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伦尽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深信因果)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无明业牵,轮转历劫。
今幸闻法,暗室即明。
从于今日,立深弘誓。
佛心为心,佛愿为愿。
境缘分明,不取不舍。
人法不执,如如不动。
花开花落,不喜不悲。
宠辱寻常,不生爱憎。
云卷云舒,聚散无常。
来去自由,去留无意。
至心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胜而不伤。
人心惟危,梦迷根尘。
道心惟微,道法自然。
心入佛智,行合道妙。
未尝苦处,不信神佛。
忧苦至极,始得觉悟。
此心光明,常护正念。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如果是“敦伦”简单的说就是做爱说的文明些。 出自周公之礼
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敦伦尽分”的“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敦伦尽分是什么意思
敦伦的解释
(1).谓敦睦人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故其心舒。” 《明史·职官志二》 :“务各期以敦伦 善行 , 敬业 乐羣,以修举古乐正, 成均 之师道。” 清 钮琇 《觚賸·两大 文章 》 :“况皇上至圣至仁,以 尧 舜 之道治 天下 ,敦伦厚俗,远迈前朝。” (2).指闺房之事;房事。 明 于慎行 《<颜氏 家训 >后叙》 :“夫其言阃以内,原本忠义,章敍内则,是敦伦之矩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真赏难逢》 :“ 世俗 以夫妇之事为敦伦。”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的 道理 ,大概是一样的。”
词语分解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 ,笃厚:敦朴。敦厚。 敦实 。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 :“使虞敦匠”。敦劝。 敦促 。 姓。 敦 ì 古代盛 黍稷 的器具。 部首 :攵; 伦的解释 伦 (伦) ú 辈,类:无与伦比。 不伦不类 。 人与人 之间 的关系:人伦。天伦。伦常。 * 。 条理,次序:伦次。伦类(a.条理;b.同类)。 姓。 部首:亻。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什么意思?
“敦伦尽份”意思是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闲邪存诚”意思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1、敦伦尽分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2、闲邪存诚
闲邪存诚就是内心,我们内心有邪念,要让这些邪念闲下来,停下来。“闲”就是停,就是要除恶向善——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就是邪念。“存诚”,我们心中要存有诚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出处为清代印光大师的《传心法印》。
白话释义: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扩展资料
印关大师主要著作:
1、《永思集》
顾名思义是对印光大师缅怀纪念所收集而成的。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大法錀书局的陈海量居士,裒辑十方缁素颂扬印光大师的文章。普令四众弟子见闻景仰,敬重其行,效仿学习之。
《永思集》的内容,包括有大师传记——行业记、略传、小史、苦行略记等;大师遗教——自述、信札、训示等;七众怆辞——悼文、赞词、挽联等。本章,第一节印光大师的传略就是根据《永思集》所编纂的资料而写成的。
2、《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民国四十一年(一九五二)依《文钞正编》、《文钞续编》、《文钞三编》选出精粹的部分,理显真常,语无重见,录有三百三十三则。仍按照《嘉言录》的编次,分为十类,并一一详细圈点,以便阅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光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39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