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四果罗汉神通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4-011908

罗汉:具云阿罗汉。有三义,一杀烦恼贼,二不受后有,三应受人天供养。

一、应供——在因地时,比丘是乞士。故在果地时,阿罗汉是应供,即是人间的人与天上的人应当供养的。也叫‘供应’,即是去供养其它的比丘。在佛住世时,一切比丘都要供佛,但是有一次,佛就变成一个道人转供养一切的比丘,故叫‘供应’。二、杀贼——杀无明贼、烦恼贼、眼耳鼻舌身意六贼。阿罗汉把这些贼全部消灭杀尽了。不但杀‘贼’,也杀‘不贼’。为何‘不贼’也杀?因为那些小乘人认为不是贼的,但在佛菩萨看来也都是贼,故也要杀‘不贼’。三、无生——证到四果阿罗汉,就悟了无生法忍。在三千大千世界里,不见有少法生,也不见有少法灭。这种境界是说不出、讲不来的,但只可忍受于心,所以叫无生法忍。

阿罗汉有四个阶级:初果、二果、三果与四果。

初果阿罗汉又叫须陀洹果,是罗汉的初步。证得初果的罗汉,生死还未了,故叫见道位。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入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尘流。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色尘:证得初果之人不入六尘,他有一种定力,无论再好的美色当前,他也不动心。声尘:一般人喜好听悦耳的音乐歌曲。但是证得初果的人,无论善恶好坏是非声音,他都不动摇,不为声尘所转,而能转声尘。香尘:人喜欢闻香味,但嗅着臭味则起厌恶心,有个欢喜与厌恶,即是有爱憎心,起爱憎心就被香尘所转。味尘:平常人吃到好滋味,则大吃特吃。但一到不好的滋味,就不喜欢吃,这又是被味尘所转。触尘:平凡人贪着触觉,乃至贪恋不舍男女之间的情爱,贪着触摸华丽细滑的金银宝饰物质。这都是没有看破,不能转触尘。法尘:执着于种种的法,这即是法尘。初果阿罗汉全不被以上六尘所转,他达到这种境界。

若有人说他自己证果或得道开悟,要试验他是否真实的,就给他做一样最美味的食品,另外再做一样最难吃的。看他选择那一样?但不可让他知道你在试验他,他若是知道了,就专门吃难吃的东西,也是被香味尘所转。这即是矫揉造作,带副假面具来骗人。因为不被味尘所转,是一点分别选择也没有的,好的坏的一起吃,这才可以证明修行人有一点功夫。所以证到初果的圣人是必须有证据的,不是谁都可以说自己已证果开悟。

二果阿罗汉又叫斯陀含果,斯陀含是梵语,译为‘一来’,假如不再向前修行,则还要一生天上,二来人间,故二果是一来果。初果则还要受七番生死。

三果阿罗汉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语,译为‘不来’,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初果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习,了尽生死。但四果只断了‘分段生死’,而‘变易生死’还未了。现略释这两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每人都各自有一份身形,其身形皆有分别,其寿命皆有分限。

二、变易生死:心念里,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后念又生,念念生灭迁变不止。菩萨已了断变易生死。

证到四果阿罗汉的人,他的神通变化是不可思议的,微妙难言的境界。他有五眼六通,又可踊身到虚空中走路、翻觔斗。他可以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上边出水,下边出火。总之,在虚空里他可以有十八变神通。因为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就列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

四果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

四果阿罗汉又叫证道位,二果和三果叫修道位,在这地位是修道,初果叫见道位。初果阿罗汉又叫须陀洹果,是罗汉的初步。

证得初果的罗汉,生死还未了,故叫见道位。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入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尘流。

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色尘:证得初果之人不入六尘,他有一种定力,无论再好的美色当前,他也不动心。声尘:一般人喜好听悦耳的音乐歌曲。

但是证得初果的人,无论善恶好坏是非声音,他都不动摇,不为声尘所转,而能转声尘。香尘:人喜欢闻香味,但嗅著臭味则起厌恶心,有个欢喜与厌恶,即是有爱憎心,起爱憎心就被香尘所转。味尘:平常人吃到好滋味,则大吃特吃。但一到不好的滋味,就不喜欢吃,这又是被味尘所转。

触尘:平凡人贪著触觉,乃至贪恋不舍男女之间的情爱,贪著触摸华丽细滑的金银宝饰物质。这都是没有看破,不能转触尘。法尘:执著于种种的法,这即是法尘。初果阿罗汉全不被以上六尘所转,他达到这种境界。

若有人说他自己证果或得道开悟,要试验他是否真实的,就给他做一样最美味的食品,另外再做一样最难吃的。看他选择那一样?

但不可让他知道你在试验他,他若是知道了,就专门吃难吃的东西,也是被香味尘所转。这即是矫揉造作,带副假面具来骗人。

因为不被味尘所转,是一点分别选择也没有的,好的坏的一起吃,这才可以证明修行人有一点功夫。所以证到初果的圣人是必须有证据的,不是谁都可以说自己已证果开悟。

二果阿罗汉又叫斯陀含果,斯陀含是梵语,译为‘一来’,假如不再向前修行,则还要一生天上,二来人间,故二果是一来果。初果则还要受七番生死。

三果阿罗汉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语,译为‘不来’,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初果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习,了尽生死。但四果只断了‘分段生死’,而‘变易生死’还未了。现略释这两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每人都各自有一份身形,其身形皆有分别,其寿命皆有分限。二、变易生死——在心念里,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后念又生,念念生灭迁变不止。菩萨已了断变易生死。

证到四果阿罗汉的人,他的神通变化是不可思议的,微妙难言的境界。他有五眼六通,又可踊身到虚空中走路、翻觔斗。他可以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上边出水,下边出火。

总之,在虚空里他可以有十八变神通。因为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就列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

在本经后边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特别要小心,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念,你自己的意念不可以相信的。证四果阿罗汉乃可信汝意,你什么时候证得四果了,那时候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

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圣人,他没有欲爱,欲爱都断了。四什么证明他证得四果?因为四果的圣人,他走路的时候脚不沾地,离开地总有三分那么高,因为这样子他才不会把虫蚁踩死。他不像我们人走路,会踩死虫子、蚂蚁,他不会踩虫蚁的,由这就证明他是证果了。

不单是证四果能这样,证初果就能这样子,所以说‘能飞行变化’:证四果阿罗汉的人,他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能变化无穷。

所以我在台湾时,那位广钦老修行,我请他到美国来,他就指指他的心,说他随时都可以来的。来是可以来,他自己知道他来了,旁人还没有知道他来,除非开眼的人,可以看见他来了。

可是证了四果阿罗汉,不单精神能到任何的地方去;就这个肉体也可以去的。随便可以去,不需要买飞机票,就可以在虚空里旅行,所以能飞行变化。阿罗汉有十八变,这些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

‘旷劫寿命’:旷劫就是长远的劫,也就是无量劫。证得四果阿罗汉,愿意活多久,都可以的,没有问题的。他这身体坏了,实在老了,他又可以换一个身体。他换身体,也很容易的,所以叫旷劫寿命。

证得四果阿罗汉的人,那时候就生死自由了,真正得到自由了,愿意活著,就活著;愿意死,什么时候都可以死。愿意站著死,就站著死;愿意坐著死,就坐著死;愿意走路死,就走路死;愿意睡觉死,就睡觉死。

很自由的,没有任何人能管得了他,所以叫旷劫寿命,又叫无生,无生就是这个道理。无生,也不灭了,不生不灭了。

‘住动天地’:阿罗汉所住的地方,无论天神地只都受他的感动,都受他的教化,这叫住动天地。他住在什么地方,都有天龙八部常来护法。

若有一个阿罗汉在这个地方上一住,那地方就很平安了,没有狂风、暴雨、地震、山崩、海裂、海啸,这种种的灾难都没有了。因为护法善神时时都拥护他,令他一切都得到吉祥。

但有时也会有不吉祥的事情,这都是业感所现,偶尔有这个情形。因为在因地修行不圆满,在果地的时候就会受到磨难,所以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有的时候阿罗汉也没有饭吃,化缘乞食也没有人供养,这就因为在因地的时候,只知道修慧,不知道修福,所以证阿罗汉果后,很没有福报,很少人供养。

住动天地,又有一个说法,说阿罗汉的一行一动,无论他做什么,天地都为之震动。那么以上这是阿罗汉简单的解释。

方才听到说阿罗汉住的地方没有一切的灾难,有人生出一种怀疑,怀疑阿罗汉住的地方不平安,这个我不答覆你。我现在举出中国虚云老和尚,他一生的感应。

他在南华寺住的时候,日本用飞机投炸弹,投了几个都不响,没有爆炸。有人说这是碰上了,就是碰上,你也要碰得上啊!

你若碰不上,那又怎么讲呢?所谓碰上就是恰恰遇著那个炸弹不会爆炸,是这么样的意思,但是旁人怎么没有碰上?怎么单单南华寺那儿碰上?

还有,虚云老和尚在云南云栖寺传戒的时候,那树上都开莲华,那么他没有到的地方,怎么没有开莲华呢?

那草叶、菜叶上都现出佛像来,这一种的感应力量,人还不认识,逐以为这只是一时的祥瑞。虚老在南华寺时,死了几百年的柏树,又活了,又生出枝桠来,这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好像那白狐狸也来皈依,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情形。不过当时一般人还都不太认识,等虚老圆寂了,人人才都赞叹,都说虚老是证果的圣人,是菩萨再来。

啊!人就是这样子,对面就会错过去,错过去,又后悔了,人就是这么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愚痴的动物。

罗汉是分别

佛教知识 ‖ 罗汉

罗汉分四果,初果须陀洹就可称圣了,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这四果罗汉圣位是声闻、缘觉二乘所证,已了生死证涅槃,我执已断,法执仍在,慈悲,入初顽菩提,未生智慧。他们生死自由具备六大神通法力,但因为不具智慧,讲经说法往往错漏,不能圆融正解佛陀法义。因而在行化度生方面尚有诸多欠缺,尤其是初二果罗汉,仍有生死捆缚,须陀洹受七生七死方得漏尽,斯陀含受一生死,阿那含证不还果,阿罗汉位才彻底脱离生死束缚。因此,罗汉们的本事虽大,但相比于菩萨,其见地和德境层次仍欠佳,尤其在引导众生成就方面,力量薄弱且很难成功,易于偏离正见,在五明上虽有成就,但属于初顽不化的境界,即修行到相当程度,乃至有神通境界,但五明等达不到高度,不甚知妙有之启用,只重空性真如断掉我执的境。

一切知见和完整法义均依当代住世佛陀亲说法音为准,谨遵南无释迦牟尼佛教戒!

四果罗汉!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

断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 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断戒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不堕法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再造恶果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正定聚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于正觉,成为须陀洹之后,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于人、天中往返投生,而至二果斯陀含薄贪嗔、三果阿那含梵行立,四果阿罗汉不受后有,无生死之条件而永脱轮回。(注:见惑,乃意根对法尘所起之诸邪见。即迷于推度三世道理之烦恼;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想着,即迷于现在事理之烦恼。贪爱染着。迷而不觉。)【临沂自我了悟禅修中心.无名】

阿罗汉都有哪些神通

若证得四果阿罗汉的话,既已断见思惑,当下出三界,证成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不生不灭之涅槃圆成,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具足,已达无学绝学之境,无缺欠,此时之际,他心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漏尽通,全部具足,神通妙用自由无碍。

证到四果阿罗汉的人,他的神通变化就是不可思议的,天神的神通道力非常大,比如他化自在天的天魔,

一些算命的有人会说他们半仙,一些妖怪也有当出马仙的,可真正的神仙天神岂是他们能比的?算命这种预言类的神也会,而且更厉害,那些比不过阿罗汉的天神,和真正的天神差距太大,真正天神也有漏尽通,真天神和佛一样,而且这方宇宙最强的四个神(我说的神是包括神,佛,基督教神明)是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上帝,他们四个在神佛中修为最高,最厉害,而且阿弥陀佛和释迦摩尼佛和太上老君打过,二打一没打过。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56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