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合集(佛经)

佛一生共说过多少部佛经
这个一直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无法统计的原因大致有三:
佛说的经,传播渠道有几个,我们知道的三大传播途径,就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这三大体系所传的佛经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古代这三个体系很少交流,直到今天,三个体系的所有佛经也还没有完全整理完毕。
除人类中的佛经收藏外,佛说的经还有很多传入天宫、龙宫等地方,比如《华严经》就是佛涅槃后500年才从龙宫取来的。这类情况也让人类无法统计。
佛经的结集形式有多重,有些是独立成篇,有些是独立佛经的合集。比如《长阿含经》、《杂阿含经》里面包含数百个独立成篇的佛经,但我们往往只算《阿含经》一部,类似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无法统计。
观音佛经
有关观音菩萨的佛经:本生部:一、《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二、《大乘悲分陀利经三王子授记品》第七
正依部:一、《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二、《正法华经卷第十光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三三、《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五、《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六、佛说罗摩伽经卷上观世音菩萨章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本生部:
一、《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第一太子言。善男子。持此宝物并及先所於三月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种种珍宝。如是福德和合集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作是言。善男子。以此所施不应求於忉利天王大梵天王。何以故。今者所有福报之物。皆是无常无决定相。犹如疾风。是故应当以是布施所得果报。令心自在。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令入涅盘。是时太子闻是语已。答梵志言。我今观於地狱众生多诸苦恼。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数数堕於三恶道中。复作是念。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以覆其心行於邪道。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世尊。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愿令转轮圣王。过第一恒沙等阿僧只劫已。始入第二恒沙等阿僧只劫。是时世界名曰安乐。大王成佛号无量寿。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是佛世尊於无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办入无余涅盘。乃至正法住时。我於其中修菩萨道。即於是时能作佛事。是佛正法於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於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惟愿各各为我授记。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盘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於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於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般涅盘已正法住世六十三亿劫尔时观世音前白佛言。若我所愿得成就者。我今头面敬礼佛时。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现在诸佛。亦复各各为我授记。亦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大地及诸山河六种震动。出种种音乐一切众生心得离欲。善男子。尔时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於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尔时宝藏如来。为观世音而说偈言 大悲功德 今应还起 地六种动 及诸佛界 十方诸佛 已授汝记 当成为佛 故应欢喜 善男子。尔时太子观世音。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二、《大乘悲分陀利经三王子授记品》第七失三藏名今附秦录善男子。尔时海济婆罗门。告无量净王第一太子不眴曰。略说我已观恶趣。於中众生受苦痛切。又观天上。於中众生心垢浊故数堕恶趣。我已观一切众生。离善知识住贫穷法。处於冥中尽诸善根。为邪见覆障困於邪道。唯世尊。我当以高声告彼众生。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行菩萨行时。若有众生苦痛逼切。有诸恐畏贫穷於法。处在暗中无所依怙。无灯无救无归无趣。令使念我称我名字。我以天耳闻其音声天眼见之。若不脱彼众生困厄。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如我为众生愿故久行菩萨行。是意得满如今大王。过一恒河沙阿僧只。始入二恒河沙阿僧只於安乐世界。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阿弥陀如来。净佛土净意众生而作佛事。乃至阿弥陀如来。於无量劫作佛事已。入无余涅盘。随其正法住世几时。於尔所时我当行菩萨行。我为菩萨当作佛事。尽阿弥陀如来正法初夜灭。即是后夜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世尊。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如是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诸佛世尊现在住世。我亦以音声白彼诸佛。彼诸佛亦当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男子。宝藏如来即授其记。如汝善男子。已观恶趣又观天上。观众生苦能生悲心。为脱一切众生苦故。除结使故令得乐故。是故汝善男子。字汝为观世音。汝观世音。当度脱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苦。汝善男子。为菩萨时当作佛事。阿弥陀如来般涅盘后。二恒河沙阿僧只之余。初夜阿弥陀如来正法灭已。即於后夜安乐世界。当名一切宝集。彼土庄严无量阿僧只胜於安乐。即於后夜。汝善男子。无量宝庄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光明普至尊积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寿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汝般涅盘后。正法住世六十二亿劫。观世音言。世尊。若我如是意满。我礼世尊足时。於十方恒沙数世界中。现在住世诸佛世尊皆授我记。恒河沙数世界地皆震动。一切山川石壁树木丛林出五乐音。一切众生心得离欲。观世音菩萨适五体礼宝藏如来。如是恒河沙数佛土地皆震动。彼诸佛如来皆授其记。略说。一切山川石壁树木丛林出五乐音。一切众生心得离欲。佛言 起悲福德欢喜音 十方诸佛授汝记 地及世界六种动 汝当作佛度世仙
请介绍一下有关观音菩萨的佛经
妙法莲华经,悲华经,华严经中都提到了观世音菩萨。
其中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谓受苦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摄化众生。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本生部:
一、《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第一太子言。善男子。持此宝物并及先所於三月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种种珍宝。如是福德和合集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作是言。善男子。以此所施不应求於忉利天王大梵天王。何以故。今者所有福报之物。皆是无常无决定相。犹如疾风。是故应当以是布施所得果报。令心自在。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令入涅盘。
是时太子闻是语已。答梵志言。我今观於地狱众生多诸苦恼。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数数堕於三恶道中。复作是念。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以覆其心行於邪道。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世尊。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愿令转轮圣王。过第一恒沙等阿僧只劫已。始入第二恒沙等阿僧只劫。是时世界名曰安乐。大王成佛号无量寿。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是佛世尊於无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办入无余涅盘。乃至正法住时。我於其中修菩萨道。即於是时能作佛事。是佛正法於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於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惟愿各各为我授记。
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盘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於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於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般涅盘已正法住世六十三亿劫
尔时观世音前白佛言。若我所愿得成就者。我今头面敬礼佛时。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现在诸佛。亦复各各为我授记。亦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大地及诸山河六种震动。出种种音乐一切众生心得离欲。善男子。尔时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於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尔时宝藏如来。为观世音而说偈言
大悲功德 今应还起
地六种动 及诸佛界
十方诸佛 已授汝记
当成为佛 故应欢喜
善男子。尔时太子观世音。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二、《大乘悲分陀利经三王子授记品》第七
失三藏名今附秦录
善男子。尔时海济婆罗门。告无量净王第一太子不眴曰。略说我已观恶趣。於中众生受苦痛切。又观天上。於中众生心垢浊故数堕恶趣。我已观一切众生。离善知识住贫穷法。处於冥中尽诸善根。为邪见覆障困於邪道。
唯世尊。我当以高声告彼众生。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行菩萨行时。若有众生苦痛逼切。有诸恐畏贫穷於法。处在暗中无所依怙。无灯无救无归无趣。令使念我称我名字。我以天耳闻其音声天眼见之。若不脱彼众生困厄。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如我为众生愿故久行菩萨行。是意得满如今大王。过一恒河沙阿僧只。始入二恒河沙阿僧只於安乐世界。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阿弥陀如来。净佛土净意众生而作佛事。乃至阿弥陀如来。於无量劫作佛事已。入无余涅盘。随其正法住世几时。於尔所时我当行菩萨行。我为菩萨当作佛事。尽阿弥陀如来正法初夜灭。即是后夜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世尊。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如是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诸佛世尊现在住世。我亦以音声白彼诸佛。彼诸佛亦当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善男子。宝藏如来即授其记。如汝善男子。已观恶趣又观天上。观众生苦能生悲心。为脱一切众生苦故。除结使故令得乐故。是故汝善男子。字汝为观世音。汝观世音。当度脱多亿那由他百千众生苦。
汝善男子。为菩萨时当作佛事。阿弥陀如来般涅盘后。二恒河沙阿僧只之余。初夜阿弥陀如来正法灭已。即於后夜安乐世界。当名一切宝集。彼土庄严无量阿僧只胜於安乐。即於后夜。汝善男子。无量宝庄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光明普至尊积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寿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汝般涅盘后。正法住世六十二亿劫。观世音言。
世尊。若我如是意满。我礼世尊足时。於十方恒沙数世界中。现在住世诸佛世尊皆授我记。恒河沙数世界地皆震动。一切山川石壁树木丛林出五乐音。一切众生心得离欲。观世音菩萨适五体礼宝藏如来。如是恒河沙数佛土地皆震动。彼诸佛如来皆授其记。略说。一切山川石壁树木丛林出五乐音。一切众生心得离欲。佛言
起悲福德欢喜音 十方诸佛授汝记
地及世界六种动 汝当作佛度世仙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正依部
一、《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二、《正法华经卷第十光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三
新手上路
5#
发表于 2005-11-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新手上路
6#
发表于 2005-11-12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经典
五、《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
六、佛说罗摩伽经卷上观世音菩萨章
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哪部佛经,具体讲到罪福皆空、身心如幻?
佛说胜义空经-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
若论一切如梦幻泡影,首推金刚经,恐怕楼主,已经有涉猎,在推一部,佛说胜义空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佛告诸苾刍言。诸有法门我如前说。复有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彼意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意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彼意无实离于实法亦如前说。别法合集。此合集法无实可得。因缘所生。此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生。此所生法无实可得。生已即灭。由是无明灭。即行灭。
佛教十三经有哪些
十三经并无一个统一的版本。杨仁山,梅吉庆,中国佛学院都有自己的十三经。其中《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伽经》,《楞严经》,三家共有。《心经》,《胜鬘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 《圆觉经》,《金光明经》,《梵网经》,《坛经》,两家共有。《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大乘密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十住行道经》,《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一家选用。如今你看到的佛教十三经,就是在这三家基础上翻新搞出来的另一个版本,除了三家共选的五经,变剩下的八经为:《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金光明经》,《梵网经》 《坛经》,《解深密经》,《四十二章经》 。
现在的佛教十三经经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14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