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三种禅修(八步聚三种禅修)

关于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体会与收获
大纲:
修学方法改变了吗
每一课学习中,可以运用吗
有哪些体会与收获
学习是否存在困难与疑问?
正文 :
学习了八步三禅后,修学方法更加接地气,更加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而是践行出来、有体悟的知识才是力量,也需要不断把修学方法更加安住、更加反复修。在每一课的修学中,重复巩固修学方法,让他成为自己的内在能力。
体会和收获有:
一、真诚认真老实。
1、真诚是第一位的,导师说:没有真诚, 就会目标不清。
我就问问自己我修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学佛而学佛,为了有一些同修吗?
还不止,就为了学习一些法义吗?懂些道理吗?好像还不止!就为了提升自己和家人相处的能力吗,就为了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吗,就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吗?
好像还不止!是为了可以支持更多人觉醒和觉悟吗,让更多人收获更多的喜悦吗?这个听起来不错哦,我想是的。
还有吗?修学是为了改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让我们可以看清真相,活得真实,远离贪嗔之苦。
修学可以是为了成佛吗?就像辅导员的分享一样,有没有这样的发心。佛就是觉悟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已。佛学是了生死的学问,区别于其他一切法。如何面对我们死亡也意味着如何活。
我很确定我修学的目的在于收获内心那片璀璨的星空,让自己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和改变,成为一个觉悟的人。修学并不能让我们不会遇到烦恼和痛苦,而是会少很多庸人自扰之的烦恼和痛苦,会更快的从无明中觉察和觉醒过来,更快的回到平静自在的状态。修学的目的在于生命品质的提升,那怎么样才算是提升呢?
2、有了目标以后,就要往前走了,通常就会有各种阻碍或者考验出现,这时候就需要 认真和老实 了。
第一点不认真,就会浅尝辄止,就像用药剂量不足,难以生效。 改造我们的生活生命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生命模型或者活法已经根深蒂固,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就像是输液的过程,急不得。需要 静心 下来,回到自己的身体中心,打开心全身心的去感受体会法义,去用在自己的身上,积极的生活中用出来、活出来。
从改变内在心态这一根源入手。第二点不老实,就会四处攀缘。朝着目标,回到自己的内心,抱持这样一个状态。没有什么方便法门或者捷径可以做,不面对的事情会像信差一样不停的敲门,就像某些情绪一样,不停的来,回到修学的状态来。
二、八步三禅
1、八步骤三种禅修是一种具体修学的方法论,与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互为表里。可以把八步三禅比作一场种智慧树的旅程。
2、前面三步,是跟随在导师、辅导员旁,学习如何种树,每周,每个同修都根据自己的付出,去摘下一个果实,果实是否正见的、是大是小的,根据各自的前期修学而定,包含对法义完整、准确、透彻的认识,包含自己的真诚的修学态度,包含有没有学习三遍以上。
第4步:吃果子 并记得把种子留下,准备在自己人生果园里种树了
品尝正见的果子后,眼睛变得清澈了,如同去掉有色眼镜,自己重新去品尝生活的味道, 建立正确的认识和人生观。
第5步:自己耕耘、播种,种子由脑进入心
开始耕耘自己的心田,审视人生、 指导人生 ,解决现实问题
6步:让种子生根发芽.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当成拔杂草、去掉坏的种子,给好种子浇水施肥。
即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摆脱不良串习, 建立正向的心理 ,安住在正向的心理中,完成心态的改变。
7步:心中念着杂草和清种子的目标,不断的养护,浇水施肥、除虫(摆脱不良心态)
8步:心中念着好种子(正见及正向心态的利益),让种子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品质(慈悲与智慧)的改变
3、十六字窍诀,即“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师傅给的正见果子要吃下去,擦亮智慧的眼睛,看清世界的实相,不断耕耘自己的心田,去除不良种子和杂草,不停给自己种下的种子浇水施肥
三、困难
要学会和急躁的心、急于求成的情绪呆一会,好好的看看这个念后面的因,去运用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去运用活在当下的正见,去调整自己。
!���?4
八步骤三种禅修3
(八步骤和八步骤三种禅修,导师开示,八步骤是方法,建立观念,思考人生,不断重复心态,也是需要有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记得第一次打坐时,腿不自在,就放下不盘,说明不真诚,看到班组共修时其它师兄都盘着腿坐着,我也只能老实盘腿,现在也养成了习惯,每天也能认真的坐着盘腿,听慈经做定课。)八步骤三种禅修,禅修在一般人眼里以为就是在闭着眼睛,盘腿打坐,实际上是一种心底功夫,怎样用心就会怎样改变我们的心,就会有收获,打坐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只要保持正念,带着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心行,随时随地都可以禅修。比如观想,运用观想修行改变观念。净观或者不净观,净观帮助我们远离贪嗔痴,通过想来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内心,环境对我们影响很大,心念产生和境界有关系,境界变了,心念也随着改变。还有一种内观的修行,偏向于觉知力,培养我们的知觉,获得关照力量,也是比较重视的观察修,完成对世界的建立,一种正确的认识,运用理性的思维,这种修行佛教里面比较重视,因为人有理性,能够跳出自己的经验,跳出自己的感觉,如果没有理性思维的话只能永远活在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经验里面,所以要用理性思维开放,看到自己的不足,理性跳出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注更多的人。理性的文化和接受的文化程度也不一样,接受到觉醒的文化,智慧的文化就会开智慧,开真理,找到生命的真理。如果没有接受文化就会设定在狭隘的生活里面,跳不出自己的感觉,不清楚自己是谁?生命是怎么回事,没有接受到佛法的智慧,就会有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不良行为,成为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人。导师为我们施设了很多教法,让我们不走弯路,现在有缘进入三级修学,就要兼用理性认识,时时观察,提醒自己,安住在书院好好修学,对生命,社会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去认识,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八步骤三种禅修就是修正观念,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观念重复正向心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第一到第四部是观念禅修,通过将近三个月时间每天看书,观听视频,做辅助材料理解法义,做分享稿.记得本月上旬晚上在宾馆自修时,隔壁好友叫我一起去看广场舞,这个我喜欢的,当时心动了一下,也是我这个凡夫心无明的错误观念造成的,后来婉言谢绝,讲没时间去了,我要看法义,看书。也是第五第六步心态的禅修,处理问题,要考虑一下,心静下来,安住在宾馆内自修。稳定心态看书做法义,怕分享不好,打了草稿读一遍感觉不够精进,再修改重新整理,做分享心得,直到感觉满意落实正稿,收获满满,也是第七第八步生命品质的禅修,重复正确的观念和心态。现在学了10篇教材,对书本做法义的理解,养成了习惯, 丛刚自修时用了2小时,现在4到5小时,甚至一天时间看书,法义,重复看观听视频,学习,时间觉得还不够,摆脱错误观念,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心里基础,开智慧,见真理,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变,正像《道次第》所讲的围绕凡夫心,菩提心的展开,帮助我消除错误观念,建立正确认识,同样也离不开八步骤的十八字方针和十六字诀窍,(真诚,认真 老实,理解接受并运用,观念心态品质的改善 ,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向)。学会认识观修,以前喜欢买买买,现在好久没有这个念想了,安住了我这个以往贪嗔痴的错误观念,走向了觉醒。运用八步骤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用法器来敲醒自己,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取决于有效的方法,落实修学是关键,自修共修看教材,观看影像内容,每天重复看观听,脑子里有妄念时反过来再观察,观察后再安住修学,安住了就不用再观察,安住在修学里面就是轮番修,每一课都传承着智慧内容,修学效果都得到收获,皈依三宝,观念得到了改变,把法义带到生活中调整心态,对座上修的落实,检验巩固,也是座下修的修行,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亲人随缘接受佛法的善知识,学习佛菩萨的精神,按照闻思修的佛法修行次第,从迷惑走向觉醒,心态越来越健康,对人处事用智慧相处,融合,运用所学的法义运用到生活中处理问题,来导向生命品质的改变,效果非常好,关键在于我们要真正的落实八步骤。以上是八步骤禅修的法义和分享。
八步骤三种禅修
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导师为我们总结了真诚,认真,老实,理解,接受,运用,态度,方法,效果十八字方针,树立正见,摆脱错误观念,认清事实真相,重复正确十六字窍决的重要话题,让我们来改变观念,心态品质的转变。记得刚进书院在第一次小班共修时,辅助员师兄给了我一张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卡片,对照提示卡片,关照我这个是八步骤修学方法,每天要做定课,读一遍甚至10遍以上,看法义时要对照念一遍。通过这八课内容到现在我到底运用的如何?真的做到真诚,认真,老实了吗?讲一下关于每天早上定课,一起进班的师兄她们规定早上6点开始,让我和她们一起定课,可我有时会偷懒要到7点起床才能定课,说明我不够真诚,以为认真做到了,如何来完成法义的正确理解呢?《人生五大问题》佛教认为人生是有惑业苦组成,因为有无明障碍,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像,对幸福概念就会模糊不清,了解自我避免我执,要有无我的思想,透彻生命真像,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何为命运,要对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使生命健康的发展,活着的意义,不要耽着于眼前的小利忽视生命的价值,要把握当下,把握未来,开发自身的高尚品质,探讨解决现实问题。自觉觉他,自立利他。做法义后分享给师兄听,师兄提出建议,我就老实修改,要改变自己真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认真地传承,修学佛法,一遍一遍地学习,不四处攀缘。
八步骤与十八字方针有啥关系?18字方针是在修学运用上的概括,八步骤是方法,同时也蕴含了结果。对照八步骤我做到了理解,接受,运用了吗?八部骤的第一第二第三步是落实基础,闻思,要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获得正见,第四步是关键,建立正确的认识,也是观念的禅修,包括理论和实际认识两部分,理论就是佛陀讲的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等道理,实际认识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五第六步是提升,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完成心态的改变,心态禅修,以前脾气比较急啥事情都要快点,急于求成,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思考一下,安下心来做。第七第八步圆满,重复正向心态,改变生命品质。我打算怎么做?接受了修学模式,就要从身边做起,时时关注欣赏,支持重复,学习佛菩萨的智慧,摆脱贪嗔痴,用传灯的方式去传播需要的人,用善知识感化身边需要的人,在参加读书会时把单位同事也引进读书会,马上也可以进入书院一起修学了,在外旅游的时候把《佛教的财富观》小丛书赠给了宾馆工作人员希望她能通过书本内容,寺院网站网址,能加深对佛教的了解,也能走进书院。结合自己为什么要学佛?10年前一次工作中的不愉快,当时心里有点想不通,后来得到在西园寺罗汉堂做义工的老菩萨开示,遇到的事情是有因缘因果的,从那以后就开始走进了西园寺,当时只是拜佛,印书,放生,点灯。现在有缘进入了书院修学,进一步对佛法的了解非常必要,发自内心的接受佛法,对过去经过事情的检核,真实不虚,用佛法落实到内心,智慧看待问题,看人生,消除错误观念不必要引起的烦恼。
对八步骤和八步骤三种禅修的理解,认知接受的怎样呢?关键在于心的观念接受,先把自己看成是个重病患者,勇于检讨自己 ,法师是良医,要从佛的法器来医治康复自己,真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八步骤的禅修,观察修和安住修,平时认为盘腿闭目养神就是禅修,实际是错误的观念,观察修是心里基础,随时随地都可以修,通过思考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开智慧见真理,观察修建立了安住修,建立了凡夫心,建立了观念。无论自修,共修都要有真诚,认识,老实的态度,发现问题,坦诚面对处理,在理解,接受,运用的基础上运用八步骤,树立正见,对佛法有误解的人帮助他们,认识到佛法对人生有重要意义,修学的引导可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消除负面心行,解决现实问题,接纳有缘人,从迷惑中走向觉醒,认识到生命有轮回,从佛法中得到受益,运用正见,来完成重复心态生命的改变。以上是对八部骤的理解运用和分享。
八步骤三种禅修(二)
这一部部分师父主要给我们开示了三大部分内容,第一是什么是禅修?禅修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分类?禅修不是坐在那里保持姿势就好了,关键在于用心,而非形式。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而禅修的方法有很多的,比如有止观来培养定力获得观智的,也有内观是通过培养觉知获得观照力,也有观想,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而我们三级修学则是传承了佛陀一生教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来建立对世界正确的认识的观察修来进行修行的。为什么听闻法义如理思维如此重要,那是因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这也是为什么佛陀菩萨都是以人的身份成就的关键点,因为人会思考,还可以将尘埃扫去见得明净,也可以将不圆满不完整走向圆满完整。那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都在用观察修,都在依照心行运作规律,那为何通达的方向不同?那是因为我们所立足的正见不同,就像我们都拿同一个水杯盛水,但一杯盛的是乌梅汁,一杯盛的是白开水,所呈现出的结果颜色一定是不一样的,但方法工具是一致的。
学了这一课后,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对观察修这一套其实是很熟悉的,前面还觉得自己不会用,无非是不愿意换心里这点汤药,所以这换汤不换药的恶习还在生命中流淌。比如最近身边闺蜜们都接二连三的怀孕讨论到在哪里生孩子的问题,有两个说是已经联系好去美国和丹麦生小孩,还让我也先了解下,我是一脸懵的。回家后我召集老公开了个家庭小会议,我煞有其事的说这个孩子教育问题的事,等我扯完,我老公说这孩子还没影呢,考虑那么多干嘛。我很严肃的说,如果在国内生就要把我那个房子换下置办学区房,如果在国外生的话,我是不是就要开始准备我自己的学校了?我也是想一出是一出。我自己冷静下来,又在笑自己,我是不是考虑的太多了……一直说自己的孩子要让她自由成长,尊重因缘因果,但这还没出来呢,我就开始各种置办了。反过来又在思维,我不能随性的得过且过,事情到眼前了在去准备吧?好姐妹们早就开始了,我已经这么后知后觉了,又联想到错过的几次好的投资机会的遗憾我决定这次一定要走在前面。周天折腾了一天,我们一头乱麻。其实抛开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到底就是担心自己错过遗憾,生怕自己和未来的孩子落后……其实就是在反复观察修中成就自己的贪心、攀比心、优越感。哪还有什么保持正念,那个时候就是今后今后今后,我要怎么样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怎么样。现在都没过好,今后又能怎么样嘞。虽然暂时这个想法我观察到了,也在这做着剖析,但是冷不丁我那种欲望凡夫心还会跑出来,所以也是一个轮番修的过程。我认识到过度担忧未来是对现在的透支,但在既定目标内不是培养贪嗔痴之心的计划还是可以有的,前提是也要尊重随顺因缘因果,不可逆流而上。
人生有无数的岔道,在分歧的路口,多半摆着诱惑。我们常常被物质的光怪陆离耀花了眼睛。
需要在漆黑的静夜想一想,想象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想,想象我们将要迈步的台阶,据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近还是远?不可否认眼睛耳朵当然是有用的。但有时闭上眼睛关闭耳朵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倾听心灵的回答。
在进入书院之前,我就跟随南传师父禅修打坐,但总是妄念纷飞、昏沉掉举,一座坐一天,我承认我在座上我的心可以慢慢的平静下来享受这份欢愉,但是下座后的烦恼好似未曾减少,遇到问题还是不知如何处理?遇到对境还是会被情绪左右,现在明白了,那是因为一头扎进去了,却未曾看清脚底的路和方向,没有研究方法和理性思维,而且啊在观念上就还没做到位,几乎没有太多的听闻法义,也没有正见和强有力的内心主导力量,自然会被凡夫心一次次攻打沦陷,还会被外境席卷而空。其实在目前的自修中,我也没有很真诚老实的做到完整、准确、透彻的理解,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英语课老师都会让我们归纳每一段落的意思,然后给每篇文章分段,列出整篇文章的脉络大意,这也是老师帮我们理解文章的方法,现在是无上智慧的师父也像教小朋友一样来教我们如何学习、理解法义,师父的慈悲令弟子们动容。我个人在心态禅修上做的也不是很到位,我执我见还是很严重的,且存在蜻蜓点水式,力量还不够。这就是在轮番修上下的功夫比较少,观察修和安住修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不断修正完善的一个过程。就像早起定课,在温暖的被窝和早起定课不断观察修的挣扎中,思维继续睡下去的最终是不是为了满足贪欲凡夫心的过患和起来定课后的殊胜意义,在用正见作为参考后起来去做定课这是安住,但仅仅起一次还是不行的,需要连续的不断的一个时间点一样的反复挣扎强化后,才能稳定巩固,才能形成习惯,这就无形的改善了生命品质。虽然说得这么好,但是早晨起床定课对我来说还是好难,这个还是要忏悔的。我往往都是倒头睡一觉七八点了……
书院的三级模式是非常适合在家人修行的,一遍在座上精进一遍在座下践行,在践行中遇到对境赶紧用正见去化解,真的是很好的增上,互相检验。我个人觉得看自己最近修行修的如何就要看最近时都过得如意,是否顺缘具足,如果修学修的烦恼不断,诸事不顺,那就要好好停下来检讨下自己啦。修学不是为了让我们变成另外一群与世格格不入之人,而是让我们成为圆融之人——就是有勇气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就是纵然脚踏深渊,依然保有的向上仰望的力量。似水有容乃大。我们是一样的,也是不一样的,但心里要有期许,希望终究有一天我们都能成为一样的有智慧的成就之人!
顶礼三宝
感恩书院、师兄!
祝冬顺
观澜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481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