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八步骤对修学佛法有何意义(修学佛法的主要核心)

八步骤三种禅修
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导师为我们总结了真诚,认真,老实,理解,接受,运用,态度,方法,效果十八字方针,树立正见,摆脱错误观念,认清事实真相,重复正确十六字窍决的重要话题,让我们来改变观念,心态品质的转变。记得刚进书院在第一次小班共修时,辅助员师兄给了我一张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卡片,对照提示卡片,关照我这个是八步骤修学方法,每天要做定课,读一遍甚至10遍以上,看法义时要对照念一遍。通过这八课内容到现在我到底运用的如何?真的做到真诚,认真,老实了吗?讲一下关于每天早上定课,一起进班的师兄她们规定早上6点开始,让我和她们一起定课,可我有时会偷懒要到7点起床才能定课,说明我不够真诚,以为认真做到了,如何来完成法义的正确理解呢?《人生五大问题》佛教认为人生是有惑业苦组成,因为有无明障碍,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像,对幸福概念就会模糊不清,了解自我避免我执,要有无我的思想,透彻生命真像,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何为命运,要对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使生命健康的发展,活着的意义,不要耽着于眼前的小利忽视生命的价值,要把握当下,把握未来,开发自身的高尚品质,探讨解决现实问题。自觉觉他,自立利他。做法义后分享给师兄听,师兄提出建议,我就老实修改,要改变自己真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认真地传承,修学佛法,一遍一遍地学习,不四处攀缘。
八步骤与十八字方针有啥关系?18字方针是在修学运用上的概括,八步骤是方法,同时也蕴含了结果。对照八步骤我做到了理解,接受,运用了吗?八部骤的第一第二第三步是落实基础,闻思,要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获得正见,第四步是关键,建立正确的认识,也是观念的禅修,包括理论和实际认识两部分,理论就是佛陀讲的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等道理,实际认识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五第六步是提升,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完成心态的改变,心态禅修,以前脾气比较急啥事情都要快点,急于求成,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思考一下,安下心来做。第七第八步圆满,重复正向心态,改变生命品质。我打算怎么做?接受了修学模式,就要从身边做起,时时关注欣赏,支持重复,学习佛菩萨的智慧,摆脱贪嗔痴,用传灯的方式去传播需要的人,用善知识感化身边需要的人,在参加读书会时把单位同事也引进读书会,马上也可以进入书院一起修学了,在外旅游的时候把《佛教的财富观》小丛书赠给了宾馆工作人员希望她能通过书本内容,寺院网站网址,能加深对佛教的了解,也能走进书院。结合自己为什么要学佛?10年前一次工作中的不愉快,当时心里有点想不通,后来得到在西园寺罗汉堂做义工的老菩萨开示,遇到的事情是有因缘因果的,从那以后就开始走进了西园寺,当时只是拜佛,印书,放生,点灯。现在有缘进入了书院修学,进一步对佛法的了解非常必要,发自内心的接受佛法,对过去经过事情的检核,真实不虚,用佛法落实到内心,智慧看待问题,看人生,消除错误观念不必要引起的烦恼。
对八步骤和八步骤三种禅修的理解,认知接受的怎样呢?关键在于心的观念接受,先把自己看成是个重病患者,勇于检讨自己 ,法师是良医,要从佛的法器来医治康复自己,真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八步骤的禅修,观察修和安住修,平时认为盘腿闭目养神就是禅修,实际是错误的观念,观察修是心里基础,随时随地都可以修,通过思考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开智慧见真理,观察修建立了安住修,建立了凡夫心,建立了观念。无论自修,共修都要有真诚,认识,老实的态度,发现问题,坦诚面对处理,在理解,接受,运用的基础上运用八步骤,树立正见,对佛法有误解的人帮助他们,认识到佛法对人生有重要意义,修学的引导可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消除负面心行,解决现实问题,接纳有缘人,从迷惑中走向觉醒,认识到生命有轮回,从佛法中得到受益,运用正见,来完成重复心态生命的改变。以上是对八部骤的理解运用和分享。
关于八步骤三种禅修的体会与收获
大纲:
修学方法改变了吗
每一课学习中,可以运用吗
有哪些体会与收获
学习是否存在困难与疑问?
正文 :
学习了八步三禅后,修学方法更加接地气,更加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而是践行出来、有体悟的知识才是力量,也需要不断把修学方法更加安住、更加反复修。在每一课的修学中,重复巩固修学方法,让他成为自己的内在能力。
体会和收获有:
一、真诚认真老实。
1、真诚是第一位的,导师说:没有真诚, 就会目标不清。
我就问问自己我修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学佛而学佛,为了有一些同修吗?
还不止,就为了学习一些法义吗?懂些道理吗?好像还不止!就为了提升自己和家人相处的能力吗,就为了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吗,就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吗?
好像还不止!是为了可以支持更多人觉醒和觉悟吗,让更多人收获更多的喜悦吗?这个听起来不错哦,我想是的。
还有吗?修学是为了改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让我们可以看清真相,活得真实,远离贪嗔之苦。
修学可以是为了成佛吗?就像辅导员的分享一样,有没有这样的发心。佛就是觉悟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已。佛学是了生死的学问,区别于其他一切法。如何面对我们死亡也意味着如何活。
我很确定我修学的目的在于收获内心那片璀璨的星空,让自己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和改变,成为一个觉悟的人。修学并不能让我们不会遇到烦恼和痛苦,而是会少很多庸人自扰之的烦恼和痛苦,会更快的从无明中觉察和觉醒过来,更快的回到平静自在的状态。修学的目的在于生命品质的提升,那怎么样才算是提升呢?
2、有了目标以后,就要往前走了,通常就会有各种阻碍或者考验出现,这时候就需要 认真和老实 了。
第一点不认真,就会浅尝辄止,就像用药剂量不足,难以生效。 改造我们的生活生命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生命模型或者活法已经根深蒂固,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就像是输液的过程,急不得。需要 静心 下来,回到自己的身体中心,打开心全身心的去感受体会法义,去用在自己的身上,积极的生活中用出来、活出来。
从改变内在心态这一根源入手。第二点不老实,就会四处攀缘。朝着目标,回到自己的内心,抱持这样一个状态。没有什么方便法门或者捷径可以做,不面对的事情会像信差一样不停的敲门,就像某些情绪一样,不停的来,回到修学的状态来。
二、八步三禅
1、八步骤三种禅修是一种具体修学的方法论,与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互为表里。可以把八步三禅比作一场种智慧树的旅程。
2、前面三步,是跟随在导师、辅导员旁,学习如何种树,每周,每个同修都根据自己的付出,去摘下一个果实,果实是否正见的、是大是小的,根据各自的前期修学而定,包含对法义完整、准确、透彻的认识,包含自己的真诚的修学态度,包含有没有学习三遍以上。
第4步:吃果子 并记得把种子留下,准备在自己人生果园里种树了
品尝正见的果子后,眼睛变得清澈了,如同去掉有色眼镜,自己重新去品尝生活的味道, 建立正确的认识和人生观。
第5步:自己耕耘、播种,种子由脑进入心
开始耕耘自己的心田,审视人生、 指导人生 ,解决现实问题
6步:让种子生根发芽.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当成拔杂草、去掉坏的种子,给好种子浇水施肥。
即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摆脱不良串习, 建立正向的心理 ,安住在正向的心理中,完成心态的改变。
7步:心中念着杂草和清种子的目标,不断的养护,浇水施肥、除虫(摆脱不良心态)
8步:心中念着好种子(正见及正向心态的利益),让种子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品质(慈悲与智慧)的改变
3、十六字窍诀,即“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师傅给的正见果子要吃下去,擦亮智慧的眼睛,看清世界的实相,不断耕耘自己的心田,去除不良种子和杂草,不停给自己种下的种子浇水施肥
三、困难
要学会和急躁的心、急于求成的情绪呆一会,好好的看看这个念后面的因,去运用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去运用活在当下的正见,去调整自己。
!���?4
八步骤三种禅修1
(前天和师兄们在一起吃饭,红梅师兄还没进入书院,但是她在寺院开始了义工生涯,她讲每次听课师父都讲八步骤,八步骤到底是怎样的?于是我讲我们正好学这课,我写好了八步骤的分享心得,分享给你们听)可以删除。
记得刚进书院,第一次小班共修,辅助员净呗师兄给了我一张八步骤的三种禅修应用对照提示表,叮嘱我这个八步骤的三种禅修方法,每天要定课,读一遍甚至10遍以上,看法义时要对照一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八步骤,当时觉得很模糊。八步骤三种禅修导师为我们总结了真诚,认真,老实,理解,接受,运用,态度,方法,效果,十八字方针,树立正见,摆脱错误,观念,认清事实,真相,重复正确,十六字窍决的重要话题,让我们来改变观念,心态品质的转变。
通过教材已学了八课内容,八步骤三种禅修我到底学的怎样?做到真诚,认真,老实了吗?讲一下每天定课,一起进班的师兄规定每天早上6点开始定课,可我有时偷懒要到7点才起床开始定课,说明我不够真诚。如何完成对教材法义的理解?我觉得很认真,都要看书3遍以上归纳法义,回顾自修过程,《人生五大问题》《佛教的财富观》《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怎么看世界》佛教(认为人生是有惑业苦组成,因为有无明障碍,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像,对幸福观念模糊不清,了解自我,避免我执,要有无我思想透彻生命真像,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何为命运,要从未来做出真正的规划,使生命健康的发展,活着的意义,不要耽着于眼前的小利忽视生命价值,要把握当下把握未来,开发自身的高尚品质,探讨解决现实问题,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可以删除不讲)做法义后分享给师兄们听,师兄们提出意见,我反复老实修改,先从草稿到真正落实正稿,真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重复正确,才能完整准确理解接受运用。
理解接受运用和八步骤有何关系?理解接受运用是态度模式,对法的受益程度,通过学佛完成观念心态和生命的改变。八部骤是方法论,把书本的道理变成生命品质的方法。八步骤和18字方针有何关系?18字方针是在修学运用上的概念,八步骤是方法,同时蕴含了结果。对照八步骤第一第二第三步是落实基础,闻思,要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获得正见,第四步是关键,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念的禅修,包括理论和实际,认识两部分,理论是佛陀讲的因缘因果,无我无常等道理,实际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五第六步是提升,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完成心态的改变,心里的禅修,以前自己脾气很急,啥事情都要快点,急于求成,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思考一下,安下心来做。第七第八步是圆满,重复正向心态,改变生命品质。我打算怎么做?接受修学模式,对照八步骤三种禅修,通过自修共修认真的传承修学佛法,一遍一遍地学习,不四处攀缘,从身边做起,时时关注欣赏发生的事情,支持重复,学习佛菩萨的智慧,摆脱贪嗔痴,用传灯方式传播需要的人,用善知识感化身边的人,在参加读书会时引进有缘同事,在外旅游时把佛教财富观小丛书结缘给宾馆管理人员,希望她能通过书本内容加深对佛教的了解,通过寺院网站,走进书院。结合自己为什么要学佛?10年前一次工作中的不愉快,心里有疙瘩,后来有缘碰上西园寺罗汉寺老菩萨的开悟,遇事都有因缘因果,从那以后走进了寺院,当时只是拜佛,放生,印书,点灯,现在有缘进入了书院,进一步对佛法的了解非常必要,现在接触到八步骤,先把自己看成是重病患者,法师是良医,要用佛的法器来医治自己,真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调整心态,反复训练自己,摆脱不良串习,对自己过去经过的事情的检核,真实不虚,用佛法落实到内心,走出迷惑,走向觉醒,智慧看问题,看待人生,消除错误观念不必要引起的烦恼,老老实实的修学,八步骤的三种禅修方法虽然文字不多,不管现在未来都能派上用场。以上是八步骤三种禅修的理解和分享 。
整个过程讲为什么,是以社么方式表达,
无明表达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86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