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心在何处(心在何处讲章)

学佛百科2023-03-22174

心在何处是什么意思啊网络用语

心在何处是什么意思啊?网络用语,是指现在当今非常烦乱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心很难静下来

有人说心在何处我怎么回复?

这是在问你的心属于谁,含有试探的意思。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说出来又不会伤害对方,那你可以直接回复对方。如果没有确定的话,也可以告诉对方,正在寻找归属。当然,如果对方是你心仪的女生,也可以反过来看看她的态度。比如:

“我想把心系在你身上,还没有下决心,因为缺少鼓励和信心。你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吗?”

心在何处,梦归何处

每天上下班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人,也是行色匆匆的一员。有一天下班在等绿灯时,不经意抬头发现躲在不知名的树后面的夕阳真好看。

猛然发现自己作为一个曾周一在重庆、周二在杭州、周三在广州出差的人,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夕阳,也很久没有好好看一本不那么功利的书了。

前几天友人和我推荐了一本叫叶武滨先生的《追梦成长》,他说书中主人公和我一直追求的很像。我一直希望30岁前做一个自由职业人,有出去看世界的时间与闲钱。近一点的话去看看东北雪乡、大草原骑骑马,远一点的话去看看三毛眼中的撒哈拉沙漠,白天和友人骑在骆驼上闲聊,晚上看星空,旁边有篝火晚会。去斯里兰卡坐坐海上小火车,尝尝锡兰红茶。

于是我去看了这本书,内心终究是有一点触动。主人公的勇敢、坚毅,朝梦前行,带着儿子一起完成环球之旅,让我有点羡慕他的儿子,从小就可以开始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也让我想起三毛,很多人说她是台湾著名作家。在我眼里,她不是作家,她是一个追求自由、热爱生活、追逐梦想、喜欢文字的朋友。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交通也不怎么便利,但她走了五十多个国家。如果看过三毛的作品的朋友,应该也能了解一点她在流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语音不通、风俗习惯不通、金钱紧张、几经历险),但我们也只能了解一点,无法感同身受,何况还可能有很多她没有讲述出来的困难。

三毛曾说过一句话: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三毛的心有没有栖息过,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和荷西一起生活的时候有,也许在偶尔回台北的时候有,也许在某一个温暖的小镇里有。但从她的文字里可以看出,流浪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今天突然想问问,我们的心在何处,梦又该归何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逼得职场上的我们朝九晚六,甚至996,人要生存要挣钱无可厚非。但有没有可能在生存的夹缝中留一点梦想的空间呢?不要让生活把所有梦想全部挤压出去,哪怕只是先走出去一小步。

再过几年我就到了30岁,以此鞭策我自己,不要忘了实现30岁之前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梦想。不要忘了我的心在流浪,我的梦也归环游世界。已经有像三毛、叶武滨先生这样的人过了我想过的生活了,那我也要向这个方向奔去。

你的心又在何处,梦又归何处呢?如果有机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相遇 ,希望那时我们都在追梦的路上。

世界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心在何处 什么意思

世间一切万物的本质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意识所造就的。

所以说,不是世界造就了你,而是你(我们的自性)造就了世界。

万事万物我们看着感觉很真实,其实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东西,所有一切都是随着因缘不断变化的(唯有我们的自性是不变的)。佛经讲“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一切本就是众生共业所造就的大梦啊。

如果改变我们的心态(革除掉贪嗔痴慢疑),这个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所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是佛,是心做佛。”所以说心在何处至关重要。

心在何处

达观禅师对李端愿说,诸佛祖从无中说有,在没有意义的空虚人生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属于烦恼系缚,眼见的都是空花。想在现实的生命意义里去寻求未来不死的灵魂,如同以手捞月。只有真正了却自心,方可无惑。

心如何能够了知呢?

无论善恶是非,得失成败,您都别去想,别计较。

如果不想,心在哪里?

每一件事都用心去慈悲喜舍,每一个人都用心去爱矜悲悯,一切只往宽恕的,向上的,光明的,勘破的地方去,不往计较的,向下的,阴暗的,痴迷的地方去,你的心就会和生命融合了。

那么,人死了以后,心在何处?

不知生,如何知死?

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命。

你的生命从何处得来?

这,李端愿骚骚头,一脸的迷茫。

达观禅师蓦然伸手向李端愿当胸一抓,大喝,就在这里,还往哪里想?

李端愿一怔,立即领悟,懂了我懂了。

在佛教看来,人生是虚无的,虚空的,生死全不在人的把握之中,人要做的,仅仅是凭心活着而已,让自己的心洒脱的活着,便得了生命的真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30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