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既知胜利,勤修皈依,舍护不舍心得(既知胜利,勤修皈依,舍护不舍心得怎么写)

学佛百科2023-03-2188

共同学处

我从来没想过皈依三宝会有这么多好处。虽然我当初选择皈依也是基于皈依所带来的利益。由现在看过去,很显然当初我对皈依利益的认识是肤浅的也是不全面的。即便这浅浅的认识也给我带来无穷的利益。因为自从皈依三宝后,我所做的选择越来越正确。从净土到禅,从读书会到书院,从同喜到同修,我对三宝的依止越来越稳固,这当然得益于对三宝的皈依。

我觉得能否皈依也源于一念,这一念也和福报有关。皈依三宝之前我自认为做了许多如法的善事,比如放生,念经,拜佛,供僧等。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做这些就是学佛,我觉得按这条路子走下去就行,没必要皈依。我觉得皈依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我对形式化的东西向来不感冒。再者我身边皈依的师兄一边念佛一边做坏事的比比皆是,我觉得假如不皈依三宝做不如法的事所受的惩罚或许会轻一些,按世间法来评判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这也是我不皈依的原因。

直到有一天我信任的一位师兄和我谈及皈依的话题,他说假如你不皈依就不会受三宝加持,你所做的善行是有漏的,你边做边漏,想想能剩下多少功德。我一想也是,怪不得我做了这么多年善事,仍然没能改变命运。我是边漏边做,或许做的还不如漏的多。明白了道理之后,我还特意找人算了一卦,选了个吉日,就皈依了。

假如当初没听从师兄的忠告,我就不会选择皈依,假如当初我没皈依三宝,要么我重回上帝的怀抱,因为我有一定的教理基础,加之爸妈也是虔诚的基督徒。要么我选择以儒家为代表的国学,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把《弟子规》《了凡四训》作为无上法宝。要么我会接受萨满教师兄的邀约,那师兄和我相识多年,有很深的交情。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正规的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对民众的教化作用也差不多,我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皈依之前以及皈依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觉得三教合一或五教融合是想当高明的举措。这样做会化解教派之间诸多矛盾。如果说世界一体化是大势所趋,那么宗教一体化也是众望所归。再者我觉得宗教无非是导人向善,做一个好人就可以了,至于选择哪个宗教,随缘就好。佛教不也讲缘起嘛。

直到听闻师父讲佛教与外道的不共之处就是佛法正见。其次外道诸神都没出离六道轮回,自顾尚且不暇,怎能他顾?修皈依也是强化三宝在内心重要性,当三宝在心中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时,我们肯定会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我们才会获得这些利益。于是我豁然开朗。同时很庆幸我用很多年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

皈依三宝既有现实利益,又有长远利益,总结为八大利益。假如当初一念之差不皈依三宝会是什么样子?

首先不是佛弟子,不是佛弟子既不会受三宝加持,又不能培植福田。

其次不能持戒,戒为诸善之本,不能持戒故不能获得善根福德。不能消除业障,因受无明妄想贪嗔痴的控制,因此不能解脱,因不能消除业障,故将来会堕三恶趣。

世间所有福田来自于三宝功德,不皈依三宝,就不能积累福报,没有福报,就不会解脱,更不能成佛。心愿的达成也源于福报,没有福报,将会一事无成,更别奢望随愿皆成。

不皈依三宝,就不会学三宝的大慈大悲,因对众生没有悲心,内心也没有力量,所以会受人与非人的侵害。这些就是不皈依三宝的过患。

皈依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勤修皈依,更要守护不舍。我们不只有这一期生命,今生只是生命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今生有缘修学佛法,也是前世对皈依体守护不舍,当然缘深缘浅,全凭自己的心。假如舍弃皈依,将来再获得皈依体不知哪世哪生?获得人身尚且犹如盲龟钻木,更何况修学佛法呢?所以我要好好守护皈依体,精进修学。

日常法师:皈依后应该修什么?

我们好像很恭敬,其实很难做到,我们会说:“佛来当然恭敬,可是没有佛来呀!”但佛真正来时我们恐怕很难恭敬,至少对圣像我们不一定恭敬。《广论》上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像,若好若坏我们都应该像恭敬大师一样恭敬它,所以我发了一个愿,希望大家做到。前几天看见海报印有佛像,我们觉得海报太多了,以前的做法是烧掉,这方法不好,我发愿要想办法做到,以后看见佛像不管好的坏的都至诚恭敬供养起来。如此一来,你一定会说哪有这幺多地方啊!譬如在自己家里,至少有个空的地方啊!说到这里我应该很感谢各位,我一天到晚只教你们,我自己都做不到呢!佛告诉我们,不只是教你们,而是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才行啊!所以我今天发愿要做到它,我心里这样想,要准备大的纸盒子装满了再来一个,满了再来一个,很恭敬的供养在最干净的地方。目前我房间橱顶上面,要把它擦干净,那是暂时供佛的,将来我有能力的话,应该造一个房间供佛,各位也可以随分做。以前我也跟大家说:“大德的像太多了,烧成灰丢到海里。”现在觉得不妥,如果至诚恭敬视他为佛,怎幺可以把他烧掉呢?至于别人怎幺做不要去管他,我们自己至少要做到如何去引发那颗恭敬心。 二、敬法 敬法也不容易做到,但如果做到会产生很大的功德。恭敬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恭敬佛就能感得见佛的功德,能够恭敬法就能增长智慧。经论上说不敬法及法师是坏慧因,我们已经够愚痴了,认为脑筋聪明就是智慧,那是邪见,真正的智慧是能和法相应,遇事能辨别得很清楚。 三、敬僧 现在我们都能感受团体对我们有一种保护力量,如果我们不恭敬的话就得不到团体的保护,《广论》说:“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做是念,我是最胜我第一。”这点对佛对法比较容易做到,对僧对人就很难了,我自己也常觉得我这个教法最圆满,别人的不好。洛确仁波切曾告诉我:“不要说你的好别人的坏呀!这都是分党啊!”我一听真像当头棒喝,都是世尊讲的教法,难道我比他还强吗?所以我们要从这点多练习,对别人不要比较轻毁。以上是别学中的应止、应修。 以共学而言,皈依以后应该学的有六项: 一、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皈依。最重要的要记得一句话--“断烦恼苦所缘为业”,起心动念要仔细观察,现在缘的是增长烦恼还是断烦恼?环境对我们很重要,各位同学今天在这里认真皈依,再去缘念这件事情就比较容易。平常尽管道理讲得很好,要做到却很难,原因就是很强盛很粗猛的烦恼现行了,于是就在烦恼上转,想的是张三为什么对不起我,李四欠我多少钱,我吃了多少亏,把这些小事情摆在脑海里,做梦也不例外,这都是会伤害自己的。你要想的是:所缘事情能不能对治烦恼、能不能断除烦恼?如果能这样,将来一定能断苦,乃至于圆满无上菩提。 二、念恩。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其中内涵很多,大家要以报恩意乐供养。 三、随念悲,使得别人也安立在皈依中。这一点对我们是非常殊胜的教授。当我们欢喜这个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拉他进入佛门帮他皈依,当我们不欢喜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想到要帮他,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错了。叫欢喜的人皈依并不是因为悲,是因为情染,悲的行相不是这样,如果不净化情染,跟佛法是不相应的。真正的悲心,是怨是亲都没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说老师对我影响这幺深呢?他说:“一个概念觉得要怎幺作,这个概念对你真正产生价值还有一段距离;若要这个概念对你有用的话,必须要实际上体验,逆境就是你最大的、实际上的体验啊!”一点都没有错,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今天讲皈依,皈依了半天没有用?看见一个欢喜的人就去攀缘,再不然为了自己的名利忙这忙那,这些都不相应。反过来如果看见一个讨厌的人,觉得我平常说多少道理都起不了作用,现在应该好好的皈依代他回向,无论如何要救他。如果能不断的以这样的心串习,下一次来的时候,你会大大的改善。 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这是我们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五、念皈依的胜利,而后昼三夜三恒常的勤修皈依。不管是清醒,或是胡涂的时候,也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都要勤修皈依。怎样才能做到胡涂时也是一样呢?就是说如果很强盛的皈依的心生起来,这个余势还在的时候,不管是醒是睡,都在皈依。现在我们一天到晚在六道当中轮回,尽管想皈依,但是轮回的余势还在,就是做任何佛法的事情也都是杂染的。 六、戏笑乃至命难也不舍皈依,应当努力守护不舍三宝。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为判别。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果还没有得不必愁,明天还有机会,明天没有机会,后天还有机会,这次没有机会,下次还有机会。所以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家一次做到,我做十次;人家十次做到,我做一百次;人家一百次做到,我做一千次、一万次,做不到我不罢休!我们晓得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不去做的话,轮回六道啊! 三、能够灭业障,先前所集的业障慢慢地减轻,乃至于彻底的消灭。为什么?皈依了以后,自然而然觉得我已是皈依三宝的弟子,我要如法去行。一方面皈依有极大的功德可以对治它,一方面起心动念不会作非法行。《广论》上讲的四力忏悔,前二力破坏现行和对治现行,实际上皈依法门就在这上头。其中的依止力,不是依止三宝就是依止发菩提心。换句话说,我对一切众生都是要救他成佛,起心动念都是这样的心,不但可得到很大的福,也可以把以前的罪障消除。这次皈依大家能体会到,要好好把握,以后遇到杂染会消失,这就是我建议大家戒行持犯的理由。 四、积大福。皈依有无量的大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了解皈依的福这幺大,自然能恳切的皈依。 五、不堕恶道。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真正皈依生起时很肯定非人不能干扰你,经论上有风索外道的故事为证。真正的至心皈依,能解脱众苦。晓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只有一念皈依心,然后集合很多同学共同的力量,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 八、速能成佛。因为获得殊胜闲暇,又能皈依、学殊胜道,不久当可成佛。所以特别提出这一项是因为便于各位同学能够好好的皈依,而这样去随念皈依的胜利。如果皈依没有生起,任做何事不能算内道弟子,也不能生起大福。 为了增进各位的信心,不妨告诉你们当初我师长告诉我的道理,原则上你们记牢一个特点,当你至诚恳切的皈依,这一念就是了。或因为我们力量不足,或因为潜意识里仍旧存有以前的习气,但你只要继续下去,这个念头能够专注不移的话,慢慢的就会生起皈依的心。有两位同学的描述很得体,有一位同学说:就是使这个皈依的心,达到极致。另有一位同学说:把丹田之力全部使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把吃奶的力气全部使出来,实际上不是用力气而是用心力。我最早的时候,听印光大师说“至诚精进”时就生起这样的觉受。当时我不认识,只觉得拜时很欢喜,一直等到接触藏系的师长告诉我皈依的特点,我才恍然大悟。后来因为有很多因缘,我自己没有深学下去,今天我并不后悔,总是知道净罪集资的重要,也晓得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所以诸位不要怕,你只要能够如法去做,很恳切很至诚去皈投的时候,就是当下的这一念!你不要想觉受好像是一道光呀!一个什么呀! 至于已经生起觉受的同学,总的原则要说明一下,刚开始的时候,要使它具备个样子,实际上真正的坚固,不仅是这样,有它深厚的内涵的。就是说你至少能够一口气一拜二十分钟,绕二十分钟,虽然杂念仍会侵袭,但没有关系,到了那个时候,你要放缓,一定要放缓。 

初中军训心得体会500字

在这短暂的五天里,我们尽情地磨练自己,挑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军训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加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凝聚力,让我们体验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应变技巧在我们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立定、稍息、原地转向、齐步走、跑步走和正步走等训练项目,让我们体会到了在建设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严格的管理、严谨的训练也增加了我们的自我约束力和时间观念。

军训是酸的。每天我们连续训练两个多小时,昂首,挺胸,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用一天的时间,脖子、肩膀、手腕、腿都酸了。

军训是苦的。经过了三天的训练,腰酸背痛不用说了,大腿更是连走路都忍忍作痛。可这么一些劳累算得了什么呢?忍着痛,我仍尽力地将每一步走好,坚持到最后,虽然这当中包含着多少的艰苦。

军训是辣的。严明的纪律,在军营生活中必不可少,一不留神听错教官的口令或者完成不好标准动作就要被点名单独出列加操,脸上火辣辣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军训是甜的。用“苦尽甘来”四个字来修饰军训很合适。五天的刻苦训练终于换来了第五天,也就是最后一天。

阅兵场上,一排排整齐的“立”在上面的是一片绿色,太阳此时很准时地从地平线上升起,从山的顶部蹦出,发出耀眼的光芒,一缕缕阳光洒在这一排排迷彩上,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一声声哨响,一阵阵踏步声,一句句口令声,奏出了属于军人的气质,奏出了军人的灵魂,更奏出了迷彩的本色,一顶顶帽子,一条条腰带,一套套军装,穿出了军人的生活,穿出了军人的习惯,更穿出了迷彩的本色。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288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