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接引后往生者(往生一定是阿弥陀佛来接吗)

随佛来接引往生的 是些什么人
1.上品上生: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
2.上品中生: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3.上品下生:
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
4.中品上生:
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
5.中品中生:
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6.中品下生:
(根据证得的果位,类同与中品中生。)
7.下品上生: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
8.下品中生: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9.下品下生:
见金莲华,犹如日轮。
(根据上品下生里面的“坐已花合”和中品中生里面的“坐莲华上,莲华即合”,和莲花待时而开。可以判定往生者是坐莲花台上去西方极乐世界的,除上品上生者外,是花合后再去极乐世界,七宝池化生。另外上上品人坐的莲台为金刚台,上中品人为紫金台。)
往生时一定是阿弥陀佛来接吗
如果信愿行俱足,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其中常见的法门之一就是念佛。但是品位不同,来接的圣者会有点区别。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常被简称《无量寿经》)二十四节中有有关三辈往生的说明。比如上辈往生,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接引。中辈往生,阿弥陀佛化现其身,与诸大众前来接引;下辈往生,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但不管怎样,一旦往生,就永不退转,直至成佛,相当于成佛打了包票。有些特殊情形,比如有人往生之后,立刻又回娑婆,化度众生,亦蒙佛护持,永不会堕在恶道,所以都是有了保证了。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接引这一愿对我们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这真是表达了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
因为临命终时,是我们最难的一个时候。四大的分离,神识要出来,但是有时还不想走,各种病苦交加,阿赖耶识善恶业的种子翻卷,所以是最难做主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阿弥陀佛的帮忙,一定要我们自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那可能一万个人里面也很难一两个人去得了啊!我们的神识一出来到哪去啊?如果「哗啦」一下进了中阴身阶段,就更没办法把控了。
所以,是阿弥陀佛看到我们临命终时极度的困难,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来帮助。他专门发了一个愿,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过来接引我们的。所以,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
我们东林大佛造的佛像的样子就是接引佛的样子,他的右手垂著金色的手臂,在生死苦海捞漉众生, *** ,拔到哪去?放在莲华莲台上,这样来接引。我们临命终时,神识一出来,马上看到阿弥陀佛在面前,我们那种欢喜,那种有依靠的安全感,马上油然而生。为什么往生者都能带着微笑走?他看到阿弥陀佛来了,他高兴啊!所以,在世间去世的人里面,唯有念佛人的面容是最灿烂的,笑得最开心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是「临命终时」。有的同修可能求往生的心很切,他常常会发愿:「哎呀!我现在就要走啊,阿弥陀佛你现在来接我吧!」这种情况是不好的, 「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你不能故意缩短自己的寿命,求提前往生,不要这样。你这样求的话,那种躁妄心会出来,会导致很多的颠倒,很多的痛苦。所以经文都是讲得这么明确——「临命终时」,不是说你什么时候想走就什么时候走。
可能是他听了一些公案,把特殊的公案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比如莹珂比丘,莹珂比丘就是念念念,念到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说:「你还有十二年寿命」,他跟佛说:「哎呀,十二年寿命我不要了,我就马上走」,阿弥陀佛说:「那三天之后就接你走」。是有这么一个记载,但这个记载是:第一,莹珂比丘是生起大惭愧心,大恐怖心,他是断食念佛,证得念佛三昧,阿弥陀佛来了,他向阿弥陀佛请求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也慈悲地许可了,也是觉得他的烦恼很重,在这个世间他自己怕又要退转。这种情况是特例,特殊的例子。
如果你求求求,你跟阿弥陀佛还没有见面,你是一厢情愿的,你没有得到念佛三昧。特别不能是:我什么时候要走,我要开往生大会,我要表演给大家看。你念佛往生,你又不是演员,为什么要表演?这么一表演,出了很多笑话。据说一个居士宣布:我某年某月某时走,大家都来送。到时候到了时间,念念念,走不了啦,走不了她也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搞得精神都错乱了。所以往生这桩事情,大家千万要有一种平实的心理,要有高度的信心,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实际上你求哪一天走,要开往生大会,要表演,都是我执的表现,你的虚荣心在作怪,这都是跟佛法不相容的。
我们正确的心态,我们要有恳切求往生的心,要有这个愿,这个愿要发。阿弥陀佛今天来,我今天愉快地跟阿弥陀佛走。阿弥陀佛还要让我活120岁,我也愉快地活120岁,我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由阿弥陀佛来安排。阿弥陀佛什么时候让我走,我就什么时候走。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破我执的一个过程。什么叫「南无」?南无,就是皈命,你把生命交给阿弥陀佛,你就不要考虑,你一定要指定哪个时候走。阿弥陀佛自然临命终时会安全的、稳妥的,拿着莲华,而且是你平时念佛,在七宝池标上你的名字的那个莲华来接引你,自在的、弹指间、一念间、屈伸臂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临终接引,所以这样的往生者临命终时心不颠倒。
这个「心不颠倒」是他的信心决定的,他有坚固的信愿,以这个能感之机,感召了阿弥陀佛兑现他的愿力,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他欢喜了。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即得」就是当下就走了,非常快速,这个「即得」就是不隔时,当下,所以就叫文成印坏。娑婆世界五蕴的身,就像印,印坏了,神识当下极乐世界的生阴就出来了,像文成。所以在这个世间,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时。
当下说明什么?实际上说明,在阿弥陀佛前来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会放光,圣众都会放光。在这种光明当中,是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打成一片。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就在当处,所以就「即得往生」。这个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这样的一个空间的概念,是根据凡夫的生灭心,凡夫的空间概念来说的。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是超越了这种时间和空间的,所以他就能「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大安法师: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信众: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法师: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是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么临终时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来接。
是不是能见到阿弥陀佛,跟往生者业识心的清净程度有关系。有时候他可能见不到阿弥陀佛,只是见到莲华。但实际上阿弥陀佛也来了,只是他见不到而已。
千江有水千江月,阿弥陀佛平等普度接引众生的愿力就弥漫在虚空法界,我们只要以至诚信愿心感通,临终时阿弥陀佛会法尔自然地现前接引。
阿弥陀佛己经接走往生者,我们应该怎么样向往生者讲话?
类似于恭拜阿弥陀佛的方式,点柱清香,三呼往生者之名谓,想讲什么就说什么,如此用心传递要讲的话,往生者就会收到的。真挚虔诚之心就能沟通异界之灵。心念一动就会传遍尽虚空法界的。
往生时只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且不见西方三圣一同到来,可否往生
可以。《观无量寿经》对九品往生的情况,有具体说明,经文较长,不便全部摘录,以下简略介绍《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几种接引情况(请以原经文为准):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三种往生的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时来接引。
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阿弥陀佛来接。
中品下生——自己往生。
下品上生、下品中生——阿弥陀佛派遣化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 至,来接引
下品下生——金莲花来接引。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02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