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有哪四个条件?)

学佛百科2023-04-06102

亲近善知识的现实意义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善知识?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宣扬真理的,能够让你认识自己,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这些知识就是善知识。善知识是正知、正见,学习善知识,以这些正知、正见为指导,就会产生正确的行为,我们会在人身、思想、言行上面端正起来,我们的生命格局也会不断提高。

我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目标的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要求,在生活和工作中,我都十分的懈怠,在这种懈怠的状态下,身体也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上班呢,坐在椅子上也挺不直腰,回到家更是不想动。越不动越不舒服,越不舒服越不想动,恶性循环令人窒息,却总没有改变的动力。

学习善知识一年多来,再看看自己和周围的人物环境,思维较之以前清晰了许多,但我也说不出自己到底明白了什么,是一种感觉,在许多小事上体现出来。我感到心里有了勇气,觉得身上有了力量,我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它们促使我改变令我平静愉快。

多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这些话张口就能说出来,但是能做到多少呢?学习修行是辛苦的事情,老师说,做好当下就可以了。是的,现在很多人都心浮气躁,懊悔过去,焦虑未来。但最重要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所以要把心沉下来静下来,认真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对善知识的不断学习中,理解的越深,行为与正见之间的距离就会越小。

善知识的重要性

       这两天,利用上下班空闲的时间,看完了《心住非家-菩提树下成正觉》,合上书本,我大概只记住了两大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心住非家》书籍系列的介绍,真的是非常用心的著作;一个是佛陀开悟之前的所思所想,重点围绕因缘法来讲;师父针对原经开示的内容,看似简洁易懂,实际自己过后又是似懂非懂的状态,所以非常需要一位善知识引导深入解读,让自己真正得到正法熏习。

一、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我在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只有对修行有概念的人,不管善知识在或不在,都会保持与善知识的有效沟通,并不断地向善知识汇报自己修行、生活、工作的情况,以便善知识更好的指导与安排修学进程。这是一个初学人应该主动亲近善知识的内容。这样有助于闻法修行的事半功倍,少走弯路。P30

虽说依法不依人,但最根本的“尊师重道”是需要有的,正所谓“道依人弘、法依人传”,没有传法的善知识,我们如何了知这解脱灭苦的佛法呢,在修行的路途中,我们既要重视依法而自立,还要面对修行路上师父对自己的打磨,要经得气师父对自己的考验。

二、为什么我们要及时写开示总结、写反省日记、写体会?我在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现在不顺你心、不合你意的事情还没来,感觉自己没有烦恼,如果不顺心、不合意的时候,烦恼马上又会生了,所以,反省过去的问题,是为了面对现在、面对今后。只有把过去自己在哪里纠结、在哪里起的烦恼,烦恼起来身心是怎么跟这烦恼流转的,起了哪些身心的行为造作,把这些都看清楚,认明白。然后,回到现实当中,要跟自己讲,如果现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我的起心动念,我的心要住在哪里?我的心要住在境上还是要住在法上?如果我的心又住在境上是还要住在法上?如果我的心又住在境上,怎么办?也就是说这个法建立的还不够坚固,对法的体会还不是很深。事情来了也知道要建立在法上,但还是随着境转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要把这些事情先考虑清楚,写在笔记本上或是写写日记,以后事情来了,哪怕跟着境相转了,因为现在心理有底了,所以它来的时候,也会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把这些事情虑清楚,写一写体会、反思、反省,以后就知道如何面对了。

三、为什么善知识很重要?我在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缘就是条件具足,才生出果来,叫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不能生过,有因无缘也不能生过,无因就是有缘无因,有阳光有水分没有种子,它是长不出来的。有种子无缘,无缘就是没有适度的温度、阳光、水分,它也长不出来,只有因缘具备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动力。缘是外在的条件,是能助因成果,是生过的间接动力,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当我们知道因缘果报,它们之间有这种关系的时候,再处理问题、考虑问题时候,会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能很好的掌握根本。

我们学习佛法,要不求智慧、要不求开悟、要不求改变命运、要不求解脱等等原因,这些就是我们的内因,善知识就是我们的缘,所以只有因缘具足了,才能有一线希望呀!!!

学诚法师: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因为最初时你的心很容易被外边境界所转,远离恶知识就是怕思想见解被那些不好的东西污染到,从而走错了路,而亲近善知识就能很好的帮助到你,遇恶则恶,遇善则善,常跟善良的人接触自己当然也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真正学佛的人需要面对恶知识的进攻从而磨练自己,进而把恶转化,这需要有很不容易修为的人才能做到

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莫近恶知识

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很大,学坏容易学好难呗。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二知识?一者恶知识、二者善知识。譬如贼师造恶逆,杀害君父破乱天下,众生被毒殃无不加,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罪。如释迦文菩萨发意求道救护众生,四等四恩接护一切,三界五道靡不蒙度也!所谓善知识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福。

学佛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八万四千类烦恼。要多闻多思,适合自己的法门就是最好的。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就好比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达到解脱的彼岸。

视师如佛

佛法从恭敬中求,弟子需要一心敬信师父,由此而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广增福报。我们的善知识真实是佛,如正等觉于诸大宝续部中所说,诸佛菩萨将于浊世示现不同身相善知识饶益众生,实为摄受我等无缘亲见佛陀者所示现之善知识身相。我们必须把师父当作佛来看,并不是师父自己要求的,是因为视师如佛,受益无穷。在修行的过程中,可以拜很多师长,把每一位师长都看作佛,以恭敬心希求佛法,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根本生信

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一定要有信心和恭敬心。《华严经》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信心是希望,是佛法的根源,是修道的根源,一切功德的根本,所有的功德都是从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

难得希有

修行的根本是依止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教导难生善心,没有善心难生善行,没有善行不得善果,不得善果难得成就,善知识是多么难得希有啊!比如《般若经》中说的常啼菩萨,他对善知识的希求心是常人所难以想像的,在寻找善知识的旅途中,常啼菩萨曾经卖自身骨髓来供养善知识昙无竭菩萨,获取求得般若智慧的法财。在师长闭关入定的七年时间里,常啼菩萨一直在外边守候,寸步不离。师长出定后,为了给师长敷设法座,洒扫净地,在恶魔干扰下,常啼菩萨找不到水,毅然决然地刺血净地。常啼菩萨不仅对善知识无比的渴求,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且殊胜的恭敬和供养,使得常啼菩萨能够在听善知识说法后顿登八地的境界。常啼菩萨寻访善知识的经历告诉我们,对善知识生起希求心是多么重要啊!

桥梁作用

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

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习佛法,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进行有次第地学习,没有人去开示,没有人去讲解,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读哪一部经,到底哪部好?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不会迷路,有足够的信心往前走,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界最著名的玄奘法师早年就亲近过很多的善知识听闻佛法,他敬惜寸阴,精进勇猛,废寝忘食,不仅仅学唯识,也学中论、百论,经目而记于心。在遇到疑惑不解之际,发愿西游印度访师求法,对于所学经典彻底通达,一生中翻译《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经典和论典1330多卷,其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有七种译本,玄奘法师译本是最完备、最精美、最准确的,子孙后代受益无穷,他身体力行,在利他中完成自利,令我们佛教界的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大师的功德及恩德念念不忘,为人们认识佛教、了解佛法、修证佛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法布施的异熟功德非常殊胜,他是佛教界的脊梁,在我国佛教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珍惜有这样的高僧大德,要把他当佛一样恭敬、随念、礼拜。

作病人想

印光大师在自己的头顶上写了一个字——死,忆念随时随地都会死。我们正在接近死亡,知道自己处在生死无常的病苦之中,烦恼是无常的根源,治疗无明烦恼、生死轮回的大病就是要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学佛的人把善知识当医生想,把法当良药想,把自己当作病人想,把听闻正法当疗病想。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就是告诉我们,诸佛菩萨并不是用水洗除我们轮回的病,不是要用手来解除我们无明的病苦,也不是把自己开悟的证果转加给我们,他是开示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一方面要依止善知识,另一方面要努力精进,才有希望。不发心不精进,怎么能够有成就呢?

不观师过

我们知道作为善知识要具备一些德相,就会用这些标准去观察,但是由于自己的烦恼没有净化,就非常容易吹毛求疵,善知识有一点点小小的毛病,就会拿放大镜去看。看不到善知识真正的功德,反而看到的是善知识的过失,麻烦就来了。观过是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看善知识有错误,就瞧不起、不恭敬,这样对自己的伤害更大。佛菩萨一再告诫我们,依止善知识要依教奉行,不观师过尤为重要。

心生感恩

在世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而善知识传授我们的是佛法,给了我们法身慧命,让我们沐浴在法性的光明之中。善知识是最胜真实善友,让我们树立对佛教正知正见的信心,我们要思维善知识的功德,忆念善知识的恩德,向善知识听闻最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学习最殊胜的菩萨广大行。我们要心生感恩,感恩成就我们慧命的善知识,是他让我们听闻甚深的妙法,增长殊胜的善根,修行成佛的法门,使我们消除烦恼,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故事#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就是真正有修有证的人,这种人就可以称他是菩萨。唯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解经,才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好老师。凡夫再聪明,也不能解经,全把经义搞错了!误法误人。听闻正法就是听善知识讲经,他讲的经上契如来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听明白了,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就要改正过来,合情合理合法。身、口、意三业都要遵守老师讲的原理原则,不是听完就没有事了,这就是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前一个法指一切事事物物,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在其中。第二个法是佛法。我们一天的生活工作都要与佛法相应。佛让我们做的,我们一定照做,不让我们做的,决不违背。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537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