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众生(照见彼身心见如来什么意思)

佛教知识
【四大海】
(一)指须弥山四周之大海。于古代印度之世界观中,须弥山位于世界之中间,其周围有四大海,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为铁围山。
(二)指环绕国土四周之海。大海为众河所归,乃水之积聚,其量为最。称四大海者,非指大海之部分,乃指其全部而言。如观无量寿经以四大海一词形容阿弥陀佛眼量之纵广。观无量寿经之第九观佛身(大一二·三四三中):‘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据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载,一大海纵广为八万四千由旬,合四倍之大海则为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而阿弥陀佛之眼量犹超过之,故称四大海,非指四种不同之大海。〔观无量寿经疏(智顗)〕
(三)指有情众生之身体。有情之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犹如苦海,故称四大海。宋朝择英法师作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偈中之‘五须弥’乃指众生由五蕴色心相聚而成之我慢山,高如五须弥;‘四大海’则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之身,为一切苦之本。阿弥陀佛以白毫相光宛转于众生五蕴须弥我慢之山,令众生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去除我、法二执;又以绀青慈目照见众生,令悟四大皆空,苦海澄清,归于极乐。〔净业纲要(灵源)〕
[佛学大词典]
佛家中所说"三心 四相"是何意
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众生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过于执着往昔的想念,今日的焦虑,未来的担忧。
四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相”,就是凡夫以二元对立心来认识世界宇宙人生的,故有此长彼短。
1、关于我相:
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这个就是根深蒂固的我执,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意识。
2、关于人相:
就是以分别心看待别人,认为他是好人、很有本事的人,或者是小人、不可交往的人,等等,这样看待别人的时候,叫做“人相”。如果真是菩萨,念念都会看到众生本来涅槃,看到众生的佛性,看到法界一相。
3、众生相:
就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不再分别了,但是把所有的生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菩萨,一类是众生。众生还没有悟,而菩萨跟佛是开悟了的。如果这样看的话,是把迷跟悟看作是两样,就是没有照见众生跟诸佛平等的佛性,没有证到诸法空性。
4、寿者相:
指的是有一个命根,这个命根要比我相、人相、众生相都要微细得多,没有你我他的分别了,但是有一个存在、活着的相续的感觉,永恒的长寿,永生,道教内丹里讲的长生不死。
扩展资料
佛认为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又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受、知觉,都是如此。
可是一切众生并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学佛的人要特别注意,想要打坐把心定住,那还是会犯这个错误。
如何理解成佛以后还有众生可度?
这个问题我前几天回答过,佛渡众生是“全自动”的,用佛教术语来说叫“任运”。也就是说佛不是像我们这些低级众生一样,做事情要先想,不想就不能作。佛不需要起心动念即可自动完成救度众生的事业。打个比喻来说,太阳照耀万物,他不需要想我要照谁,自然就能普照万物,所有因缘具足者都可以承受他的普照。比如电视信号,他不需要想我要给哪个电视机传送信号,他是平等无分别的把一切信号普遍发出,根据每个电视机的频率和喜好而能随便播放什么节目。
所以佛渡众生是“全自动化”的不用去想去计划,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救度一切众生的目的。所以佛即使化身在无量众生面前而行救度也绝不曾活在妄想幻觉中。
佛的境界是凡夫不可思议的,完全并要按照我们的逻辑来做事情,所以在我们看来矛盾不可兼得的事情他能办的来。具体佛的境界可以参看弥勒菩萨的《宝性论》
首先,是否佛与众生同时存在的问题,佛与众生可以说同时存在,但是相对来讲一个是真实的存在,一个是虚假的存在。至于佛和众生最初是怎么产生的,显宗经典里没有明确的说明,只是说这个境界是一般的思维理解不了的,所以没具体解释。但是在密宗的经典里有详细的解释,只是没有密宗灌顶的话,也不能详细讲。总之是在无始的时候,如实了知了真如的就成了佛,对真如起了虚妄分别的就成了众生。只能说到这里了。各自心性的关系就是本来佛与众生没有分别,但是众生自己妄想创造除了自己和他人的差别。所以差别就是:在真实当中,佛和众生本即一体;但在众生自己的虚妄假设之中,分别了你我他。众生的心真实来讲本不成立,唯有虚妄执着而已。就如同梦中的自己本不存在,但是迷乱的梦中意识执着出自己一样的。真正的自己正在睡觉,但是因为梦没醒故,所以只能按照梦中的境界活,不能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丝毫也感受不到醒者的真实境界。虽然梦中一切并不存在。众生的本心就是佛的本心,但是众生因有执着的障蔽丝毫也觉察不到而已,所以才感觉如同活在两个世界,自己是自己,佛是佛。实际上他们差别就是一梦一醒而已,没有本体上的差别,那么你能说梦中人和醒了的人是一个还是两个吗?众生起妄念佛可照见,但是不必起妄想心即可照见。如同有神通的人看在睡梦中人的梦境,他虽然可以以神通照见梦者梦中的境界,但是佛不是起如同梦者之梦心而照见的,因为他已经没有梦心了。所以佛是置身颠倒梦想的事外的照见,而不是颠倒妄想中的照见。也即是任运自然的照见和救度,没有梦心中妄想执着的照见和救度。
虽然真实来讲我们是在梦中,但是这是对于醒者来说的。对于我们这些仍然处在梦中的人来说,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也会感觉苦乐,虽然这个苦乐也是假的,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没醒的人来说,还是感受不虚的。比如说你的母亲正在做恶梦,你知道她梦中的境界都是假的,那么你是否要帮她叫醒呢?既然是假的为什么不让她接着受呢?因为即使是假的但是对于没醒的人来说,他们感觉像真的一样。苦乐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虽然是梦中,但是因为他们具有执着故,所以具有苦乐,既然有苦乐那就要帮助他们。假的并不代表能不让人受苦。比如恶梦,比如错觉都是同理。
如果你问真实世界里还有没有这些众生,很简单可以对比梦中,梦中的你和梦中的其他人醒来后哪里去了呢?你的问题与此类同。
为什么说无众生?
因为在某个角度来说,真的没有众生,没有“我”。“我”是一种妄想执著。打个比方,梦中有个我,有众生,但是我和众生都是梦境,是虚幻的啊。但是呢,梦里就是有个我,正确来讲是“有没有我”,有没有众生呢?正确答案:有没有众生。那么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做梦的人。
世界、宇宙就是一场大梦,你我皆是幻相、执著,真的是起作用的那个真心,那是真正的自己、真真如性。再发散来说,一切都是真心、真真如性变现而成,一切都是真。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628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