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世的人能超度几次的信息

去世的人,三期五期是什么讲究?
应该是头七 三七 五七 七七 吧 是按天数算的。\x0d\x0a\x0d\x0a殡丧习俗---做七\x0d\x0a\x0d\x0a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x0d\x0a\x0d\x0a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x0d\x0a\x0d\x0a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x0d\x0a\x0d\x0a“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有些地方,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x0d\x0a\x0d\x0a穿孝——老人死后,儿孙为表示哀悼’,直系子孙、媳妇,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谢孝日。葬后三日为“祭坟”,七日为“小期”,二十一天为“三期”(也称“三七”),三十五天为“五期”,四十九天为“断七”。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坟祭奠。期年为周年。三年过了才换下孝衣。所谓守孝三年,至此了结。\x0d\x0a\x0d\x0a现代做七比起传统的做法要简单,但很多人还在“大期”日到殡仪馆烧点纸,祭奠一下。
人去世了不超把可以吗
死后要超度的人有两种:1。那就是死者生前信仰是佛教的,这种人死后一般都要超度,因为这样的人希望死后可以快点往生(即再转世)或进天堂;2。死者不信佛,但其后人信佛或有替死者超度的意愿的,也可以进行超度,目的就是生者希望死了的人能减少前世所犯的罪孽,能早托生。
没有子嗣的人死后可有委托人组织超度,如不信佛的人就不必了,其实做不做法事死人看不到也感受不到,那只是活着的人希望死者能好一点的一个愿望。如果你老家一直有这样的习惯,那最好也替死者超度。我也不是太明白。
但按理说,人死了,生前做善事还好,去三善道;如果做恶,杀生,恶口等等,就要去三恶道了。所以如果哪人有福,家里信佛,死后给他超度,能让他脱离三恶道,早生三善道。如果本来就是积福之人,死后再得人身,如果家人为他做法事,可以转增圣因去天道。
所以亲人死后为他们超度,作法事,他们的神识总是欢喜的。但上有说,家亲眷属为死者供养佛菩萨,超度,作法事,七分功德只获一分,其他六分生者自利。所以最好劝他们赶快念佛,自己念佛,所修功德,分分己获,比别人替他们修的好多了。
意外死亡的人多长时间去庙里操度?
一般情况下,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去寺庙内,做法事超度就是可以的。
也有的是在三天内去,但是寺庙也有定期的安排,需要提前预约的,有的赶不上。
人死后能超灵吗
双方而定,一亡者;二超度者;二合即成. 若亡者贪恋世间不舍弃,什麼强超都超不离,是还有家人助因亦同一样重要.超度过程中一方面进行起超度,但另一方亡者眷属心念亡者依依不舍.当然有血元关系的亲人力量交强.所以亡者亦不会被超度. 二超度者:是否有能力超度.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情形。尤其在中国大陆,唯物主义断灭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心迷茫躁动、我慢深重,人们困在自划的藩篱中,既不屑于圈子之外的世界,同时也恐惧走出藩篱的保护,从而丧失了辨别真假的勇气和走近真理的契机。即便如此,人性中美好的种子依然深深地埋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等待着时机生根发芽。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也是修学佛法的一部基础性经典,同时也契合现代人的根机。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品格,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归宿。只要是长辈健在的人无不关心其长辈的健康状况,并尽可能地保障长辈的医疗支出,因为人们更相信现代的医疗技术,与此相对的,宗教的措施就被忽略了。可是,我们中国人不仅仅只是重视活着的亲人,我们也同样重视逝去的亲人,对于逝去的亲人,现实的手段却是无从下手的,只能依靠宗教。那该如何为已逝的亲人祈福呢?《地藏经》中就记载了许多为逝去亲人祈福超拔的方法。
这些法门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临终之时,即将死未死之际应该如何祈福超拔;第二个时段是去世后四十九天之内应该如何祈福超拔;第三个时段是去世四十九天以外,也就是亲人去世很久,又该如何祈福超拔。
首先说临终时的法门。临终之时很是关键,将死未死,这时身体上四大分解,精神上六识分散,好一些的神智还清醒,差一些的神识就昏昧了,此时临终之人面临死亡的大恐怖,亟需他人的引导和支持以避免堕落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祈福和引导效果最好。在《地藏经》中是这样记述的: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这样的:世尊!造作恶业的众生,造恶业的速度非常之快。这些罪业深重的众生在临终的时候(为了避免堕落恶道),父母亲人应该为其增添福德,使其死后能走得更好些。具体做法是在临终之人旁悬挂幡盖并且点燃油灯,或者是在临终之人旁边读诵《地藏经》;或者是替临终之人供养佛菩萨像(供养香、花、衣服、饮食、幢幡、钱、宝物等)。
假使以上这些做不到,起码要在临终之人旁边念诵佛菩萨以及辟支佛的名字,哪怕一声也好,使临终之人亲耳听到,或是使他的神识听到。按理来说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应该随着业力堕落到恶道中去,不过因为亲人在其临终时为其修造以上的殊胜功德,使其所造的罪业,尽数消灭(即不堕恶道了)。
以上叙述了四种方法来帮助临终之人免堕恶道:一是悬挂幡盖、点油灯,二是读诵《地藏经》,三是供养佛菩萨像(供养香、花、衣服、饮食、幢幡、钱、宝物等),四是在其耳边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号。以上四点基本上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除此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种修大供养和第六种供养斋饭。修大供养,即取临终之人心爱之物,如衣服宝贝、房产地产等大型财产拿去做佛事、修塔庙、供养寺庙,并告知临终之人;供养斋饭,即做斋饭供养佛僧,未供养前不得自食,并且不能把斋饭掉落地上,否则没有作用。
以上几点,一是能引导临终之人求生净土;二是保护临终之人不被恶鬼恶神引到恶道;三是能为亡者增福,保证死者不堕恶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为死者增添福报,见下文: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这段经文与上面的经文是连着的,意思是:如果能更进一步地在死者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为死者多做善事,就会使死者永不堕恶道,生生世世受生人道或者天道,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同时,这些为死者祈福的家人也会得到无穷的利益,这四十九天内不只是增福那么简单。请看以下经文: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生死无常,死亡悄然而至,死后的神魂(中阴身)不知道生前的罪福轻重,不会马上受生。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中阴身似痴若聋,痛苦异常。或是在阎王处辩论所造业因,当受何种果报,审定罪福,根据业力转生受报。在这四十九天之内,尚未判决时,因不知何去何从,亡者的神魂就已经是千愁万苦、备受煎熬了,更何况是堕落恶道。
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亡者的神魂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在世亲人的救拔,因为四十九天之后,就只能随着业力受生了。如果此人生前罪业较重,就会长久地堕落恶道;如果此人生前造了五无间罪(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就会堕到大地狱,长劫备受众苦。
由此可以看出,死后四十九天内是第二次祈福超拔的机会,假如家人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赶上临终祈福,那这四十九天就很关键了。地藏菩萨作婆罗门女时,其母讥毁三宝当堕地狱,多亏了地藏菩萨在其母死后广做善事,使其母得到超度,可见这四十九天之重要。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坚持四十九天的持续祈福。所以临终时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他方法来不及的话,帮助亡者助念佛菩萨名号总是能做到的,切勿错失最佳时机。
以上这些都做到了之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就是不能杀生、不能拜祭鬼神。这是《地藏经》中明确记录的,因为这些都是恶缘,能减少和延迟亡者的福报。需要注意的是,吃肉是间接的杀生,所以在祭奠亡者时不要用肉食。另外在出殡之后的亲友宴席上尽量不要有肉食,因为这顿饭是为了亡者而吃,若是吃肉,这个罪业也会算到亡者头上。
以上是说明在临终时到死后四十九天这段时间要如何为亲人祈福超拔,应该说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是亡者在临终时自己念佛,再加上家人的助念和祈福为保障,方为上策。
下面介绍第三个时段的做法,即超过四十九天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现在比较普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而且我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人们的丧葬仪式变得很简单,在我家这边基本上在人去世之后三天就出殡了。除了少数信仰宗教的家庭,一般家庭基本上不会为亡者举行宗教仪式祈福超拔,这样就错过了前两个时段的机会。这种情况我称之为「亡羊补牢」,因为这时去世的亲人已经在恶道受苦很长时间了。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尤其是父母去世后会格外思念亡者,轻者会埋下心里阴影,严重的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地藏经》中就有对治这种情况的内容: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已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这段经文的大意为,释迦牟尼佛跟观世音菩萨说:如果在未来(指佛灭度后),有人在小时候(十岁以下),有父母或亲人去世,这个人长大懂事之后,思念逝去的父母或亲人,不知其死后投生哪一道,是否过得安好?遇到这种情况时,此人如果能绘画或者雕塑地藏菩萨形像,甚至只是在听闻地藏菩萨名字时行一个礼,并在七天之内保持恭敬心,供养赞叹地藏菩萨。
那么此人已故的父母亲人假如因业力死后堕在恶道,就会因为此人之前塑画、瞻礼地藏菩萨的功德而解脱恶道之苦,投生人天两道。假如已故之人投生后本就幸福快乐,则会因为此人的功德而福上加福,增长圣因(即学习佛法的因缘),享受无穷的快乐。如果此人能更进一步地在三七二十一天内,专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并念诵地藏菩萨名号一万遍,地藏菩萨将会在此人眼前示现,告知已故之人投生何处。或者是地藏菩萨示现在此人梦中,带领此人到已故之人的生处,见到亲人。
这段经文应该说不完全贴合现代的情况,不过这也反应出我们现代社会的悲哀。在古时,人们重视丧葬,即便幼年丧亲时,因为年龄小不懂事,不知道为亡者祈福超度,不过长大懂事后也一定要为父母亲人超度的。这段经文中的方法就是应对这样的情况。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文明进步了,生活大大的便利了,可是我们也丧失了很多东西。现代人虽然都知道超度这个词,不过大多数人基本不知道超度的真实涵义和具体做法,可以说现在的我们和古时的小孩子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现在回到主题,上面这段经文的方法就是第三个时段的方法,也是受众最广的方法,我们现代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成前两个时段的祈福超拔。可以说这三个时段的方法有很多是相同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三个时段需要念满万遍地藏菩萨名号(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个名号皆可),并且诚心思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才会示现,要是能多念的话当然更好,不过不能少于一万遍。
总结:
本文一共记叙了悬幡燃灯、读诵《地藏经》(也可以是其他大乘经典)、供养佛菩萨像、念诵佛菩萨名号以及辟支佛名号、做大供养、供养斋饭、塑画瞻礼地藏菩萨像、念诵地藏菩萨名号一万遍等超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地藏经》中如实记载的,《地藏经》中关于为亡者祈福超拔的字段很多,有些法门是重复的,以上这几种法门基本上是为亡者祈福超拔的主要方法。
佛:已火化了的……
都可以,只不过未满49天,亡者还有可能在中阴身,没有去投胎,中阴身期间做功德超度比较容易,如果投胎轮回再做功德就起效难一些,可以增加来世得福报,减轻苦报,但都有效果,效果的大小要看超度者心是否至诚。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35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