我妈说从我上大学到参加工作这几年,就没有好好在家多呆些日子的时候,好容易回趟家,想要和我聊聊天,不是电话响了,就是有事被发小约出去吃饭了。”
她在不停的流泪,不停的念叨那些爸妈曾经说过的话,我仍旧找不出合适的言语来劝慰。世上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而此刻我也深深地感同身受。
不记得当时是如何分开的,只记得她说,这次回来已经办理好了离职手续,明天就回去,打算一段时间都会呆在老家,虽然爸妈不在了,但还是要在家多陪陪她们。以前太任性,一直以为日子还长的很,却不知道意外会来的这么突然,突然到一切都无法挽回。
那段时间正在沉浸在Apple的事中无法释怀时,接到了好友爱人的电话,他上来就哽咽的对我说,“你王姐昨晚走了,明天你要有时间就过来送送她,她临走前一天还说等好些想要见见你,却又不忍让你看到她那时的样子。”
02
电话什么时候挂的,我有没有安慰他,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印象。
只记得挂了电话,回忆像洪水般侵袭着我。那些年,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一起开心的日子很多很多。如果没有那件事情的发生,我们也不会有近两年不理对方的情况发生。
我执着的认为当初我的降职,她的升迁都是她背后所为,我没有听她解释,单方面的离职不再联系。
之后她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我都没有接听,甚至她给宝宝寄来的衣服,我都倔强的拒收了。当时只是一味的认定了她的背叛。
突然间接到她去世的消息,我一下子不能接受,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那些年她对我的好都汹涌的扑向了我。买车没有那么多钱,她主动借钱给我;我有胃疼的毛病,她帮我找偏方,经常做早饭带给我;工作上我遇到难缠的客户,她也会替我出谋划策。
一晚上的失眠辗转反侧,其实这一年多来我想联系她,只是没了借口。当初把话说的那么狠,事做的那么绝,怎么好意思开口,想着再过几年,也许就有了转机。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她的离开。
第二天我早早就到了火葬场,见到她爱人时,我都无法认出,一米八零个头的强壮男人,才两年多不见,骨瘦如柴的拘篓身子,眼睛突出的可怕。
他一见到我便紧紧的抓住我的双臂,哽咽的像个无助的孩子。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但那些已经全部都不重要了。
后来我知道她也正是在我们闹矛盾之后的一段时间,被查出来肠癌晚期。我的降职有她的责任,却是她无心之过。她本想解释,但是身体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她知道我敏感多愁,不想让我跟着难受。再有就是她不想让我看到她被病魔折磨的样子。
在遗体告别会上,我看到她整个人都脱样了,小小的身体只剩下一层皮包裹着。那些时候,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疼痛,满身的管子,我可以想象的到。
03
Apple爸妈的走,再加上王姐的离开。一下子让我想开很多事情。
我所纠结的过往都是一些没用的虚妄,人如果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活着的时候,不能好好珍惜,那么等她离开了,除了后悔与难受还能剩下什么呢?
我们一直喜欢说的来日方长真的就来日方长吗? 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来日并不方长。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不论是否愿意,结局早已注定
每度一天,每增一岁
都在向终点靠拢
一息不来时
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回避死亡,不愿想起,更不愿提起,似乎这样就能把死亡抛在脑后。事实上,我们逃得了吗?那个与生俱来的死亡,究竟在哪里等着我们?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思维死王必来,任何法不能解决。
从古至今,不论国王还是乞丐,也不论强者还是弱者,谁能逃脱这一结局?不必说过去的人,就是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会说会动、似乎有着无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会到其他世界报到。在此期间,寿量无增而日减。
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点,从来到世界的刹那起,我们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每度过一天,每增加一岁,都是在向终点靠拢。换言之,剩余时间也在随之减少,正如《法句经》所说的那样:“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第二,思维死期无定。当我们 健康 活着的时候,总以为生命会很强健,很长久。其实,人命不过是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次呼吸时,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们每一次心跳时,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寿尽而终者,也有许多夭折和横死者。
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年轻 健康 ,似乎有漫长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谁也无法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死神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等候,随时都可能不请自来。
第三,思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当死亡到来,我们现在所执著的家庭、地位、财富,哪一样可以产生作用?我们可以因为家庭和睦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财力雄厚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身居高位就不死吗?
事实上,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与死神进行交易。不仅如此,这一切反而会使我们生起诸般不舍,带来更多痛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的越多,执著也就越多,而这种拥有和执著又将成为临终前的障碍。
一方面是对曾经拥有的留恋,一方面是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但死神不会因为我们留恋或恐惧就网开一面。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留恋和恐惧中,往往会使人失去提起正念的最后机会。结果,在万般无奈中随业流转。
时时从以上三个角度忆念死亡,就会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幻,从而减少贪著,发心出离。所以说,念死是发起出离心的重要助缘。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7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