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如何来的(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原文拼音版)

学佛百科2023-03-1279

佛教中的拜忏怎么拜?越详细越好.

拜忏的意思就是忏悔,忏就是忏除我们过去所有的业障,悔就是悔改,未来更不再造诸多的业障。忏悔其实是我们至诚恳切地礼佛、念佛、称念佛的名号;古来大德曾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怎么样才能‘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呢?因为在造恶业的时候,是利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做诸多善事,也还是运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造诸善业。在七佛的偈子中,有一个四句偈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作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从这偈中,可以知道:善业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造作。恶业也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由于意业起了贪、嗔、痴三毒,三毒趋役使我们的身业,就会造作杀、盗、淫等种种恶业,三毒趋役使我们的口业,就会造作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种种恶业。反之,造作善业也是经由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譬如今天参加法会就是修习善业,身业的修习就是恭敬礼拜诸佛菩萨、口业的修习就是称念诸佛菩萨的圣号、意业的修习就是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就造作了诸多善业。

过去造诸恶业本是幻,现在造诸善业也是幻。幻是幻化,是假有、不是真实有的。我们过去造诸恶业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造的诸善业,在今天的法会圆满之后也要过去。什么理由呢?从无到有是‘生’,从有到无是‘灭’。我们今天的法会以前没有,从今天早上开始,它就‘生’起来了,到了今天晚上全部圆满之后也没有了。但善与恶的行为所留的习种会在八识田中。如今天至诚礼拜诸佛菩萨留下的善法之因会在八识田中。而杀盗淫也会在八识田中留下习气种子,将来待缘成熟会受果报。所以恶业是我们必须要忏除的,这就是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因为这四句忏悔偈的意思,大家很容易明白,我就不谈它了。

再谈我们拜佛的时候,会有一种观想,这种观想法就如礼佛观想偈,共有六句偈——‘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什么是能礼呢?能礼就是我们能礼佛的人,所礼的就是佛菩萨。由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佛的身、口、意三业差别太大,那是佛的身、口、意三业是完全清净、一点染污都没有,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完全是由染业所造成的,今生来受果报。

虽然佛的三业和众生的三业有净染的不同,但是佛和我们的三业都是‘性空寂’的。什么叫做‘性空寂’的?我们来说个比喻:今天的法会是因缘所生、众缘和合而组成的,所以有比丘众、比丘尼众、近事男众、近事女众,时间、地处等,即是众缘组成法会,除了众缘之外,实无主体自性可得,名曰自性空寂。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圆满,它没有一定的中心自体可得。在时间方面,法会是变化无常的生灭法;在空间方面,它是由四众弟子共同组合起来的助缘,帮助成就拜忏的法会。在时间方面,法会是无常时的,比如我们拜佛的时候,一字一字的念、一佛一佛的拜、一段一段地唱诵,这一字、一句、一段乃至整部忏完毕,都是无常的。这是说明法会无常空的道理。所以法会在空间方面,明它是众缘和合、四众组成,主体自性不可得。在时方面,没有常住不变的体性可得。所以在横、竖、时、空,名叫性空寂。法会的事相,名叫幻有,法会的理性,称性空寂也。所以不但法会是无常无性,任何一个家庭也是父母子女组成时间无常空间主体;社会、国家也是众缘和合、幻化假相。变化无常的生灭法就是所谓‘主体性质毕竟空寂’,毕竟不可得。所谓‘空’是指空的道理。

又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来说,在父母生我以前,世上没有我,我死了以后,世上也没有我。我们的身体是假借父母因缘和合而生,出生之后,日子一天天、一个月一个月、一年年地过,过去了就是无常。以我个人来说,我今年八十三岁,过去一年年、一个月一个月、一天天在呼吸之间一刹那的过了八十三年,这是个无常岁月,有生必有死。

我们的心是由虚妄众多的心王心所构成的,心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它可以驱使我们的身体造诸善业和恶业,可以驱使我们的口说好话和骂人。可是这个心也是一念一念的生、住、异、灭的,当我们的身体没有了,心也跟着离去了。所以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佛经上说:佛陀曾经和外道辩论,外道执着身心中有个‘我’,是常住不变──‘今生我是一个人,来生我还是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世一世无穷无尽地活下去。’佛陀一口就把这话否决了,佛陀主张‘无我’,如果有生生不息的‘我’,这是个错误的观念。由于人的贪、嗔、痴烦恼驱使身、口、意三业,造诸善业和恶业,也就是三毒驱使三业,到六道之中轮回。如果身外有个常住不变的‘我’,那么身体就不是‘我’了;如果身内有个常住不变的‘我’,那么身体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什么是常住不变的‘我’呢?心也是因缘和合而生,心每起一念都是生、住、异、灭,也不是常住不变的‘我’,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会成、住、坏、空。因此,我们学习佛法应该破除‘我’的执着,破除之后,才会体认到每个人都是‘毕竟空’,而体现出人人平等。这是佛法的基本道理。

我们拜忏时要好好体认‘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的意义,了解忏悔功德的重要,忏悔之后,过去所造的恶业,以后不要再犯。六句偈中的后四句:‘我此道场如帝珠,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这是形容礼拜观想的身心形状,不论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药师佛也好、日光菩萨也好、月光菩萨也好,一代一代的佛弟子都是这样的观想。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体解每位佛弟子的身心及诸佛菩萨的身心都是自性空寂的。这样礼拜观想,灭罪最多,增福最广。希望大众,能这样的观礼佛念佛,智慧开发,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南朝 梁武帝 在 郗皇后 死后,集录佛经语句为《梁皇忏》十卷,命僧众拜诵祈祷。相传这是拜忏之始。 明 吴炳 《画中人·旅衬》:“不须另请男众,小尼原会拜忏的。”《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乡下迷信的事太多了,吃素念经是迷信,拜忏打醮是迷信,坟地风水也是迷信。”

慧律法师著述

诵经源自佛陀时代,其时无纸张、印刷术,听经闻法采口耳相传方式。佛弟子代佛说法,即为背诵熟记之经文。欲熟记某经,亦须靠背诵,故诵经即成学佛及宣扬佛法之先决条件。于佛前诵经,其目的有二:一者,犹如亲聆佛教,以鉴察自身思想行为。二者,代佛说法。六道众生皆有佛性,诚敬专一诵持佛经,可感得各道众生听闻信受,为亡者诵经,以其灵性较高,或可得度。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载,地藏王菩萨生生世世救度其母,故此经又名《孝经》。家属可于头七、二七、三七诵《地藏经》回向亡者。

他如:《心经》、《弥陀经》、《金刚经》等,皆可用于荐亡。

拜忏

《地藏经》云:‘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故,我辈凡夫当时时反省求忏,惕励修行。

诵经拜佛,为己或代人忏悔,称为拜忏,又名礼忏,始于南朝梁武帝,结集之《梁皇宝忏》。求忏非为规避业报,乃坦诚认罪,誓不再犯。拜忏即在洗涤心垢罪业,获清净解脱。

目前通行忏法仪轨,系由历来祖师依佛经所成,修忏法获感应者,亦不乏其人。盛行至今者,如:

1、梁皇宝忏:系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以其后生前嫉妒嗔恚,死后堕而为蟒,苦不堪言,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

2、水忏:又称慈悲三昧水忏,唐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人面疮,濯除累世冤业,遂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此忏法,至诚虔修,可解宿世冤业。

3、大悲忏:又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据大悲咒所作之忏法。

4、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系依《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作,祈消灾延寿,多礼此忏。

5、净土忏:又名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无量寿经》及称扬净土诸经所成。

6、地藏忏:又名慈悲地藏忏法,所成年代较晚,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多拜此忏。

此外,如: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今皆盛行。眷属延僧礼忏,家人亦当斋戒精诚,始能有感,倘能亲自礼忏,功德更形殊胜。

世俗以诵经拜忏可转为冥钱,供鬼魂于阴间受用,此见不合佛法。诵经拜忏乃在消除亡灵业障,超荐其往生极乐,非愚民迷信之作为。

晚上108拜怎么拜,什么时候拜?

什么时候拜,就根据自己的情况。晚间临睡前做功课,礼拜之后,再入睡,也很好的。也可以一早起来礼拜。或者白天空暇的时间礼拜。

礼拜多少都可以。不要一开始把目标定的太高,自己坚持不了。我有一个朋友,每天30拜,坚持不断一年就是一万多拜。

方法:

1,每拜一下,记一个数字。拜多少自己定。

2,拜八十八佛。依照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每念一个佛名,拜一下。整个仪轨正好拜108次。

3,可以拜经。就是选择一部佛经。然后,念一字一拜。每天拜一些,经过多少天拜一部经。比如经常有人礼拜药师经,礼拜金刚经,礼拜法华经,,,,

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礼拜法。

想转运,是拜佛?还是拜什么?去哪里好?

转运,最好的就是拜忏。所谓拜忏,就是拜佛忏悔。简单的有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个仪轨(就是如何做的程序)。

如果你家里有佛堂,在佛堂里上香,只好依照仪轨,念一句佛号,一拜。一个流程下来,要拜100多拜。

所谓的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八十八佛中前五十三佛为过去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以前的历代佛。后三十五佛,为十方佛。也就是在八十八佛前,忏悔自己在过去世中的一切业。同时面向现在的十方世界诸佛,发愿从今后所做一切功德的回向。

非常的殊胜。

此外,还有拜经。就是一部佛经,一字一拜。也非常的殊胜。我曾经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五个月之久。现在拜经,拜药师经。药师经一共六千多字。我的师母,据我师父说,曾经拜三部法华经。每一部法华经有七万多字。也就是拜了二十一万拜。

你是刚刚开始,我推荐你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如果你附近有寺院,你问问寺院有没有拜忏法会,有药师忏,金刚忏,还有大悲忏,还有梁皇宝忏,都是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

不能盲目的拜。拜的时候,对立面的忏悔文,一定要一字一句的揣摩,深思其意,发自内心忏悔自己。一定能做到反思自己,转变自己的命运。

药师忏和八十八佛忏有什么区别

这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忏悔法门。

现在佛教寺院中,最常见的忏法有药师忏,八十八佛忏,三昧水忏,占察忏,大悲忏,梁皇宝忏,三千佛名宝忏,万佛忏。等等。

网上有这些拜忏视频,可以下载。 拼多多里面有拜忏合集U盘,包括以上这些拜忏视频,可以请来学习,很容易找到。

《大悲忏》和八十八佛忏悔文的区别是什么?

《大悲忏》与《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佛门忏悔法门中一个方式。

《大悲忏》是念诵大悲咒来忏悔自己。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经中记载种种功德利益。大悲忏就是依据此经而来。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也是忏悔法门的一种方式。八十八佛中的前五十三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历代诸佛。后三十五佛为现在世界十方诸佛。也就是说,《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是在过去诸佛前忏悔往昔一切罪。之后又在当今十方诸佛前忏悔当下不再复犯一切恶业。

前者是借助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之力,发愿忏悔。后者是在过去现在诸佛前忏悔自己往昔所造诸业。《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后面的忏悔文,是采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一段。非常的精到。

除此以外,还有地藏法门的忏悔仪轨,梁皇宝忏等许多。我个人经常到寺院拜大悲忏。在家里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

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和慈悲地藏宝忏是佛说的吗

佛并没有说法,这个说是嘴说,佛发如果是文字殊胜,那么现在的佛法都是假的,因为佛说的是梵文,我们看的是中文。佛法相当于种子,虽种在不同土地中,最后长出的树是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佛经的形式不重要,关键是你的佛性要发芽,如果一个人认为杀人能成佛,他真心信了,这个心是指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念头,完全纯粹一丝杂念都无,那他就会成佛。不过一般人有分别,有杂念,所以杀人下地狱,不是佛让我们下的,是我们自己很自然的下的,因为我们的类似潜意识的妄想觉得这是很自然的。看佛经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佛经里只要劝人从善,不违背空性,不违背解脱生死的大目的,不违背戒律,即使不是佛说的,后人编的,也等同于佛说。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in/98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