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金刚上师灌顶的作用(金刚灌顶什么意思)

学佛百科2023-03-31100

什么是灌顶

在开始修行金刚乘之前,你需要接受“灌顶”,授权你可接受并修持金刚乘法教,也确认你对修行的了解能适切地圆熟,直到证果为止。修行金刚乘而未接受灌顶,就好像要从石头中榨出油一样。

净障修道能显四身者;四灌本性上师观世音;

了知自性上师圆四灌;自灌自得持诵嘛呢咒。

在将一些极珍贵的液体入容器之前,你一定会先确定容器已经彻底洗净。同样的,为了确保你是这些珍贵法教的适当法器,在领受法教之前,接受灌顶来涤净是很重要的。

灌顶(藏文“wang”和梵文的“abhisheka“)授权你能听闻、学习和修行金刚乘法教。尤其是准许你修持解脱道上的各种次第。在生起次第,你观想本尊并持诵咒语;在圆满次第,你修持内瑜伽;在大手印和大圆满,你体认觉性的究竟本质。

虽然灌顶有许多层次,但所有灌顶的基础都相应于净化四障的四种根本灌顶。透过这四个过程所产生的净化,其结果则是四神成就。

“瓶灌顶”净化身业;“密灌顶”净化语业;“智慧灌顶”净化意业;“文字灌顶”净化身、语、意全部的微细染污。从上师(在此是观世音菩萨的身相)的身、语、意和如如不动金刚智逐次领受这四灌。这四灌的果就是证得四身。

经由灌顶,你将了悟一切现象的真实自性就是本然的清净。但为何我们和一切众生仍在六道轮回中被无尽痛苦折磨?这是因为我们不能认知一切事物本来清净的缘故。本来清净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状态。我们惯常的不净认知全是错的,妄念一点也不真实,就好像误认一条绳子为蛇,或把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认为是远征发亮的水光。

因此,四灌的作用是让你觉知每件事的本然清净。藉由观世音菩萨身的加持,你将领悟整个宇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净土普陀山;藉由观世音菩萨语的加持,你将领悟宇宙中的一切音声,水声、水声、风声、野兽吼叫声、人声等,都是嘛呢咒的回响;藉由观世音菩萨意的加持,你将体悟一切念头都是觉性的展现;藉由观世音菩萨身、语、意的共同加持,你将了悟在实相中,身、语、意不是三个分别的存在,而是观世音菩萨悲不二的同一自性。

所以必须先从具德上师处接受灌顶后,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活化灌顶的力量,每一次都会加深你的了解,重燃上师的加持,并修补任何曾犯下的昧耶毁堕。为了活化瓶灌的力量,要清楚观想观世音菩萨是无数坛城的遍主,以渴仰的信心向他祈请;为了活化密灌的力量,要以深切的虔诚心祈求观世音菩萨圆满、离念的慈悲加持,以光的形式由其心间放开,融入你心中;为了活化文字灌的力量,要以广大衷心的虔敬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其金刚智,以五色光的形式从全身放出,融入你全身。当你依止方式领受四灌时,四障(注释:四障:身、口、意的障碍,及此三者共同的微细染污。)即被清除并证得四身。

灌顶也可依根、道、果来讲授。如来藏,即佛性,是你本自具足,此即“根灌顶”。灌顶时,由上师直指本俱佛性,再由弟子渐次了悟,就是“道灌顶”。在这个渐修的方法里,包括了坛城(mandalas)(注释:坛城:常被认为是本尊、眷属及其境界,观想有排列整齐的人物和具象征意义的物质,呈几何分布于一广大圆形中。藏文字义为“中央和外围”,外相上指位于坛城中央的主尊及其周绕的眷属;内义指不变自性和涵摄的万象。)和本尊的观想、持诵咒语等。在这个特殊的修法里,你观想观世音菩萨在头顶上,然后持诵六字大明咒,一再从他得到四种灌顶。道灌顶会通往“果灌顶”,也就是完全了悟你本俱的佛性。

四种灌顶的加持及其净障的力量,应以修持相应的四道来持续和增长。

没有具德上师完整灌顶的修行金刚乘佛法的人,属于很严重的罪。不是你自己给自己灌顶,做一些什么观想之类的,或是看几本书就觉得自己已经灌顶了,或者是梦到什么佛菩萨了给你摸头了说话了,就认为自己已经灌顶了。在以前写的文章中,我已经很仔细的说过这些与戒律和根性有关的文章了,可是社会上总是有些人自以为是去做些加重自己业障的行为,实在是让我感到惋惜,在此也不多说,自己去找我写的文章好好学修。

记住不要拿自己的一切去开玩笑,尤其是你的现在和未来,因为这种玩笑是玩不得的,会付出最大的果报的。反之,你有很好的因缘,应该以一种最大的供养的心,实在的行动起来,追随自己的根本上师好好的修学自己传承的法,在上师身边更好的去修习福报,这样才可以更快速的减轻你的往昔罪业,培植你现在和未来更广大的福报、功德,圆满自己的佛果。

堪确.蒋扬久美.确吉尼玛奉劝那些说教与破坏佛教金刚乘的有情及早回头是岸,现在还来得及啊。

藏传佛教的灌顶法会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上师才有资格对信徒进行灌顶?

 灌顶,梵文为「Abhişeka 阿毗晒噶」,有「驱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在修行密法时,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实证资格的上师,设立本尊坛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够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

在本尊坛城中,依次透过用宝瓶的甘露水、咒幔、本尊法相、铃杵及水晶等具有不同意义的法器,配合修持仪轨,用以驱散行者的所知障及烦恼障,或清净身口意之罪业,并注入智能之力,让受灌者透过不同的观想,及咒力的加持,觉悟自己心性本质的诀窍,达到内在身口意、气脉明点当下净化,成为佛的身语意三门金刚。灌顶使受灌者成熟为修密之容器,犹如世间之授权,从此可听闻修习殊胜之金刚乘。

许多人认为,“灌顶”是指高僧在你的头上洒一些圣水,或在你的头部触摸圣水,或者在你的头顶上放置佛像或礼器,这就是赋权。这是对员工的极大误解。赋权,梵语“Apishaga”,最初指古代印度皇帝登基仪式。根据佛教的密宗法,当弟子进入道路或继承阿雷卡的位置时,他必须首先通过他的师父,根据仪式给予授权。灌溉意味着灌溉,表明佛陀的关怀和慈悲;顶部是头顶,代表佛陀行为的崇高。

我们应该根据经文学习佛教,向每个人解释佛教的真相。既不夸大、神话,也不贬低。说到授权,很多人都会想到密宗。我想按住咒语,按个手印。想象,甚至崇拜。然而,权力并不是那么神秘,也不是任何一个人或教派的专利。灌溉是佛教仪式之一,它不一定是一个分支,但也可以用露水、水等进行灌溉。在这一点上,赋权通常具有指导的意义,而祭祀仪式上的河流和湖泊也非常相似。

让我们从雇佣的含义开始。在《佛说灌溉王比喻经》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三位克沙特里亚国王。三点钟。在另一边。被国王加冕。也就是说,当王位更迭时,执行授权是为了转移权力。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权力,通俗地说,是权力转移的仪式。《华严经》也说:王座之法。无限自由。就像这个世界。雇佣者被任命了。这表明,权力并非特定于佛教或宗教。这是一种仪式,一种权力的转移。

佛教的权力与世俗的权力有着不同的含义,因为它们所传达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作为传递和教导的意义是相同的。《尚伽经》说:所有最成功的孩子都被家人包围。所有佛寺的手工艺品。比如圣王子的车轮。据说,十地的菩萨接受佛陀的授权,就像转轮王子接受王位的授权一样。这让我们大致了解了雇员的含义。

“灌顶”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灌顶”后要注意哪些事情?

灌顶,梵文为「Abhişeka 阿毗晒噶」,有「驱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灌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仪式,也是每个相当层次的僧人所必须履行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密宗色彩。

灌顶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护持密乘戒。灌顶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在灌顶时所发的誓言必须要做到,否则就要犯密乘戒,堕金刚地狱,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犯戒者很危险,金刚上师们也有危险,除非是佛或很高层次的菩萨,因为他们不受因果的影响。所以,灌顶后的第一个重要学处,就是详详细细地了解密乘戒,然后要好好地护持戒律。这非常重要。

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比如授比丘戒、比丘尼戒时有一个仪轨,授菩萨戒时也有一个仪轨,同样,授灌顶时还是有仪轨。更确切地说,受灌顶就是受密乘戒。如我们去受大幻化网灌顶,幻化网有五条根本戒,十条支分戒。我们首先要看能否做到这些戒律的要求,如果目前能够做到,就去接受这个灌顶;如果根本无法做到,就不能去受,否则灌顶后会犯戒的。凡是灌顶都是授密乘戒,只是戒条各不一样,有多有少。这些戒律中有一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经过开许,也会有代替的方法;还有一些戒条是一般人能够做到,而我们却做不到的。所以,首先要了解灌顶的那些戒条,若觉得能够接受,才可以去受灌顶,这样才是如法的。

什么是藏传佛教的灌顶???灌顶以后又可以干什么

灌顶传法仪轨是藏传佛教密宗传授密法的隆重仪式。灌顶传法时,有传法灌顶资格的活佛或上师手持灌顶壶,将圣水洒于受法者头顶。

作用灌顶传法仪轨含有授予力量的意义,被认为是把一种神力注入对方的心里,并永远停留,发挥效力。

种类一、法器传力。它的功能在于净化或者消除修持者在修持中的心理障碍。

二、秘密传力。它的功能是净化语言,加强语言表达的神通力。

三、传授神智之力。它的功能是净化意志,这种传承后便可开始特殊的修持。

四、最高层次的传力。这一层次的传承、将达到认识力的升华,直至到达瑜伽和具有深层内容的秘密成果。灌顶传法仪式后,接受灌顶者便进人密宗修持阶段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41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