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说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啥意思)

学佛百科2023-03-1493

佛经中的“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出自哪本经典?

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

善待一切就是菩萨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于人我众生皆无所碍。

佛教劝人为善,请问是基于什么原理?

其实佛教指引人向善的理由是很多的:

1)是因为发善心是为了结缘,更好的推行教义,因为善在思想上是被认

作为是好的一种意识,所以与人为善有利于结缘修行,体悟自身。

2)修善心可以增长人的智慧,当我们不断行善的同时,同时我们的内

心能体会到一种行善的快乐,这种快乐会令人身心愉悦,对我们的

修行会有积极的作用,不断推动我们精进修行。

3)行善能增长我们的慈悲之心,从而激发我们发大宏愿救众生脱离苦

海。这样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洁净,能为众生不求回报的付出

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愿力,它除了能增强我们修行的动力之外,更重

要的一点是能让我们体会到无私奉献的真实意义。直至抛弃了个人

荣誉与得失,忘掉了这个假“我”的存在。悟得了究竟之义,最终

目的是证佛教无上正等正觉之道,求得肉体与心灵上的解脱。

佛主说,要帮助别人,怎么才算是帮助别人了,善待每一个人了?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吧 其实帮助别人善待每一个人是很高的境界 必须非常强大 这种强大不是说外在的物质 而是内心 你从不会看见一个内心软弱的人去帮助别人 因为他们觉得世界亏欠他们的 只有内心安静平和的人才有余力帮助别人

怎么会人人心中都有佛,那佛就不是佛了......此句怎讲?

每个人心中都有佛:

大家好!今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新年,师父在这里预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学佛精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师父祝福大家!

师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学佛精进,一个人学佛要学在心里,因为心中有佛,仪表才会庄重,一个人给别人产生一种庄重威严感,这个人就是拥有佛的威严威仪。我们在新年中要多念经多度人,不该讲的话少讲,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任何事情都要起带头作用,言传身教,让别人感受到菩萨在人间。

大家都知道,学佛人需要很严的戒律来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心太执著,不要让自己的心整天沉浸在自我的空间中。佛法的戒律是用来严于律己,是为自己守的,不要用这些戒律去说别人的好坏。学佛靠的是悟性,一个人的悟性代表着此人的慧命和慧根。如果你想拥有智慧,悟性就是你拥有智慧的基础。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想一想我今天做的对不对,经常思考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经常让自己的心得到菩萨戒律的加持。菩萨的戒律也会给人很大的加持力,一旦拥有戒律,护法神会帮助你拥有庄严,拥有更多的佛光。

当一个人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做人的时候,护法神会在身边帮助他,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会被人伤害。有些人为什么经常会被别人伤害,因为他没有威严。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当一个人整天嘻嘻哈哈的时候,谁会尊重他,谁会对他特别好?很多人心中都会对他有一种鄙视感。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约束自己,善良本性基础不好的人不会拥有智慧。什么事情都要拥有悟性,悟性如何来的?不管碰到什么事情,先想一想:“我做的对不对?我像不像菩萨?”

走错路就是不开悟,一个人说“我今天走错了、做错了”,就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开悟;如果你今天没有走错路,就是说明你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我们在人间要多想一想、看一看,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走错多少路,做错多少事,我们为什么会走错。2014年很快就要过了,在最后的关头就是要让大家慢慢地将过去做错的事情痛苦地改变,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心带到2015年。过去的只能过去,因为它已经不复存在,将来要好好把握。

希望大家走出心中的阴暗一面,因为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都有阴和阳两面性。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把这件事情想得好,说明你心中有正能量和阳光;比如今天做一件事情,你心中带着慈悲别人的感情,就是拥有正能量。一个人如果把别人都想得很坏,如果活在世界上天天害怕、恐惧、寂寞、烦恼,这个人心中就充满负能量。正能量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正能量就是人要顶天立地浩然正气。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让自己拥有浩然正气,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往悲观的地方想。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像看天一样,看着天,看着自己的心。当天气阴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做错多少事情。这句话就是告诉你们,天在阴暗的时候,那些负能量会穿透你心中的忧郁烦恼,让你不得安宁。所以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是你们应该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时候。菩萨让你们懂得了解,心就像天气一样,乌云密布就是你的心态非常不好,阳光普照就是你的心态很好。

每天要消业债,2015年不能再种新业,不种新业才能消掉旧业,如果天天种新业,旧业就永远消不完。在生气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出任何决定,这个时候做错的任何决定你们都会后悔。一个人发脾气瞋恨难过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后悔陪伴自己。

我们学佛人从一个境界进入另一个境界,也就是要了断生死,不在人间六道轮回。希望大家懂得怎样在人间去除六道、了断生死,学佛人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慈悲,每天想一想自己是否慈悲,想一想自己是否拥有了菩萨的智慧。希望大家懂得,一个人想要真正地了断生死,必须要拥有四个字:慈悲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才能彻底放下人间的烦恼,因为当你慈悲了才知道人生的真谛,因为当你懂得学佛了你就懂得了慈悲,当你懂得慈悲你就会拥有智慧。还有一个能够辅助我们慈悲的方法就是常生欢喜心。

今天我们要迎来新的一年,我们法喜充满,因为我们没有浪费过去的一年,我们一直在学佛救人。这个世界天灾不断,新的一年也伴随着更多的天灾人祸,希望大家居安思危,又一架飞机失事,165人死亡。我们怎样让自己的心平静,怎样让自己懂得不要伤害自己?因为伤害自己的正是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永远要有智慧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才能成佛,跳出人间的圈子才能看清在人间活着是为什么。台长希望你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任何事情先往好的地方想,这样你的心才能进入佛的心。

很多人不知道学佛是做什么,很多人在学佛却以为学佛是做秀。在人间一切事情都可以有假的,唯独学佛不能假,因为菩萨在天上看着我们,地府的灵性都在给我们记录着。学佛要有真心,没有真心就学不了佛。一个人要想让自己彻底明白自己是不是菩萨是不是佛,要经常照一照自己、看一看自己,到底做了几件佛的事情,这一年做了多少善事数得清吗?如果数得清做了多少善事,就是没有学好佛,因为学佛人的慈悲善良都是由内心发出的。希望大家学佛必须从内心发出,才能进入佛心,我们要调整人心,才能真正脱离人间苦难。

师父希望你们每天快乐,不要忧愁,因为人生苦短,我们到人间是来借宿的,等有一天时间到了,我们什么都带不走,拖着疲惫的身体和一身的病痛离开人间,就像我们今天想留住时间却留不住一样,就像很多人想“现在五十九了,能不能明年还是五十九岁,我不想让自己变成六十岁”一样,人留不住青春,留不住自己的命运,留不住一切不属于你的东西,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留不住的。菩萨早就告诉我们现在不可得,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空无和无常的。要懂得让自己法喜,忘记过去,好好地把做一个人变成做一个佛,不要让自己这么好的慧命在人间消磨掉,要想成佛的人必须快乐,要想成佛的人必须慈悲,要想成佛的人必须拥有智慧。

我们做人要像一个人,在人间就能看得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佛,在人间能看出你是一个鬼还是一个畜生,因为很多人在做畜生事,很多人在做鬼事。学佛人必须要干净,必须要让自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世界上没有一个动物是头顶着天的,都是背朝天,而我们人就是头顶天的,我们在人道要进入四圣道菩萨的境界,在人间就要先像佛。

不管在人间碰到什么事情,无心、不贪,就会变得非常可贵,所以有句话说“事到无贪皆可贵”,一个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不贪不求,就呈现贵人之相。很多人什么都贪,看到利益就冲上去,想一想只有动物会看到利益就奋不顾身冲上去。希望大家知道我们是人,“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不能有求,一求别人,你的品质就低下,你对别人有所求,别人能满足你,他就会看不起你,无求才可贵。

佛说:善待一切不如意,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不如开开心心过

坦坦荡荡做平凡

不让自己在悲伤

平平淡淡中度过

聚还是散看缘分

要少计较少争执

苦乐全凭心情造

态度决定了万物

生命消逝中行走

生命善待而富有

凡事有因果循环

谁是谁的不重要

人生得失如云烟

可是转眼风吹散

人生百年匆匆过

贪婪会转眼成空

没有朋友会孤单

没有敌人会失败

朋友是用来依赖

人生的起起伏伏

曾经的风风雨雨

生活中一切一切

靠的是要你自己

境遇不管是好坏

壮志未酬君先行

沉默是人生低调

沉默是负重坚强

少说多做干事实

得失早就由天定

悲喜皆都由心定

看得透就放得开

善待别人要自然

善待他人要自信

善待一切不如意

其实就是善待己

活得坦然的人们

凡事都无愧我心

尽心尽力就办好

佛:在这个社会,不为自己,甚至不损害别人利益不能生存,为什么为自己是恶,我为别人是善,光为别人自己

这段话不是正见,世间的苦难或者幸福都是因果轮回所导致的。一个人慈悲宽容,才能种下善因得善果,慈悲之人深信因果。损害别人,总会有报应,别人损害你,就当是你还从前或者上一世的债,也应该悲悯他人,因为他伤害了你,早晚也会有果报。楼主请放宽心,善待他人并不全意味着是去或者被伤害,学会善待也是一种世间关于幸福的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54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