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观音菩萨感应(宣化上人观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的来源
观音灵感真言
1.唵 嘛呢 叭弥 吽
2.麻葛倪牙纳 积都特巴达
积特些纳 微达哩葛
萨而斡而塔卜里悉塔葛
纳补啰纳 纳卜哩丢忒班纳
3.捺麻卢吉说罗耶
4.沙诃
此即近代汉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从咒语的音译观之,乃为元代的翻译风格,大约是元代西藏喇嘛教进入汉地的结果。
第1段即是西藏喇嘛教最广为人知的“六字大明咒”;
第2段是一首关于观音菩萨的偈子;
第3段是敬礼观音菩萨的文句;
第4段则是咒语的结束语。
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观音偈,这个发现要归功于马来西亚的蔡文端居士,他把音译还原成梵文,由此才发现是一首偈,这首观音偈并非无据可查,我们找到 南宋 洪迈 所著的《夷坚志》卷一就有“观音偈”一条故事,原文如下:
观音偈
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淮甸间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名号不辍.遂感观音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故病顿愈.于是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斋洁持诵.不两月.孙步武如常儿.后患腿足者诵之皆验.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与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宋朝张孝纯有一孙子,5岁还不能正常行走。有人告诉说,不久前,淮甸地方有一个农夫,腿脚有病,很久不好。但是他每天念观世音名号,从不间断。于是感动观世音菩萨示现,并留下四句偈说:「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念这四句偈,念满百天,久治不愈的病,竟完全好了。孝纯听说后,就教导他的孙儿和乳母也持诵此偈,并守斋戒。3个月后,其孙子学步行走如常人一样。凡是小孩患腿脚病的,诵念这四句偈都很灵验。
由此可见,此偈在宋代已经广为流传,可能到了元代,有通晓梵文的喇嘛把此偈翻译成梵文,在加“六字大明咒”,敬礼文,咒语结束语,俨然成为观音菩萨的咒,再则由于此偈灵验异常,故翻译后将咒语名为“观音灵感真言”!
持咒的重点在心,而不在咒文,观音菩萨的感应来源于你的心念慈悲、虔诚,来源于你的心不散乱,一心不乱才有定力,定力具足乃发神通感应。
诸位虔诚启请观音菩萨,奉持斋戒,一心不乱诵此四句偈,必将如张孝纯之孙那般感应速至。
南谟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谟大悲观自在菩萨!
南谟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谟大慈弥勒菩萨!
说明:原作者普明,末学有删节.
下面,是宣化上人对六字大明咒的解释:
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
第一个是“唵”。你诵这“唵”字的时后,一切鬼神都要合起掌来了,都要这样子。合起掌干什么呢?守规矩啊,要循规道矩。你诵这一个字,一切鬼神就都不敢捣乱了,他们都不敢不听命了。这叫“引声”义,就是引起来以下所说的这个咒,所以凡是说咒的时候,先说这字。
“嘛呢”,就是牟尼。这个牟尼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智寂”,以这个智慧来明白这一切的道理,还要寂灭无生。又有一个翻译,叫“离垢”,离开这一切的尘垢。这个好像一个如意宝珠似的,最清净,没有一切的染污。这个如意宝珠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可以随心满愿,就有这么好处
“叭弥”,本来那个应该读叭特弥。翻译过来是光明圆觉,又翻译成莲花开,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妙心,能以圆满俱足、无碍,这是叭弥。
“吽”字,是“出生”义,什么都可以从这个吽字生出来。又是“拥护义,念这个字那护法善神就来拥护你了;又有这个“消灾”义,你有什么灾难,诵这个字就能免了。又有这个“成就”义,你无论求什么,都可以成就的。
一念这个“六字大明咒”,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无量护法金刚,都常常拥护你。所以观音菩萨说完这“六字大明咒”之后,就有七亿那么多的佛来拥护围绕。这个“六字大明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这种功能也不可思议,这种的感应道交也不可思议,所以这叫密宗。要是详细说,那是无量无边的意思,说不完。那么简单地今天晚间给大家讲一讲。
我可以告诉你一点,不可说的秘密神力。为什么我说这不可说呢?根本我说的,这万分之一也没有。是什么呢?你能常诵持这“六字大明咒”,就有六道光明能把六道轮回的黑暗变成光明。那么这种的力量,是要你专心去诵念才得到这种的三昧。不单六道轮回放大光明,在这个十法界,也变光明藏。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忙里偷闲的来诵持这“六字大明咒”。
还有我再告诉你们,念“六字大明咒”究竟有什么好处?念“大明咒”没有什么好处,可是可以把你身上的虫子念成菩萨。若念“大明咒”,你身上的
宣化上人:为什么拜佛持咒会没感应
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么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
楼下有一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
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
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要管闲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
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么多佛,念了这么多经,持了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一点什么成就都没有!」
你想要成就什么?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一边管闲事,这怎么会有感应?
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
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
那么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它的闲杂声摇动我们的心。
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
那么说:「空的就不要礼啰!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么?」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
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
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着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么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珠现出来。
「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
你供养一切佛,也就是供养一佛。那么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那里有动静、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闲事。那么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
所以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
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佛教里面的观音菩萨真的有感应吗
真的有,有很多的例子,都证明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真实不虚。
你可以百度搜索: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去了解一下。
另外,不是去寺庙上一柱香,磕三个头,就马上改运获福了。有一个很好的祈求菩萨护佑的方法,就是念佛诵经,在一清静处,打坐,合掌,闭眼,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诵多遍后,做一个回向,回向就是说出自己的愿望,比如求健康,你就这样回向:愿以此功德,让我身体健康,就可以了。
诵经方面,可以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此经文寺庙里有请,经文内容网上也有,可以搜索到。
摘录几句如下:
众生被困厄, 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 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灭除烦恼焰!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
不知朋友你看了以上经文,对观世音菩萨生起信心了吗?如果是的话,就可以开始念佛诵经了。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念诵了一段时间的佛经之后,困苦的处境改善程度比较小,或没有改善,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具体为你讲解一下。
佛门中,讲究因果规律,即善恶有报,我们此时所受的苦,都是往昔(包括前世)作的恶业所致,我们此时所享受到的快乐,都是往昔作的善业的成熟,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痛苦,是自己作的善,让我们幸福如意。这是苦与乐的根本原因。
比方说吧,一个人的前世,有偷盗过别人的血汗钱,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这样的人,来世就不容易在财运上如意,就要受一辈子穷苦。这是一种因果,在这种因果规律的作用下,你让他去寺庙上一柱香,磕三个头,难道就能立马转运吗?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遇到了艰难困苦,一方面,可以念佛诵经,祈求佛菩萨护佑加持,另一方面,就要能遵守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菩萨是祝福善人的,行善积德,也是可以改写命运的。
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有一大恶,一大善,很能决定我们将来的福气,运气
此一大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即是杀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灵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们杀生夺命,生灵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诉我们,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我们求福求运,此一条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种极大之善行,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最后,朋友你可以请一些佛学书籍来看下,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去名山古寺烧个香,磕个头就了事了,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学习佛法,实践佛法(比如念佛诵经,吃素放生,忏悔),去行善积德修来的。
佛学书籍寺庙里有请,新华书店也有售的。很多经书都很难懂,初学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门的书。
厦门观音寺法华团
法华团的活动有个特色,就是诵经,而且是很年轻的诵经队伍,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是比较不可思议的。说到佛教,很多人更多想到,做做慈善,听听法师的开示,或者去上佛教的课程。而法华团最重要的是诵经,颂大乘经典,比如法华经,药师经,金刚经等。我也讲一讲个人的看法吧,就是说诵经的用处。
以前在观音寺时,经常给人看签,尤其是某些人生病的签,在观音菩萨的签文中,有提到几种病,一种是前缘怪,一种是水怪,一种是许愿未还,一种是祖上未安。前缘怪,指的就是我们前辈子或者几辈子前的怨业,一直跟着,然后在身上作怪,所以这种病,就是冤亲债主病。一种是水怪,水怪是比较严重的,其中就是一起一伏,一泼未平一泼又起,这个是怨气很重了,而且会逃跑的,它们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跑来跑去,单单靠西医,还真的没有办法。还有一种就是许愿未还的,这种病比较好,就是还了就可以了,如果到山神土地等地方许愿了,他们给你满愿后,你不
还愿。这时就会来干扰你。让你有病,却又没有病,检查正常,但是却感觉有病。这就是他们给你的警示了。很简单的,做人要守信用的,不守信用,他自然会惩罚你。第四个就是祖上的病,比如说过去的亲人没有好好安置好,他们也会来干扰,也会得病。
要怎么治疗帮别人,或者给自己治疗这四种病呢。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诵经和拜佛,不然没有任何的办法了。有些病一定要靠佛力加持才能病情才能稳固的。单单去做做慈善,花一些钱来布施,暂时的效果是不会很大的。但是唯有拜佛,唯有念佛,唯有诵经,这样才会有救的。等到生病时,无论有多少权势,多少威望,多少眷属,都没有用了,像华严经讲的,一切的眷属,财物都将舍离了。但是只有诸佛菩萨的愿力不会舍弃。就是这个原因。那么现在我们要做什么,好好的和观音菩萨结缘,和经书结缘,好好诵经,好好拜佛,好好念佛。这才是需要的。
宣化上人曾经有个开示,说我们要和观音菩萨做朋友,就是要常常念观音菩萨圣号,拜观音菩萨,颂普门品,以后有求于观音菩萨时,就会有求必应了。比如说,家人生病了,或者极难之中,有求于菩萨时,菩萨就会特别的照顾你。这不是菩萨的偏心,而是说我们一直和菩萨结缘,那么求菩萨时,就容易发起真诚心来。比如昨天某师兄的父亲生病了,我就跟她说,去求观音菩萨,去发愿诵经,发愿放生,只要肯下一番苦功夫,那么病一定会好,不用动手术的。后来菩萨应杯了,我说只要菩萨肯答应,我们剩下的事情,就是好好的完成自己的愿力。
佛力不可思议,观音菩萨的感应,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就是不能用我们凡夫的思维去推理,去测菩萨智慧,愿力,和感应。在法华经中,佛陀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如果满十方刹土般多的舍利弗,经过几大劫来测佛陀的智慧,也测量不了。你看,舍利弗智慧第一,八岁时就可以上堂讲法,连舍利弗都无法测量佛菩萨的智慧,更何况我们凡夫,怎么能推理观音菩萨的感应呢。
我们学佛了,一定要相信佛菩萨的加持力,相信经文的加持力,这种相信,能给我们脱离种种苦海,学佛不需要懂得许多名相的东西,名相都是方便。但是如果我们有着一颗相信菩萨的心,加上善良的心,去做事情,那么一定会成功的。如果学佛很久了,连菩萨都不相信,那只能是业障很重了。
业障重的人,有几个表现,第一个是不相信因果,第二是就是不相信菩萨加持力。福报和业障没有关系,有的人福报很大,但是业障很重。比如说,有些人很有钱,
因为有钱,所以造的业,比如说杀业,就更多,然后就住进医院,因为有福报啊,在医院里就慢慢的花钱,等钱花完了,他也就死了。这就是业障重的表现,钱没有花完时,还死不了呢。而这种死后,下辈子一定到三恶道的,因为福报都在这辈子花的光光的了。因为福报消失而死亡的,一定去三恶道,就算到了人道,也是贫穷下贱的。这也是业障重啊。
第二种,是不相信佛菩萨的加持力,有时候觉得菩萨有灵,有时候觉得没有灵,这就是业障的表现。有的人在寺院,在共修时,觉得菩萨好感应好感应,但是如果遭遇了一些挫折,就好像菩萨不灵了,然后不想亲近三宝了。这就是业障来了。我们要诵经,要持咒,就是要跟观音菩萨结缘,让我们能深信三宝,能相信菩萨的加持力。这样,将来生老死病苦,都不会害怕了。
获得观世音菩萨感应的方式(怎样求菩萨才能灵验?)
感应的道理非常微妙。“感”是因,就像声音;“应”是果,就像谷响。对着山谷喊,叫做感;山谷中有声音回应,叫做应。感应的方式用比喻来讲,就是“水清月现,水浊月隐”,这是讲我们心清净祈求,观世音菩萨自然就现在我们心里做加持。如果我们心不清净,也现不出加持。感应又像敲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有多强的诚心、多大的善心,感应就有多强、多大。以上是总的要点。下面具体解释:感应分二:(1)能感三心;(2)感应六相。一、能感三心就是三种心:至诚心、改过迁善心、利他心。修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要得到菩萨护佑,这三心一定要修好。1、至诚心念修的要诀只有两个字--至诚。古人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小到世间一才一艺,都要有诚敬心,才能成就、才能精微入神。古代有个象棋大师叫奕秋,他教人下棋专心致志才能取胜。世间小技艺都要这样,何况我们要感通佛菩萨,怎么能不至诚恭敬?心至诚才灵验,不真诚就不能感通(三心二意、半信半疑、随随便便,都是不真诚)。要获得观音菩萨加持,不能有任何怀疑。怀疑是最大的障碍,有怀疑就不灵验。《大悲陀罗尼经》中说:“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只排除一种情况,就是对于咒语怀疑,比如心理怀疑有没有这样灵验呢?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心里这样不信,那下至小小轻罪也灭除不了,何况重罪。)古德说:“唯有狐疑是弃才。(只有狐疑不信排除在外。)”《大悲陀罗尼经》中又说:“唯除不善,除不至诚。”哪种人持大悲咒不灵验呢?就是不诚心和不善良的人。我们细心看《观音感应录》,很容易发现,得感应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虔诚。比如,他们深深信仰菩萨,几十年如一日,在危难中全身心皈命菩萨,平常诵经念咒态度恭敬,在菩萨面前许愿不杂半点虚假,这一类都是内心诚恳的相,诚恳就是和菩萨相通的关键。再看海外杂志上刊登的一件事:有位阔人家的少奶奶有个女佣人,听到少奶奶天天念佛,女佣人很羡慕。她想:少奶奶已经这样有福,还继续修福,还在念佛,我也应该念。她就请少奶奶教她念。少奶奶正在吃荔枝,瞧不起她,就说:“你还配念佛?念什么?荔枝核!”她信以为真,就成天念荔枝核。不久她的儿子掉在海里,后来回来告诉母亲:“好危险!船翻了,我掉在海水里,有一个东西把我漂起来,一直漂到海滩上,我上岸回头一看,好厚一层都是荔枝核。”女佣人为什么能得到真实的感应?因为她念的很真、很诚恳,虽然念的是荔枝核,但她心里认为自己是在念佛。她念念都真实,当然得感应。大家想想,连念“荔枝核”都能得感应,可见众生的心和佛的心是相通的,自己诚心祈求,佛当然是回应的。所以,能诚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得加持。关键要相信自己正念这一句时,菩萨决定就在心中,一心专注、诚恳,就能感通。我们念时没得感应,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尽到诚心,万万不能生邪见,认为佛法不灵。唯一要责备自己诚心不够,更要发忏悔心、发大心,来求得观世音菩萨加被。我们来看一则感应事迹:宋代遵式大师,也就是著名的慈云忏主,曾经很刻苦地修般舟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他平时苦学而吐血,身体十分虚弱,在道场当中,两脚皮肤又开裂,但他用尽诚心来修法,自己发誓就是死了也不管。有一天,他忽然觉得像在梦中,见到白衣观音用手指着他的口,引出恶虫,又从指端流出甘露注入他的口中,遵式大师当下就感觉身心清凉,病也一下子消除了。他修忏圆满出关的那一天,顶相隆起有一寸多高,声音大如洪钟。大众都惊叹敬仰。遵式大师创立天竺寺,建造光明忏堂。大师在架上每一个椽子、每一片瓦时,都念大悲咒做加持。后来经过三次寇难,火都自动息灭。这都是大师心念虔诚、愿力坚固而得到的感应。所以要知道,诚心的力量不可思议,缘起不在别处,就在这一念心上。“一切唯心造”,心就有这样微妙、诚心就有这样大的作用。遵式大师持咒加持感应殊胜,这是因为他心精诚专注,这个加持就加上去了,这股力量一定按缘起律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持名、念咒、诵经、祈祷,心越诚敬越好,当下是什么心,就会出现什么效果。古人写经,能让经文字字放光,根本原因就是心达到了至诚。把心力放上去,加持就出现。今天的人诚心不够,所以没有成就。再看:过去有个刘山英,某一年冬天读了《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深深相信命自我立、福由自求。在这之后,他忏悔自己的罪过,每天跪着念诵观世音、准提佛母的经咒、名号,祈祷母亲长寿。凡是救济众生的事,他都欢欢喜喜地去作。有一次,他母亲忽然旧病复发,比以前更严重。母亲对他说:“我这是三十一年前生的老病,每次发病很快就好。今天你正念诵经文,反而病情加重。这是我年老福薄不能消受吧!”他哭着说:“这是儿子诚心没到,妄念没有除掉的罪过。”刘山英当即就焚香,对天叩头痛哭,发誓要消除一切妄念,让母亲的病早日痊愈。他母亲已经五天滴水不进了,这一天忽然开口说自己想喝粥。他那天晚上梦见所供奉的观音大士招呼他母亲一起坐,而且给一杯绿水让他母亲喝下。第二天病就减轻了一半,再过几天病就痊愈了。从此以后再没有发过病。由这件事他更相信感应如响应声,诵经也更加虔诚。听了这个公案就知道,诚心要从自己心里发出来。刘山英前面诵经时,诚心并没有由衷而发,所以没有大的感应。后来他焚香、叩头、痛哭、发誓,这是真心流露,当下就感通观音大士。我们一再强调诚心要由衷而发,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流于口头,做的多半是表面文章,像忏悔、发愿、发心、依止善知识,并没有由衷发起真诚心,所以才不见效果。这一点务必要反省自身。宣化上人讲经时曾讲到他东北家乡有一个人,以前做强盗,到处打劫、强抢、绑票。有一次,在抢劫时和人打仗受伤,疗养了半年多,不见有任何好转。他这时觉悟过来,知道自己做了坏事,所以伤口总不见好,因此就发愿:如果我的伤能好,我以后再不作土匪,我就到我父母的坟上去守孝!他发了这个愿之后,没有几天伤就好了,于是他到父母坟上去守孝。在守孝期间,发生了很多奇特的事,有一件是为大众求晴、割肉祭天的事。那是在他守孝期间,连下了几个月的雨,天总不晴。他想这样会把所种的谷子都淹死,因此他就求晴。求晴要有所表现,他就向天发誓:如果三天之内能停止下雨,我就把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天、供佛。发愿还没到三天,才过两天半时,雨就停止了。他要履行诺言,就在佛前拿刀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大概一、二两那么大的一块肉。割下肉以后,人就昏死过去。过了一阵子,才活过来。这时有位县长路过,见地上流得满地是血,心想这个人割自己的肉干什么?认为他发狂了。一询问才知道他是为大众求晴才割肉供佛、供天。县官非常感动。再说他割肉之后,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小鸟,这只鸟叫得很特别,鸟叫着:“多做德!多做德!做德多好。”意思是劝人要多做好事。所以,诚心祈祷有这样大的回天之力,如果人人至诚祈祷,一定可以挽回天意。凡是祈祷都要至诚,能做到几分虔诚就做几分,这是关键。祈祷时要郑重其事、精诚一心,竭尽自己身口意的诚敬,这就有感通的力量。心如果不诚敬,那心是虚假的,怎么能感天动地,这是不会有感应的。所以“至诚”是能感的第一个条件,是首要前提。2、改过迁善心我们知道自己造了恶业有罪过,能真诚认错、改恶向善,这是良心发现,良心发现就能和菩萨相通,所谓水清则月现。菩萨拯救有过能改的人,人愿意改过自新,就和菩萨的心相合,就能感得菩萨救护。这是一条感应规律:彼此要相合、相应才感通。比如,心地阴暗就不趋向光明,见善自然躲避不接近。就像中阴阶段,众生业障深重时,见到佛光受不了。恶人邪气重,不愿意接触善,愿意呆在污秽的环境里;行为放纵的人不愿亲近恪守律仪的人,这叫做“物以类聚”。所以,性质相同才能相合相应,我们能改过迁善,就和菩萨的心相合,自然感应道交。相反,有过不改、有罪不忏、心思邪恶,即使念诵,也只种未来善根,得不到现世感应。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相背,自心发生障碍,菩萨也没办法加被。我们看《观音感应录》,里面很多事都是人受报应时心里恐惧,真正生了忏悔心,向菩萨发誓再不造恶,而且尽力修功补过,有这个内涵,再恳切祈求菩萨,就得到菩萨的救护。比如,明朝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王应吉居士,供奉观音菩萨很虔诚。某年,他生痰火病,滴水难咽。在这之后七天的子夜时分,他梦见自己坐了一顶轿子,在一条河的岸边走。忽然人从轿子里颠出来,掉进河里,眼前出现了很多鱼、虾、蛇、龟。他想这些是我经常吃的,现在它们乘机来为难我。他恍恍惚惚感到有人提起他的双手,把他放在一块大岩石上。他抬头一看,天气非常之好,红太阳悬在空中,观音大士身靠崖石宴坐,善财童子、龙女、鹦鹉、净瓶都排在菩萨旁边。他摸摸衣服没有打湿,就向菩萨磕头拜谢。菩萨说:“你是一位善知识的转世,平时供奉我又很虔诚,所以特地来救你。你杀生太多才生这种病,如果能戒杀,病就可以好。”他当时就向菩萨许诺:“我一定戒杀。”菩萨说:“我这里有醍醐,你拿去喝了吧。”他双手捧杯一饮而尽,杯子像玻璃那样内外透明,醍醐的味道清淡香泽。喝完之后,他磕头拜谢菩萨。这时忽然从梦中醒来,口里还有一股香味,全身汗如雨下。过了一刻,他觉得全身清凉,心也开朗清爽。这时能喝下稀粥,精神很快得到了恢复。从此王应吉刻骨铭心,发誓戒除杀生。在公案当中,观音菩萨要求王应吉发誓戒杀,这是获得救度的必要条件。他能做到这一点,菩萨自然按自己的本愿做加持。我们设想,如果他当时不发誓断杀,那就当面错过因缘,病也不会好转。所以,有感才有应,感应需要双方的条件,王应吉能发愿戒杀,符合菩萨的心愿,这是他自身该做的事能做到;菩萨成就了悲愿,能拔苦难,这是菩萨方面的条件具足。双方条件聚合时,自然现前感应。清朝有个金桓,是个孝顺有爱心的青年。康熙某年一天,他梦见长眉仙人告诉他:“你有夙业,明年的今天会遭雷劈。”他醒来后忧心忡忡,每天都礼拜、祈祷观音大士,忏悔自己的罪过。到了第二年这一天,金桓看见天空一片黑暗,他知道逃不过这一关。他怕惊动老母亲,自己事先到文笔峰的塔前下跪。忽然风雨大作,雷声隆隆,家人见到都惊恐万丈,认为他必死无疑。雨过天晴,家人再去看时,他还活着。他说:“我刚才好像看见菩萨手拿杨枝为我洒甘露,而且菩萨用镜子照了我一次就走了。我忽然就惊醒过来。”业是自己的心造的,也只有以自己的心才能忏除。如果不如法忏悔,业力成熟时,决定要现前果报。金桓用了一年时间,天天礼拜、祈祷观世音菩萨,忏悔罪业,他忏悔、祈祷有诚意,所以得到菩萨加持,化解了一场苦难。假如这一年他没有好好忏悔、修持,他的业消除不了,结局肯定很悲惨。明朝有个陈荆山,性情暴躁喜欢赌博,家里供奉观音菩萨像。他每次赢了就烧香礼拜,输了就出口咒骂。有一次输多了回家生气,举起圣像往厕所里扔,又把便器盖子放在家祠的神位上。后来有一天半夜,邻居家着火烧到他家。他先是逃出,然后又回来坐在厕所里被活活烧死。陈荆山供奉菩萨想赌博赢钱,菩萨慈悲为怀怎么可能成全他造恶?佛菩萨只成就人的善念,绝不成就人的恶念。如果不发心断除恶行,妄想通过念佛菩萨来成就自己的恶事,这是决不会成功的。所以需要有改过迁善心。 3、利他心凡是修持观-音-法-门时,都要修利他心。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就能和观世音菩萨感通。我们说观世音菩萨是最灵感的,但并不等于谁都能轻易得到,如果能真诚发善愿,能发普度一切众生的心,能去掉自私自利的心态,念念为全世界,那就能很快和观世音菩萨相应。很多人只是口念菩萨名号、向外伸手求观世音菩萨,不知道向内求自己的慈悲心、学习菩萨的大慈大悲。一有不灵验,就怪菩萨没有感应。其实,是自己的心不慈不悲有障碍,才和菩萨不相应。下面看公案:清朝有位屠太守,某年秋天得了重病。他在生病时,发誓以后尽力利他来作忏悔。有一天,梦见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前世作官,办事刻薄,有伤仁厚,虽然你公而无私,也要减少你的禄位,况且你杀生很多,有短命的恶报。还好,你病中发善愿,心很坚固,念念以利益众生为怀,没有一点怨尤,冥界以你福德力大,将功补过,可以消除短命的恶报。阴府律令是救护众生才能延长寿命、增加禄位。你要加倍努力。"他从梦中醒来之后,全家戒杀放生。到第二年春天,病就好了。所以,人要没有好杀的心,自己的刀山就灭了;人要没有狠毒的心,自己的热汤火海就消了;人没有不忠不孝、不廉不贞的心,自己的地狱就消隐了;人没有悭吝、嫉妒的心,饿鬼的火就消了。"自救者佛救",自己有一番改正,就能得一分加持,这一点也要切切记在心里。《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有一段极重要的开示,大梵天王请问观世音菩萨什么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观世音菩萨说:"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我们修观-音-法-门,如果想得到大利益,那修这十心是最关键的。大悲陀罗尼的相貌就是这十种心,依这十心修持大悲咒,成就很快。(1)大慈悲心是:就是要心存大慈大悲。如果心存慈悲,那是真正持咒。(2)平等心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是平等没有偏袒、分党的心。什么是偏袒呢?就是分自分他,把人分成两类,认为一类是自己方面的人,肯慈悲帮助;另一类不是自己方面的人,态度冷淡,置之不理。这样心不平等,不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所以,有平等心,才是念大悲咒。(3)无为心是:就是不做任何邪恶的事,没有邪念、邪见。(4)无染著心是:就是内心清清净净,没有染污不干净的念头。(5)空观心是:就是观一切法没有自性。(6)恭敬心是:就是对一切都恭敬,把众生看成是佛那样,常常存恭敬心。(7)卑下心是:对任何人心理、行为都谦卑,自己处在低位,没有那种恭高我慢的气味。(8)无杂乱心:心不是很杂乱,很安静、很专一。(9)无见取心是:没有种种的见取见。(10)无上菩提心是:心里怀着成佛度众生的心意,有无上的道心。以上十心是大悲咒的相貌。我们依止这十心修持大悲咒,就能完全相应。在这部经中,观世音菩萨还说:"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这一段意思是,如果你能做到精诚用心("精"是专一,"诚"是至诚,只有这一心而没有其它杂念,叫做精诚用心。),身体受持斋戒,一切众生过去所造的一切罪业,都为他们忏悔,又忏悔自己无量劫来的恶业,口中不停地持诵大悲咒,一句接一句地持续不断。如果能具备这些条件,就是又有精诚、又受持斋戒、又忏悔、又持咒不断,那四种阿罗汉的果位,即生当中就可以证得,具有慧观方便的利根人,连十地果位都不难获得,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的希愿都能实现。观音大士的这些重要开示极清楚地给我们指明了道路,我们按这样来修,自己方面努力具足条件,就能和大士感应道交,决定可以成就。我们能发利他心,以观音的发心作为自己的发心,那就开始从悬崖险道上转入了光明大道,这是转祸为福、化凶恶为吉祥,而且,利他心发的越大,化解苦难的力量越大。我们修的时候,要发心为全世界修。心念比光速还快,心想美国,就到了美国;心想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就在心中。心最灵妙,发心为一个人,心力就用在一个人上;发心为十个人,心力就用在十个人上;发心为亿亿人,心力就用在亿亿人上。心就是发射中心,放开心量,为家念、为国念、为地球念、为法界念,心力也随着遍到这些地方起作用,这和单为自己念不一样,只为自己念,心灯只照到自己身上,光的范围小、强度弱;为一家念,心灯就照到一家,光更大、更亮、更强;如果能拓开心量,照到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顿时心就变得广大。以这个原因,念修时要发愿为全世界的有情消除苦难,这就是以观世音菩萨的心为自己的心,最和菩萨相应。《大毗婆沙论》说:如果有人在诸佛前代一切众生修行五悔(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功德有形量的话,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无法容纳。所以,为全世界祈祷和平,功德极大。有些人或许怀疑:我们修观-音-法-门,真能利益到全世界吗?是否这只是善良的愿望而没有实际效果呢?这是不必要怀疑的。前面讲过,真心横遍十方,整个地球都在我们心中。我们念观音的时候,我们心中不论内的身体,还是外的环境,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这里关键要理解到自己的心和世界并不是两个。《华严经》说:"知一切法皆是自心。"《大乘起信论》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真心涵盖了整个世界,日月星辰、地球上几十亿人、各个乡村、城市都在心中,我们心和观音大士的心相感时,我们心中的日月星辰、地球人类、乡村城市一定都会潜移默化,都会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也有事实可证明。北周时代在京师大追远寺,有个叫实禅的和尚,为人有道德。一天中午,他忽然走上钟楼焦急地撞钟,而且命令大众各自准备香火。等香火到了,大家问他什么原因,他说:"现在江南某寺院中的讲堂快要倒塌,要压死上千人。所以各位齐心念观世音菩萨救助他们。"在实禅师号召之下,大家都虔诚念诵,经声、佛号响彻禅林。过了几个月,从江南传来消息,说是那天中午,扬州讲堂中正在讲经说法,有一千多人听。大家忽然闻到特别的香烟和诵经的梵音,香烟和诵经声从讲堂北门飘进,再穿过讲堂从南门飘出去。人们非常惊奇,都跟着声音出来,等大家刚走完,讲堂就倒塌下来,没有人伤亡。现在问:此地人念观音为什么能让彼地人免除苦难呢?原因就是一切法都在真心之中,都和心不二。一个人真诚念修时,他心中的山河大地、情与无情都在潜移默化。一方面看,江南遥远;另一方面,江南就在僧众心中。所以,当下为他们祈祷,当下就有作用。还有一个证据,古代参访的人到一个地方,要观察当地有没有成就者,只要看这个地方的山水树木。如果有成就者,当地的环境就不一样。这些都说明心和境并不是两个。通过这些道理和事实,我们应当明白,我们修持观-音-法-门,不但利益自己,而且利益自己的家庭、利益自己的父母、子女;不但利益自己的家人,而且利益整个地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再说大一点,不但利益地球,而且利益整个法界。由此可见,我们祈祷世界和平、消除灾难,不只是在空喊口号,智者们必然知道,地球实际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人人都有责任让家园和平安宁,人人也都可以贡献力量。以上讲了能感三心--至诚心、改过迁善心、利他心。总之,要知道感应需要双方面的条件,祈祷者以至诚心、善心能感,观世音菩萨以愿力能应,因缘聚合才能实现,这是不可逾越的缘起规律。所以,凡是修持观-音-法-门,都要修这三心作为基本条件。二、感应六相感有今生感和前世感两种,今生感叫显感,自己有自证分,自己作的善根自己明显知道,叫显;前世曾经礼拜、供养、念修观世音菩萨,叫冥感,因为前世种的善根,转世之后不记得,不为心识所知道,因此叫做冥。菩萨给予的加持也有明显和不明显两类,心识明显见的加持,叫显应;心不能见的加持,叫冥应。综合起来,有六种感应方式: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1、显感显应:这一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就得到加持,比如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等等。比如,古代太平洲有个强盗叫陆德,他烧杀抢劫当地人民,也杀害官员。芜湖官员储某逃避不及,被盗贼抓走。轮到杀他时,陆德见他头上有三道毫光出现,就放了他,而且叫他管理一邑的事,交给他仓库。后来盗贼平复,他也因此而改任官职。储某平时每天念观世音菩萨一千声、《圆觉经》一部,所以得到观音菩萨护佑。晋朝有个西域商人,坐船在海中迷失航向。他和船上同伴一起念观世音菩萨,见一和尚拿锡杖在空中引导,不过一个时辰,就回到本国。以上两例都是今生念修观音,今生明显遇难成祥,这叫显感显应。2、冥感冥应:过去生曾经竭诚礼拜、念诵等,今生虽没有修习,由宿世善根力得到菩萨加被,不知不觉之中消除业障、息灭灾祸、增长福德。3、冥感显应:过去生曾经种过善根,今生得到明显加持。很多人今生没有供奉观音菩萨,但在危难中得到菩萨现身救护,这叫冥感显应。比如,清朝有个沈松,他在山东任县官时,他的一个同事被派到西藏去。这位同事父母年老,又没有儿子。沈松讲义气,慨然代他前往,前后跋山涉水了三年多才返回内地。路途中受冰雪寒苦,往往走一个多月都不见有人烟。他有两个仆人跟着他,其中一个叫夏祥,侍奉主人最忠实。有一天,天很黑有雾,马匹走到陡坡,往下是万丈悬崖。两个仆人都掉到山崖当中。沈松的马蹄也已经陷落,这时候忽见云雾之中观音大士拿着青色莲花向沈松指导,马上他的身体越过悬崖,很平稳地到达平地。失去了两个仆人,他哀伤痛哭,马也嘶鸣不肯前进。过了很久,天变得更黑。他听到有人在说话,就急忙去呼唤,只见夏祥独自一人回来了。他说他坠入深崖时,来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全身长绿毛的人,把他从山崖中背出来。主仆俩劫后逢生,抱着大哭。以因果衡量,这两人前世一定在菩萨前种过善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需要能感因缘就能有应,那菩萨的大悲心平等观照每一个众生,应当世界上没有任何苦难发生,实际上,苦难发生时,没有和菩萨结过善缘,也无从得到菩萨的加持。所以,上面这样的奇事并非事出无因,不过因在前世不为人知,一般人就只把它当奇迹看待。这种情况实际是“冥感显应”。4、显感冥应:这一生竭诚礼拜、念修,没见到加持迹象,冥冥之中蒙菩萨慈力消除业障、凶险等等。很多人修观-音-法-门,修得很诚心,但梦中或白天都没见到菩萨现身加持,这是不是没有感应呢?决定不是,不然观音的心就没有遍入众生心,他的愿也没有成就圆满。应当说,这都是在冥冥中得加持,这一点要深信。比如,本来有某种苦难,但不知不觉就提前解除了,而且自己还不知道,这叫冥应。或者,当下修当下就在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不为心识所知道,一般人的心识太粗,见不到微细变化,这些潜移默化都是“冥应”。其实只要修持,根身器界就已经开始在默默转换。5、亦冥亦显感而显应:过去生曾经种了善根,今生又竭诚礼念,结果明显获得加持、转祸为福等等。6、亦冥亦显感而冥应:过去生种过善根,今生又竭诚礼念,冥冥之中蒙菩萨慈力获得种种利益。懂了这些之后,我们应当深信功不虚弃、果无浪得,缘起不会有任何错过、偏差。不论前世或今生,下至对菩萨作一次礼拜、念一句圣号的善根,也决不会空耗,相反,不种善因,也不可能无因获得感应。总之是:如是感、如是应,感小应小、感大应大,随善行深浅、时间长短等等的差别,回应的加持在时间、在相状、在大小上也呈现种种差别。这样深信之后,应当理解观世音菩萨就像如意宝一样,只要我们有祈祷心、有信心,决定有求必应。即使我们一生都没见到明显加持的迹象,也没有任何怀疑,因为缘起不会空过、不会颠倒,我有心、菩萨有愿,怎么不感应?引文来源
宣化上人开示:该怎么正确的念观音菩萨圣号(附:音频
宣化上人开示:该怎么正确的念观音菩萨圣号 我们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观”是观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谁有妙观察智?观世音菩萨有。他有这种的智慧。故在世间上一切的声音,悉知悉见,都骗不了他。“世”是世间。“音”是声音。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的众生呼救的声音。菩萨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失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菩萨是梵语,应读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译有情觉,意思差不多。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也就是觉悟中的众生。也可以说众生中的觉悟者。菩萨是自觉觉他的圣人,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一切为众生的幸福着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无我的精神。 我们想祈求观世音菩萨保护或帮助,必须用真心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时产生心电感应作用。观世音菩萨闻到众生的求救声,一定来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时不诚心,掺杂求名求利的心,便不会有所感应。我们现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要纯净其心、至诚恳切地念。不为私欲而念。乃是为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众生而念。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令全世界的人类,消灾免难,罪灭福生,都能获得好处。 人人抱定这种宗旨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样感应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各位!把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皆回向给法界众生。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紧急关头念观音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 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观想:“反正我现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拼命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许有一线希望。”要有这种思想,可以遇难呈祥。 好像所乘的飞机,在空中忽然发生故障,即将堕地。这时要念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是有求必应的菩萨,我不念观世音菩萨,我的生命危险到万分,没有希望了。这时,你必定最诚心的念,感应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拯救全机人的生命。打七时要这样的想,来念观世音菩萨。 再想,我所乘的火车,现在出轨道,在千钧一发之际,如果我不念观世音菩萨,全列车的旅客,都要死亡。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求救声,菩萨闻之,无论千山万水之遥远,即刻来到你的面前,救你出离苦难,非常有灵验。 再想,我所乘的轮船,在大海中发生不幸,即将沉没,葬身鱼腹。在这最危险关头,我们也念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最后一分钟,一秒钟,我也念观世音菩萨。如果这样,定会逢凶化吉。 再想,我所坐的汽车,在路急行,忽然机件失灵,车飞起来,下边是万丈悬崖,若掉下去,粉身碎骨,一切都完了。这时,若拼命念观世音菩萨,车子会平安落到悬崖下,有惊无险。这是念观世音菩萨的感应。 在紧急危险之情形下,你能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胜过平常百千万声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因为在不危险的时候,所念的观世音菩萨,不够恳切、不至诚的缘故。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要虔诚的念,要真心的念,才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刚才我对果谦说:“你现在在万佛城念观世音菩萨,能像在船上那样诚心的念,就会有感应的。那时候,你所坐的船,在大风大浪中,危险到万分,时刻有翻船的可能。如不念观世音菩萨,一点希望也没有。念观世音菩萨,才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或者有救。所以拚命的念,最后渡过难关,风平浪静,到达海岸。你现在念观世音菩萨,还要休息,就因为没有那样的危险”。其实“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念观世音菩萨,要随时随地的念。换言之,行住坐卧,都可以念。口念心念有同样的功德。不要起分别心,一切随缘。当知,等死了的时候,想念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六根互用念观音 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里也记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眼睛也念,耳朵也念,鼻子也念,舌头也念,身体也念,意识也念。总而言之,都在念观世音菩萨。这叫都摄六根,一门深入的境界。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意是这样的解释:都摄六根,就是教我们把六根摄住,不散乱、听使唤,依教奉行,将六贼(六根)变成六个护法。都摄就是令六贼守规矩,不许它作怪。把它们训练柔顺,非常听话。人为什么不能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就因为没有都摄六根,没有驾御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所以它们兴风作浪,引起妄想纷飞,不能安份守己,而到处找麻烦。 若能都摄六根,那么,就能净念相继。清净的念,如同水波一样,一个跟着一个,继续不断。清净其心来念观世音菩萨,亦复如是。不间断的念,不停止的念,念到相应时,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这是第一圆通法门,到了这种境界,便能六根互用来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观音三昧,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没有得到念观音三昧,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入三摩地的境界,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间休息。 在这中间,口里只知念观世音菩萨,不知时间的过去,也不知时间的现在,更不知时间的未来。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都空了,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这里念观世音菩萨,精神集中的念,忘掉一切烦恼。我吃没吃饭?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穿没穿衣服?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睡没睡觉?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如果把吃饭穿衣睡觉这三件事情都忘了,这就是三昧现前。心中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念观世音菩萨,念得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念得比什么都自在,比什么都愉快。有病,病也好了。有痛,痛也忘了。没有吃饭也不饿了,没有睡觉也不困了。这就是入念观音三昧的境界。 念自性中的观音 我们现在专心一致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要念自己自性中的观世音菩萨。我们修行,外面有什么,内里也有什么,外边有观世音菩萨,内边也有观世音菩萨。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要念内外一如,自他无二。 我们的自性中,具足十方诸佛无量恒河沙数的性德,所以口里念观世音菩萨,心里更要至诚恳切,杂念不生,妄想不起,专一其心来念观世音菩萨。也不要有个所求,有个所贪。更不要有“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的念头。念观世音菩萨,乃是自性的本分。 我们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境界上,自性观音现前,打成一片,忘人无我。这时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无明?到自在无碍的境界,大圆镜智自然现前,平等性智自然现前,妙观察智自然现前,成所作智自然现前。虽然四智同前,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在四智中有千差万别种种不同的阶段。不是一现出来,就和佛的四智是一样。无论哪一个阶段,哪一个果位,都有种种不同的地位。 修道人,要明白“差之丝毫,谬之千里”的道理。要念兹在兹向前去用功,不要落在旁门外道中,那是邪知邪见的谬论。要存正知正见,正念才能现前。 念观世音菩萨,要念自己的观世音菩萨,不要念人家的观世音菩萨。什么是自己的观世音菩萨?就是把自己念成和观世音菩萨一样,也有观世音菩萨那样的慈悲,也有观世音菩萨那样的喜舍。也像观世音菩萨有七难二求,三十二应身。念观世音菩萨,要学观世音菩萨那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大慧、大愿大力。 移民到极乐世界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特别有缘,欢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住,不需要办移民的手续。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则一切通过,绝不会找麻烦。如果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那么,“一念真心”的证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只要真心诚意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就可以了。 因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是左右二胁士。这是西方三圣,无论念那一位的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就能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或见菩萨。 若不想移民到极乐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圣的名号。若想移民到极乐世界住,必须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死时可以往生净土。一举二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到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分不开家。到那时候,不想去极乐世界,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根已经扎下去了,将来就会生枝长叶,开花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60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