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接纳自己(佛教讲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佛教念什么经 接纳自己永远不够好
很多很多经,有《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十善业道经》、《佛说无量寿经》等等,请百度《大藏经》,这个网站适合你去看看
放下傲慢与偏见,接纳一切,才是生命的强者!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对人生的感悟,意思是强大的人会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既不会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也不会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评价别人,而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面对所有的挑战。
接纳自己3-接纳自己的家人
接纳自己3-接纳自己的家人
我谈下接纳人生不同阶段三类的家里人,接着分析为什么和如何接纳这些家人。
首先要接纳自己的原生家人。
就是接纳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从出生一直到独自离开家,朝夕相处的就是原生家庭成员,那个时候我认为所有的家庭都应该是一样的生活。直到成年以后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生活才奇怪,哦,原来别人的家庭生活是如此的不一样。
成人之后开始回望自己头十几年的人生,发现自己当年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并非如此,发现别人拥有比你更好的原生家庭,尤其是自己有了家庭以后,发现当年作为孩子的自己其实值得并应该得到更好的对待,心里是非常难受的。于是,心有不甘,不愿意接受自己曾经有那样一段人生,很难平和的面对自己的家人。接纳他们就等于说,我的出生就是不完美的,我的前半段我当年认为的还不错的人生其实是千疮百孔的,承认自己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不好的,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其次,接纳自己的现有家庭。
自由恋爱组合的家庭总认为我们当年那么爱对方,以后的生活肯定顺风顺水,王子和公主相爱了,然后lived happily ever after。这是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啊。可是生活不是童话,生活总是充满那么多的磕磕绊绊,于是回首的时候猛然发现,怎么自己就走到了这一步?于是明白了恋爱真正爱上的并不是对方那个具体的人,只不过是自己加在对方身上的投射。发现朝夕相处的那个人你并不真正的了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现交流之中会有那么多的误解是非常惊奇和无奈的。
接受自己千挑万选找到的那个伴侣不是美丽温柔的公主也不是骑着白马的王子,他们不过也是红尘中的普通人,接受他一样有自己的爱恨情愁,喜怒哀乐是一件让人很沮丧的事情。
还要接纳现有家庭你的子女。我们总期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期望来,有一天我们发现原来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善恶,也即将有他们自己我们无法参与的人生。接受在我眼里如此特殊我那么珍爱的孩子们也不过是跟我一样在慢慢长大的普通人而已,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接纳你的姻亲。
《奇葩说》有一期的题目是关于亲戚的,蔡康永那一期的结辩说亲戚是什么东西,你是我的会员吗?你经过我允许来到我的生命里吗?在自由恋爱的时代,姻亲还真就是不亲自来的那一批人,本以为爱上的只是那一个人,你只要跟那个人恋爱结婚就好了,后来发现不仅如此,他后面还有一堆的家人和亲戚。于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小叔子小姑子小舅子小姨子,妯娌连襟等等猝不及防的都来啦。这些人没有任何预期的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只要接受伴侣就不得不接受那些姻亲们。
姻亲关系尤其是媳妇与婆家人的关系非常难处理的一点就是,心里你非常清楚在那个家庭你在他们心里的位置永远是一个外人,在公婆眼里,你的地位不如他们的儿女,不如他们的孙男娣女,媳妇永远都是排在最末尾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媳妇生孩子保大保小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娘家人在场的原因。因为除了娘家人,几乎没有人为她考虑。而娘家人是逐渐淡出你人生的那一群人。婆家人是永远不会真心在乎你的一批人。当然,现在自由恋爱时期好歹还可以努力争取下老公,但不一定成功。到最后你会发现除了你自己坚强努力自己爱自己依靠自己之外别无选择,这就是身为女人一生残酷的真相,只能接受,别无他法。或者男人也是一样的吧。
接纳姻亲关系意味着接纳在那么一大群朝夕相处的人们的眼里,自己是那么的不受重视微不足道。这对自我的认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都是自恋的,总是自以为在任何人的人生中你自己的角色都应该是主要的正面的,当发现在那么一大群人的眼里你不过是个配角龙套甚至还是个反派是非常令人抓狂的。还有就是放弃自己对于人性的善的追求和期望,是的人性有善有恶,可是有时候你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丑恶,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为什么不接受家人?
大致我就谈下我自己的和我遇到的那些对亲人的抱怨,大约有几类,你为什么不按照我告诉你的标准或者方式来行事或者生活?你为什么不按照我期望的方式来对待我,尽管我没有提出来,你也应该猜得到啊?我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得不到我期望的你的感激和回应?为什么你对某某就比对我更好?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你对我却没有那么好?为什么你不理解我,尽管我没有说,你也应该理所当然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啊?
接触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抱怨之后,我深切的理解了佛教里面说的亲就是怨,怨就是亲。绝大多数情况,你抱怨最多,责难最多的不是你的仇人陌生人,而是你最亲近的人们。
怎么样去接受家人?
接纳自己之后,明白自己怎么回事,推理过来家人们也是一样。接受我们身边所有的亲人们,明白是他们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他们,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我们就能比较好的理解他们。告诉自己他们跟我们自己一样也不过是是一个个经历过经历着生活磨难的普通人,他们既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也不是仁慈慷慨的圣人,既不会居心叵测的专门针对我们也不会事无巨细的时刻关爱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再看待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接纳这些家人带给我们的不同的身份。
接纳这些家人之后,还有接纳这些家庭成员带给你的不同身份,接着认同这个身份,并在这个身份下行事。否则就会发现很多身份越位行为,就是你在这个身份上,却用另外一个身份来行事。比如在原生家庭里,把父母当朋友甚至孩子,质疑指责甚至教训他们的处事准则或行为方式。在现有家庭,把伴侣当父母或者孩子,受他们管制或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或者把孩子当朋友甚至父母,求得他们的关注和理解。在姻亲家庭中把婆婆当情敌,看着她怎么样都不顺眼等等。
当我们不接纳自己的身份身份错位的时候,我们与对方的关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听一朋友讲,有时候出现小三就是因为妻子在家里的地位不是妻子而是母亲或者女儿,妻子的角色空缺了,男人就在外面寻求。
接纳自己,然后接纳自己周边的关系,接纳这些关系带给我们的好的坏的一切,这些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接纳他们,尽管有时候是那么的难以接受那么的困难,一点点的来,告诉自己,我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43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