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更有福这段经文在哪里(施比受更有福出自圣经哪一章)

圣经说“施比爱”还是“施比受”更有福?
参见圣经《使徒行传/宗徒大事录》 20章35节:“……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要记住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1、施者得天福。圣经说:用爱心施舍的人,他的财宝就积赚在天上;将来还有作工的果效可以带去见主(参启14:13“有作工的果效随着他们”)。
2、施者有大福。他要从神得到福气,是人不能阻挡的。耶稣说:“人若把一杯凉水给小子里一个喝,他就不能不得赏赐。”
就是付出比接受更让人开心,你可以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人内心往往会有精神上更深的需求,比如尊重与爱的需求,比如被需要、实现自己价值的需求。在付出的时候,人会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有成就的,不可缺少的,于是会变得更加快乐。
另外,一个人能主动施与,说明他内心有爱,手中有东西,愿意去分享,这样的人生,当然幸福。
圣经中神的祝福,不知道享受的经文在哪里
百度知道
圣经中神的祝福,不知道享受的经文在哪里
找个爱女请回家
上帝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是以色列民的祖先,也是以色列蒙福的代表者。他们并不是做的比别人好,只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因信称义(参创 15:6)。因信而蒙福。
上帝指示大祭司亚伦,当他为以色列人祝福的时候,要这样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在这个最尊贵的祝福中含有三个“愿”,这是上帝对人的三重保证。今天我们也愿意这样彼此祝福。
一、祝福的权柄
祝福的权柄来自于上帝。耶和华亲自将祝福以色列人的权柄交给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以色列百姓能得到丰盛的恩典。
保罗说:“只要祝福,不可咒诅”(罗12:14)。这是基督徒的品性,是从主领受的特权。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因我们得上帝的祝福,我们就要传福音给万民,使他们也一样蒙福。
二、祝福的实现
我们虽然有祝福的权柄,却没有赐福的能力,因为祝福的实现乃在于耶和华,耶和华是赐福的根源。“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诗127:1)。
美国曾有一位苏加露小姐,在中餐馆用餐后,饭店赠送的标语饼写着“现在就参加比赛吧,你不会输的!”个子不高而且身材肥胖的苏加露就信心十足地参加了选美活动,没想到第一轮便被淘汰出局。因祝福没有得到实现,她就控告中餐馆及制造标语的公司。
每个人都在追求祝福与幸福,岂不知道“福”从天来,并非从标语饼来,祝福的实现在于耶和华。
三、祝福的内容
路得记 2:4记载: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今天,我们也这样彼此祝福。犹太人习惯用”平安”互相问安。“平安”祝福的根源在于耶和华神。耶和华保护我们,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将我们隐藏在他翅膀的荫下。他的脸光照我们,他的视线从没离开。耶和华要赐我们平安!
音乐家海顿是生长在十八、十九世纪战乱的年代,但是其作品却常常表现出平安与欢乐的气氛。他说,当感受到上帝的爱与恩典时,很自然地就不见周遭的动乱,因而,也就将这种平安和喜乐用音乐表达出来。
我们若将凡事都交托给上帝,他就会安排、带领,使我们的家庭生活、信仰生活成为蒙福的见证。
四、如何求祝福
长期的忙碌,让我们的心灵瘫痪空白,没有时间思索:我到底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没有心思去面对“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的矛盾。没有胆量去祈求更大的祝福,以为人生已被命定在一个罗盘上,无法逆转。但是《圣经》透过雅比斯的一节简单浅白的祷告证明:身份、家世、命运都不重要,一个简短却充满信心的祷告,就能改变我们的未来(参代上4:9-10)。
让我们学会开口说:“主啊,我向你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你赐福给我!”——这决不是一个自私的祷告。
五、如何得祝福
太10:5-13记载,耶稣差遣使徒去传福音、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配得”是个关键词,那么,谁在上帝面前配承受祝福呢?上帝说:“你们果然听从这些典章,谨守遵行,耶和华你神就必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守约施慈爱,他必爱你、赐福与你……”(参申7:12-15)。创世记22:12-18记载:上帝对亚伯拉罕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我必赐大福给你……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由此可知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做正直事、听从上帝的话的人才能配得祝福,而且不仅祝福你一人,还祝福你的子子孙孙。
六、施比受更为有福
徒20:35记载:“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生命是活水,就在于流动;流出去越多,恩典就越发流入进来;当我们为爱主而付出的那一刻,就是领受上帝祝福的时候。为基督而付出的不是徒然,而是有福。主耶稣应许说:“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参太6:4)“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路6:38)。祝福的应许不仅延伸到将来,在天上、在来世,甚至在今天就能兑现。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
施比受有福
施比受有福,这是出自《圣经》的一句话,是耶稣给基督教徒指出的一条蒙福之路。
施,是给予,受,是接受;施是主动,受是被动。
施是拥有者,当一个人拥有资源、拥有财富、拥有知识、拥有智慧,才可能将拥有的东西给出去。
施者是能量场强大的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影响着身边的人。在上千年的时间内,像耶稣、释迦摩尼、孔子、苏格拉底这些觉者、思想家,用他们的觉悟和思想,引导着、影响着数以亿万计的芸芸众生。
施者是有能力的人,是愿意向世界付出的人。2021年世界慈善家排行榜中,贾姆塞特吉.塔塔、比尔.盖茨夫妇、亨利.威康、霍华德.休斯、沃伦.巴菲特、汉斯.威尔斯多夫、JK Liilly Sr、约翰.D.洛克菲勒、埃兹尔.福特、obert Wood johnesonⅡ 分别排在前10名,在这前10名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企业家、成功人士。
施者是内在丰盛具足的人,在我所见过、听过、感受过的人中,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亚洲商业模式第一人林伟贤都是如此,他们用自己学习成长的经历与成就,带动、教导了无数个创业草根、商界精英以及企业领袖,收获了事业与人生的富足与成功。
施者是不求回报、而回报绵延不绝的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两位无怨无悔的施者,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生命,从生命的萌芽开始就呵护着、祈盼着,无条件地施予我们爱、食物与满足,他们把自己所拥有的、所能给予的一切,都施予我们。
父母这种不求回报的给予,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赢得了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民众一致的尊重与敬仰,也让他们在施予一生的同时,获得了最大的福报,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施比受有福。
施比受好是什么意思
给与别人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要好。
出处:《圣经》,基督教里有句话就是“施比受更为有福”。自己未曾贪图过任何人的金、银、衣服。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伴的需用。叫你们知道,必须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如果有上帝的存在,那百分之十的收入就当归给穷人或归给神(奉献)。
因为从你而来的那十分之一,必定是神所给你的。你施舍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不然,你得到的十分之一,神必有各种办法将它取走。你拿到的不义之财,怎么哪来的,他也要怎么从你身边拿走。简单得说,人要懂得知足。
《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就,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它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
扩展资料:
施比受好精神的发扬:
佛教以及很多宗教之所有能够流传至今,与其所主张的观点是否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会大家如何与人共处,如何克服自私,人类生存与发展了,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个人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宗教所倡导的良好意愿和观点。
如果你施舍了,那就能领受更多祝福。而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领受,那就像爱情一样。最终爱情会越来越不稳固,最终就会离你而去。有一首歌叫给你们。讨论了幸福是怎么来的,付出太多终会疲乏,但互相彼此都有付出,那彼此就都有领受。这样爱情才更坚固,幸福才更可能停留
施比受更有福”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施,就是施舍,受,接受。 为什么“施比受更有福”,你贪我贪,资源就不能循环利用,因此施舍也是一种关爱,人间只有关爱才会温暖。施给别人,说明你有。只有你比别人富有的时候,你才能谈到施。
请问"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这是真的吗?
“施比授有福”的意思是:给予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是富有的,这种富有通常跟财富无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富有。
如果能够帮人,有能力去帮人,有爱心去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如果你的财富够多,你比别人过得要好,你有这个实力去扶持别人,就想办法去帮帮人。这是一件特别喜乐,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圣经上施比受更有福,施就是施舍,施就是给出去,赠送出去,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急难中的恩情是最大的,在急难中,看出一个人人的人品,体现了真正的友谊和价值。这是无比感恩的事情。
施比受更有福
施比受更有福,这是一句英语谚语。它的英文原文是:It is more blessed give than to receive.
歌曲《生命智慧》中,有这样两句:
它们有个共同的意义:“给予”、“付出”,比“得到”更有幸福感,更有价值。
仔细品味,觉得很有道理。
要“给予”、要“付出”某样东西,你首先得拥有这样东西,“拥有”某样东西,本身就是件让人快乐的事,如果再把“拥有”的分享出去,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快乐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拥有快乐,而自己却又没有失去什么,得到的是更多的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78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