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皈依修学手册三皈依的正行(最简单的三皈依仪仪式)

学佛百科2023-03-111016

三皈依,念诵

1.看大成佛经 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 《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看修行的书 明理不求实证 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 天赐众生福泽 能修习 当累世修的机缘 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大手印即大圆满),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 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 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 且证量足 能够灌顶加持 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三皈依佛的内容是什么

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净,皈依自性正。

皈依的是完全转烦恼为菩提,不皈依烦恼,皈依菩提,不皈依浑浊心,转浑浊为清净,不皈依邪命心,转邪为正。

供参考

三皈依全文

三皈依仪轨 一、炉香赞(不会唱用念的)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二、求受皈依

弟子 ○ ○ 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得受清净三皈慈愍故 (三遍)

三、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四、受皈

我 ○ ○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尽形寿皈依佛 两足尊;

尽形寿皈依法 离欲尊;

尽形寿皈依僧 众中尊。(三遍 每次一拜)

我 ○ ○ 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

皈依如来正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愍故。(三遍 每次一拜)

我 ○ ○ 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愍故。(三遍 每次一拜)

我 ○ ○ 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清净福田僧,虚空一切贤圣僧,是我所尊,慈愍故。(三遍 每次一拜)

五、发四弘愿(三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六、回向

受皈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皈是佛教用词,也称三皈依。皈是归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就以佛为师。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和种种神仙。因佛为大觉悟的人。其他天魔神仙,皆是外道,虽有神通,也不究竟。

皈依法,就以法为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法是佛说的道理,如三藏十二部经文,都是无上的宝典,决不像外道偏僻和不了义的书籍。

皈依僧就以僧为师,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僧是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清净福田僧,跟他学习佛法,可以离苦得乐。决不像外道邪众,专门骗人谋利。

请问下放生时的三皈依文内容是什么?

放生时候,摸住被放者身体,念: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念三遍,然后念佛给小动物回向,教小动物求生净土。

三皈依全文: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扩展资料:

第一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

皈依最好选择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行持的师父,经常亲近这位师父的言行、思想,无形中亦能沾到几许光明与功德,同时供养了真正的大善知识,能种广大的福田。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找不到这种善知识,可以在附近找一个真正受过三坛大戒的出家众皈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皈依

佛教里面三皈依的内容是什么?

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也可说为 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三 皈依净,净而不染。

第一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扩展资料:

误区:

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

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蒜、葱、韭菜等荤菜(恶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断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后,尚可食用五净肉,如南传的泰国缅甸、藏传的西藏、蒙古等地。

或许是因为汉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时,同时授予菩萨戒,才有人们特别在意食肉问题以及相关误会。

佛教文化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第一,佛教即便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不会造成像西方宗教那样的严密组织,也不会装扮成一个救世主,它的最高境界是“自净其意”,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改造,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宗教的野心家。即便出现了,其本身已经违背了佛教固有的道理,很快就会被识破。

第二,佛教主张非暴力、和平、众生平等,特别是主张“业报自作自受”。许多理论把每个人自己的遭遇归结到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社会制度不公等等,缺乏对自身的拷问。但是,佛教理论很重要一点是,把一切的境遇归结为自身的因素,“因果自负”,这有利于心态平和、社会稳定、世界和谐。

第三,佛教文化对于提高国民基本素养,杜绝“杀、盗、淫、妄、酒”,消减“贪、嗔、痴、慢、疑”,改善社会风气,调节人际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扩大国际交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第四,佛教文化在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许多优良传统的现实载体,浸润佛教文化是传承中国文化自身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五,佛教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各地区佛教的祖庭都在中国,他们的教徒终究要心向中国,对于增强中国的凝聚力、向心力、软实力都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础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皈依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76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