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学佛是为了舍弃家庭吗(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佛百科2023-03-1889

我看到身边很多信佛的人整天念佛,为了去极乐世界,甚至连家庭都不要了,?难到这不是一己私利么?

阿弥陀佛!您说得对,这是学佛跑偏的表现。

佛法不离世间法,学佛人是应当看破、放下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熄灭贪嗔痴的种种妄想。

一心念佛,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位,就是把自己在世间的各种称号都做到位:儿女之于父母;父母之于儿女;好丈夫或妻子;父母之于儿女;员工之于公司;领导之于下属;老师之于学生……

做好自己的本位,是做一个好人的基础,只有做好了人,将来才有可能成佛。佛经上‘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就是念念没有自己的私利,心中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善恶的标准就是:一切利于他人的事儿都是善,一切自私自利的事儿都是恶。不能断恶修善,决定不能成佛。

阿弥陀佛!

佛法所讲的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事业、家庭等,而真正的放下应该是放下对它的执着和

阿弥陀佛。佛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下家庭、工作、社会责任。而是让你放下贪嗔痴慢疑,不贪财色名食睡。学佛不神秘,不迷信。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事,学着与宇宙万物更好地相处,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人不追求名利,不是无能,而是懂得取舍,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生活。阿弥陀佛。以上是末学个人看法,如有不法之处,敬请诸位大德斧正!阿弥陀佛。

学佛心里要不要放下家人

其实不是放下家人,而是在佛看来众生平等,无所谓家人还是外人

学佛的人是不是要放弃家庭?

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他人必定能感受到它的温暖,尽管他们也许会不承认或不表现出来。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我们就会更加轻松、投入。

不管你学不学佛,都要讲基本的做人原则,守住了这些原则,再谈进退,再谈学佛。

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凭良心做事,不伤天害理,不损人利己。这个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尽可以在世间履行自己的本分,该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凭正当进取、诚实劳动获得尊重、认可,以及财富、受用。佛法也没有禁止这个。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学佛的边,就必须放弃正在过的生活。

多数人学佛,重要的第一课是学习如何在世间的困惑乃至险恶中,懂善恶,知取舍,不失基本的人格操守。然而,一些学佛的人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人格修炼抛到一边,一开始就给自己提出太高的出世的要求,可是修养没有到那个境界,“无欲则刚”是强求不来的,结果是放又放不下,拿又拿不起来,自己弄得很为难。

佛法教我们宽容忍让,这是需要一点一滴耐心修养的。有了足够的阅历和修养之后,很多东西你自然能看淡,得一少一, 并不会有太大不同,所以你不争。不是为了讨好什么人,也不怕得罪什么人,因为你知道成功、竞争者的成就感、家人的功利心,这些都是无常的,你苦心成全也不能让他们幸福。

家人的期望固然不能不考虑,但是人生宝贵而短暂,怎么活,为什么活,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对于真正爱你的人,你的平安快乐才是他们最大的期望。如果为了迎合家人而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你自己很辛苦,他们也不会快乐,因为你不快乐。想一想,这不是很遗憾吗?家人的期望并没有完全满足,而你的人生却在辛劳和不快乐中过去了。这样地过一生,值得吗?

学佛非得托离家庭或这个社会吗

学佛不是非得脱离家庭或这个社会。

佛有四众弟子,在家男弟子(优婆塞)和在家女弟子(优婆夷)是非常重要的两支。不但有相应的戒律,也有相应的修行方法可以学习。

我们身在中国,中国是北传大乘佛教的教区。大乘佛教是入世的,如著名《维摩诘经》就是一位大居士讲的佛经。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其实给学佛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例如要修出平等心,慈悲心,需要缘自己的亲人,然后缘自己不相关的人,乃至缘自己反感憎恨的人依次第而修,在家人是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所缘境的,出家人则不易找到。如果心力强,其实在家修的效率会更高。如果能修得慈眉善目,对人对事都能用当下的慈悲的心态从容应对,烦恼越来越少,那我们就得到了真实受用,而且从传播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行为表现也就更有说服力。

出家身是值得赞叹的,因为少了很多违缘,容易获得成就。但是哪怕南传经典里面也记载着在家修依然可以得到三种有学的果位,至于北传的很多大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或文殊菩萨等,都是以居士身示现修行和普渡众生的。不具足出家因缘也没关系,只要懂珍惜好在家的优势,懂得烦恼即菩提,将生活中的违缘转为道用,在家修行也可以获得成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255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