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家说的颠倒妄想是什么(颠倒妄想)

学佛百科2023-03-21322

佛家常说的“颠倒梦想”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世上一切都是虚幻无常,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生起诸多的对立妄想,认假成真,执幻为实,贪恋世俗享乐,不明白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不明白无常的真理,不明白“我”也是因缘聚合之物,没有自性,不会永恒。颠倒,就是于自性不相应,违背自性,佛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人生无常,不知自己身在苦海,在追逐色名利时,暂时得到就快乐,失去就痛苦。世人时常在颠倒梦想之中,晚上做梦是梦想,白天醒时所想的都是梦想,现实生活以为实有,其实也是梦想,所以佛说,人生如大梦,唯有佛才是大梦觉。

佛教说的妄想指什么?举例

佛教所说的妄想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

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此十二妄想如下︰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

扩展资料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乘义章》卷三云︰‘言妄想者,所谓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故经说言︰虚妄分别名字及相,名妄想也。’

五妄想

一、坚固妄想,即色阴也。众生之体,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传,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现色身曰坚固妄想。

二、虚明妄想,即受阴也。众生欲想而登高,则足先酸涩,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是即无受阴体。故曰虚明。

三、融通妄想,即想阴也。众生之念虑为虚情,色身为实,虚实虽不纶。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虽异。然用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

四、幽隐妄想即行阴也。众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无暂停息,运密移于运,体虽迁,然无觉者,故名幽隐。

五、颠倒妄想(又曰微细精想),即识阴也。众生识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急流细不可见。湛了内之罔象虚无,故云颠倒。见楞严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妄想

晚上诵咒我们可以克服昏沉,可以克服颠倒梦想。佛教颠倒梦想是什么意思?

颠倒梦想,简单地说,就是错误的认知。

诵咒的确可以暂时克制昏沉,也可以暂时压住颠倒梦想升起,但不是克服(只能是暂时克制和压住)。

克服,或者说降伏,是用智慧(也叫般若),不是诵咒。

颠倒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颠倒梦想 其实就是妄想

妄想,佛教词语(梵vikalpa,藏rnam-par-rtog-pa),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旧译《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云(大正9·424c)︰一切诸世间,皆从妄想生;是诸妄想法,其性未曾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大正9·393b)︰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妄想’是指虚妄分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大正16·511a)︰‘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乘义章》卷三云(大正44·523b)︰‘言妄想者,所谓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故经说言︰虚妄分别名字及相,名妄想也。’

此谓凡夫虚妄分别诸法之相,施以名字,更依名字取差别诸相,故称为妄想。

妄想之种别甚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举出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想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等十二种。《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举出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俱相违妄想等八种。《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五种妄想,并谓有妄念、妄执等同义语。如《大乘起信论》云(大正32·576a)︰‘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成唯识论》卷八云(大正31·45c)︰‘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皆为其例。

佛家颠倒梦想是什么意思?

佛家 颠倒梦想 意思:

师父今天给大家讲:要学会包容,任何杂念来了不要 让它留在心中。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杂念,如果把这些 杂念留在心中,你就会产生颠倒梦想。如果你离开了杂念 妄想,吉祥顺利才会到。为什么说是颠倒梦想?因为人常 常把正的看成反的,把反的看成正的,这就是颠倒。比方 说,每个人都说要活得好好的,但是想不想好好活呢?很 多人的毛病就是自己想活得平安,但嘴巴又喜欢惹人家, 最后人家搞他了,他又活得不自在了。这就叫颠倒。每个 人都知道生命很重要,但是现在的人把生命看成什么了? 把它颠倒过来了。明明知道身体很重要,他却偏偏抽烟, 把自己的肺抽坏了,就活得不自在了,这就是颠倒了。明 明知道肝最重要,他却天天喝酒。这是不是颠倒了?我们 活在人间很多思维全是颠倒的。人家说是好的事情,他却 说是坏的;人家说是坏的事情,他却偏偏说是好的。人家 好好地做人,他说这种人是傻瓜,这种老老实实、规规矩 矩的人是个笨蛋。他倒好,不做好事,他被抓进去了,被 判刑了。这不就是颠倒了吗?梦想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要去想去做,明明这个事情做不到,他非要去做,这就叫 梦想;没钱拼命去赚钱,没有名拼命去追求名,这就叫颠 倒梦想。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颠倒梦想,我们就会一切吉 祥如意。

师父继续给大家讲,世间的一切全都是幻化的。今天 你认为对的事情也好,不对的事情也好,它全都是在梦幻 般的变化。也就是说,你今天所得到的不等于你明天所拥 有的,你今天所拥有的并不代表你明天不会失去,这就叫 幻化无常。大家知道,学佛经常讲到“无常”,“无常” 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是长久的。你的年龄没有长久的,你的 钱没有长久的,你的房子没有长久的等等,所有的一切都 是没有长久的,这些无常却给你带来的都是痛苦,都是虚 幻的。因为它没有长久,所以就是虚的东西,是假的,不 是实实在在的。当你拥有了这些无常的东西之后,实际上 你就进入了你的幻梦世界,梦幻世界就是像做梦一样。幻 觉是怎么来的,就是今天做过的事情,明天没有了,这就 是产生幻觉。比如今天明明还拥有他,但是明天他死了, 这就叫幻。幻就是不实在的东西。所以生住异灭。也就是 说一个人生出来之后,和他能够住足在这个世界当中,异 灭就是变化的毁灭。生住异灭就是都是会灭掉的,都是会 没有的。你今天吃的饭,明天就没有了,明天又要吃了。 你今天家里所拥有的一切,说不定过几天都没有了。所以 生出来常住在这个人间都是处于异变。

人因为执著得失而产生妄念。然而人是怎么会注重自 己的得失而产生妄念的呢?因为这个妄念是由你的得失而 来的。比如你今天赚了一点钱了,你觉得你得到了,你就 开始有妄念产生了。什么妄念呢?我要用这点钱去赚更多 的,这就是妄念。今天有人说“你还很年轻,实际上你还 可以去选美呢”,她就产生妄念了。实际上她已经是很老 的人了。因为人家讲了几句,她就觉得自己很年轻,还要 去选美,最后人家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给。因为她忘记了 自己的年龄,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的。因为你的思维得 失、你的幻觉,梦幻妄念就开始来了。比如你失去了孩子, 你就想“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当你失去了老公了,你 想“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都是由一种心的变化,一 种妄念而产生的。什么叫妄念?妄念就是本来应该没有的 事情,被你硬想出来的。因为你的得失心重,今天失去了, 你就开始乱想了;因为你得到了,你也开始乱想了。所以 得失都不要太当回事情,你就不会有妄念产生了。要记住, 这是很重要的。

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妄境和妄心。妄境和妄心要相互 转化。妄境是什么?就是你看到的境界是虚妄的。比如你 今天看见这么多的弟子在这里特别开心,大家都很开心。 但这是虚妄的,待会儿都走了就没了。又如你今天摆一个 宴会,布置得很好,人家说恭喜你,谢谢你了。大家都喝 酒、唱歌、跳舞啊,而这些镜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会儿 全部转为泡影,没了。难道这些镜头和那些环境不是一种 虚妄吗?谁能保证这宴会会永久辉煌下去,会永远开心呢? 这就是妄境和妄念相互的转化。妄念是什么?就是虚妄的 念头,不实在的念头,以为这个事情还存在的念头。实际 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妄境、妄念,是没有的。比如这个地方 我以前来过了,过去我在这里很豪华很富有,但是我现在 怎么没有了。因为你落魄了,你什么都没有了。过去你有 钱可以住一个高级饭店,但现在你没有钱了,你就不要去 想它了。所以,境和念它是相互在转化的。当你看见这个 境,这个环境的时候,会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两 个人过去感情很好,一旦分开之后,等到哪一天只要看见 这个地方马上就会想起过去他俩的情景,这就叫触景生情。 所以境能转化你的念,而念头又能让你回忆起你过去的镜 头。如果夫妻两个一个过世了,另一个一定要搬家,否则 很快就会得神经病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她只要看 见这张桌子是他过去用的,这个椅子是他过去坐过的,这 个锅是和他一起吃饭用的,她会24小时里都可以看见想 起和他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那个时候她真的就给自己 找麻烦了,她的念头随着她的境在转,而环境给她看见了, 她的念头又是顺着境在走。

我们要懂得不能执著,我们要常在得失中生出苦忧心。 得失中生出苦忧心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我今天赚钱了,又 觉得自己很苦、很担忧。为什么?因为这个钱是暂时的, 是不长久的,说没有就没有了。比如你今天生了个孩子, 你开心了。如果你能生出苦忧心,你就会比较好的把孩子 养好,因为你想到这个孩子以后会跟我们吃很多苦,会有 生老病死的苦,爱别离的苦,这个时候你会有点担心。这 就是师父接下去给大家讲的:只有有苦忧心的人才懂得学 佛修心念经。很多人就是看不见,以为这个环境是好的, 对他非常好才会恋恋不舍。殊不知这些都是让你造成你更 大灾害的陷阱,因为真心完全被遮住了。如果苦忧心生不 出的人,你的真心就会完全被遮住了,你每天为境界所转。 今天环境一变,不开心了;明天环境一变,你开心了。你 哪有自己的心境呢?你的境界就是随着环境在变化。今天 人家骂你了,你马上不开心了,伤心了,还要骂还人家, 不然就难过。当人家说你几句好话了,你马上连家都不认 识了。你说这种人有没有境界?是没有境界的,根本不知 道怎么回事。你的心永远随着环境走。你想开心,环境对 你很不好,你马上开心不起来。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早 上起来心情很好的,窗户一开——阴天,下雨了,你马上 心情就沉下来了。你这个心情永远被环境所累赘,所绑住。 你在公司里不开心了,你一天就不开心了;今天你在公司 里开心了,你会一直开心了;今天你虽然做老板,但是在 公司里一看见有的员工脸板着,你自己就不开心了。为什 么?你想到“我养你,你还给我这个脸看”。想想看,你 们自己的心情都被人家所锁住。人家让你们不开心,你们 就不开心。任何人脸一板,你老板算什么,我照样让你开 心不起来。所以大家要明白,要懂得不要被境界所转。

凡夫因得失被环境所转。为什么?我们是凡夫啊,我 们今天为了一点钱,我们只能顺着环境走。明明不愿意做 的事情,我们只能去做;明明我们想做的事情,我们不能 去做。因为你是凡夫,你被境界所转,你为得失而转。你 想得到这些,你必须低头哈腰、低三下四,甚至做一些违 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和违背自己人格的事情。因为你们要 “得”啊,你们要“失”啊!等到你失去的时候,你又难 受了,你又必须跟着境界走;等到你得到的时候,你开心 了,你又跟着环境在走。比如很多男孩子为了追求女孩子, 自己必须要装着有钱,把自己整理整理干净,每句话都怕 得罪女朋友,而且还要讨好她。这不就是随着境界转吗? 很多女孩子为了讨好男孩子,怕把她甩了,这男孩子要她 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她就跟着他转,到了最后还是被人家 甩了。这不就是你永远去做被动的事情?你被情所牵着走, 为人的所有得失所转,得到某些东西、失去某些东西都能 影响你的心境,让你的心和人在转变。这就是菩萨为什么 让我们不要为物所动、为情所动。我们的情不要被事物所 动,我们的物质也不要被情所动。你再有钱,我们看到你, 我们也是这样;你再没有钱的人,我们看见你也是这样— —你就不为它所动。你们就是因为得失心太重。我要让孩 子考上大学,所以我必须要怎么样怎么样……好了,一连 串的妄念都出来了。就像某些人为了自己的虚荣,为了在 电视台签约,把自己说得怎么样怎么样有钱,要把什么艺 术团体请到澳洲来。其实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钱,最后 他没有办法去贩毒了,结果被关进监狱到老死。想想看, 他是不是为了得和失来残害他自己?这就是他没有学佛, 他不懂道理,所以永远是被人家牵着走的,永远是为了自 己心中那么一点点得失而损失了自己更多的东西。

师父要大家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得失所转,也不要 因得失而迷惑再造业。因为很多人在迷惑当中就会造业。 为什么?因为我想得到的东西,我没有得到,开始拼命地 追,然后开始作孽了。因为我失去了,我要报复。好了, 造孽了吧?失去了朋友,这个朋友不跟他好了,就拿硝镪 水去打人家的脸,把人家的脸弄坏。这种事情在社会上还 少吗?所以大家要懂得一个道理:我们不要为得失而造业。 因为你想得到那些虚幻的东西,你必须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而且这些东西本身就是虚幻不实在的,为这些事物所付出, 你得到的一定是空的、是虚幻的东西,而你付出的代价是 业、是造业。是人在造业。一个人为什么会造业?一个人 的业是怎么来的?因为他迷惑,他不知道,他不懂,他就 开始造业了。如果他懂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 就不会造业了,也不会因造业之后而会受苦。你不造业, 你不会受苦;你的业来了,你一定有业报。我们迷惑的事 情还少吗?我们过去不懂的时候做得还少吗?今天以为是 对他好,是在救他,实际上你是在害他。你们懂吗?什么 叫为他好?什么叫为他不好?你自己本身就是迷惑的人。 你认为对他好,实际上是害他。你以为这个房间是暗的, 没有灯光的,你迷惑了,你告诉人家本来这个房间就是暗 的,没有灯光的。人在光亮当中看得到前途,而在黑暗当 中看不见前途。所以你跟人家说这个房间本来就是暗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前途,你也不要去修了,修什么东西 啊。当人家在一个亮光充足的地方,你看得见阳光,看得 见光明,所以你就应该告诉人家你好好地修下去,一定能 够找到光明,你也会和我一样,一定会好的。

要记住:当一个人迷惑的时候,他一定颠倒。以为是 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错的;以为是错的事情,实际上是对 的。所以,造业一定受苦,而且造业的人永无休止,是没 有休止的。为什么?他今天造了业,他一定会有恶报;恶 报来的时候,他又会造业。因为他不懂,他造了业之后, 受到恶报的时候,他又会再造业,再受报——这就叫轮回。 今天你骂了我了,我一定不开心,我明天想办法骂还你; 骂还后,你开心了;后天他又骂还你,你又不开心了…… 哪有止尽啊?争斗哪有止尽啊?自古以来有多少帝王将相 个个都是能力无比,到了最后都是白骨一堆。他们能得到 什么?他们得到的是虚幻的东西,空名,不是实在的体悟。

----恭录:妄境妄心 不做凡夫为得失被境所转

颠倒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颠倒,通俗地说,就是把好的当成坏的,把坏的当成好的。

比如,饮酒和吸烟,这两样东西,对人健康的伤害很大,但喜欢的人当宝贝,这就是颠倒。

在比如,听到人说奉承话拍马屁,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很高兴;听到逆耳忠言,明知对方是好意,也会生气,这就是人的颠倒之处。

……从佛学的义理来说,不能明心见性,凡夫的一切所思所想,都是属于颠倒妄想。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297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