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阿弥陀佛(临终前助念阿弥陀佛)

临终关怀和如何送往生
临终关怀与如何送往生 ----果缘法师齐鲁居士林开示
一、 临终关怀:
在亡者未断气前3天—5天时间内,念佛团的人就要分期分批的守在亡者身边。观察亡者的心态并与他/她沟通,将他/她心里放不下的、不愿意放下的事、害怕的事、担忧的事。一一的记在心里。要协调他/她家里的子女满父母的愿力。将这些工作准确无误的在他/她断气之前做好。
要有熟悉他/她的人或和他/她相处得非常融洽的2--3个人,开示他/她说“你一生坚定信念学习佛法,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 愿再来。也承诺要报答父母的恩德,我们要报上父母的恩只有自己成就,如若不然是报不上父母恩的。现在你就要到人生的终点了,要把你这一生圆满的画上句号,那么你一定坚定不移的断疑生信。下定决心随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才作了大孝,也报了父母的恩德。你一定要努力不要担忧也不要害怕。有我这些和你同修了很多年的老莲友在你身边,你尽管放心。我们一定能将你的一切,满愿、做好。我们将尽全力护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尽管放心。如果你有什么担忧的、放不下的、不便说的你尽可跟我们说。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给你调和。”
1、一般亡者临终的顾虑:
(1)、亡者有很多财务,如何处理。放不下
(2)、亡者有很多思恋放不下,临终前还需要见些什么人。尽量 满足他/她的要求。
不要动他/她。寝室里的床、家具以及一切都不要动,不要更改原来的样子(包括死后的百天之内都不要动,因为他/她走后还会回来看看的,若是改变了他/她回来时发现变了样子,会起嗔恨心。而堕入地狱。)
要善解人意,了解亡者的处境、了解他/她的身体情况,
小声的陪他/她念佛、提醒他/她要提起正念和我们一起念佛。
2、念佛的注意方式:
要根据他/她现有的身体状况、呼吸情况。
考虑亡者正是上气不接下气时,念佛应小声、节奏慢一点,让亡者可以跟上,一起念佛。要用温和、适当的佛号陪着他/她。在亡者未断气前不可以用引罄。每隔一段时间要喂他/她一点水。问他/她需要什么。
不可以把家属拒之门外。要让亡者见到家属。这样才会让亡者感到幸福、安详、不害怕。但要提前提醒家属情绪不要太激动。
要了解他/她的一些事情,因为只有对亡者有了些了解才会知道他/她心里所放不下的事,还牵挂着什么。利于断气后的开示。
二、 准备用品:
1、 设立佛像
2、 将他/她的衣物都准备好,叠好放在身边。海青、曼衣、陀罗尼被、金刚砂、戒谍、皈依证、以及各种物件都准备好。放在一边。
3、 认真的观察他/她,看看他/她的脉搏(这时不适宜太多人)。
三、 送往生:
1. 开示:
断气后若助念的人还没有那么多,先打开念佛机。决定不要动他/她。马上开示他/她说“XXX居士大德菩萨,今天是你寿终正寝的时候,也是你神识转法界的非常时期。你一定要有定力。见到你的亲人来迎接你不要去,见到各种景象你都不要害怕,雷声、雨声、风声以及各种向你袭击过来的动物,你都不要害怕。那都是幻声幻觉。只要你提起正念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它们都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只能默默的退去。你一定要有定力。以往你认真修持,戒、定、慧三学勇猛精进。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正知正见听我们大家的话和我们一起念佛。”
再开示家亲眷属及冤亲债主:“XXX居士大德无史劫来的父母、师长、历代先亡、家亲眷属往昔XXX居士与你们有家亲眷属之缘,今天是他/她往生极乐世界的关键时刻。希望你们站在一边和我们一起念佛,不要干扰他/她往生极乐世界。他/她花开见佛之时便是你们解脱之日。XXX居士大德无史劫来的冤亲债主你们听着,往昔他/她和你结下了怨,那是由于他/她迷惑颠倒没有学佛。现在他/她通过学佛已经知道了往昔的过失、忏悔了业障、皈依了三宝。你们就要化干戈为玉帛以博大的胸怀原谅他/她,将过去的一切冤缘、业缘、孽缘都能通过念佛化解成为殊胜的法缘。复仇、讨债解决不了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有你们今天老老实实的随我们一起念佛作他/她的增上缘,将他/她送往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之时,你们随之也往生西方(或他/她生往西方之后再来救度你们)”
对他担心、放不下的事情进行开示:比如亡者有钱,在断气后要开示他/她说“你不要担忧,也不要挂碍。你所剩下的财务,经我们协调你的子女已经同意将你的财务广修供养、布施三宝、放生。”若是有牵挂的人没有见到的。断气后要开示他/她说“请放心的走,你希望见到的人已经来到你的身边,正在和我们一起念佛。祝愿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脱生死、圆成佛道。”
最好是他/她非常熟悉的人为做开示,会让亡者感到更亲切、更温暖。更愿意相信。
2、助念:
领众的应当把参加助念的人分成几班。轮流助念。开示的人每一个班都要在。可以不参加念佛。
要有两把引罄,助念的一把引罄。开示人一把引罄。
断气后十二个小时内,前六个小时。这个时候是他/她最害怕的时候,会见到很多亲人以及可怕的景象。需要半个小时开示一次。后六个小时就可以一个小时开示一次。
一般情况下是十二个小时后验证
3、 穿衣服:
用温毛巾擦好、将海青为他/她穿好,将曼衣叠好盖在胸前。用陀罗尼被蒙上。把他/她的戒牒、皈依证放在枕边。
若是十二个小时后决定亡者已经走了,可以停下来打开念佛机给他/她助念。并与家人协商是送到此结束或是继续送到殡仪馆。(可根据当时情况来调和)。
4、验证:
十二个小时时若是亡者头顶温热,可以决定他/她往生西方了。若是头顶不热脑门温热,这个人在天道。需要继续念佛,坚决不要放弃。若是上半身只有心口窝温热,则在人道。若是小腹温热,则在饿鬼道。膝盖及腿肚子温热为畜牲道。脚部温热则在地狱。
若是堕入畜牲道,看他/她临终前的模样,可知道变成何种动物。
若是很凶狠的模样(龇牙咧嘴),因为这个人生前脾气暴躁,而投胎为狮子或老虎类。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全力以赴将他/她在畜牲道救出,最少也要保证送到人道。坚决不可以放弃,
四、 起灵前开光:
(1)、先诵《阿弥陀经》一遍,说“XXX居士大德菩萨,今天是你阳寿已尽、寿终正寝神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非常时刻,由我XXX居士领众为你诵经做开光仪式”。打开杉单。大悲水倒在盘内用棉签给他/她进行开光。
(2)、说“开眼光望西方,圣贤云集好道场。
开口光饮琼浆,口念弥陀去西方。
开心光立志向,了去尘缘化皮囊。
开脚光现神足,金台之上回西方。”
将他/她的尸体送到灵车上,让他/她的家亲眷属、子女、到他/她的灵车前站好。其他大众赶快上车。在灵车启动之前让他/她的儿女向来送别的大众顶礼三拜。为亡者谢罪。说“灵车载着善人行,一路飘扬佛号声。车轮碾去往昔业,信佛法门得安宁。”
再起灵。
五、临终告别:
在告别厅时,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二十一遍。主法(领众)致道别词。这是度人的关键,所以十分重要。不应当把赞叹着重在赞叹诸佛菩萨上!想要度人,就要着重赞叹他/她的家人,也为后来提出要求作铺垫。(如:“他/她能有今天殊胜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因为他/她有贤孝的子孙,他/她有一个像善财童子一样的好姑爷、有一个像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好儿媳妇,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努力和关爱将这位老人殊胜的送到极乐世界,因此他/她的子孙增福增慧,他/她所有的家人都是我们学佛人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更精进的修行,来报答佛恩”)若是做不到的人,这时心里会起愧疚,这时应当提出今天用餐茹素的要求,(如说“为了让老人走得更好,品位更高,我在这里真诚的对他/她的家人说谢谢你们,希望今天可以遵照您亲人的信仰、听我们的劝解今天用餐最好素食”)这个时候把这个事情决定要定下来,因为被食用的众生因亡者而被杀,所以这个罪业要计算在亡者身上,即使往生也会被拽来下的。最好能四十九天都吃素!回向功德。
六、下葬:
火化:把尸体放进炉口时,拿下陀罗尼被、曼衣,叠好说“这把无情的火,凡盛无处躲。化掉尘缘去,还归本来我。”
再送进火化炉,然后念佛等待他/她的骨灰出来。
骨灰出来后,安置到指定的地方去,才算圆满结束。
若是土葬:开土之前说“手把金锨向空扬,此处宝地最吉祥。三宝放光多加持,子孙后世外代昌。”领长子或长孙开土。埋好后诵一遍《阿弥陀经》、往生咒二十一遍。圆满结束。
注:此开示为果缘法师在齐鲁居士林打佛七时所讲,
如何为孩子们做临终关怀
信仰宗教。为他们念 阿弥陀佛 期盼孩子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经。告诉孩子,他(她)只是早去一步,不要悲伤,在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终有机会再次见面。不要留恋各种诱惑。一心一意念佛号,求取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名号有何功德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利益
1、《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舍利弗!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迫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2、《要解》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3、《称扬诸佛功德经》言: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诵讽念,当起广远无量欢喜,安立其意,令使真谛十万亿信心。念斯如来,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命终之后,皆当往生彼佛刹土。
4、《大悲经》言: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5、《大般涅槃经》卷十七言: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
6、《陀罗尼集经》言: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7、《谟诃般若波罗经》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敬心念佛,是善根因缘,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佛,散华念佛。若有一人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8、《观经四帖疏》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9、《阿弥陀经疏钞》卷三言:欲生彼国,需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10、《选择本愿念佛集》言: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11、《阿弥陀经义疏》卷一言:问:四字名号,凡下常闻,有何胜能超众善?答:佛身非相,果德深高,不立嘉名,莫彰妙体,。十方三世,皆有异名,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12、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 《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13、《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位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14、《观念法门》云: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位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15、《观念法门》云: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16、《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17、《往生礼赞》云: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8、《往生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19、《观念法门》云: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20、《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临终关怀次第
临终关怀次第
序篇
世出世间万事万法的学习与操作,并非一蹴而就,需随机宜,按次第而行,方能成就,纵使佛陀当年讲法亦是如此。临终关怀与助念更应依佛教法,善巧切入,从而利益众生。从结缘助缘,到最后的助念,都需要以各种关怀的方式渐次进行,乃至到助念圆满,都要有相应的步骤,环环相扣,方能善巧方便引导临终人对佛法升起信愿,得到佛力加持摄受,带业往生,圆满助念人员的助缘之行。本节我们就此展开阐述。
临终关怀与助念人员本着利益众生的出发点,以同体大悲之心,针对临命终人各种根机,巧妙利用各种关怀方式:或从身体关怀入手;或从心理关怀入手;或从精神关怀入手;或从信仰关怀入手,方法随宜,了解对方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并真诚地为他解决、处置,令其安心,从而与临命终人建立起共同交流平台,获得信任,完成初步结缘。再深入信仰关怀,善巧引导其生起或增益对阿弥陀佛的信愿心,并且愿意把问题交给阿弥陀佛处理,求生极乐,并帮助其延续到接近咽气,从而完成助缘阶段。待到其快咽气的时候,进入第三阶段,进行助念。
世间凡夫众生,大部分贪生怕死,我执身见比较重,因此一般临终关怀步骤是:从身体关怀入手,再到心理关怀、精神关怀、信仰关怀、临终关怀乃至到最后的生死关怀,也就是临终助念。但也有特殊者,例如本身就有信仰,对信愿阿弥陀佛者,则可以直接契入信仰关怀,对他(她)鼓励赞叹,帮助他(她)更加坚定信愿心,更洒脱地面对生死,为最后的助念做好铺垫,令命终人往生更有把握。
在此提醒的是,不管从哪种关怀入手,关怀的主要目的是:要与临命终人建立起共同交流的平台,取得其信任,从而给予其更大的爱护,最终令其获益,而不是带着某种宗教色彩强迫性地宣传我们的信仰,那不叫临终关怀,顶多可以称为信仰宣传活动,看似好心,但只是引起临终人的反感,反而伤害他。真正的关怀爱护是平等的、是相互交流的,是维护对方的,如果关怀没有平台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其不平等的流向。这种不平等的慈悲,必然是强者倾向弱者的一种发泄。心与心的不平等,只能让病人产生压迫感,从而被动地接受。临终人承受痛苦和即将死亡的噩耗,已经在被动中无奈地承受着许多事情。因为很多事情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他此时是孤独压抑的,所以他最需要的是可以主动发泄,可以理解他,让他感到轻松的平台。
因此,关怀人员想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关怀,首先必须要与临终人建立起互通的平台,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包容和信任,才能小心护持引导临终人迷茫无知的心,走向解脱之路。
最后的关怀――首次临终助念的纪实,文章很长,深呼吸慢慢看
跟随姜来博士来拜访大眼师的那天晚上,听说有个临终关怀的活动,不知是何驱使,我向大眼师祈请:我可以参加吗?
大眼师说:当然可以啊!
征得大家同意,姜来博士和随行的老师们先行离开,我留下来等待。
在等待的间隙,大眼师告诉我怎么做。
很简单,只念“阿弥陀佛”,每四句重复一次吟唱的旋律。
大眼师讲话有很重的昆明口音,不过念这四个字,很清晰,有摄受力。我跟随着他的演示小声吟唱了一遍。
大眼师说:声音要轻,就像哄小孩子睡觉一样。
晚上八点多,跟随四位临终关怀助念团的师兄一起出发。
有两位五十多岁的女师兄,其中一位是助念团的负责人,个头不高,花白的头发,带着一副眼睛,慈眉善目。听她说,今天要助念的这位往生者是她的大学同学――某大学的大学教授。
两位男师兄,一位四十多岁,是我们的司机,一路只管开车。另外一位二十多岁,是个自由职业者,圆脸,剑眉,法喜充满,一说就笑,一笑还有俩酒窝。他说起来滔滔不绝,天马行空,一会讲经布道,一会分享商业运营模式。我也不需要说太多,他时不时还给我提些问题。有他在,不冷清。
不过我那几天,有些疲惫,不知道啥时候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了哪里,车停了下来,小师兄把我叫醒。
下了车,我揉揉眼睛,借着月光,发现这是一所建筑风格古朴的院落。跟随大家走进去,绕过迎门墙,目光越过一片十余米见方的空地,停留正面在一个高大的的香案上。上面摆满素雅的菊花,还有一些烧纸、香烛等等。院子是中间是下陷十几公分,用鹅卵石填充铺筑,最中心放个大铁桶,可能是放烧纸用的。四围也是房间,门前是水泥地平路面可以通行。
大家进入左侧的房间,已经有几师兄在那里了。我断断续续才知道,助念从当天下午已经开始了,两人一组,白天每一小时换一次,夜间两小时一次。
我和法喜充满的小伙子一组,在2点到4点值班。团长让我们先休息,小伙子又拉住我给我讲了一些注意事项:让我跟随引磬的节奏有,“阿”字和“托”字要落在节奏上,让我跟随他的声音来,不要大过他的声音,因为他是主念。他说,他正在练习如何更熟练的使用引磬,他还要挑战自己助念的时间。
我们在休息室的长椅上,下面铺着坐垫,身上盖着薄被子,和衣而睡。
快到凌晨两点,我们被叫醒了。
小伙子换上海清,我穿上义工服。他带我先进行助念前的祈请。我们俩并排站立,他手持法器,面对墙上的阿弥陀佛,念完祈请词,行三鞠躬。
然后,我跟随他一起走出门。那天是正月十六,院子里清辉朗朗,助念室传来的法器声和念佛声,衬托得深夜更加冷清寂静。
大香案的右侧,是个小门,掀开帘子,进入后,一个大大的后室。偌大的房间搁置一副有低温冷冻装置的棺椁。棺椁打开着,可以看到往生者躺在那里,从头到腿覆盖着印有经文佛像的黄色的绸布,可以看见脚。两名助念者,坐在棺椁跟前一尺之遥,身穿披风,一位手持引磬,法器、佛号,一声连一声。另一位,双手合十,亦是佛号跟随,念念有词。
我的同伴,绕到棺椁头侧,附身对着往生者大声喊他的名字,连续三次,按照一本临终助念指南,对他念出一些开示的话语。这时候,前面那一组的声音明显的降低下来。
开示完毕,同伴连敲三声引磬,和上一组有个衔接,跟着念起佛号。另外一组便停了下来,起身让我们坐下。把披风从身上脱下,给我们披上,包好,脚下还有一只打开着的电取暖器。
正月的昆明,还是春寒料峭,夜间更是寒气逼人。坐在助念席上,我竭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把注意力放到念诵佛号上。一声接一声,除了“阿弥陀佛”,再没有别的,念头还是会不断地来,不断地走,尽量让心静下来,空下来。
两个小时,只念四个字,不知道要念多少遍,内心还是会有一些急不可待,但最终还是平复下来,专注在“阿弥陀佛”四个字上。
困意也会不时来袭,身体也也几度僵硬,时不时地要调整下自己,振作下精神。
蜡炬成灰,象征人的生命燃烧到了尽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小时候听说过一句话:人死如灯灭。
灯灭了,光明消失,一片黑暗。置身于深夜空旷的山野,充满着未知的信息,会让人感到恐惧。如果人有灵魂,它会到哪里去,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曾孤身一人走过一次夜路,几十公里,顺着人们修筑的道路穿过城市,步入乡村,原野空旷,夜黑风高。人居住的环境实在是非常的狭小,外面的空间遍布无限未知。茫茫深夜里,我们钻进温暖的被窝,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谁在主宰着黑夜?
黑夜和白天,只差一线光明,我们需要这一线光明才能更好地生存,当黑暗来临,恐惧会涌上心头,于是我们选择闭上眼睛。
眼前的人,他也闭上了眼睛,只是不再睁开了。
这还是他吗?
这是他,这是那个大家口口声声唤着的“某某某”,是某个大学学术有成、众人敬仰的教授,是某一群人曾经同学,是某一群人曾经的邻居,是一位丈夫,是一位父亲……
现在,当大家念起他,还会想起他的音容笑貌,还会来到他跟前,将来还会走到他的墓碑前……只是,现在的他,跟这个盛着他的棺椁一样,没有丝毫的动静,不会再做任何的回应!
眼前的他,已不再是他。躯体只不过是灵魂临时的居所,灵魂才是真正的主人。肉眼看不到灵魂,就像深夜关了灯我们连自己都看不到。哭泣没有用,此时此刻,它跟一根木头没有区别。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念佛给他听呢?他能不能听得到呢?如果能听到,是怎么听到的呢?
尽管我曾经读到过一些相关的知识,可当真的身临其境,还是难免恐惧和疑虑。
我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呈现,才会对往生者最有帮助?
灵魂不灭,可是它在何处?
……
两个小时过得好快。念“阿弥陀佛”的同时抑制不住会思考生死的问题。还没有解开这些疑惑,一声异响把我从混沌中惊醒,我一个寒战,循声望去――下一组进来了。
学上一组的做法,不需要多余的言语,我也把披风脱下给接替我的人披好,然后跟随主念退出助念室。
回到休息室,首先要做的是回向。主念带我面向佛像念回向文,行佛礼。
回向完毕,小伙子告诉我两件事:第一,助念期间除了引磬和念佛,不能发出其他声音,不能触碰其他物品发出异响。第二,不可以对养生者行礼,行礼要对佛像。
哦,我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活动腿脚的时候,不小心踢到电暖器一次。退出来的时候,朝往生者鞠躬一次。原来这些是不如法的。
知道了,我郑重道歉,对不起,以后注意。然后我和衣躺下,盖上被子,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早上七点多醒了,本来计划一早要赶回去的,我用百度地图查看了下,距离我要去的地方竟然有五六十公里。这才知道来到了一个昆明市下辖的县城。
陆续又有几位新面孔赶到,参与助念。负责人说再给我们安排一次助念,时间在8点到9点。
再次步入这个房间,没有了慌乱,心态进行了自我调整,端身正坐,进入状态,一句紧似一句,净心念佛。
念佛的过程中,一个念头忽然闪现:佛号不是念给别人听的,是念给自己听的。
继而思索如下:
不是我们在超度往生者,而是往生者在超度我们。它用有形的舍报,给我们宣示生命的真相,其实万事万物都在说法,演示给我们看。
对活着的人,我们都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观念,改变别人的命运,更不要说去改变失去色身的灵魂。人死之后要去到那里,已是因果注定,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口口声声阿弥陀佛,心中还是贪嗔痴慢疑,灵魂感受到的还是后者。
念佛能把自己念明白,灵魂自然感知到了悟生死的快乐。与灵魂的对接是靠心念传递的。生者一颗向佛的心,灵魂才有可能放下人世间的物欲贪享。
念佛是念给自己听的,灵魂感受的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我”解脱了,灵魂才有解脱的可能。所以,自度才能度人。
我还有多少没有放下,还有多少没有了悟?我的状态对往生者的影响全在于心。此刻我与他有缘,才会来到这里。是我度他?还是他度我?还是我们本来一体,相互联系?
顿觉责任又添了一层,不但是来到身边的有缘人,还有已经离开的有缘人,我们都是息息相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的解脱成就很重要!
释迦牟尼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个“我”不是有形的色身,而是光明共有、不二无我的自性。
明了如此,心中不由生起感恩之心。感恩这个逝去的生命,感恩佛陀的安排,让我来到这里,明了生命的真相。
想起大眼师说的:身生是小生,身死是大生。
“往生”的意义更加明了,这是法喜充满的事。
下午三点到四点,全体人员集合,进行最后一小时的助念。
往生者的两位亲属也赶来现场,只是这其中,并没有他至亲的人,据说他的爱人身体脆弱,不能成行,他的儿子,事物缠身,不能前来。
在跟随大家念佛的时候,看到前面的人背上,匐着一只青色的小虫子,偶尔爬动几下,来回转几圈。对它来说,人犹如一座大山,肩头就是顶峰,脊背就是绝壁,身处此地,它回家的路,生死未卜,艰难险阻。谁又会来关注这个宇宙中渺小的生物呢,它的命运会在何方?它是来看望它的亲人,还是来聆听佛的福音……
一小时终了,助念团不得不离开了,集体礼佛回向给往生者,留下了一只念佛机。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悦耳舒缓的佛号弥散来,充满了整个房间。
团长掀开覆盖的绸缦,查看往生者的脸色。脸色好多了,刚开始是蜡黄色,现在泛红了;一开始嘴巴张开很大,现在合上很多了,团长说。
大家纷纷过去看,有人说:是的,还是有些东西放不下。
我有些恐惧,不敢看。但是还是鼓起勇气,走到跟前。第一眼看见,心中还是大惊!镇定自己,仔细查看他当时呈现的样子,虽然没有生机,可是这也是正常的,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时刻。人们经常说到的“生老病死”,这就是“死”后的样子。
在我的生命中,经历过爷爷和爸爸的去世,不过我那时候小,已经记不清楚了。这样清醒地直面死亡,陪伴死神的经历,还是最新的体验,这会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有人说过,人生中的经历,都是来让我们明白什么,学习什么的,这是自然的安排。用大眼师的话来说,这是佛菩萨的安排!顺应自然,答案也就在其中吧!
离开的时候,亲属到门口送我们,合十鞠躬,眼中充满感激。
此时已是阳光充足,出来了,我才看见周围的环境,松柏苍翠,院落整齐,小山岗,花圃绿树,清幽别致……
随着车子的驶出,一路还看到服务中心,门岗。出了门岗,走上大道,两旁也是高树林立,日影疏斜,远处原野连绵起伏,苍山郁郁葱葱,好一派古朴自然景象,我不禁问:这是什么地方?
答:这是火葬场!
……
回来的路上,几位师兄聊了起来,听他们说:如今很多八零后、九零后孩子的父母,在临终的时候缺少孩子的陪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则独生子比较多,二则子女也缺少临终关怀的了解。
很多老人离世的时候,孤独伶仃,这对往生者是何其悲哀,对他的孩子来说,也在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对于做子女的来说,关怀老人,要趁现在,当下行动,不要等到病重才关怀,更不要等到临终才关怀。
当今人们普遍内心焦虑,缺乏安全感,父母脾气火爆,孩子脾气也火爆,结果都是互相伤害。这再次应验了那句话――这是个互害的时代!
路上,车上的CD响起一个温和慈悲的声音,是一段劝善的话,引起我内心强烈的震动和反省:父母也好,子女、亲人、同学朋友也好,关怀,不是给多少钱,供给多少物质,而是内心深处的聆听,放下语言的攻击性,降低语言的杀伤力,放下讲道理、争是非的心,不要再相互伤害,不要在生命终结的时候去懊悔。
我凭回忆记录如下:
阿弥陀佛,以此作为此文的结尾。愿天下父母,愿文中提到的人,愿有缘看到此文的人,皆发菩提,得大欢喜,心生极乐!
请问菩萨, 我有一个朋友的父亲快去世了, 很痛苦, 我让他念"阿弥陀佛"回给他父亲有用吗?
阿弥陀佛,赶紧念阿弥陀佛,最好是本人念阿弥陀佛,不间断,念到一心不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生成就,彻底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并可乘愿再来,度化众生,如果本人已无法念,可以请居士或和尚代念,只不过是功德利益小些,能在临终得闻佛法,也是过去世有修行的福德因缘,有一本专门送往生的书籍(临终关怀),离家最近的寺庙里都有,可以免费索取,另外河南居士程晋林临终助念团免费助念往生,可搜索程晋林即可知道联系方式,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630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