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学佛的根基(学佛的本质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4-0589

从学佛角度讲是有根基的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

佛教用语有根基的意思是指对方有深厚的善根,也就是宿生历世里曾多世修行佛法,在对方的阿赖耶识中有过去世留下的佛法种子,而在这一世重新接触佛法,很容易就契入正修。

比如法师开示一段经文,别人听的都很含糊,可有些人一听便懂,很熟悉的样子。这就是根基的作用了,根基不是指对方多聪明,这跟聪明没半点关系,完全是宿缘显发的原因。

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是让你们救度众生,不是只为自己,只有救度众生你的果位才能上去,你的境界才能提高。果位越高,救度众生的境界也越高。如果只知道救自己,其实你已经没有能力救度众生,没有能力做功德了。比如你天天为自己念经,实际上是你自己欠债太多来不及还,你怎么去做功德呢?又怎样救度众生呢?就像自己挣的钱都还债了,哪有钱来帮助别人。

度众生是我们的目的,怎样度众生呢?首先要破邪立正,破除邪的东西,即破除不正的东西,才能在心中树立正能量;只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情就是不正。所以要把思想上肮脏的东西全部破除,才能成为正。当你破邪立正之后,你的智慧就会慢慢产生圆融,佛法上叫定慧圆明之象,也就是定下来之后智慧就开了,就圆融明白了。比如:有些人的脸你一看就知道很聪明,而智商有问题的人你一看就知道傻傻的。定慧圆明之象,非常重要,是你破邪立正的结果。

辩才无碍,就是嘴巴去讲,用智慧去论述。比如救人劝说别人修心,你嘴巴不会讲,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你如果没有一种能力去讲,明明是真理有的就会越辩越不明。嘴巴有辩述能力叫辩才,无碍就是没有阻碍,你们去弘法如果嘴巴不会讲,这个法如何弘呢?一定要无碍就是你的嘴巴讲佛法讲得特别好,没有阻碍,这点很重要。

一个人要具有很多本领来弘法,要有智慧,要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就是把自己忘记,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这个人在弘法,不论是正说、引说,实际上都是妙法。正说就是正确很严厉地说,直接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这里为什么用引说,而引说叫反正话,今天想把这个人讲通,你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清醒,如果用正常的方法不能让他清醒,你可以用另一种方法。

也就是说你今天想把这个人讲通,让他信佛念经,有时讲话要引导他去想。比如医生告诉病人,如果你这个病如果不好好医治,以后会引发什么什么重病,这个医生说得没错啊。但是正常的医生是不应该这样说的,因为说了病人心里会怕,会有压力,对有些病人不能这么说,但对有些病人就得这样说,因为有些病人根本就不理解医生,不相信医生,如果不讲严重一点他就不会重视自己的病。

正说、引说均系妙法。如果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说法上有一点引说也是妙法,因为当你真正想救这个人时,你必须要用尽你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里面要有一个原则,叫主因根正,即你主要种下的因果,你的根是正的(就是出发点是好的),稍有一点引说没关系。人要有信念,如果发心正就会有一系列的妙法。

下面给徒弟说一下学佛的根基中下根者闻法时会有大反应,“大反应”是现代话,中下根者,就是修为一般,不是太好的人称为中下根的人,根就是你的根本,是你前世所修带来的修为,中下根的人一听到佛法就会有大惊怖,即惊恐。就像师父在说法时,如果说到有些事情,根基很浅的人,他们听到后会恐怖。当你有想法有表情时,你的根基是浅的。

就是给中下根者弘法时,你劝说他学佛时,他会很诧异,“原来人间还有这种事情”,然后会惊恐,当你劝人学佛时,就是要让他有些惊恐感。比如:一个经常杀生的人,你告诉他,某某某就是因为常杀生,如何如何了。他听后一惊,然后就恐怖了,感觉自己不能再做这些事情了,你这样是不是救了他?对那些中下根者就得用这些方法,让他们彻底明白觉悟,才能改变。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对缺乏悟性,见识浅薄的人,听到“道”就大笑不止,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是因为“道”理论高深不容易理解,如果人人都能理解轻易接受,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很多法门讲道,其实就是修心学佛的一种方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师父教你们做人处事的方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恭录  正说 引说  均是妙法

佛教中是讲根基还是根机?

根基、根机、根器

这三个词佛教里面都用。后面的两个,在佛教里面可以说是高频率的词汇。前面的这个根基,也是一个佛教的词汇,但是可能没有后面两个用得多。这三个词里面都有一个“根”字,这个根是什么意思呢?它讲的是人的天赋。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些人喜欢学习,有些人不喜欢;或者有些人喜欢学佛、信佛,有些人则不信,等等,都有不一样的天赋。这个天赋是来自于上一世、再上一世,是在非常漫长的生命轮回过程中,沉淀下来、遗留下来的东西,它不是无根无据的。

虽然在某些方面,自己这一生当中没有更多地去接触,但是一直都有这样的天赋。这个天赋有些时候,跟父母有一点点相同,那是基因的原因;有些时候跟父母完全不相同,不一样的天赋、性格。这些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这就是根。

那么这三个词的差别是什么呢?根基,是说这个根可以成为学习和修行的一个基础。比如说一个人的天赋、根,与学佛、修行、善良、慈悲有关系的话,那这个根就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修道的基础。因为他的天赋本身就是善良的、慈悲的,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修行,再加上佛教的教育,他会做得更好,所以它是一个修道的基础。这种语境下,就用基础的这个“基”字,根基。

根机,这个“根”是一样的意思,后面的“机”,和危机、生机的“机”是一个意思。未来修行当中进步的快和慢,对佛教理解的深和浅,都由这个“根”决定。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由“根”来安排,但是它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根机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根”在未来的学习、修行当中,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所以这个“根”叫作根机。

根器,就是器具,什么样的人听什么样的法。比如说这个杯子适合装茶,另外一个器皿适合装别的东西,不一样的器具就有不一样的作用。有些人的根适合做小乘佛教的器具,装小乘佛教的东西;有些人的根适合做大乘佛教的器具,装大乘佛教的菩提心、般若空性等。因为它像一个器具一样,所以叫作根器。

但是,大体上这三个词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普通人学佛要怎么入门

普通人学佛,虽然根基不一样,年龄不同,但是都要从戒律先开始,从三皈五戒开始,这个是最主要的。

1.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

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为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我们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我们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我们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我们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2.从戒律开始,再选择适当的书

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3.有的先从《地藏经》学

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理解,我们的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

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我们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像学密,它有个要求,学密先学显,所以这个很主要。

为什么说五戒是成佛的根基

学佛而成佛,过程是遥远的,发心的程度有高下,所受的佛戒也有好多层次。佛戒层次虽多,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虽是佛戒的最下层以,但是比如盖高楼,必须打好基础,地基不牢,终究难成。五戒是获得人身的保障,只有在人道修行,才容易成就佛果。所以五戒是成佛的根基,持五戒而能生出一切善法。因而经中说:“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成圣的三个条件

成圣的三个条件是:第一,根基;第二,修为;第三,愿力

放下,不是嘴巴里讲的,不是口中说的,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一个人学佛如果好像明白了,实际上他就会迷惑,然后就会把世界上的事情看得颠倒,这就是迷惑颠倒。

所以脾气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需要真修,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贻笑他人。现在的人做错总想改,但是没有恒心,改毛病和修心一样,需要有恒心,需要坚持,坚持就能达到成功。

学佛修心之人,学伟大的菩萨的思维,要多多度人,要坚持修心、精进修心,那就是学佛的根基。

我们学佛做人要学会用佛的思维看人间,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在意。我们要懂得,学做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佛不要太爱面子,不要太看重名利,不要多疑多虑,不要曲解别人的意思,不要夸大事实,不能制造假象让自己受到伤害。

我们要懂得宽容、豁达、海纳百川,没有宽阔胸怀的人很容易流露属于平庸之路。慈悲心的显露就是学佛根基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人学佛忠孝非常重要,孝顺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之一。很多人不孝顺,很多人没有感恩心,很多人不把别人当回事,实际上每个人应该多一点感动和感恩的心。

修为

现今的修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能有退转,不能见死不救;自己管好自己,那叫好好修行吗?我告诉你,见死不救就是一个罪,看见人家在受苦,你没有发心,你这个人就不是人,修不到菩萨道,因为你没有慈悲心;根基不好,这辈子上不去的,永远上不去的……

愿力

要知道六道轮回的苦,要脱离六道轮回,就必须要有出离心。“我再也不要到人间来了,再也不要做人了,再也不要轮回吃苦了。”这叫离开六道。

出离心是靠什么来维持的呢?是靠愿力。我经常讲,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很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每一个愿力都是为众生想的,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没有一句是为了自己。

如果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和四圣道,这个也叫愿力,因为你许了这个愿,不愿意再到这个人间来了,这个愿力就让你下辈子不再六道轮回,这个就叫“出离心”,明白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1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