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改变行为和态度(修行就是改错)

什么叫修行,人应该如何去修行?
修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ū xíng,一指修养德行;二指美好的品行;三指操行;四指遵行;五指出家学佛或学道;六指行善积德。
出自《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成玄英 疏:“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
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综观修道历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它是一种通过修正自己行为的方式,来达到提升精神或神识力量的目的。
古代道家通过修道方式,期望实现超脱生死,斩断痛苦不以物累,最终实现不老不死,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在,返璞归真的境界。
修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修和行组成
修行,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改善自己的行为的意思。就是凭着努力,达到一个自己或别人认可人高度。修,是修理、管理、修身养性的意思;行,就是行为,通过改变内心而改变行为。所以修和行是连在一起的。而真信仰是相信,而不是努力。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那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用什么做准则?
现在的社会修行之风盛行,有很多人大肆的鼓吹、推销、包装各式各样的修行方法,并透过行销手法来宣扬其法门之殊胜。在这弘扬修行法门的中间存在了各式人等,其目的也各自不相同。有些人是好心,因为自己从中得到受益,认为修行对人生问题的解决很有用;有的人是藉行销修行法门来为自己图名、图利;有的人是虚张声势,学过一些心理学、一些禅的观念,就从中窃取一些佛法、禅法加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改头换面,取个新鲜的名字,弄个什么心灵成长之类的团体。诸如此类,这些表面上看似好像有益社会、有益大众的作法,却是为了自己的虚名浮利,其实是给社会和大众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推广修行之时,如果只是强调修行的殊胜及其效果,但却没有教导大众对修行的观念有个正确的认知,忽略了修行真正的目的和内涵,那可能会为社会带来一股歪风就容易有问题。其实现在一般人已经把“修行”的真意严重曲解。很多人都以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参禅打坐、做慈善工作,就叫做修行;很多人都希望身体有反应、心理有反应、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以为这就是神通,这就是修行的境界。却不知,行善积德、做慈善工作,是在训练我们的“慈悲喜舍心”;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参禅打坐、那也只是修行的形式、修行的入门功夫;身体有反应、心理有反应、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觉得很有成就感,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好像有益,日久反受其害,可能走火入魔,是个大麻烦。
其实,所谓修行,简单的说,就是修正自己思想、观念、身体、语言、行为的一切偏差。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导正、去除、止息不好的习气,这就是修行。也可以说
修行就是彻彻底底改变自己的恶习气,培养好的习惯、观念、做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借由种种正确观念的建立及各种方法的训练,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使自己不再随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起伏、而怨天尤人、起嗔念造恶业、结恶缘。让自己不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可以安然处之,可以让自己身心安乐,这才是修行的真实目的。
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间的待人接物,还是跟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嗔恨脑害之心不变,那表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参禅打坐等只做了表面功夫。并没有真实的从“闻、思、修、证”下手,那对于修正自己的习气、行为和观念都没有丝毫的帮助。
所以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自我锻练、自我洗涤,透过自我观照、自我要求、自我修正、防非止恶,学习一切善法,达成极致人格、完善自我的一种功夫。因此,我们要老实的面对自己一切的过失,对自己的过失生起惭愧心,从中真心忏悔。依照经典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依照我们所知道的方法、熟悉的方法一步一步确实的去做。不要走近路,也没有近路可走。要踏踏实实、认真确实的去转变行为和观念。也就是真实、确实的把贪、嗔、痴、慢、疑….这些恶习气修正过来,如此才能得到修行的真正利益。
在末法时期,真修实证的善知识、明眼师父难求。到处充斥着外表光鲜,言行不一的邪师;到处是以盲引盲、招徒蓄众、自私自利的贪执之辈。有心修行者,如果不能辨明邪正,就会人云亦云,染着邪知邪见。知见不正,其行必歪,不可轻忽。最安全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以古为师】,以历代祖师大德为师,以祖师大德的珍贵开示作为我们修行的座右铭。不要贪求新鲜、不要贪求方便。修行之法,要不违八正道及三法印等一切善法的原则。只要具有恒心、魄力,能精进不懈怠,必然达到解脱烦恼、清净自在的境界。
“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修行,决不是外求外境之法,而是内觉内心之法。内修证于心,受、想、行、识都是空;外行证于境,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以心证境,以心定境,心佛一如,念念觉悟,见佛心,明智慧,了生死。圆满福德般若智慧即是佛
如何修行让夫妻关系更长久
网上看到的分享给你。
夫妻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多看对方的优点,多感恩对方,这叫修行。但是现在的人都是只看自己的优点,只看别人的缺点,两人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像火和水放在一起似的,能合得来吗?
若是以一颗恭敬对待对方:“你是对的,你有功劳;我不好,我没有功劳。”两个人在一起,若是能这样互相恭敬,一定会很和睦,一定会很快乐。反之,如果两个凡夫俗子在一起,“我好,我对,我有功劳;你不好,你不对,你没有功劳。”互相都是这样以私心对待对方,哪有好结果啊?
有的人想逃避:“我是不是要换个家庭啊?是不是要换个对象啊?”没有用,你是逃避不了的。无论你怎么换,结果都差不多。因为都是凡夫嘛!所,这不是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只有改变心态。你原来的观点、态度和行为都是错误的,现在学佛修行就是要改变思想,改变行为,改变观念,改变贪欲的心态。心态改变了,行为改变了,一切就都改变了。
从现在起,双方都要改变心态、改变态度,多看对方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多感恩对方,多忏悔自己。这样,家也就变成极乐世界了。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思维方式和错误的行为方式。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你必须知道
什么是正确的东西
和正确的东西差距在哪里
才能改变你的错误的
行为和方式
首先必须明白
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无愧的人”是什么意思?
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绝大多数是恶的,只有少数是善的,修正就是改邪归正,除恶扬善,因为恶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终究会产生恶的结果,会伤害众生,也就有愧于众生,把恶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修正为善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就不会伤害众生,也就无愧于众生,无愧于天、地、人,也就是俯仰无愧!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06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