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首先要守规矩(学佛首先要做到什么)

学佛者为什么要守规矩?
“佛系”最近成为了一个热词,我觉得学佛的人之所以要遵守生活当中的规矩这是因为佛学要求他们的。佛学非常讲究宁静致远以及约束以及,而约束自己就要求你在生活当中恪守规矩,不要去做一些出格的东西。
这个准则是学佛的人一直需要恪守的。我个人觉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能正是因为有了规矩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变得圆满。而守规矩也变得格外的重要,大多数学佛的人他们内心都是比较安静的,对于身边的一些规矩他们能够强制性的要求自己去遵守,所以相对来说学佛者都是自制力比较强的人。
佛教能够长青这么多年肯定是有他存在的道理,我觉得学佛的人对于这一道理也铭记在心,学佛的人也能够把身边的规矩铭记在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在生活当中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去做一些所谓的出格的事情。
东方阳熹心语集一二三,学佛者为什么要守规矩
道德真源网东方阳熹心语集
一二三、学佛者为什么要守规矩?
作者:东方阳熹
一位同学问:“学佛修道的人,讲的是无为之道,不受系缚,自由自在,难道还要遵守世间的种种规矩吗?”
以下是本人的回答:
学佛修道者私欲化尽,看破一切,不被一切所迷所转,才能够不受系缚,自由自在;返本还原,天人合一,才算是真正的无为之道。
道德虽然无形无相,但世间的一切,却无一不是因道德而存在、因道德而建立,无论是个人、还是一家,乃至天下,如果完全抛弃了道德,将会彻底的灭亡。
从本质上讲,世间的法律、纲常、伦理、本分、以及各种的规矩,无一不是产生于道德,维系于道德。王凤仪善人说:“现在的人常说:‘道德补法律之不及’。不知法律是补道德之不及……。”因此说,法律和各种规则的存在和建立,不仅维系和弥补了道德之不及,同时也维系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正常生存。
人们为了满足权力和利益的贪欲,不讲规则,肆意践踏法律,此不仅彻底丧失了道德,同时也破坏了维系社会正常秩序和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纵观古今,凡是不讲法律,不讲规则,不讲本分,不讲纲常伦理的人、家庭或国家,其行为和秩序都是混乱的;那些完全抛弃了道德和法律的人,因其行为得不到约束,必会变得肆无忌惮和疯狂,并很快的灭亡。
人们尊重法律,即是尊重道德;讲规则,即是讲道德。道德和规则,是个人、家庭、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人类抛弃了这个基础,不但生存难以持续,而且发展的速度越快,灭亡的就越快。
胡适先生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学佛修道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讲,却空讲道德,大谈佛法,最终不但难以获得真正的觉悟和解脱,而且还会使自己愈加的远离道德,变成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人见人嫌的伪君子。
东方阳熹
写于:2012.07.24
更多内容请关注道德真源网。
学佛要守戒吗?
可以去寺院受戒,也可以暂时不受戒。受戒对学佛有很大好处,如果不受戒,修行很难进步,很难快速得到受用。
其实,受戒,就是约束自己不做坏事,这对于人生幸福也是很重要的。
学佛学不进去怎么办倒是不害怕?
任何学问,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学习,都学不进去的。
佛学,是人类最圆满最深奥的智慧,要长期坚持诵经,多听法师讲经,才能深入经藏,才能获益。
学佛修行应持守哪些戒律
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止恶,无戒则无以生定。第二是修习禅定,六根虽涉境,但心不随转,无定则无以生慧。所以第三是增长智慧,去除疑惑,以证悟空性。三者次第相生,是入道的关键,而六度中的第二度就是持守戒律。持戒分为三种:禁止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一、禁止恶行戒。持戒的第一要是禁止恶行戒,也称做摄律仪戒。就是约束自己身体的行为、语言和内在心灵的思惟等等。
我们的身、口、意,受业力的影响,常常会做出十不善业。身体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杀生、偷盗、邪婬三种身恶业;语言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四种语恶业;心念上会造作十不善业中的贪、瞋、邪见三种意恶业。简而言之,当你的身口意偏向十不善业的时候,就要尽量约束自己,避免不当行为的产生。出家众要严守的戒律,有沙弥(尼)戒、比丘(尼)戒等律仪戒,这些大部分都是针对外在形象及贪欲的规范。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是要时时刻刻尽力去做善事,培养善根。
修善行并不和工作事业冲突,工作时努力工作,同时也能用善巧附带累积很多资粮。在藏区,一般民众都会在生活起居中作善事。每天早上他们会到佛堂里,上供诸佛菩萨,不管上香、供水、供花或水果。在山泉或河边取水的时候,一面持诵六字大明咒,一面把水洒出去做水施。去过藏区的人都知道,藏族人走路的时候,看到寺庙第一个动作就是双手合掌,心中开始向寺庙祈祷。如果有戴帽子的,会赶快把帽子拿下来。看到路上刻有六字大明咒等咒文的石头时,马上会以顺时钟的方式旋绕,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增长善根。
行善的方式很多,随喜也是一个善巧。有时看到寺庙办祈福消灾法会,众人在诵经持咒,或知道有人捐款盖佛塔或寺庙,或救灾济贫,或捐血做义工等等。虽然自己没时间和能力亲身去作,只要在心中虔诚发心随喜,也可以得到和他们同等的功德。如果家里有佛堂,可以买一些供杯,放些供品来供佛。如果家人反对,没办法在家里设佛堂,就可以把佛堂放在心中用意念观想,上供下施。这些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善根。
如果我们常常以正知正念约束自己的身口意,常存善心,不用刻意,在生活当中自然就可以累积非常多的资粮。比如,我们天天吃饭用餐时,也可以修善行。在吃饭前,先念供养文,以美妙的食物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希望供养的福报,成熟在贡献食物者或拥有这些食物者的身上。
在吃饭时,可以将皈依境观想在自己的喉咙里,将一切食物供养给十方诸佛菩萨。将食物咽下的时候,观想下施给身体里所有的微生物。如此吃饭,上供下施就都做到了。此外,我们在穿一件新衣服之前,可以先将新衣供养给诸佛菩萨。要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心存感恩与欢喜,然后再穿上去。这时佛菩萨被我们供养了,我们也有了具有加持的新衣穿,两者都很圆满。
所以,不一定要花钱买花和水果供佛,或到一间寺庙或道场去拜拜才算供养。如果有时间和能力,当然可以常常这样做。如果没有时间或没能力的时候,可以运用善巧来累积资粮。
三、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戒是彻底断除私欲,不为名利,依四摄法利益众生。
想要真正利益他人,首先要断除私欲。付出时不能有私心,有私心就会有分别,用分别心来利益众生,是不可能的。把分别心拿掉了以后,对每个众生视同自己现世最亲的亲人来看待。不分区域、种族、宗教、国家,都一律平等看待,用这种心态,可以利益到非常多的众生。此外,还要学会观察他人了解别人,以佛法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实质地帮助人。
如果你能这样做,就尽量去做。能力不够的话就念佛、诵经、持咒、拜佛、供佛也可以。不论做任何一件善业或做任何修行,最后一定要作回向。在过程中,必须要以前行的菩提心,正行的空性见,结行时的回向圆满功德,来作为我们修行的依靠。这样的修行终将成为我们无上福报的来源。这是身为凡夫众生的我们,饶益大众有情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2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