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放下了(佛学 放下)

佛法中的放下是什么意思佛说放下是什么
这个放下千万不了理解错了!不要以为放下就是啥也不要,消极等死,甚至寻短见。
放下是相对执着来说的,如果没有执念,也就无所谓放下了。凡夫都有执念,所以因执念而带来无穷痛苦和烦恼。
如果认为放下就是放弃一切,消极等死,甚至悲观厌世,这种所谓的“放下”其实也是一种执念,与凡夫无异!因为其意识深处还有很多执着的觉受存在,那种觉受是“排斥讨厌”的觉受,“生活无聊没意思”的觉受,“人生现状很苦的觉受”等等。
另外,其还有与凡夫无异的着相存在。生活中的一切本来都是幻觉假相,其却认为是可以给自己带来真实“负面觉受”的真相,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假为真的着相行为,凡夫以假为真,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给自己带来真实的“正面觉受”真相,所以两者都是着相了,实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水没有变,关键在“见”上!见变了,所见就变了!
万物不曾改变,心变了,一切都变了。天堂地狱亦然!
(仅供参考)
佛教放下是什么意思
放下的意思是不执著,确切地说,是因为看清楚了实相之后的坦然自在。贪恋当然是因为没有放下,但因不执著而放下,并不是厌恶,因为就像贪是不对的,是一种执着,厌恶也一样是不对的,因为厌恶是嗔恨的一种,同样是一种变相的执着,所以不执著而放下,这样的放下是自在坦然的,既不贪恋,也不厌恶,无喜亦无怨。
就您的情况看,您有点走偏了。因为念佛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贪恋,这是好的,但由此而对生活中的事情产生厌恶,想要逃离,甚至产生烦恼,那已经是走向嗔恨了。应当及早调整心态,对生活中的事情该如理作意,该如何对待,就如何对待,守持五戒,不要执念便可。即便对世俗生活厌离到想要出家,正确的心态也绝不是带着厌恶现实的感觉离去,一个真正想要出家修行的人,对现实人生也是怀着一份坦然的心态的,只有真正放下了,才有可能平静地走向修行的。
佛法中的放下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放下是指内心对各种境界不再贪染执着。放下并不等于放弃,放弃是断绝,是远离。多是指形态行为上的事情。而放下,则是指内心的状态。
若果真放下了内心对外境的贪染与执着,则一切外境无非为我所用,无非利益众生。
比如说放下对钱财的执着,钱并身并没有错,如果说有错的话,是我们贪着染污的心。对于一个内心贪嗔痴炽盛的人来说,钱就是造业的资源,而对于一个内心放下,不再贪染执着钱财,发大菩提心的人来说,钱无非就是利益众生的工具。
这个道理,就如同,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成为凶器。放弃即是指远离刀。而放下,因为内心不再受贪嗔痴的操控,可以拿起刀切菜,也可以放下刀,一切当下运用无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78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